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胸部局限性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经手术病理诊断为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的8例患者为观察组,以临床综合诊断或者经病理确诊但影像表现不典型的纵膈与肺门区团块病变1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肿块影像与强化扫描特点予以观察。结果8例LCD患者中,病灶位置1例在左肺门淋巴结,6例在纵膈,均属于透明血管型;其余1例在右肺门淋巴结,属于混合型。8例LCD患者的CT平扫表现是边界清晰,显示为结节与球形软组织密度影,1例患者病灶处可见片状、分支钙化,4例患者病灶处可见条状、斑片状、分支低密度影。强化扫描后,7例病灶透明血管型患者中,3例病灶处可见粗大滋养血管;1例病灶综合型患者影像呈现中度增强。与支气管腔内类癌相比,透明血管型患者的CT强化最大值明显较小;与肺门区支气管腔外类癌、纵膈及肺门淋巴结结核、胸腺瘤、神经源性肿瘤相比,透明血管型患者的CT强化最大值明显较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明血管型LCD的CT影像特征显著,对LCD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选用与普及。

  • 标签: 胸部局限性巨大淋巴结增生症 CT 诊断 鉴别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肺炎患儿的发病原因、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新生肺炎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通过研究发现,发生新生肺炎的相关因素有早产、体质量轻、母体胎膜早破等。新生肺炎患儿的抗人球蛋白试验呈阳性,有持续性的剧烈咳嗽,X线检查体征也十分明显,此类特征属于诊断新生肺炎的重要依据。根据的肺炎情况给予对症治疗后,102例患儿均痊愈。结论新生体质量轻、早产、母体胎膜早破等属于引发新生肺炎的相关因素,因此应积极处理孕产妇在妊娠期间的并发症,从而降低早产、胎膜早破的发生几率,降低新生肺炎的发生几率。正确诊治是防止患儿发生不良结果的重要保障。

  • 标签: 新生儿肺炎 临床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初生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相关急救。方法本文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126例初生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给予观察组患者采取急救措施,给予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神经行为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为98.41%,对照组治疗效果为80.95%,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0d后,NBAN(神经行为)为(36.7±2.3)d,对照组为(34.9±3.3)d,4d后观察组为(37.6±2.7)d,对照组为(36.3±3.5)d,28d后观察组为(39.8±1.1)d,对照组为(38.2±2.1)d。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对初生缺氧缺血性脑病运用临床急救措施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缺氧缺血状态,促进患者恢复脑细胞正常代谢,降低致残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初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抚触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新生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新生不予以抚触护理,研究组新生予以抚触护理,对比两组新生的护理结果;结果在两组新生的护理结果方面,研究组新生的发育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抚触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新生发育情况,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抚触 按摩 护理 发育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震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重度呼衰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总结相关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收集重度呼衰新生临床资料,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共收治16例,均给予患儿HFOV治疗,并实施规范化护理干预,干预措施包含早期护理、病情监护、预防感染、呼吸道管理等。结果16例患儿经HFOV治疗后,痊愈出院者13例,治愈率81.25%;经规范化护理干预后,出现慢性肺损伤1例、气胸1例、颅内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18.75%。结论HFOV治疗新生重度呼衰,并配以综合规范化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显著提升了患儿的生存质量,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重度呼衰 高频震荡通气 治愈率 临床护理
  • 简介:细菌感染是全世界新生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0世纪70年代,B族溶血性链球菌(groupBstreptococcus,GBS)成为美国新生败血症及脑膜炎最常见的病原菌。近年来GBS感染在国内报道逐渐增多。新生GBS感染导致的败血症、肺炎及或脑膜炎,发病凶险,预后差。现收集山西省儿童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11例新生GBS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B族链球菌 链球菌感染 发病凶险 山西省儿童医院 早发型 细菌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鸟巢式护理在新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2例新生,将其按双盲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1例,对照组51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鸟巢式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新生出暖箱时间、睡眠时间、血氧饱和度、体温、体质量增长、胃肠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观察组出暖箱时间、体温波动均小于对照组,睡眠时间、血氧饱和度、体质量增长均高于对照组。(2)观察组呼吸暂停次数、喂养不耐受、硬肿、皮肤溃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观察组首次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短于对照组,排便次数、进奶量增加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鸟巢式护理在新生护理中应用价值较高,可将新生出暖箱时间缩短,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鸟巢式护理 新生儿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孕妇产前血型免疫学检测对预测新生溶血病的意义,特别是对含有不规则抗体及其效价异常的个体进行动态测定效价值,协助HDN的早期诊断。方法:对748例孕妇进行ABO及Rh血型鉴定,使用抗人球蛋白试验进行血清抗体筛选、鉴定及效价测定,并跟踪随访。结果:有21例样本含有不规则抗体,抗体类别以Rh系统不规则抗体为主;有340例夫妇ABO血型不合,进一步测定IgG抗-A(B)效价,其中IgG抗-A(B)效价≥1:64的样本119例,〈1:64的样本221例。结论:开展孕妇产前免疫学检测,特别是对RhD阴性及0型孕妇进行定期不规则抗体及效价检测,对预防和治疗新生溶血病,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新生儿溶血病 血型 免疫抗体 孕妇
  • 简介:目的探讨研究细节护理对新生先心病患儿监护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所收治的新生先心病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干预组同时实施细节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撤机时间、以及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干预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为(38.5±3.6)h,撤机时间为(41.1±2.3)h,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6.00%(8/50),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先心病患儿通过实施细节护理的方式,可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撤机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监护效果,值得重视。

  • 标签: 新生儿 先天性心脏病 监护 细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新生使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的应用合理性。方法对于我院住院的新生应用IVIG的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将使用IVIG的适应症分成超说明书的应用适应症和核准应用的适应症。对于住院新生的超说明书应用IVIG的获益情况实行评价。结果此次住院患儿核准的应用率是40.74%;而超说明书的应用率是59.26%,其中包含了18.75%为肯定获益,18.75%为很有可能获益,31.25%为可能获益,18.75%为不可能获益,有12.50%的无法评价。结论超说明书应用IVIG在新生中已较为普遍,部分因为有足够强的循证医学证据,且已经让临床接受,可以认为是合理的;另外一部分还需要实行进一步研究来确定应用的合理性。

  • 标签: 新生儿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超说明书使用 循证医学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对照分析延边地区朝鲜族和其他民族新生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为有效预防延边地区朝鲜族新生高胆红素血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4年6月本院住院治疗的朝鲜族和其他民族新生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对比分析。结果延边地区新生高胆红素血症病因依次为围产、感染、母乳、溶血及其他不明因素。对比分析,朝鲜族新生高胆红血症病因中围产和感染因素显著低于其他民族(P<0.05);母乳和溶血因素中显著高于其他民族(P<0.05)。结论延边地区新生高胆红素血症病因主要为围产,感染和母乳因素,其中朝鲜族新生高胆红素血症病因中母乳因素显著高于其他民族,改善产妇哺乳期生活饮食习惯是降低延边地区朝鲜族新生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延边地区,朝鲜族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
  • 简介:目的探讨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新生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单纯的常规扩张血管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常频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费用、住院时间、治疗后的血液动力学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费用、治疗后心率、血压以及脉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肺动脉压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的临床疗效显著,肺动脉压下降迅速,且安全性有保障,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常频机械通气 新生儿 持续肺动脉高压
  • 简介:目的观察米力农联合高频通气治疗早期新生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8例早期新生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米力农治疗及高频震荡通气治疗。对照组予常频机械通气。比较2组疗效、肺动脉收缩压(PASP)、吸氧浓度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总的机械通气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高于对照组的58.6%(P<0.05)。治疗前2组PASP水平、吸氧浓度、PaO2、PaCO2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ASP水平、吸氧浓度和PaCO2均降低,PaO2水平升高,且治疗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力农联合高频通气治疗早期新生持续肺动脉高压疗效确切,可明显降低患儿PASP,改善呼吸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米力农 高频通气 持续肺动脉高压
  • 简介: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胆红素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桂林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新生胆红素脑病患儿5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28例与观察组28例。对照组给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观察组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后遗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24/28),高于对照组的53.6%(1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后遗症发生率为39.3%(11/28),低于对照组的71.4%(2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胆红素脑病的临床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患儿的神经系统症状,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 标签: 核黄疸 黄疸 新生儿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黄疸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新生黄疸患儿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使用蓝光照射治疗,研究组患儿使用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结果;结果在两组患儿的治疗结果方面,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血清TBIL、IBIL以及DBIL指标显著地狱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黄疸的效果确切,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 标签: 白蛋白 蓝光照射 新生儿黄疸 疗效 胆红素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围生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对56例妊娠期高血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妊娠期高血压病情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21例)、轻度子痫组(20例)和重度子痫组(15例),同期正常分娩的产妇56例设为对照组,观察比较各组围生生长发育情况的差异。结果妊娠期高血压产妇新生体长、头围、体质量指数(BMI)及出生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随产妇病情加重,上述指标呈下降趋势。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直接影响胎儿内分泌代谢调节,并随着高血压病情加重而加重,临床应引起足够重视。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 围生儿 生长发育
  • 简介:总结我科行婴儿高压氧舱治疗患儿的护理经验,旨在使每位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患儿得到最良好的关爱和护理,有效地保证患儿安全、有序、舒适的治疗,使患儿的脑损伤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发挥高压氧积极的治疗作用。

  • 标签: 臂丛神经损伤 婴儿氧舱 高压氧治疗 修复 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孕妇及新生B群链球菌(GBS)的感染率及其对红霉素耐药的原因和药敏结果;了解GBS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集484例围产期孕妇阴道直肠拭予以及分娩后487例胎儿的咽拭子进行培养,然后鉴定细菌,做药敏实验和D实验,分析其药敏结果。结果:484例围产期孕妇GBS阳性为31例,其阳性率为6.40%;487例新生GBS阳性为5例,其阳性率为1.03%,两者的阳性率经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敏结果显示青霉素、头孢曲松、万古霉素对该菌株的敏感率为100.00%;而红霉素、克林霉素的敏感率仅为69.4%和61.1%,对两药同时耐药的菌株为22株并对D实验阳性的有2株。结论:临床应积极开展GBS常规检查,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及时用药,降低GBS的感染和耐药株的出现。

  • 标签: B群链球菌 孕妇 新生儿 D实验 红霉素 药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潍坊地区新生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的发生率及筛查指标的切值。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6年3月潍坊市辖区内所有具备助产技术服务资质的医疗保健机构出生的289888例活产新生为筛查对象,检测滤纸干血片中17α-羟孕酮(17α-OHP)水平,对于可疑新生召回复测,对复查阳性者综合考虑确定是否诊断CAH。比较正常新生及CAH患儿不同孕周、不同体重分组的干血片17α-OHP水平。结果本研究共筛查289888例新生,4443例新生疑似CAH,召回3488例,确诊19例,其中男15例,女4例,所有女婴均有外生殖器畸形;17例为失盐型、2例为单纯男性化型。CAH组内,依据孕周≤32周、33-34周、35-36周、37-38周,体重≤1500g、1500-2500g、≥2500g的顺序,滤纸干血片17α-OHP水平均依次降低(t=3.95~21.07,P<0.05或0.01)。CAH组各孕周、各体重组患儿滤纸干血片17α-OH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新生水平(t=9.67~29.55,P<0.01)。以所有受检新生为统计样本量,滤纸干血片17α-OHP水平符合正态分布,取95%置信区间,测算得到滤纸干血片17α-OHP水平诊断CAH的切值为30nmol/L。结论潍坊地区的CAH发病率约为1∶15257,其中低孕周、低出生体重新生罹患CAH的比例较高,本地区诊断新生CAH的滤纸干血片17α-OHP切值为30nmol/L,但这还有待更大样本量和临床实践的检验。

  • 标签: 新生儿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发病率 潍坊
  • 简介: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二甲双胍治疗妊娠糖尿病对新生安全性的影响。方法:网络检索CochraneCentralRegisterofControlledTrials(CENTRAL)、Medline、EMBASE、ScienceCitationIndex等数据库,并纳入相关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数据分析采用RevMan5.1,对于异质性小的研究合并效应量。结果:共纳入8项随机对照试验,总计1712例受试对象,其中853例患者接受二甲双胍治疗,859例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通过Meta分析发现,二甲双胍与胰岛素治疗组相比,在不良围生期结局(如胎儿死亡、巨大、新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黄疸、新生入住监护病房、大于胎龄、小于胎龄)发生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二甲双胍可显著减少新生低血糖的发生风险[RR=0.58,95%CI(0.43,0.78),P=0.0003]及新生重症监护室入住率[RR=0.74,95%(0.61,0.89),P=0.002)。结论:二甲双胍不增加新生在围生期不良结局,并可有效降低新生低血糖和重症监护室入住率。但由于纳入样本总量较少,还需开展大样本、多中心、方法科学和规范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以求进一步验证二甲双胍治疗妊娠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妊娠糖尿病 二甲双胍 胰岛素 随机对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