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国家药典委员会近期对“生物制品通用名命名原则规程”和20个品种的拟修订标准进行征求意见,期限见下表,修订内容详见国家药典委员会网站(http://www.chp.org.cn)。请相关单位认真复核,若有异议,请尽快向国家药典委员会反馈意见。

  • 标签: 修订标准 国家药品标准 国家药典委员会网站 信息 命名原则 生物制品
  • 简介:一、修订背景《药典委员会章程》(以下简称“《章程》”)是药典委员会的基本准则,对规范和指导药典委员会各相关机构及药典委员开展药品标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第十届药典委员会任期内,常设机构依照《章程》圆满完成了《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国药典》2015年版英文版以及《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等编制工作。可以说,《章程》对于第十届药典委员会在任期内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中国药典》 委员会 章程 修订 药品标准工作 编制工作
  • 简介:参数与偏差范围(1)数值范围:二至十写成2-10;5×10^6-9×10^6可写成(5-9)×10^6,但不能写成5-9×10^6;(2)百分数范围:10%-15%不能写成10-15%,(20±5)%不能写成20±5%;(3)具有相同单位的量值范围:3.5-5.4mA不必写成3.5mA-5.4mA;(4)偏差范围:如(30±1)℃不能写成30±1℃。

  • 标签: 标准 投稿 数值范围 偏差 MA
  • 简介:目的:建立通脑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处方中西红花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西红花中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的含量,色谱柱:AgilentZORBAXSB-C18柱(250mm×4.6mm,5μm),甲醇-水(48∶52)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440nm,进样量10μL。结果:薄层鉴别专属性强,分离效果好。西红花苷Ⅰ在9.66~57.94μg·m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西红花苷Ⅱ在5.91~35.48μg·m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4%(RSD=1.21%,n=9),99.4%(RSD=1.70%,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通脑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 标签: 西红花 西红花苷Ⅰ 西红花苷Ⅱ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中成药服用剂量(饮片量)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至关重要。本研究着眼于剂量问题,以肾石通颗粒国家标准为例,将常用的制剂单位计量形式改为剂量单位计量,旨在弱化与药效无关的参数,真实地明示服用剂量,使标准的表述更加简便、可溯,并可解决目前同品种存在多个标准、多个规格所引起的管理混乱问题。

  • 标签: 肾石通颗粒 国家药品标准 制剂单位 剂量单位 计量形式
  • 简介:中成药服用剂量(饮片量)是临床起治疗作用的关键。本研究着眼于剂量问题,以牛黄解毒系列品种标准为例,将常用的制剂单位计量形式改为剂量单位,旨在弱化与药效无关的参数,真实地明示服用剂量,使标准的表述更加简便、可溯,并可解决目前标准中存在赘述繁杂的问题。

  • 标签: 牛黄解毒系列品种 国家药品标准 制剂单位 计量形式 剂量单位
  • 简介:中成药服用剂量(饮片量)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至关重要,本研究着眼于剂量问题,通过系列品种标准比对分析,拟将国家标准中常用的制剂单位计量形式改为剂量单位计量形式,旨在弱化与药效无关的参数,真实地明示服用剂量,使中成药质量控制的表述更加直观、易溯源,且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并可解决目前中成药同品种标准和规格过多和中药涨料等的问题。本文对目前中成药国家标准的剂量相关内容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剂量单位改革的总体思路,并拟在后续文章中以多个实例进行解析。

  • 标签: 中成药 药品标准 剂量 制剂单位 剂量单位
  • 简介:目的探讨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标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本院ICU收治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患者应用标准化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率、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其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护理流程有利于稳定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命体征,并积极改善其生活质量,适宜在ICU中推广应用。

  • 标签: ICU 重症心力衰竭 标准化护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