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胆胰结合部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胆胰结合部恶性肿瘤术后患者6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于术后1个月行常规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分别于化疗前1d及化疗1周后检测患者外周血常规、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化疗后观察组CD3+、CD4+、CD8+、CD4+/CD8+高于化疗前,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低于化疗前,且T淋巴细胞和NK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化疗后免疫球蛋白水平高于化疗前和对照组(P〈0.05)。观察组化疗后白细胞和血小板水平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化疗后白细胞和血小板水平低于化疗前(P〈0.05,P〈0.01)。2组毒性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能够增强、调节胆胰结合部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并能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有利于改善预后。

  • 标签: 消化系统肿瘤 胆胰结合部肿瘤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苦参
  • 简介:新药研发概论整合(中)药学专业的多门专业理论知识和政策法规,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特点,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案例讲解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研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 标签: 新药研发概论 案例讲解 任务驱动 教学模式
  • 简介:口腔虽小,但口腔健康关乎全身健康。已有大量研究表明,龋病,牙周病等会破坏牙齿、牙龈等,进而影响心、脑、肺等脏器的功能。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近期一项新研究则表明,牙周病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尤其不容小觑。口腔细菌可能会吸入肺专家介绍说,对大量病例进行长期研究发现,牙周炎越严重,患者的肺功能就越差。慢阻肺急性发作的频率与口腔内剩余牙数量、牙菌斑数量以及是否定期清洁、治疗等都有关系。这是在国际上第一次发现牙周疾病状况与慢阻肺急性发作的关系。在一项包含1200多例患者的病例对照研究中,课题组发现,

  • 标签: 肺功能 牙周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病例对照研究 口腔健康 急性发作
  • 简介: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前列地尔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合并心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心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给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41例)给予左卡尼汀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系数、肾功能指标、SF-36量表评分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评价左卡尼汀联合前列地尔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心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心肌耗氧量(MVO)、射血分数(EF)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CO、CI、MVO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值更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EF值明显增加且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EF值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改变。治疗前两组胱抑素C(CysC)、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CysC、BUN、SCr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值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SF-36量表各项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上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项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左卡尼汀联合前列地尔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心功能衰竭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心脏负荷;改善肾功能,增加肾小球滤过率;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联合用药具有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前列地尔 左卡尼汀 慢性肾功能衰竭 心功能衰竭
  • 简介:目的探讨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肝功能影响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甲组(41例)口服甲巯咪唑,乙组(39例)口服丙硫氧嘧啶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肝功能受损情况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评价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肝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由于甲状腺功能亢进,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四碘甲腺原氨酸(FT4)均处于高水平状态,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受到抑制,处于较低水平.治疗后,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有所改善,患者FT3、FT4较治疗前降低,TSH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乙组ALT、AST、GGT水平均有所升高,并明显高于甲组(P<0.05),其中,以ALT变化最为明显;甲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治疗期间,甲组患者出血5例肝损伤,乙组14例肝损伤,乙组患者肝损伤比例明显高于甲组(P<0.05),乙组患者肝脏损伤发生时间明显晚于甲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疗效相当.与丙硫氧嘧啶相比,甲巯咪唑对肝脏损伤程度较小,但服药后较早引起肝脏损伤,建议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患者肝功能.

  • 标签: 甲巯咪唑 丙硫氧嘧啶 甲状腺功能亢进 肝脏损伤
  • 简介:随着智能可穿戴设备、慢病APP等互联网工具和技术的兴起。药店的慢病管理也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天士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慢病服务就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有了新进展。

  • 标签: 互联网技术 慢病 服务 APP 病管理
  • 简介:为制药行业输送优秀专业人才是制药工程专业培养的主要目标,促进制药工程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完善是提高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关键.西南大学药学院紧紧把握获批国家级“药学虚拟实验教学中心”这一契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与原有实验教学体系实现无缝对接,共同发挥作用,结合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和校内实习实训车间,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 标签: 虚实结合 虚拟仿真 制药工程 实验教学体系
  • 简介:目的对靳三针结合社区干预治疗小儿抽动症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80例抽动症的患儿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靳三针治疗方法)和实验组(靳三针治疗结合社区干预治疗方法),每组40例。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的运动型抽动评分及生活损害评分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发声性抽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靳三针结合社区干预治疗小儿抽动症取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 标签: 靳三针 社区干预 小儿抽动症
  • 简介: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指妊娠期间发生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其特征是妊娠期母体胰岛β细胞代偿性分泌胰岛素的能力不能满足胰岛素抵抗增加的需求。目前对该疾病的认识及关注热点大多在诊断和治疗方法上,对于GDM的病理生理机制以及妊娠期间β细胞功能变化则较少涉及。本文旨在从胰岛β细胞功能的角度探讨GDM的发病过程,以期为获得更好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 标签: 妊娠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β细胞功能障碍
  • 简介: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的血管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诊的10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是否存在血管危险因素将其分为危险组52例与正常组48例。使用颅多普勒和屏气试验评价所有患者的脑血管储备功能,对比2组研究对象的屏气指数(BIH)及脑血管危险指标与脑血管储备功能的相关性。结果危险组52例患者中有高血压有38例,糖尿病21例,高脂血症22例,吸烟18例。危险组患者BIH指数为(0.57±0.2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0.99±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患者的BIH指数,将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及吸烟作为自变量,建立线性模型,经回归分析显示,上述指标与BIH指数均存在相关性。结论吸烟、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脂血症会降低老年人的脑血管储备功能,针对危险因素临床应积极治疗,降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 标签: 血管储备功能 血管危险因素 心脑血管事件
  • 简介:目的探讨利培酮治疗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认知功能与情感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资阳市安岳县康复医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均采用利培酮治疗2个月。比较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情感障碍与认知功能障碍(非连续错误次数、连续错误次数、正确反应次数、正确分类数、总测验次数),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结果治疗后,患者非连续错误次数、连续错误次数、总测验次数少于治疗前,正确反应次数、正确分类数多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PANSS评分及总分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采用利培酮治疗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情感功能障碍。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利培酮 治疗结果 认知功能 情感障碍
  • 简介:冠心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据统计我国目前有心血管疾病患者2.9亿,该病不仅发展速度快,且发病年龄提前,给人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并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心脏康复作为一种综合治疗方法,可提高心功能,改善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

  • 标签: 冠心病 心脏康复 中西医结合
  • 简介: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和针灸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5d、30d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升生活活动能力,改善预后与生存质量。

  • 标签: 卒中 中西医结合疗法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头孢曲松致尿路结晶及肾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头孢曲松在治疗患儿急性支气管炎的过程中诱发尿路结晶和肾功能损害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发生机制,对患者用药安全进行药学监护。结果:本文1例男性患儿使用头孢曲松后,次日清晨排尿发现纸尿裤表面、阴囊及尿道口出现白色可见泥沙样结晶。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患儿尿素氮升高、血肌酐升高。考虑是头孢曲松与体内游离钙离子结合所致尿路结晶及肾功能损害,停药对症处理后,症状好转。结论:头孢曲松临床应用广泛,医师和药师不仅要关注疗效更需警惕不良反应,避免药害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头孢曲松 尿路结晶 肾功能损害 不良反应
  • 简介:1例41岁的女性患者,因肺部感染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0.4g,qd,ivgtt。用药第6天后患者出现双下肢水肿,急查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给予呋塞米片利尿去水肿,所有治疗药物继续使用2d。患者的手部、脸面部、腹部、四肢均出现水肿,指压出现洼陷,患者诉因水肿平卧出现喘息困难。生化检查示:β2-MG4.92mg·L^-1,ALT191IU·L^-1,AST128IU·L^-1,LDH452IU·L^-1,HBDH391IU·L^-1。停用莫西沙星注射液,其他抗感染药物继续使用,给予利尿,解毒保肝治疗。停药治疗4d后,患者肝肾损害指标明显下降、水肿好转,停药治疗15d后,患者肝肾功能监测指标恢复正常,面部、四肢水肿消退,双手指尖部位仍旧麻木肿胀,经神经内科1个月的治疗后好转出院。

  • 标签: 莫西沙星 药品不良反应 肝肾功能异常 水肿
  • 简介: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2月-8月诊治的慢性呼吸衰竭患者112例进行治疗研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各56例,研究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血气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和血气指标改善情况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效果好于单纯的西药治疗,患者血气指标和症状恢复较好,有着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慢性呼吸衰竭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积液型膝骨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积液型膝骨关节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和干预组(给予常规西医联合中医治疗),各30例。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干预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积液型膝骨关节病有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且不良反应少,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积液型膝骨关节病 不良反应 膝关节功能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分析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慢性丙型肝炎轻度、中度及早期肝纤维化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研究组干扰素治疗前、中、后甲状腺激素及抗体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研究组出现甲状腺疾病8例(20.0%),其中甲亢5例,甲减3例。研究组治疗前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阳性率分别为15.0%(6/40)和12.5%(5/40),对照组TGAb和TPOAb的阳性率分别为0和6.7%(2/30),2组TGAb和TPOAb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TGAb和TPOAb的阳性率均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前甲状腺激素水平均在正常范围,但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FT3、FT4均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过程中TSH较治疗前有明显增高(P〈0.05),随着治疗的进展TSH逐渐恢复正常。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可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干扰素治疗中可出现一过性甲状腺激素代谢紊乱,其中TSH的检测更灵敏,TGAb、TPOAb可作为干扰素(IFN)治疗中甲状腺疾病发生发展的预测因素。

  • 标签: 慢性丙型肝炎 甲状腺激素 抗甲状腺自身抗体 干扰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