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据台湾病人安全通报系统2016年第三季统计显示,65岁以上的老年人跌倒发生率占41.6%,其中因用药等相关因素而跌倒的占15%.台安医院药师吴智媛表示,药物诱发的跌倒,常与服药后注意力下降、晕眩、肌肉无力等副作用有关.尤其是老人,因患多种疾病需同时服用很多药物,相互作用会放大这一副作用.曾有统计显示,与只用一或不用处方药的人相比,同时服用4以上处方药时,意外跌倒的风险可能会增加1.5倍.尤其是服用下面的药物时,更应当小心.

  • 标签: 风险 老年人跌倒 同服 摔跤 药物诱发 同时服用
  • 简介:脑梗塞是一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医学上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brainstroke)。其发病机制大多因脑部动脉系统的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动脉管腔狭窄闭塞导致急性脑供血不足而引起局部脑组织坏死.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偏瘫、失语等局部神经功能损失的症状。其患病率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而相应提高.60~75岁发病率为1%~2%,75岁以上为3%。

  • 标签: 药物经济学 成本-效果分析 脑梗塞 药物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建立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消银片中绿原酸、芍药苷、牛蒡苷、丹皮酚的含有量。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为30℃;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27nm(绿原酸)、230nm(芍药苷、牛蒡苷)、274nm(丹皮酚)。 结果 绿原酸、芍药苷、牛蒡苷、丹皮酚分别在4.217~105.425、3.843~96.075、7.020~175.500、1.050~26.250μg∙ 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04%、97.36%、99.48%、98.44%,RSD分别为0.95%、1.04%、1.17%、0.97%。结论 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消银片的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

  • 标签: 消银片 HPLC法 绿原酸 芍药苷 牛蒡苷 丹皮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利比里亚维和分队使用的疟疾预防方案,为执行类似任务时选择合适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对2004年利比里亚5个维和分队使用的4预防疟疾方案效果和副作用进行对比,并追踪回国后强化预防情况和复燃率.结果采用4预防疟疾方案(雷利亚姆、氯喹、科泰新、氯喹联合氯胍)的疟疾发病率分别为0.0%、54.4%、23.0%、41.0%和23.4%,中国3个分队回国后预防强化方案实际服用人数及复燃率分别为0(0.0%)/2(7.4%)、2(7.1%)/9(12.5%)、3(8.0%)/7(11.3%).结论4预防疟疾方案中,雷利亚姆预防疟疾效果最好,副作用小,回国后强化预防有助于降低复燃率.

  • 标签: 非洲 维和 疟疾 预防
  • 简介:目的:对不同来源的山豆根提取物中苦参碱类生物碱成分进行定量测定。方法:采用HPLC法对山豆根提取物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和N-甲基野靛碱4成分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柱:Agilent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磷酸盐缓冲液[pH=6.3](20:80);检测波长:220nm;流速:1.0mL·min-1;柱温:37℃。结果: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4成分分离度良好,在各自浓度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平均回收率在99.17%~100.78%,RSD为1.61%~2.20%(n=6)。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不同样品中生物碱成分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广西省的4份山豆根样品中苦参碱类生物碱成分含量分别为39.375、59.247、40.398、53.13mg·g-1,高于其他省份,四川省的山豆根样品中苦参碱类生物碱成分含量较低。结论:不同批次山豆根药材,内在质量存在较大差异,HPLC法可用于山豆根药材的多种成分同步测定,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重复性好,为山豆根质量评价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山豆根 苦参碱 氧化苦参碱 槐果碱 N-甲基野靛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检测华佗豆药材中4生物碱的量。方法以华佗豆碱乙为内标,建立华佗豆碱甲、碱丙、碱丁的相对校正因子,在考察相对校正因子的重现性后,进一步采用外标法与一测多评法所计算出的成分含量进行比较。结果6批华佗豆药材中,各成分采用相对因子计算的量与采用外标法计算的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一测多评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华佗豆4生物碱的测定。

  • 标签: 一测多评 华佗豆 生物碱 HPLC 华佗豆碱甲 华佗豆碱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何首乌中的4单体成分二苯乙烯苷、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大黄素的肝肾毒性,为何首乌的肝毒性研究提供有益探索。方法5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二苯乙烯苷组、大黄酸组、大黄素甲醚组和大黄素组。每组按照100mg·kg-1剂量灌胃给药,每天给药1次,对照组给予相应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4d。末次给药结束后,各组小鼠禁食不禁水12h,称重,取血并剖取肝脏、肾脏,计算肝系数和肾系数,检测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胆汁酸转运体mRNA变化。结果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和大黄素组小鼠体重显著降低(P〈0.05),大黄酸给药组小鼠的肝系数显著升高(P〈0.05);二苯乙烯苷可同时显著升高TG、CRE、ALB和GLU的水平(P〈0.05或P〈0.01),蒽醌类成分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均可引起BUN显著降低(P〈0.05或P〈0.01),大黄酸和大黄素均可引起TG显著下降(P〈0.05或P〈0.01);4单体成分对胆汁酸转运体MRP2、BSEP等作用显著(P〈0.05或P〈0.01)。结论何首乌的4单体成分二苯乙烯苷、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大黄素按照100mg·kg-1剂量灌胃给药14d可改变ICR小鼠的血清生化指标,对不同胆汁酸转运体有明显的作用。

  • 标签: 何首乌 肝损伤 小鼠 胆汁淤积 胆汁酸转运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建立GC法同时测定复方樟脑乳膏中樟脑、薄荷脑、水杨酸甲酯、盐酸苯海拉明四主药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DA-INNOWAX毛细管色谱柱(30m×0.53mm×1.0μm),载气为氮气,FID检测器(温度:250℃),进样口温度:250℃,分流比(9:1),线速率为80.0cm·sec-1,程序升温(120℃~180℃,速率为12℃·min-1;180℃~240℃,速率为60℃·min-1,保留12min)。结果:樟脑、薄荷脑、水杨酸甲酯和盐酸苯海拉明分别在0.3208~3.208、0.24048~2.4048、1602~1.602、0.08026~0.8026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07%、99.55%、99.35%、99.05%,RSD分别为0.90%、0.33%、0.31%、0.22%(n=9),3个批次4个主成分的平均标示含量测定结果为100.44%、102.60%、、96.70%、96.98%。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复方樟脑乳膏中4成分的含量。

  • 标签: 复方樟脑乳膏 樟脑 薄荷脑 水杨酸甲酯 盐酸苯海拉明
  • 简介:目的:建立同时分析测定芎菊上清片中4个活性成分(α-松油醇、薄荷酮、薄荷脑和胡薄荷酮)的方法.方法:采用GC法,色谱柱为DB-1701毛细管色谱柱(30m×0.3mm×0.25μm),柱温采用程序升温(80℃保持1min,以5℃·min^-1的速率升温至120℃,保持5min,再以50℃·min^-1的速率升温至220℃,保持2min),进样口温度200℃,FID检测器,检测器温度230℃.结果:α-松油醇、薄荷酮、薄荷脑和胡薄荷酮线性范围分别为0.01-0.55mg·mL^-1(r=0.9999)、0.10-0.50mg·mL^-1(r=0.9998)、0.01-0.50mg·mL^-1(r=0.9998)、0.01-0.51mg·mL^-1(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7.6%、98.2%、95.7%、96.1%,其RSD分别为1.5%、1.4%、1.6%、1.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芎菊上清片的质量.

  • 标签: 芎菊上清片 气相色谱法 挥发性成分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4牡荆属植物(黄荆、牡荆、单叶蔓荆和蔓荆)果实中黄荆子素(VNL)的含量,比较黄荆子素的含量异同。方法:采用ZorbaxExtend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Extend-C18保护柱(12.5mm×4.6mm,5μm);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8min14.4%乙腈,18~30min14.4%~17%乙腈,30~45min17%乙腈;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柱温30℃。结果:黄荆子素在14.2~455.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99%。黄荆子素的含量在牡荆属4植物中存在差异,其中以黄荆子和蔓荆子中含量较高。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操作简便,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4牡荆属植物中黄荆子素的含量测定。

  • 标签: 牡荆属 黄荆子素 含量测定 色谱法 高效液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注射用头孢拉定分别与板蓝根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柴胡注射液等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6h内头孢拉定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配伍液的pH、外观及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结果注射用头孢拉定与4药物配伍后的pH值、外观、含量及紫外光谱均无显著变化.结论6h内头孢拉定与4药物配伍基本稳定.

  • 标签: 头孢拉定 配伍 稳定性
  • 简介:非典型抗抑郁药虽比三环类抗抑郁药安全,但其超剂量应用可致严重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本文介绍4非典型抗抑郁药米塔扎平、文拉法辛、安非他酮及贯叶连翘提取物超剂量应用的不良反应及其治疗。

  • 标签: 非典型抗抑郁药物 超剂量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