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加速性室性自主节律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室性心动过速,由于其频率不快,患者常无特殊表现,诊断必须依靠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笔者就近年来记录到的2例进行临床分析,旨在讨论其发生机制,提高对其预后的认识。1病例资料【例1】女,76岁。主因胸痛胸闷伴大汗1h入院。有高血压病病史。查体:体温36.2℃,脉搏50/min,呼吸24/min,血压118/70mmHg。急性病容,

  • 标签: 加速性室性自主节律 心电描记术
  • 简介:目的探讨Tei指数评价新生儿窒息后患儿心室收缩与舒张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新生儿窒息合并心肌损害足月新生儿60例(其中轻度窒息组与重度窒息组各30例),正常对照组50例,分别应用脉冲多普勒获取二尖瓣口及主动脉瓣口血流频谱,测量并计算3组新生儿左心室Tei指数.结果正常对照组及轻度窒息组左心室Tei指数分别为0.39±0.10、0.44±0.11,而重度窒息组Tei指数为0.59±0.16,后者Tei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轻度窒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i指数能简便、安全、综合评价新生儿窒息后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TEI指数 左心室功能
  • 简介:由于右心结构的特殊性,准确的测量右心功能一直是一个难题。超声心动图是目前能够对右心系统形态、血流及功能进行评估的最便利、有效的方法。三维超声在量化右心室容积和射血分数上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MRI与多层CT扫描也不失为测量右心室容积与功能的良好选择。还有一些血液生化指标也可能在未来右心室功能评定上发挥作用。

  • 标签: 右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图 核素造影 核磁共振 螺旋CT
  • 简介:高血压病在发病过程中出现的左室心肌肥厚(LVH),不是一种生理的、良性的、适应性的代偿过程,而是独立于血压之外的心血管病危险因子。流行病学、动物试验和临床研究均已证实有LVH的高血压病患者罹患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因此它广泛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使对LVH发生的机理及其逆转的方法研究日益深入,对此本文作一综述。

  • 标签: 心室肥厚 心血管病 高血压左室肥厚 左室心肌 降压药物 血管紧张素
  • 简介:1临床资料病例女性,29岁,于2009年8月6日因患者全身多处刀伤20分钟,胸闷,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来我院。查体:T36.9℃,P100次份,R25次/分,BP0/0mmHg。神志清晰,语言流利,营养中等,双侧瞳孔正大等圆,约5mm,对光反射迟钝,颈软,胸廓无畸形,

  • 标签: 心脏 刀刺伤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心室晚电位(VLP)情况。方法:对108例ACS行VLP检测。结果: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VLP阳性率30.00%,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VLP阳性率18.18%,不稳定心绞痛患者VLP阳性率8.57%,两两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随冠脉病变的加重,VLP的阳性率增加。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室晚电位 分析
  • 简介:摘要: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近年来,有多项研究证实中药对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具有一定疗效,本文就中药对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保护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中药急性心肌梗死心室重构进展综述
  • 简介:目的:探讨运动疗法治疗高血压病的效果及对心室重构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佳者共9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测定个体运动负荷,确定个体化的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制定相应的运动处方。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BP)、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运动疗法治疗高血压病是有效和安全的。

  • 标签: 高血压病 运动疗法 心室重构
  • 简介:比较静注艾司洛尔和洋地黄对房颤的疗效。结果:静注艾司洛尔组(40例)起效快(0~5min),有效率高(92.5%),副作用发生率低(2.5%),静息和运动时心室率减慢。口服洋地黄组(40例)起效慢(20~30min),有效率低(75.0%),副作用发生率高(15%)。

  • 标签: 房颤心室率 艾司洛尔 洋地黄
  • 简介:目的 观察葡萄糖对豚鼠心室肌细胞膜APD,IK1,IK,ICaL的影响。方法 采用全细胞膜片技术记录单个豚鼠心室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时程和离子电流。比较0、10和20mmol·L1葡萄糖对心室肌细胞跨膜离子电流的作用。结果 (1)与10mmol·L-1葡萄糖相比,0和20mmol·L-1均可使豚鼠心室肌细胞的APD缩短(P<005);(2)在细胞外葡萄糖浓度为10mmol·L-1时,内向整流钾电流IK1的电流密度最大,标准化I-V曲线显示0和20mmol·L-1葡萄糖均可抑制IK1,并使I-V曲线左移,其翻转电位从-724移至-646mV;(3)与mmol·L-1葡萄糖相比,0和20mmol·L-1葡萄糖均可增加ICaL的电流幅度和电流密度。当钳制电位为10mV,细胞外葡萄糖浓度为0mmol·L-1时,ICaL的电流密度为(-803±082)pApF(n=8),而10mmol·L-1和20mmol·L-1葡萄糖分别使电流密度增加为(-545±067)pApF和(-650±056)pApF;(4)当钳制电压为+70mV,细胞外葡萄糖浓度为0、10和20mmol·L-1时,IK的电流密度分别为(1896±286)pApF,(866±187)pApF,(1532±312)pApF。结论 细胞外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可使豚鼠心室肌细胞APD,IK1,IK,ICaL发生改变。细?更多还原

  • 标签: 葡萄糖 钙电流 钾电流 膜片钳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24hPP)与左心室肥厚及主动脉根部内径的关系。方法对9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ABP)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分别测量ABP和超声心动图的各种参数。将24hPP≥60mmHg的患者45例作为A组,24hPP〈60mmHg的患者45例作为B组。2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B两组左心室肥厚和主动脉根部内径扩张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心室质量指数与24hPP、24h平均收缩压(24hSBP)密切相关(r=0、52,r=0.48,P〈0.01),与脉压和收缩压呈正相关(r=0.31,r=0.29,P〈0.05)。主动脉根部内径与24hPP、24hSBP、脉压、收缩压、年龄和病程密切相关(r分别为0.68、0.57、0.46、0.40、0.31、0.32,P〈0.01)。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24hPP与左心室肥厚及主动脉根部内径扩张密切相关,24hPP可作为评价抗高血压药物能否更好地减少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重要指标之一。

  • 标签: 高血压 动态脉压 左心室肥厚
  • 简介:目的分析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HFPEF)的左心室舒张功能与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改变情况,并对以上指标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3年3月入本院心内科及ICU的HFPEF患者66例以及心功能正常患者43例,测定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参数及NT-proBNP,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FPEF患者组与对照组相比,NT-proBNP、LVMI、E/Em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E/Em与NT-proBNP值呈显著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r为0.576).结论E/Em、NT-proBNP、LVMI三者均可反映HFPEF患者的舒张功能,上述指标对诊断HFPEF有一定参考价值.NT-proBNPcut-off取90pg/mL时对HFPEF具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92.7%).

  • 标签: N末端脑钠肽前体 左心室舒张功能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