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0 个结果
  • 简介:20世纪后期,人们逐渐认识到肿瘤是一种多因素参与、多步骤发展的系统性疾病,肿瘤有关基因的异常是导致肿瘤细胞逃避凋亡、血管生成、侵袭转移等行为的根本原因,其中最重要的是肿瘤细胞增殖信号转导通路和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因此各大药品生产企业纷纷聚焦于这两类靶点。1997年,第一个肿瘤分子靶向药物利妥昔单抗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

  • 标签: 肿瘤细胞增殖 分子靶向药物 疗效评价 临床研究 肿瘤新生血管生成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 简介:众所周知,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均为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高危因素,高血压是一种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常见疾病,为我国40岁以上人群总死亡的第一危险因素。随着高血压人群的逐年上升,高血压治疗的现状是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2002年的调查结果分别为30.2%,

  • 标签: 综合干预 药物疗效 高血压人群 心血管系统疾病 降压 高危因素
  • 简介: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IBI(Organicanion-transportingpolypeptide181,OATPIBI)和乳腺癌耐药蛋白(Breastcancer-resistanceprotein,BCRP/ABCG2)是人体内重要的转运物质,参与很多物质(包括他汀类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等环节。一直以来研究者比较关注代谢酶等对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的影响,而对转运体影响研究落后于代谢酶。近年来,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人们开始关注转运体对他汀类药物毒性的研究,现就影响他汀类药物疗效的主要转运体的遗传药理学因素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OATP1B1 ABCG2 他汀类药物
  • 简介:药物不良反应中,有相当数量属于过敏反应,据美国的研究,约占25%;国内的报告表明,因药物的不良反应需住院治疗者,几乎占所有皮肤科住院患者的1/3或更多。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一些方面与患者对药物过敏反应的错误认识有密切关系。

  • 标签: 药物过敏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 住院患者 住院治疗 错误认识 皮肤科
  • 简介:我国冠心病发病率的明显上升,除与人口老龄化,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大相关外,与一部分人重治疗轻预防也有很大关系。一项针对上海地区冠心病患者的调查发现:62%的患者会加强锻炼,40%的患者会注意饮食,坚持服药预防冠心病发生只有37%。

  • 标签: 冠心病患者 搭桥 药物 人口老龄化 生活节奏 精神压力
  • 简介:文中介绍了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目前的治疗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FDA关于开发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指导原则-开发治疗疾病早期的药物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指导原则 药物研发
  • 简介:目的:分析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对武汉地区2011年各季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为指标的分析方法,对武汉地区32家医院2011年抗菌药物应用数据按季度进行统计分析,外用抗菌药物只统计用药金额。结合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要求,分析抗菌药物品种和应用的改变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结果:2011年各季度武汉地区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平均降低6.76%;二、三、四季度品种分别减少40种、25种、5种,总用药频度同比降低5.19%、4.02%、3.21%;销售金额排序前20位的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品种一、二季度均为9种,三、四季度减至6种和5种;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三、四季度显著降低。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措施对武汉地区2011年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限定日剂量 用药频度 日均费用
  • 简介: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原因,有效控制血压及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可预防心血管事件。我院高血压门诊等医疗机构对晋中市高血压人群进行干预并实行微机管理,统计、处理病例资料,调查、分析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状况,可为高血压防控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高血压人群 药物治疗 微机管理 心血管危险因素 脑血管疾病 心血管事件
  • 简介:目的:提高药物咨询质量,促进患者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门诊药房2011年5月份至2012年4月份290例门诊患者咨询记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90例咨询记录中,用法用量咨询占44.48%,药品有无咨询占21.03%,不良反应咨询占6.21%,药理作用及适应征咨询占5.52%,特殊人群用药咨询占4.83%,相互作用咨询占4.14%。结论:咨询药师应具备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责任心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药物咨询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促进患者合理用药。

  • 标签: 门诊患者 药物咨询 合理用药
  • 简介:综述了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常见药物、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并对哮喘药物治疗的发展动态进行报道。

  • 标签: 小儿支气管哮喘 药物治疗 进展
  • 简介:近年来,临床实践有许多药物都会导致Q-T间期延长甚至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律失常(TdP)。本文通过对1979年-2013年国内医药期刊公开报道的药物致Q-T间期延长的个案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了56个病例的一般情况、引起Q-T间期延长的药物、发生时间及转归等,致Q-T间期延长药物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抗心律失常药、抗微生物药、抗组胺药。大部分患者在用药后一个月内出现,停药及对症治疗后好转。临床医师应正确地认识药物致Q-T间期延长发生机制和易感因素,才能保证临床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

  • 标签: Q-T间期延长 不良反应 安全用药 文献分析
  • 简介:在大药学环境中,结合学院CHIPS教学理念,对药物化学课程进行药学“通才”基础教育、知识拓展探索以及初级科研训练渐进式教学模式,以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各层次需要的药学人才。

  • 标签: 药物化学 药学通才 人才培养
  • 简介: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oodlaboratorypracticefornonclinicalstudy,GLP)是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机构必须遵循的规范,与药物毒理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药物毒理学研究促进了GLP的发生与发展;同时,GLP要求实验管理做到规范化和标准化,保障了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的科学性与可靠性,加快了我国药物毒理学研究与国际接轨。现就GLP与药物毒理学的关系进行简要的论述。

  • 标签: 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 GLP 药物毒理学
  • 简介:本地区基本药物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在2008~2010年逐年上升,其占总药物的比例却逐年下降。占据DDDs排名前三类的是消化道和代谢类、血液和造血类、心血管类药物,而占据金额前三位的药物是抗感染类、消化道和代谢类、血液和造血药物。按DDDs分析,该地区的基本药物使用率较高,但按金额分析,基本药物的使用率偏低。

  • 标签: 基本药物 限定日剂量 用药频度 药物利用研究 分析软件
  • 简介:药物分析课程中采用“学研并进”的教学模式,理论课讲授概念的同时增加案例教学,注重概念与实验方法的学习;实验课以药物含量测定方法建立与评价为任务,通过实验方案设计、完善、实施和总结不断深化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 标签: 学研并进 教学模式 药物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抗菌药物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为妊娠期妇女安全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安全保障。方法总结2008年5月以来,160例在我妇幼保健站就诊的妊娠妇女的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特点,分析其治疗思路。结果160例妊娠妇女经我妇幼保健站的临床抗菌药物治疗,均康复出院,且出生后回访,新生儿均发育正常,未出现畸形或死胎现象。结论妊娠期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一定要坚持妊娠期用药的基本原则,选用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不良反应少的抗菌药物

  • 标签: 妊娠期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对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分析,了解抗菌药物整治效果,并为下一步的管理提出建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1、2012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抗菌药物在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使用率、分级使用、基本药物应用等方面比2011年均有明显下降。结论:2012年我院抗菌药物的应用都有明显好转,整治效果显著,但AUD还未达标。医院仍应加强系统化管理,注重对经验治疗用药的分析,对价格昂贵且用药频次高的品种重点跟踪监测,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用药频度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应用分析
  • 简介:基本药物供应链长,需经历遴选、生产、采购、使用等环节,才为患者所用。因此,自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来,可及性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而执业药师正是贯穿于此些环节中的重要人物。本文从执业药师的职能出发,探讨其在基本药物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中所发挥的作用,对基本药物的可及性是否存在影响及如何影响,揭示了在保障基本药物可及性的过程中执业药师的重要作用。并根据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提出对执业药师价值体现的展望。

  • 标签: 执业药师 基本药物 可及性 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