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的有关物质方法,使用碳十八柱,规格(5μm,4.6*250mm),检测波长291nm,流动相为甲醇-0.02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3.0)(45:55),柱温箱温度为室温,流速1.0m L·min-1。结果表明,主峰与与相邻色谱峰分离度大于2;杂质A色谱峰与其对照品溶液保留时间一致,与相邻峰分离度大于1.5,在0.20~4.0μg/ml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线性关系;杂质A在0.10~2.0μg/ml(相当于有关物质供试品的0.05%~1.0%)浓度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限度50%、100%、150%各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均在80%~120%内,9份样品回收率RSD值小于5.0%,表明方法准确度良好,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同时及其已知杂质A的检测限、定量限与溶液稳定性均符合要求,因此,该方法适用于注射的质量控制。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注射用托拉塞米 有关物质 质量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泮唑钠注射的使用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医院的信息系统,对2014年1—5月我院住院患者使用泮唑钠注射的200份电子医嘱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泮唑钠注射的临床使用基本合理,使用科室以消化内科为主,其次为血液科,其他科室相对较少;以预防性用药为主,为102例,占51.00%。但部分病例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用药不合理率为29.50%(59/200)。结论:临床应严格掌握泮唑钠注射的用药指征,合理选择用法、用量及疗程,避免不合理用药。临床医师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用药、加强合理用药意识,药师应加强处方审核,共同优化药学服务。

  • 标签: 泮托拉唑钠注射液 医嘱点评 回顾性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 HFrEF)患者实施伐普坦片联合呋注射治疗措施,进一步改善临床病情。方法:实验选取了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收治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 HFrEF)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对 60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以公平性开展为前提进行分组调查。对照组患者采用呋注射措施,观察组则为伐普坦片联合呋注射,分析临床治疗疗效。结果:从治疗情况上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3.3%( 28/30),对照组为 83.3%( 25/30),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此同时,在尿量和肺动脉压对比中,观察组分别为( 2756.9±269.5) m( 80.16±10.41)次 /min和( 21.81±4.28) mmHg,对照组则为( 2546.5±251.2) ml( 84.22±9.54)次 /min和( 28.46±4.79) 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伐普坦片联合呋注射治疗方案针对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心力衰竭伴有收缩功能障碍患者的病情康复具有积极效用,有助于改善心率、肺动脉压情况,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托伐普坦片 呋塞米注射液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 HFrEF) 肺动脉压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和呋在治疗心力衰竭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120例心力衰竭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呋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托药物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心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

  • 标签: 托拉塞米 呋塞米 心力衰竭   
  • 简介:目的观察治疗老年水肿的效果,探究药物作用机制。方法取2016.12~2018.2收治的70例急性脑出血后水肿患者,35例患者给予甘露醇治疗,55例患者给予甘露醇联合治疗,分别纳入I组与II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II组治疗优良率为91.42%,较高于I组71.43%(P<0.05);治疗后,II组GQOLI-74各维度评分高于治疗前与同期I组,差异均有较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II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于I组(P<0.05)。结论治疗老年水肿,疗效优良,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过程相对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水肿 托拉塞米 甘露醇 效果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脑梗死采用丹红注射联合依达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中随机抽取110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脑梗死.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将11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丹红注射+依达注射)与对照组(依达注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4.5%、74.5%.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SS评分、B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CSS评分、BI评分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丹红注射与依达注射联合治疗,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脑梗死 丹红注射液 依达拉奉注射液 神经功能
  • 简介:本刊从2003年起开辟继续教育园地栏目,以专家论坛及问答的形式对一些医药知识进行介绍。旨在提高医师、药师、护师们的合理用药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病人。每期有问答题,请读者裁下本期问答题(复印无效),连同本人的答案于2015年6月25日前寄回本杂志社,地址:上海市杨浦区长海路i68号,邮编200433。

  • 标签: 利拉鲁肽 降糖药 教育 药学 继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依达奉与的效果。方法:从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中选出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依达奉单一治疗30例(对照组),加用治疗30例(试验组)。比较临床疗效。比较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比较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果:临床疗效组间对比试验组相比于对照组更好(P<0.05)。神经功能损伤NIHSS评分减分幅度组间对比试验组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治疗采用依达奉与联合方案获得较好疗效,减轻神经功能损伤,用药安全性高。

  • 标签: 急性脑出血 依达拉奉 托拉塞米 神经功能损伤
  • 简介:黄芪注射是将黄芪中的有效成分[黄芪甲苷(C41H68O14)]提取制成的注射用中药针剂,具有益气养元,扶正祛邪,养心通脉,健脾利湿之功效.复方丹参注射由丹参、降香水溶性提取物制成,有效成分为丹参酮、原儿茶酮、原儿茶酸等,具有活血化瘀,理气开窍的功效.根据中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的气血相关理论,以及"治病求于本"、"标本兼治"的治疗原则,临床将黄芪、丹参配伍应用,发挥二药的协同作用,取得较好疗效.现就二药联合在临床的应用归纳如下.

  • 标签: 黄芪注射液 复方丹参注射液 联合用药 急性脑梗死 冠心病 心肌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用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脑水肿的应用效果予以探究并剖析。方法选取76例脑出血脑水肿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均为我院自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所接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自38例,对照组给予甘露醇治疗,观察组给予联合甘露醇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随访3个月至1年,从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对比,观察组(92.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5%),实验差异经X2检验,证明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从患者神经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方面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大,P<0.05。结论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脑水肿的效果较好,促使患者神经功能尽早恢复,在临床中有推广的价值。

  • 标签: 托拉塞米 甘露醇 脑出血 脑水肿
  • 简介:丹参(RadixSalviaeMihiorrhizae)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eMihiorrhizaeBge)的干燥根及根茎,主要有效成分为丹参酮,异丹参酮,隐丹参酮,异隐丹参酮等。中医认为具有化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的功效。降香为豆科植物降香檀(DalbergiaodoriferaT.Chen)树干和根的干燥心材。中医认为具有行气活血,止痛,止血作用。临床用于脘腹疼痛,肝郁胁痛,胸痹刺痛,跌扑损

  • 标签: 丹参类注射液 配伍禁忌 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唇形科
  • 简介:2型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疾病,诊断初期,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即损失50%以上[1],目前的口服药物和胰岛素治疗均不能逆转胰岛细胞功能的进行性减退,此外,尚存在低血糖风险增加、体重增加、血糖控制不稳定等共性问题。肠促胰素效应的发现和应用使人们看到了新的希望。

  • 标签: 注射液 降血糖 新药 胰岛细胞功能 2型糖尿病 胰岛Β细胞
  • 简介:摘要:小分子化学仿制药,这两年各家企业陆续开展一致性评价工作。HT公司在研项目盐酸右美注射为公司重点开发项目,属于外购的老工艺产品,公司开展了该产品的一致性评价研究工作。主要对其工艺过程质量进行变更改进研究,通过工艺及质量控制点的改进,产品生产周期明显缩短,工艺重现性明显升高,质量控制点减少,质量风险明显降低。

  • 标签:
  • 简介:患者,女性,74岁。因“间断咳嗽、咳痰、咯血26年,伴喘息2月,再发咯血1天”于2014年9月17日8:30入院。患者26年前开始间断出现咳嗽,咳黄白粘痰,并有咯血,并逐渐出现活动后喘息,间断双下肢浮肿,住院治疗可好转。1年前患者行“右肺中叶切除术”治疗,术后仍间断咯血,行双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后好转。近2月患者再次出现咳嗽,咳较多黄痰,伴喘息加重,患者未重视,9月17日晨起突然出现咯血,为鲜红色血痰,内有较多凝血块,量约5mL,无发热、心慌、胸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既往陈旧性肺结核、冠心病史多年、出血性胃炎伴胃窦糜烂8年余。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史。曾多次应用青霉素无不适,偶有青霉素及头孢类药物皮试阳性,曾对喜炎平注射过敏,表现为皮疹。

  • 标签: 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 固定性药疹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右肺中叶切除术 间断咳嗽 住院治疗
  • 简介:患者男,60岁,有乙型肝炎病史10余年.于2001年1月27日因纳差,乏力加重1周;门诊以慢性乙型肝炎收入院.查体:T36.5℃,P78次·min-1,R20次·min-1,BP135/83mmHg.神志清,精神可,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双肺未见异常,心律齐,HR78次·min-1,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坦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余(-).

  • 标签: 黄芪注射液 少尿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丹参注射是由丹参经提取、纯化等现代化工艺而制成,临床证实其对于心脑血管相关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由于其起效迅速,治疗效果显著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急、重症患者的治疗。研究表明,丹参注射中含有丹参中的水溶性成分及微量的脂溶性成分,其中丹参素、丹酚酸、原儿茶醛、迷迭香酸、咖啡酸等水溶性化合物是丹参注射发挥疗效的主要活性成分。通过查阅近年来有关丹参注射的文献报道,本文从丹参注射的药理学、药代动力学、质量控制研究3个方面对其进行综述,以期为丹参注射的药理学研究、临床合理使用以及质量控制方法的开发提供参考。

  • 标签: 丹参注射液 药理学 药代动力学 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