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神经内镜下经鼻经蝶垂体切除术患者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经鼻经蝶垂体切除术患者62例,均为我院内科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应用常规手术护理方式治疗(对照组,n=31)与应用针对性护理方式治疗(观察组,n=31)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不良反应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手术时长,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住院时长、肠功能恢复时长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经评估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451%,低于对照组29.03%,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神经内镜下经鼻经蝶垂体切除术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方式治疗,可缩短病程,显著提高临床效果,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神经内镜 经鼻经蝶垂体瘤切除术
  • 简介:胃肠间质(GIST)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是一类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占消化道间叶肿瘤的大部分。患者发病早期临床症状缺乏典型性,且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多表现为腹痛、包块、消化道出血及胃肠道梗死等,影响患者健康、生活。因此,加强GIST患者早期诊断、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以GIST为起点,分析GIST患者早期诊断方法,探讨GIST患者临床治疗方法,为GIST临床诊治提供思路与方法。

  • 标签: 胃肠间质瘤 恶性肿瘤 临床诊治
  • 简介:隐匿性胰岛素是一种罕见的胰岛内分泌肿瘤,其发病率为2%左右,该病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平均年龄为45岁,男女比例为1:1.5。由于大多数胰岛素直径W2.0厘米,其定位诊断需要明确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数目,对保证手术成功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胰岛素的定位诊断是治疗的关键。

  • 标签: 胰岛素瘤 内分泌肿瘤 平均年龄 定位诊断 隐匿性
  • 简介:目的针对神经外科临床护理中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神经外科收治的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进行风险评估,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然后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包括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和护患纠纷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患纠纷发生率对比中,观察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通过开展问题评估,给予患者改良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促进临床护理质量,同时又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 标签: 神经外科 临床护理 问题分析 应对措施
  • 作者: 胡军常建王中新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医院胡军常建王中新患者男,68岁。因“发现右侧阴囊增大10天”于2018年1月15日入院,体检:阴囊皮肤不红,皮温未增高,右侧阴囊较左侧明显增大,能触及肿大附睾及睾丸,分界不清,无触痛,阴囊托举痛阴性,左侧睾丸及附睾未及明显异常,双侧精索无增粗。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4.7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1.0%,血红蛋白146克/L,血小板139*109/L。HCG:β-人绒毛促性腺激<1.20IU/L。甲胎蛋白4.70IU/ml。心肌酶谱:谷草转氨酶:48U/L,肌酸肌激酶31U/L,肌酸酶同功酶9U/L,乳酸脱氢酶198U/L,羟丁酸脱氢酶168U/L。血凝四项:凝血酶原时间11.7S,国际标准化比值1.02,部分凝血酶原时间30.1S,纤维蛋白原2.13g/L,凝血酶时间18.4S。尿常规、生化及免疫八项基本正常。阴囊彩超检查:右侧睾丸内回声不均匀,内可见多发不等的低回声区,境界尚清晰,内回声欠均匀,可见多发细密点状回声,大的范围约44*25mm。CDFI示其内血流信号较丰富,并可探及动脉频谱(图1)。超声诊断:右侧睾丸多发低回声区,结合病史,考虑:1.占位性病变可能,2.炎症不除外。其后行右侧睾丸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右侧睾丸)考虑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倾向B细胞来源伴浆样分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血管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脑动脉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开颅夹闭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血管介入栓塞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两组均随访1个月,以Glasgow预后评分量表评估其预后。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分别为(2.11±0.59)h、(10.61±2.12)d,与对照组的(2.99±0.63)h、(17.24±2.58)d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lasgow预后评分提示预后良好率80%明显高于对照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方法治疗脑动脉,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预后水平。

  • 标签: 血管内介入栓塞 脑动脉瘤 预后
  • 作者: 陈继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成都军区八一骨科医院陈继华骨折不仅仅只是骨骼的受损,有时还伴随着附近细胞结构和神经位元的失活,特别是当周围神经组织受伤时,不仅对应的手术难度系数高,而且术后恢复时间长,也可能会落下个终身残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经蝶窦垂体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对92例垂体患者行经蝶窦垂体切除术,做好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结果本组术后出现一过性多尿21例,迟发性低钠血症11例,脑脊液鼻漏9例,视力下降6例,经积极对症治疗及护理后全部痊愈出院。结论经蝶窦垂体切除术后易出现并发症,密切观察和精心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 并发症 观察 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患者700例,按照入院时间将700例患者分组,对照组350例患者应用常规神经内科护理管理,观察组350例应用舒适护理,对比两组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质量(病区管理、重症护理、消毒清洁、护理文书、药物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发生12例护理不良事件,对照组发生63例护理不良事件,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应用舒适护理,能够进一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 标签: 舒适护理 神经内科 护理管理 护理不良事件
  • 简介:目的针对神经外科护理中细节护理应用效果进行深入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神经外科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细节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给予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发生感染、褥疮率为5%,对照组患者发生感染、褥疮率为22.5%,两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及褥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67.5%,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感染以及褥疮的发生几率,能够良好的促进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进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又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 标签: 神经外科 细节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针对神经外科常见的引流管护理工作进行深入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神经外科收治的置管术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25例)为实施标准护理前的对照组,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25例)为实施标准护理后的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院内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实施标准化护理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护理技术水平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且护理满意度达到94.8%,明显高于实施标准护理之前的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对比中,实施标准护理之后院内感染发生率为0,低于实施标准护理前的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神经外科常见引流管护理,采取标准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评价,并且能够有效的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因此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 标签: 神经外科 引流管 标准化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具体预防策略。方法在2017年4月——2018年12月期间,选取我院神经外科中收治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进行随机分组,普通组与调查组患者各35人。普通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调查组患者采取护理危险因素评估,应用风险管理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调查组患者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1.43%(4/35),比普通组患者低17个百分点,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升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管理水平以及加强护理人员基础培训是提升神经外科安全护理工作质量的主要途径,应用风险管理可大幅提升神经外科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安全系数。

  • 标签: 神经外科 护理危险因素 风险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带状疱疹神经性疼痛综合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纳入研究对象来自本院自2017年9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带状疱疹神经性疼痛患者84例,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原则,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42例)、研究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42例),两组护理周期均为2周,比较NRS评分。结果研究组护理后NRS评分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带状疱疹神经性疼痛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疼痛感,值得借鉴。

  • 标签: 带状疱疹神经性疼痛 综合护理 睡眠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护理中细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56例神经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干预方案不同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运用常规干预,观察组运用细节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情况。结果观察组所取得住院所需时间数值低于对照组数值,所取得沟通能力评分、护理技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数值高于对照组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护理中细节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神经外科 细节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探讨胃间质病患进行胃镜活检以及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的相关价值。方法从2008.8月~2018.8月这个时间段当中,从我院收治的胃间质病患(60例)实行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进行胃镜活检)和研究组(30例,进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对比两组确诊的概率以及检测当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经过检查发现,研究组确诊的例数为27例,确诊的概率为90%;对照组确诊的例数为21例,确诊的概率为70%,通过对比,研究组确诊的概率相对较高(P<0.05);研究组诊断的特异性为89.3%,敏感性为90.1%;对照组诊断的特异性为80.2%,敏感性为82.7%,通过对比,研究组诊断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相对较高(P<0.05)。结论在对胃间质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和胃镜活检的检查方法相比,使用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的确诊概率相对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胃间质瘤 胃镜活检 术中冰冻病理检查
  • 简介:本次研究分析了在神经外科的高龄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以及相应的处理对策,从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神经外科患者中选取80例,运用回顾分析的方式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风险性因素。临床上在对神经外科高龄患者的护理,需要重视各类风险性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予以规避,使患者能够享受到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 标签: 高龄患者 护理 风险因素 对策
  • 简介:目的研究细节护理模式应用于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模式作为分组基准,实验组患者采取细节护理模式,普通组患者采取普通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安全护理工作质量评分高于普通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优于普通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模式应用于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提升安全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细节护理模式 神经外科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究强化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神经外科患者中,随机选取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强化组患者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常规组患者采取普通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强化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11%,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组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强化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3.8±1.5),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组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强化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升科室安全管理质量,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神经外科 护理风险管理 临床实践
  • 简介:目的研究风险管理应用于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划分为两组,优质组患者采取风险管理模式,普通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优质组患者护理缺陷发生率为10.34%,较普通组患者低17个百分点,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患者对于科室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3.10%,较普通组患者高17个百分点,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模式应用于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提升科室安全护理质量,建议进行大规模应用。

  • 标签: 风险管理模式 神经外科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