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有研究报道,艾迪注射可提高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增加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艾迪注射为从人参、黄芪、刺五加、斑蝥等中药中应用现代科学方法精制提取的一种具有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双相作用的抗癌药物[1].我们自1998年6月至2000年6月对65例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联合艾迪和ELF方案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 标签: 艾迪注射液 治疗 消化道恶性肿瘤 临床资料 ELF方案 免疫调节
  • 简介:目的:评价复方苦参注射联合NP化疗方案及同步适形调强放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112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的局部晚期鼻咽癌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NP方案化疗,同时给予鼻咽+颈部适形调强放疗。观察组在放化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15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2周为一周期)。结果两组随访率为100%,两组的1、3、5年总生存率,1、3、5年无复发生存率,1、3、5年无转移生存率,1、3、5年无瘤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Ⅲ、Ⅳ度白细胞减少、急性黏膜反应及颈皮炎均明显减少(均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联合NP方案和同步适形调强放疗能降低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毒副作用。

  • 标签: 鼻咽癌 化疗 放疗 复方苦参注射液
  • 简介:目前,应用中药经肝动脉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因其副作用小,疗效可靠,能缩小肿瘤,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因此在临床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我们用消癌平注射经肝动脉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2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消癌平注射液 介入治疗 原发性肝癌
  • 简介:目的:探究复方苦参注射(CKI)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对癌痛的缓解效果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QOL)的改善。方法将180例恶性肿瘤伴癌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n=90)与对照组(n=90)。两组均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研究组采用复方苦参注射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进行镇痛,对照组仅使用硫酸吗啡缓释片进行镇痛,治疗2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疼痛缓解率分别为90.00%(81/90)和78.89%(71/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治疗前后,患者娱乐、情绪、行走能力、正常工作、睡眠、一般活动、社交7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QOL7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娱乐、情绪、行走能力、正常工作、睡眠和一般活动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能够明显缓解癌痛,其效果优于单纯应用硫酸吗啡缓释片,且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复方苦参注射液 癌性疼痛 生活质量 恶性肿瘤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榄香烯乳注射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患者临床分期均为Ⅱ期、Ⅲ期,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FAM方案;观察组采用FAM方案配合榄香烯乳注射治疗。检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CD4^+、CD8^+及CD4^+/CD8^+、NK细胞计数、SIL-2R以及肝功能指标,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D4^+、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CD8^+比治疗前降低,NK细胞活性也较治疗前升高,而SIL-2R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指标ALT、AST及TBIL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榄香烯乳注射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免疫力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 标签: 榄香烯乳 原发性肝癌 免疫功能 转移
  • 简介:目的比较氟达滨(FLU)联合蒽醌(MIT)、地塞米松(DXM)(FMD方案)与CHOP方案治疗惰性淋巴瘤的疗效。方法73例初、复治惰性淋巴瘤病人分3组。A组:FMD初治组;B组:FMD复治组;C组:CHOP方案治疗组。结果A组的CR率为59.1%,高于B组的CR率28.6%(P〈0.05),A组的总有效率(CR+PR)86.4%,高于B组的总有效率(CR+PR)57.1%(P〈0.05)。A组的CR率亦高于C组的CR率26.6%(P〈0.025),A组总有效率高于C组的总有效率63.3%,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初治惰性淋巴瘤病人采用FMD方案疗效优于复治病人;初治惰性淋巴瘤病人采用FMD方案疗效优于CHOP方案。

  • 标签: 氟达拉滨 CHOP持续滴注 惰性淋巴瘤
  • 简介: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采用数字表法将94例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康莱特注射100ml,静滴,第1-7天,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对照组单用FOLFIRI方案化疗,2次为1个疗程,共6个疗程。观察临床有效率,毒副反应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化疗后临床有效率分别为34.1%和16.0%(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生活质量提高分别为56.8%和12.0%(P〈0.05);治疗组的骨髓抑制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重度延迟性腹泻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康莱特注射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能提高化疗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骨髓抑制的发生率,起到减毒增效作用。

  • 标签: 康莱特注射液 FOLFIRI方案 晚期胃肠道肿瘤 化疗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生脉注射对5-FU抗肿瘤增效减毒作用。方法建立H22肝癌荷瘤鼠模型后,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5-FU组、生脉注射(大、中、小剂量)+5-FU组,每组10只。造模次日开始进行干预,对照组、5-FU组、生脉注射(大、中、小剂量)+5-FU组分别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5-FU、生脉注射(大、中、小剂量)+5-FU,用药14d。停药次日处死实验小鼠,观察瘤重抑制率、免疫功能、肝肾功能、外周血细胞变化。结果①生脉注射联合5-FU各组肿瘤生长明显低于5-FU组和对照组(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5-FU组CD3^+、CD4^+、CD4^+/CD8^+、IgG、IgM值明显降低(P〈0.05),而各生脉联合组CD3^+、CIM^+、CD4^+/CD8^+.IgG、IgM值明显升高(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5-FU组ALT升高、WBC和PLT降低,而各生脉联合组相对于5-FU组ALT降低、WBC和PLT升高(P〈0.05)。结论生脉注射可增加5-FU的抑瘤效果,提高免疫功能,减少化疗毒副反应。

  • 标签: 动物实验 抑瘤率 免疫功能 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薏苡仁提取物注射对晚期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扬州大学附属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晚期癌症患者91例,应用薏苡仁提取物注射进行辅助治疗,观察癌性疼痛缓解程度并评估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患者疼痛完全缓解率为36.14%,缓解率为83.13%。治疗2周期后患者KPS评分为CR49.45%(45/91),SD30.76%(28/91),NR19.78%(18/91)。体质量CR60.44%(55/91),sD18.68%(17/91),NR20.88%(19/91)。结论薏苡仁提取物注射作为放化疗的辅助治疗,能有效缓解癌性疼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的抗肿瘤手段。

  • 标签: 薏苡仁提取物注射液 晚期癌症 癌性疼痛 生存质量
  • 简介:目的:观察β-七叶皂苷钠注射预防结直肠癌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作用及对患者胃肠功能恢复、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12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6例。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β-七叶皂苷钠注射治疗。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胃肠功能恢复指标、手术前后血清CEA、CA199、CA724水平。结果: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6%vs14.3%,P<0.05)。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指标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进食时间缩短,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术后3个月,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CEA、CA199、CA724水平降低,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β-七叶皂苷钠注射能够有效预防结直肠癌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并且能够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降低血清CEA、CA199、CA724水平,临床上值得应用。

  • 标签: β-七叶皂苷钠注射液 结直肠癌 粘连性肠梗阻 胃肠功能 分子标志物
  • 简介:培美曲(Alimta)是美国FDA2004年批准上市的抗代谢类抗肿瘤药.其作用机制是对叶酸代谢途径的多靶点阻断,因此,药物疗效高于其他抗叶酸类药物.大量临床试验已经证明对恶性胸膜间皮瘤和非小细胞肺癌均有较好的疗效,而且不良反应较低.本文对培美曲做了全面的综述并对其临床应用和前景做了讨论.

  • 标签: 抗代谢类抗肿瘤药 培美曲塞 恶性胸膜间皮瘤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试验
  • 简介:目的观察选择性环氧合酶2(cylooxygenase-2,COX-2)抑制剂来昔布联合多西他赛和替吉奥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5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5例采用来昔布联合多西他赛和替吉奥方案化疗,对照组25例给予单纯多西他赛和替吉奥方案化疗,2个周期治疗后评估两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同时观察生存情况。结果完成2个周期治疗后,试验组有效率为60%,疾病控制率为96%,对照组分别为52%和92%,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vs32%,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7.6个月vs6.3个月,P〈0.05);但中位总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6个月vs12.2个月,P〉0.05)。结论来昔布联合多西他赛和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与单用化疗疗效相当,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延长,可改善生活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 标签: 胃肿瘤 塞来昔布 晚期胃癌 化疗 环氧合酶
  • 简介:近年来有关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引起不良反应的报告屡屡见诸一些专业学术刊物,媒体也时有相关报道.2005年甚至有“取消中药注射剂”的强势呼吁。国家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3年1月~2005年6月接到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就有1006例。这不但给广大患者也给许多临床医生带来疑虑:中药注射剂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良反应?都有哪些不良反应?还应不应该使用中药注射剂?该怎样使用更安全?

  • 标签: 药物不良反应 中药注射剂 临床医生 学术刊物 监测中心
  • 简介:目的初步评价来昔布治疗胃癌前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过程中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胃镜活检经病理证实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人78例(男41例,女37例,男女比例1.11:1)。随机分为两组:来昔布组(接受来昔布0.2,1次/d,po)和空白对照组(不接受特异性治疗),疗程均为6mo。治疗前,治疗3mo及疗程结束各行胃镜检查1次。活检组织行常规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ox-2的表达。治疗过程中记录胃黏膜损害、肾功能损害、血清脂蛋白水平变化及心脑血管事件。结果治疗3mo时,来昔布组cox-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胃黏膜萎缩程度无明显差异;疗程结束后,来昔布组cox-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且胃黏膜萎缩程度有所减轻,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来昔布组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未发现急性胃黏膜损害及心脑血管事件;治疗前后血清脂蛋白水平及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来昔布可以明显抑制胃黏膜cox-2蛋白的表达,提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有一定的逆转作用。应用来昔布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安全性良好。

  • 标签: 癌前病变 萎缩性胃炎 塞来昔布 COX-2
  • 简介:目的:研究特异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来昔布对人胃癌细胞株MKN-45是否有抑制增殖、诱导凋亡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氮唑盐比色法(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活力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变化;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DNA提取行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DNA的"梯状"条带;免疫组化观察bcl-2基因和bax基因表达情况。结果:MTT法显示随着来昔布浓度和作用时间增加,细胞抑制率上升。人胃癌细胞株MKN-45在25、50、75、100μmol/L来昔布浓度下,24小时细胞抑制率分别为(16.39±1.430%、(23.55±0.11)%、(62.78±1.42)%、(87.53±0.27)%,48小时细胞抑制率分别为(30.40±0.68)%、(46.18±1.80)%、(89.77±0.21)%、(97.94±0.18)%,(P〈0.05);流式细胞仪测定来昔布组出现凋亡峰,50、100μmol/ml浓度的来昔布干预24小时后,人胃癌细胞株MKN-45凋亡率分别为(25.5±2.66)%、(57.23±2.19)%;透射电镜观察显示来昔布组细胞呈凋亡表现,核固缩、碎裂,染色质浓缩,边集;来昔布(50μmol/L、100μmol/L)组培养48小时后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典型的梯状条带,而对照组细胞DNA未见梯状条带;免疫细胞化学法显示经来昔布干预后,凋亡蛋白Bax表达增加,而Bcl-2表达减少,并随时间和药物浓度变化而明显。结论:来昔布呈剂量、时间依赖性地抑制MKN-45细胞增殖,促进MKN-45细胞凋亡。其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减少Bcl-2的表达、增加Bax的表达,从而启动细胞凋亡途径。

  • 标签: 塞来昔布 胃癌细胞株 细胞增殖 凋亡
  • 简介:张工的儿子在一家医院的辅助科室工作.受儿子工作的影响,她对医学知识较为关注.这不,一个人在家的她正一边看着电视中徐光炜教授的科普讲解,一边同步进行着乳腺自检.她非常仔细,对讲解的任何一个细节都不放过.进行到乳头视诊时,她发现自己左侧的乳头有轻度的内陷.按电视上所讲,这可能是乳腺癌的早期征象.于是她让儿子带她到肿瘤医院检查,最后发现了一个直径只有0.6cm、无法摸到的早期癌.

  • 标签: 诊断 乳腺癌 乳头内陷 溢液湿疹
  • 简介:目的观察单药雷替曲塞在老年晚期结直肠癌二线治疗中的疗效、安全性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确诊并使用单药雷替曲二线化疗的老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资料。结果符合入组条件患者27例,有效率为3.7%(1/27),疾病控制率为48.1%(13/2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3.8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0.0个月,毒副反应以Ⅰ-Ⅱ级为主,主要为粒细胞减少、贫血、转氨酶异常、疲乏及恶心呕吐。多因素分析显示PS评分状态及有无肝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雷替曲单药二线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晚期 老年人 雷替曲塞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Ⅳ期肺腺癌患者采用国产培美曲联合卡铂一线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收治49例老年Ⅳ期肺腺癌患者,给予国产培美曲联合卡铂一线化疗,具体方案为:培美曲500mg/m^2静滴,d1;卡铂AUC=5静滴,d1,21天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评价近期疗效并随访远期疗效,对相关指标的疗效进行分层分析,记录毒副反应。结果48例患者可评价疗效,获PR11例,SD20例,PD17例,有效率(RR)为22.9%,疾病控制率(DCR)为64.6%;48例可评价疗效的患者均获随访,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6.5个月(95%CI:5.7-7.3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11.3个月(95%CI:10.6-11.9个月);将年龄、性别、ECOGPS评分、吸烟状态、转移器官数目以及有无骨转移、恶性胸腔积液、脑转移共8个指标分层,其中ECOGPS评分、吸烟状态、转移器官数目分层间RR、PFS或O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9例患者的主要毒副反应为1-2级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无1例需降低剂量强度或出现化疗相关性死亡。结论国产培美曲联合卡铂化疗方案的临床获益显著且安全性高,是一线治疗老年Ⅳ期肺腺癌患者的较好选择。

  • 标签: 肺腺癌 老年 培美曲塞 卡铂 化学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皮内注射地塞米松与布比卡因混合剂(简称地塞米松合剂)用于甲状腺肿瘤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行甲状腺肿瘤手术的60例患者(甲状腺癌行颈清术的患者除外),ASAⅠ~Ⅱ级。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术后使用静脉泵自控镇痛,为芬太尼10μg/mL,2mL/h,0.5mL/15min。B组为皮内注射镇痛,沿胸锁乳头肌外缘平下颌角至锁骨上缘连线,用地塞米松和布比卡因合剂行皮内给药,进针深度约0.1cm,每个皮丘注入1~1.5mL药液,间隔约1.5cm。注射后,两组患者均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评分,术后2h开始评分,分别记录2、4、6、8、10、12、24h的VAS评分。结果术后VAS评分A组各时间段均值为2.30±1.04,B组为2.46±1.1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内注射地塞米松合剂对甲状腺肿瘤术后镇痛效果显著.与静脉泵镇痛效果无显著差异。

  • 标签: 皮内注射 地塞米松合剂 甲状腺肿瘤 术后镇痛
  • 简介:目前肿瘤的最终诊断主要依赖于鉴别良恶性组织的病理形态学诊断,以激光镊子曼光谱鉴别肿瘤良恶性的物理诊断方法成为恶性肿瘤诊断研究的又一热门课题,虽然该技术被广泛用于胃癌、乳腺癌、肺癌、结肠癌等诊断方面的研究工作,但至今在临床上尚无法单独作为癌细胞检测的依据,关键原因是尚未找到癌细胞真正的特征性荧光峰。激光镊子曼光谱诊断肿瘤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本文就激光镊子曼光谱在肿瘤诊断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恶性肿瘤 拉曼光谱 诊断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