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人为本”发展理念不断深入,在临川护理工作中应深化“人文关怀”,落实“以人为本”发展理念,从人的发展入手,实现人性化护理,为患者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治疗空间。为此,本文将着重针对临床护理中人文关怀标准进行分析与探索。

  • 标签: 以人为本 人文关怀 临床护理 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健肾通络活血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对黄芪、三七应用TLC法进行定性分析;应用HPLC法测定芍药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TLC图谱斑点清晰,阴性样品无干扰;芍药苷在0.1676~3.52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n=6),平均回收率为99.85%,RSD为1.29%(n=9)。结论该方法专属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健肾通络活血胶囊的质量控制。

  • 标签: 健肾通络活血胶囊芍药苷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更多疑难杂症的治疗也进入到新的阶段。特别是对于诸多疑难病症而言,以内科病症较为多样。即如脾脏类病症为例,一般中医学都将脾脏作为后天基本,水谷水海,气血生化的来源,而在脏象学中,其意义和价值都是至关重要的,脾虚证也是中医内科临床较为多见的病症,中医学对于改变研究的步伐从未停滞,相反,却取得了更大的成果,而该病的量化诊断标准诊也是近年来研究与探讨的重要话题,即如D-木糖排泄率则可作为脾虚证诊断的一个重要标准

  • 标签: 中医内科 脾气虚症型 量化诊断 标准研究
  • 简介:摘要医务人员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在工作过程中被患者的感染性的体液、血液、排泄物等感染的几率很大,其职业安全问题必须加以重视,加强对各医疗机构内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培训,强化他们的职业安全意识与防护措施,推广和强化标准预防,并在此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规范医务人员的操作,是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有效途径。

  • 标签: 医院感染 职业防护 标准预防
  • 简介:【摘要】中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数千年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结晶,并且在临床上得到广泛运用。因此,本文主要从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对中药现代化的意义、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三个方面探讨了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及其现代化,以期为临床应用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帮助。

  • 标签: 现代化 中药制剂 质量标准
  • 简介:摘要为满足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要求,食品安全标准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要求。提高食品卫生标准在无形中为人民群众日常饮食健康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我国市场经济有序、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对食品安全标准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食品安全标准在日常监督管理中的改进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 标签: 食品安全 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药药剂管理中标准化管理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回顾性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的中药药剂管理过程(A组),发现效果不佳,于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实施标准化管理(B组),并将2组的人员的管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B组的平均取药时间为(5.22±2.34)min,专业知识评分为(90.63±6.13)分,操作技能评分为(91.66±6.87)分,管理质量评分为(90.44±6.99)分,均优于A组,P<0.05。结论中药药剂管理中标准化管理的应用价值显著,不仅可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还可提高取药效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标签: 中药药剂管理 标准化管理 平均取药时间 管理质量
  • 简介:摘要儿科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向医生角色转换的重要过渡时期,儿科临床实习教学目前面临着许多困境,标准化病人是引入的教学改革措施之一。但是,因为儿童的特殊性,标准化病人运用于儿科临床教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通常用在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技能的培训,医患沟通能力的培训,OSCE考试等方面。为了更好地完成儿科实习教学,需要将标准化病人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有机结合起来。

  • 标签: 儿科 临床实习教学 标准病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中药饮片的质量控制中标准物质的分析情况。方法通过目前的中药标准物质在饮片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情况,对中药饮片中标准物质的质量控制现状进行总结,对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提高中药饮片质量控制水平的建议。结果与结论在中药饮片质量控制过程中结合先进技术和中药标准物质,将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体系趋向完善和合理,并且解决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饮片的质量控制前景做进一步的展望。

  • 标签: 中药饮片 标准物质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手术室器械纳入到消毒供应中心的标准化管理流程。方法将医院的手术器械交由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统一集中的管理,主要包括清点、回收、消毒、包装、存储和发放等流程,将器械包基数进行规范化的制定,强化对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管理,特殊的器械一定要交由专业的人员管理负责,并注明操作和使用的方法,对于新购置的手术器械要聘请工程师教会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人员使用和保养的方法。结果标准化的管理流程能够避免器械的损坏、遗失等现象的出现,完善的保养能够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确保临床中的安全使用。结论将手术器械纳入到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标准化管理能够坚强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强度,让护士将自身精力投入到对患者的护理中去;通过合理利用现代化的设施让手术器械的使用更加规范。

  • 标签: 手术器械 消毒供应中心 管理流程
  •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医院体检大数据结构类型,规范医院体检数据标准,建立标准化体检数据库,创新综合医院体检以体检中心为枢纽的院前—院中—院后“一体化”医疗管理服务模式。方法对空军总医院2012—2015年的健康体检数据进行分析,运用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医学物联网发展专项基金“体检与健康管理大数据应用多中心研究课题”的体检大数据清洗与分析平台,根据《体检检查项目数据集》和《体检检查项目数据值域代码》对我院体检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结果将我院体检数据进行全面的结构化处理与分析,总结了医院体检大数据标准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应用的原则,建立了医院体检标准数据库,夯实了医院基本数字化、智能化功能的基础性工作。结论构建体检数据标准化与应用,是健康管理学科内涵建设的基础环节,是医院体检质量控制和优化服务流程的核心工作,是筑牢精准健康管理服务的重要前提,是提升健康体检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 标签: 标准化 数据清洗 大数据分析 服务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护理在提高儿科基础护理质量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9月,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各类患儿2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10)和观察组(n=110),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儿科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采用标准化护理流程,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基础护理质量评分、患儿住院天数及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通过实施标准化护理流程,观察组患儿的各项基础护理质量评分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住院天数及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以上相关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标准化护理能明显提高儿科患儿基础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患儿住院天数,降低患儿不良护理事件发生,切实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具有很好的临床作用和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标准化护理 儿科 基础护理 作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宣教模式在ART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中心400例患者,按标准化视频宣教模式是否实施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口头表达健康宣教模式,试验组采用标准化视频集中互动式健康宣教模式。结果试验组的ART术后患者对宣教知识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患者的依从性明显提高(P<0.05)。结论标准化视频宣教模式,不仅提升了宣教质量和护士的工作效率,而且促进了护患沟通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标准化视频宣教模式 ART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对乳腺微创旋切术患者实施标准化流程护理的有效性。方法以2015.3-2017.1期间入我院行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行常规手术护理),研究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规范手术护理标准化流程),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为95.2%、7.1%,对照组为84.2%、18.4%比,组间比较研究组满意度高、并发症少,P<0.05。结论对乳腺微创旋切术者实施标准化流程护理,能最大程度减少血肿、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高。

  • 标签: 标准化流程 乳腺微创旋切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清热抗毒口服液制备工艺研究和质量标准的建立。方法:采用了正交设计方法,通过相对密度和盐酸小檗碱含量为考察指标,明确考察的具体时间、加水量、提取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具体影响。采取综合评分的方式,合理的优化并完善相关的实验数据,运用更加合理的提取工艺保证结果的准确性。结果:加水量会对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影响较大,提取的次数、提取的时间对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影响较小。结论:通过合理的运用加权综合评分法,结合着正交设计优选出的制备工艺流程,可以发现整个过程合理、科学,能够有效的节约成本,体现出较强的可操作性,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式。

  • 标签: 清热抗毒口服液 制备工艺 质量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7年1月手指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被选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实验组患者(50例)进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45例)采取常规的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手术并发症发病率。结果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有效率上,差异明显(92.0%与73.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为12%,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为42.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疾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的骨瓣开颅手术,手术前后患者颅内压明显降低,能够有效降低临床并发症发病率,促进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带来推广应用。

  • 标签: 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 重型颅脑损伤 治疗效果 常规骨瓣开颅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