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自然界中产生纤维素属于葡糖多聚生物大分子,是自然界植物细胞壁最主要、重要成分,植物体内纤维素常与木质素等其它物质形成复杂结构且交联致密难以被完全降解。目前对于纤维素降解主要通过筛选出高酶活纤维素降解来降解天然纤维素,利用生物手段对纤维素利用加以拓展。本实验课题通过用CMC-Na(羧甲基纤维素钠)-刚果红固体鉴别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固体扩大培养基、CMC-Na液体富集培养基以及CMC-Na发酵培养基进行鉴别筛选出一株酶活较高纤维素降解,通过DNS法测定其CMCase活力为13.11U以及通过核糖体测序鉴定为Penicillium oxalicum (草酸青霉)。

  • 标签: 纤维素 纤维素降解菌 核糖体测序 DNS法测CMCase活力 草酸青霉
  • 简介:摘要:自然界中产生纤维素属于葡糖多聚生物大分子,是自然界植物细胞壁最主要、重要成分,植物体内纤维素常与木质素等其它物质形成复杂结构且交联致密难以被完全降解。目前对于纤维素降解主要通过筛选出高酶活纤维素降解来降解天然纤维素,利用生物手段对纤维素利用加以拓展。本实验课题通过用CMC-Na(羧甲基纤维素钠)-刚果红固体鉴别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固体扩大培养基、CMC-Na液体富集培养基以及CMC-Na发酵培养基进行鉴别筛选出一株酶活较高纤维素降解,通过DNS法测定其CMCase活力为13.11U以及通过核糖体测序鉴定为Penicillium oxalicum (草酸青霉)。

  • 标签: 纤维素 纤维素降解菌 核糖体测序 DNS法测CMCase活力 草酸青霉
  • 简介:目的(Objective)结合虚拟筛选和高通量筛选,寻找Rho激酶抑制剂,为心脑血管、神经系统等疾病治疗和预防提供新治疗策略。方法(Method)采用Accelrys公司DiscoveryStudio2.0软件,通过CommmonFeaturePharmacophoreGeneration模块对已知Rho激酶抑制剂结构进行分析,找出药效团,对化合物数据库样品进行初筛。通过Ligandfit模块将初筛得到先导物进行分子对接,

  • 标签: 激酶抑制剂 RHO激酶 高通量筛选 虚拟筛选 选方 心脑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优选无菌区甲醛熏蒸工艺参数。方法:以生物指示剂合格率、甲醛残留量为指标,通过采用正交试验法,比较甲醛浓度、熏蒸时间、排风时间 3个因素对熏蒸效果影响,优化甲醛熏蒸方案。 并进行连续3次验证测试,同步使用甲醛生物指示剂进行挑战测试,对空间环境消毒效果进行 。结果:以生物指示剂合格率、甲醛残留量为指标,最佳甲醛熏蒸工艺是 3ml/m³甲醛浓度、熏蒸时间 48h、排风时间 24h,采用该熏蒸工艺进行连续 3次验证测试,测试均合格。结论:建立了标准生物指示剂监测灭菌效果方法及甲醛残留量检测方法,优化甲醛熏蒸工艺,为生产过程提供有效空间环境灭菌方法。

  • 标签: 生物指示剂合格率 甲醛 正交试验
  • 简介:长沙高新开发区吉本妆生物技术研究所和日本JBC株式会社共同研制出世界领先水平植物性高纯度乳酸,其活数可高达1×10^12个·g^-1,具有耐强酸(pH3.7)、在固体状态60℃2年内存活率高达95%特性。为尽快应用于临床,现寻求国内有乳酸制剂“国药准字号”批件企业合作,合作形式为:联合生产或直接收购。

  • 标签: 乳酸菌活 制剂项目 寻求乳酸菌
  • 简介:——在纪录片《舌尖上中国》里,介绍首个食材就是松茸,一种被称为“天赋宝藏”美味菇。无独有偶,2007年11月23日,世界最大白松露茵在意大利比萨附近一棵橡树下被发现,发现者克里斯蒂亚诺·萨维尼称,他和父亲花了一个多小时才将其完整挖出。

  • 标签: 食用菌 饮食健康 营养学 肿瘤
  • 简介: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过程迁延,部分可发展为肾功能衰竭。为了配合紫癜性肾炎临床诊断与治疗,我们做了其凝血筛选指标: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检测,为其抗凝和溶栓治疗提供可靠实验依据。

  • 标签: 紫癜性肾炎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并发症 治疗 常见 过敏性紫癜
  • 简介:随着广谱抗生索、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广泛应用,念珠引起病人院内感染日益增多,而抗真菌药物不断应用,使其耐药现象也日趋增多,为有效控制真菌感染增加了难度,对我院2002年至2003年临床标本进行了常规培养分离,共分离出410株念珠。并对这些菌株进行了病原分类和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报道如下:

  • 标签: 念珠菌 病原菌 药敏试验 免疫抑制剂
  • 简介:目的确定莪术油霜剂最佳基质配比。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外观和莪术油含量为检测指标,确定霜剂基质最佳配比。结果复方莪术油霜剂最佳基质配方为:单硬脂酸甘油酯32g,甘油70mL,白凡士林18g,蒸馏水500mL。结论此配比基质得到霜剂稳定,有效成分含量高。

  • 标签: 正交设计 莪术油霜剂 基质
  • 简介:目的分别利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弹性蛋白酶对蜈蚣粉进行酶解并选取最佳用酶来制备抗肿瘤多肽。方法利用4种酶对蜈蚣粉进行酶解,采用MTT体外抗肿瘤实验方法,以蛋白质水解度及酶解提取液对乳腺癌MCF-7细胞抑制率为指标,同时以蜈蚣粉水溶性蛋白质含量为标准,评价4种酶对蜈蚣粉酶解效果并筛选出最佳用酶。结果胃蛋白酶对蜈蚣粉水解度为10.44%;胰蛋白酶对蜈蚣粉水解度为28.29%,在0.125mg·mL~(-1)及0.25mg·mL~(-1)较小浓度下对乳腺癌MCF-7细胞抑制率低于对照组,但随浓度增大抑制率逐渐增大,在0.5~2mg·mL~(-1)浓度时,胰蛋白酶在4种酶中达到最大抑瘤效果;胰凝乳蛋白酶和弹性蛋白酶水解度分别为50.45%、44.16%,当浓度〉0.5mg·mL~(-1)时其对乳腺癌MCF-7细胞抑制率高于对照组,在浓度为0.5mg·mL~(-1)时抑制率分别为2.86%、36.37%,且随浓度增大抑制率增大。结论蜈蚣粉酶解工艺最佳用酶为胰蛋白酶,其次是胰凝乳蛋白酶和弹性蛋白酶,而胃蛋白酶活性较低可以去除。

  • 标签: 蜈蚣粉 蛋白酶 水解度 乳腺癌MCF-7细胞株 细胞抑制率
  • 简介:高通量筛选体系在创新药物药动学筛选应用是当前新药开发研究一个重要领域。建立合理药动学筛选模型不仅可以降低新药开发成本,并且可以在新药研究早期对其作出正确评价。本文对当前常用高通量筛选药动学模型作了简单回顾,指出了合理药动学筛选模型在寻找新药过程中重要性,以及建立药动学筛选模型紧迫性。

  • 标签: 药物评价 临床前 高通量筛选 药代动力学 综述
  • 简介:目的:利用生物传感器跟踪技术从抗炎中药中筛选出具有拮抗内毒素中药,为进一步对中药拮抗内毒素活性成分分离纯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革兰阴性细菌脂质A(LipidA)包被于生物传感器非衍生板建立靶点,跟踪测定赤芍、大黄、黄芩等78种中药水提物和醇提物与LipidA结合活性,再将筛选中药去鞣质后与定量内毒素(LPS,20、50ng·ml-1)37℃孵育30min后,测定孵育后样品与LipidA结合情况,以评价样品内活性物质含量.结果:在所筛选78种中药中有12种中药水提物与LipidA具有较高亲和活性,在这12种中药中有6种中药醇提物与LipidA也具有较高亲和活性;通过对所筛选12种中药水提物去除鞣质后与LPS消耗实验,发现所筛选12种中药均含有除鞣质以外与lipidA具有特异性结合物质,并且12种中药中能与LipidA发生特异性结合作用活性物质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结论:生物传感器跟踪技术是一种快速、准确、有效筛选平台,筛选12种中药均含有非鞣质类能与lipidA发生特异性结合作用物质,为进一步对12种中药抗内毒素有效部位或单体分离提供了重要实验依据.

  • 标签: 内毒素 脂质A 生物传感器 中药 筛选
  • 简介:目的:分析大肠埃希和肺炎克雷伯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人工浏览湖北省房县人民医院1010年1月至1011年11月检验科计算机系统中全部临床科室标本资料,筛选出分离得到大肠埃希和肺炎克雷伯标本资料。记录菌株来源、送检科室、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株和药物敏感试验情况,并进行数据整理。结果分离出大肠埃希菌株359株,肺炎克雷伯菌株196株;前者主要来源于尿液[111株(33.7%)],后者主要来源于痰液[165株(55.7%)]。大肠埃希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室[88株(14.5%)]、普外科[69株(19.1%)]和神经外科[56株(15.6%)];肺炎克雷伯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室[69株(13.3%)]、呼吸内科[50株(16.9%)]和神经外科[36株(11.1%)]。359株大肠埃希菌株检出产ESBL菌株175株,检出率为48.7%;196株肺炎克雷伯菌株检出产ESBL菌株116株,检出率为39.1%。产ESBL菌株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替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产ESBL大肠埃希对上述4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分别为1.3%、3.4%、5.1%和8.6%,产ESBL肺炎克雷伯耐药率分别为1.6%、3.4%、1.1%和1.8%。结论大肠埃希和肺炎克雷伯对多种抗菌药物均具有较高耐药性,治疗时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与ESBL检测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克雷伯菌 肺炎 耐药性 抗菌药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 简介:目的研究温郁金内生真菌抗炎抗氧化活性,旨在获得有良好抗炎抗氧化活性菌株,以寻找新型抗炎抗氧化活性物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及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动物模型对已分离50株温郁金内生真菌发酵产物进行抗炎活性筛选;采用DPPH法测试内生真菌抗氧化活性。结果有21株内生真菌能够抑制二甲苯诱导小鼠耳肿胀,并且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有降低作用,其中菌株E3、E8、E17、E24、E37、E46抑制作用最为显著(P〈0.01),作用与萘普生相当;具有抗氧化活性菌株8株。并且其抗氧化活性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其中活性菌株E2、E17、E37在质量浓度为140μg/mL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都在90%以上。结论温郁金含有抗炎抗氧化活性内生真菌,菌株E2、E3、E8、E17、E24、E37、E46具有良好抗炎抗氧化效果,具有一定研究开发前景。

  • 标签: 温郁金 内生真菌 抗炎活性 抗氧化活性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