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医药行业的不断发展,原料药的质量控制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针对原料药生产纯化质量管理和原料药检测管理进行分析,提出了建立切实可行的生产过程控制体系、全面提高员工的质量风险意识、重视对制药设备的选择和维护、强化药品自身的质量控制等措施,以提高原料药的纯度和稳定性,确保原料药质量的稳定和可靠性,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原料药 生产 纯化 质量管理 检测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工牛黄中胆酸原料的质量控制,以判定胆酸的质量及掺伪判定,以确保胆酸的质量。方法:采用HPLC-ELSD法测定胆酸中游离胆酸的含量;采用ACCHROM Xaqua C18色谱柱(250mm*4.6mm,5um),使用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0.2%三氟乙酸溶液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结果:回归方程为y=11.503+1.3828x,R2=0.9999。结论:所建立的检测方法灵敏、准确,与中国药典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结果比较,可用于对胆酸的起始物料胆源的质量掺伪问题进行判定。

  • 标签: 胆酸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在原料药生产中,应加强对产品的质量控制,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对原料药生产工艺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对质量检测点进行了合理的设置。在分析 API的生产过程时,要做好杂质剖面,对散装药物生产质量管理,质量保证体系和无菌 API进行检查,以确保 API杂质剖面准确,完整,确保质量保证体系能起到积极作用。改善了药效物质的无菌性,防止了对 API的二次污染。为此,必须认识到原料药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并主动对每一个质控点进行检查。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八味痛经片中丹酚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Agilent EclipseXDB-C18 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40:60),检测波长为274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 结果:丹酚在0.0054~0.1097mg/mL的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2.03%,RSD为1.12%。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分离度好,可用于八味痛经片中丹酚的含量测定。

  • 标签: 八味痛经片 丹皮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 建立舒肝片中柚苷和新橙皮苷的含量检测方法。方法 取本品研细过五号筛,称取0.3 g,放入锥形瓶,用25 ml移液管移取25 mL50%甲醇,摇晃均匀,超声处理30 min,用HPLC法测定。结果 柚苷和新橙皮苷分别在1.90152~47.7288 μg/mL、2.91232~54.8080 μg/mL的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方程分别为y=15814x+2776.8(r=0.99975)、y=19514.9x+91.0(r=0.9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6 %(RSD=1.5 %,n=6)、100.2%(RSD=1.0 %,n=6)。结论 本方法提取过程简单,操作省时省力,稳定性、重复性、专属性优,适用于舒肝片中柚苷和新橙皮苷的测定。

  • 标签: 舒肝片 枳壳 柚皮苷 新橙皮苷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因烧伤接受整形手术的患者在瓣修复过程中接受精细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因烧伤于2020年8月-2022年10月间在我院接受瓣修复整形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均采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接受精细化围手术期护理,针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创面愈合情况和睡眠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皮下血肿数量、瘢痕指数和创面愈合时间水平均较低(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睡眠质量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睡眠质量评分则要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采用瓣修复整形术治疗的烧伤患者中施行精细化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显著,该护理措施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术后创面愈合效果,有助于患者睡眠质量的提升,且患者满意度也较高,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烧伤 皮瓣修复 精细化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穿刺引流联合抗生素治疗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时间范围为2018年3月份至2023年3月份,患者的数量为30例,分析对该30例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的患者提供经穿刺引流联合抗生素治疗,明确其治疗效果。结果:30例患者通过有效的治疗后患者的感染指标明显下降,肝功能指标得到改善,p<0.05。结论:为肺炎雷伯菌肝脓肿的患者提供经穿刺引流联合抗生素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得到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经皮穿刺引流 抗生素治疗 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
  • 简介: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对其身体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期间接受PCI的7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名。观察组接受综合的早期康复护理,而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六分钟步行测试(6MWT)和心脏病患者生活质量问卷(MacNew Heart Disease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得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6MWT中的表现(420.35±30.52米)显著优于对照组(380.25±35.46米),P<0.001。同样,观察组在MacNew问卷得分上(4.75±0.45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3.85±0.55分),P<0.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提高PCI术后患者的身体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效果。这一发现强调了在PCI术后患者护理中加强早期康复干预的重要性,以促进患者的整体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早期康复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经微创内固定术在治疗四肢骨折中的价值体现。方法:文章纳入本院 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收治病人,入选样本为本院接诊的44例四肢骨折患者,结合患者入院顺序的随机分为1组(n=22)2组(n=22),给予1组患者切开复位固定术治疗,给予2组患者经微创内固定术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比对。结果:2组在总体治疗效果上更优于1组,实验差异性显著。结论:经微创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不仅可满足骨折生物力学、提供骨折血运,且固定牢固,并可促进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其价值巨大。

  • 标签: 经皮微创 固定术 治疗 四肢骨折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经微创内固定术在治疗四肢骨折中的价值体现。方法:文章纳入本院 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收治病人,入选样本为本院接诊的44例四肢骨折患者,结合患者入院顺序的随机分为1组(n=22)2组(n=22),给予1组患者切开复位固定术治疗,给予2组患者经微创内固定术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比对。结果:2组在总体治疗效果上更优于1组,实验差异性显著。结论:经微创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不仅可满足骨折生物力学、提供骨折血运,且固定牢固,并可促进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其价值巨大。

  • 标签: 经皮微创 固定术 治疗 四肢骨折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经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在胫骨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收进我院2023.01-2023.08的60例胫骨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经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围术期指标水平、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经观察发现,手术时间为(59.82±7.21)min;术中出血量为(98.58±6.25)mL;住院时间为(13.22±6.32)d;骨折愈合时间为(15.11±1.16)周。治疗后的白细胞介素(IL-6)及IL-8水平、肿瘤坏死因子-a(TNF-α)高于治疗前,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SF-36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经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患者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合理的治疗策略,值得临床去借鉴。                                                                                           

  • 标签: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 胫骨骨折 生活质量评分 围术期指标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共纳入66例膝关节骨折患者,均为2021.03-2023.03期间院内收治者。依照掷骰子法划分组别,33例/组。传统组:予以传统术式治疗,治疗组:予以经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评析、处理二组的围术期指标、膝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围术期指标、膝关节功能均优于传统组,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将经钢板内固定术运用到膝关节骨折患者治疗中,可降低术中出血风险,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发生较少,推荐使用。

  • 标签: 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 膝关节骨折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轻中度外耳皮肤缺损修复过程中不同邻位瓣的应用。方法:于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在本院进行修复治疗的11例轻中度外耳皮肤缺损患者作为探讨对象,其中7例应用舌形瓣修复,4例应用改良菱形瓣修复。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瓣成活率以及外耳皮肤恢复质量。结果:所有患者的邻位瓣均成活,达到I期切口愈合,为期6-12个月随访观察,其中10例患侧外耳形态与健侧对称,未见瘢痕遗留,另1例患侧外耳瘢痕轻度增生。结论:轻中度外耳皮肤缺损修复治疗时,邻位瓣具有较高的成活率,外观形态自然,未改变外耳解剖结构,瘢痕遗留少,美观流畅,值得借鉴。

  • 标签: 外耳皮肤缺损 邻位皮瓣 修复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乳腺肿瘤诊断中使用介入超声经穿刺活检术进行诊断产生的效果以及应用所体现的相关价值。方法:将我院2020.12~2022.12时间阶段中收治的需进行乳腺癌肿瘤检查的疑似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筛选后共有56例符合要求,所有人员均进行超声检查和介入超声经穿刺活检术检查。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核查两种检查方式诊断效能。结果:介入超声经穿刺活检术诊断符合率比之超声更高,灵敏度和特异度更高,提示与金标准贴合度更充分。介入超声穿刺活检术能判定肿瘤良恶性情况并对肿瘤形态、内部回声、周围组织影响进行反应。结论:介入超声经穿刺活检术的运用能帮助患者判定是否存在乳腺肿瘤以及良恶性情况,为诊断以及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资料。

  • 标签: 乳腺肿瘤 介入超声经皮穿刺活检术 超声检查 病理学检查 诊断准确性
  • 简介:【摘要】  经肾镜碎石术是治疗尿路结石的主要方法,手术过程中患者容易出现低体温的情况,尤其是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冲洗液,而冲洗液温度与患者体温有差异,因而更易导致患者出现低体温症状。围手术期的低温症状会引发患者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血压波动,心率加快,凝血功能出现障碍及术后苏醒延迟等,不利于患者的预后,因此对患者进行保温护理极为重要。本文对经肾镜碎石术中造成患者低体温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采取的防护措施进行论述,主要目的是运用科学、全面、有针对性防护措施预防经肾镜碎石术患者低体温的发生,同时使手术患者护理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 标签: 经皮肾镜碎石术 低体温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我院实施手外伤瓣移植的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护理结合医用烤灯的实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手外伤瓣移植术患者共70例,2021年6月-2021年12月患者(n=35)是常规护理,2022年1月-2022年8月患者(n=35)在此基础上应用了医用烤灯。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瓣恢复时间和瓣愈合时间,发现在基础常规护理加上医用烤灯有显著优势,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医用烤灯 手外伤皮瓣移植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我院实施手外伤瓣移植的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护理结合医用烤灯的实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手外伤瓣移植术患者共70例,2021年6月-2021年12月患者(n=35)是常规护理,2022年1月-2022年8月患者(n=35)在此基础上应用了医用烤灯。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瓣恢复时间和瓣愈合时间,发现在基础常规护理加上医用烤灯有显著优势,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医用烤灯 手外伤皮瓣移植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采用经椎体成形术及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8 年1 月—2020 年1 月就诊于临汾市尧都区人民医院的94 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各47 例。研究组行经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行保守治疗,对比2 组疼痛程度、Cobb 角、椎体中线高度、椎体前缘高度、功能障碍程度。结果2 组术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个月,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Cobb 角更低,椎体中线及前缘高度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经椎体成形术能有效减轻疼痛程度,改善受损椎体高度和Cobb 角,缓解功能障碍,促进病情恢复。

  • 标签: 骨质疏松性 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疼痛椎体高度Cobb角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穿刺微波消融术对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本院选择2021年1月-2022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62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分为治疗组(n=31)与对照组(n=31)。其中对照组进行传统治疗,治疗组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穿刺微波消融术,对比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经对比,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较对照组优(P

  • 标签: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 甲状腺良性结节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