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已经有新一代药物在美国及欧洲上市的情况下,拜耳(Bayer)仍然向亚洲和拉丁美洲的第三世界国家倾销可能传播艾滋病的旧版本药物。药物安全的管理一直是令医药产业产疼的大问题,如此行径,却超出了监管部门的职权范围,早在上世纪80年代,拜耳公司从约10,000名志愿者捐献的血液中提取了大量凝血因子Ⅷ?A3笔币蛭际跸拗疲庑┎范济挥芯却恚蚨庑┎分屑赡苄薍IV病毒和其它病毒。

  • 标签: 凝血因子Ⅷ 药物安全 中极 HIV病毒 携带 艾滋病
  • 简介:目的优化人凝血因子Ⅷ(FⅧ)原液制备工艺,提高FⅧ收得率及纯度。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冷沉淀溶解工艺参数;探讨不同pH对冷沉淀溶解液酸性沉淀的影响,优化得到最佳酸性沉淀条件;通过对离子交换层析工艺的研究,得到离子交换层析的最佳上样流速及柱载量。结果冷沉淀溶解的最佳溶解工艺条件是溶解倍数为4倍、溶解温度为10℃、溶解时间为2h;溶解液最佳酸性沉淀pH为7.2;离子交换层析的最佳上样流速为1.2cm·min^-1,每毫升凝胶对凝血因子Ⅷ的载量为80.1IU·mL^-1。结论通过对FⅧ原液制备工艺的优化,FⅧ收得率提高了约13%,比活性约提高了30IU·mg^-1。

  • 标签: 人凝血因子Ⅷ 冷沉淀 离子交换 层析
  • 简介:现阶段临床虹吸法制备冷沉淀专业设备较少,如何在制备冷沉淀过程中既不影响质量又能快速提高工作效率,成为虹吸法制备冷沉淀应用的重要影响因素。此次我们采用一种新型冷沉淀制取设备山东中保康医疗器具有限公司生产的ZBK-LCD-A1型冷沉淀凝血因子制备仪(简称:制备仪)制取冷沉淀,并参照国家标准质量控制要求对制取的冷沉淀的质量进行比较。

  • 标签: 冷沉淀凝血因子 LCD 纤维蛋白原 虹吸法 血浆速冻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凝血功能异常应用血栓弹力图检测与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2月100例凝血功能异常患者,根据检测方法不同设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凝血功能检测,研究组实施凝血功能检测和血栓弹力图。对比两组的凝血指标[TT(凝血酶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Fib(纤维蛋白原)]、血栓弹力图参数(Angle值、R值、MA值、CI值、K值)之间的相关性;记录两组的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时间、住院治疗时间、死亡率等预后指标。结果:PT与Angle值、MA值、CI值为正性相关,与K值、R值为负性相关(p0.05);TT与Angle值、MA值、CI值为负性相关,与K值、R值为正性相关(p

  • 标签: 凝血功能 血栓弹力图
  • 简介:目的:通过指导1例66岁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消化道出血用药,体现临床药师在患者个体化用药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通过查阅病历资料和相关文献,对1例常规方法治疗无效的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用药干预。结果:给予患者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90U·kg^-1q3h共应用2次,患者出血逐渐停止。结论: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应用于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消化道出血有效,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 重度血小板减少 消化道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联合表面活性物质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7年6月在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出生或诊治的肺出血新生儿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两组患儿在给予基础治疗的同时,对照组给予血凝酶气管内注射+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静脉注射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儿肺出血时间,治疗前、治疗后6、24、48h血气分析指标、凝血功能。结果观察组肺出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24h止血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25%(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止血率分别为100%、90.6%,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在治疗后,血气指标明显改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治疗后各时间点观察组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儿治疗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显著降低,纤维蛋白原(Fbg)含量明显上升,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PT、APTT、DD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Fb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愈率为84.38%,观察组治愈率为93.75%,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人凝血因子Via联合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效果更显著,可有效控制新生儿肺出血病情发展,缓解患儿呼吸窘迫,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 标签: 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 血凝酶 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肺出血
  • 简介:近日,年过6旬的张大爷出现感冒发烧,吃了一周的感冒药还没恢复上正常,甚至还出现血尿。到医院…检查,除了尿常规有尿隐血、蛋白尿的问题,其血肌酐及肌酐清除率等指标也出现异常。医生告诉张大爷他的。肾功能受损,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处理,张大爷紧张了:肾功能受损是不是尿毒症?要不要进行透析?

  • 标签: 肾功能异常 肾功能受损 肌酐清除率 感冒发烧 感冒药 尿隐血
  • 简介:蛋白合成是维持细胞稳态和细胞增殖的关键步骤。翻译过程的调控多发生在蛋白合成起始过程,多种翻译起始因子(eIFs)参与此过程。在细胞恶性表型转化过程中,常伴随这些因子的磷酸化、过表达及降解过程异常。如帽结合蛋白eIF4E高表达,甲硫氨酸一tRNA结合蛋白eIF2过度活跃,eIF3的活性增高等现象。eIFs在蛋白合成及细胞增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使得其成为抗肿瘤研究的热点及潜在的治疗靶点。本文对eIFs及肿瘤翻译调控的研究进展及研究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翻译起始因子 翻译调控 肿瘤发生 性表型
  • 简介:目的:抗凝治疗是心房颤动药物治疗的核心,但鉴于目前临床应用的传统抗凝血药存在的局限性,一类起效快速、选择性高、作用直接抑制凝血Xa因子的药物应运而生,为临床抗凝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本文总结凝血Xa因子直接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与临床评价。方法:采用国内、外文献分析方法。结果与结论:相对于华法林而言,凝血Xa因子直接抑制荆可更特异地抑制血栓形成,抗凝作用起效快,无需监测凝血指标和调整剂量,所致出血风险低,使抗凝作用由多靶点向单靶点迈进,成为临床一线重要的抗凝血药。

  • 标签: 凝血Ⅹa直接抑制剂 静脉血栓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房颤动 出血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凝血功能指标与炎症因子水平,探讨其相关性和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7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分为轻型组(37例)、中型组(61例)和重型组(72例),入院后采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患侧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凝血功能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水平。结果重型组和中型组的平均血流速度(Vm)和搏动指数(PI)显著高于轻型组,且重型组高于中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和中型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显著高于轻型组,纤维蛋白原(Fib)显著低于轻型组;且重型组PT和APTT显著高于中型组,Fib显著低于中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和中型组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显著高于轻型组,且重型组高于中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I、Vm与PT、APTT、TNF-α和CRP呈正相关,与Fib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和炎症因子均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有关(P〈0.05)。结论不同颅脑损伤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凝血功能指标与炎症因子水平不同,均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有关,均可作为诊断指标。

  • 标签: 颅脑损伤 血流动力学 血液凝固 炎症介导素类
  • 简介:1例42岁男性患者,因重症中暑继发肺部感染,先后给予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第24天,加用替加环素后患者出现凝血功能异常,第33天,考虑凝血功能障碍可能与替加环素相关,停药3d后凝血功能恢复正常。

  • 标签: 替加环素 凝血功能障碍 低纤维蛋白原 药品不良反应
  • 简介:1例70岁女性患者服用卡马西平治疗癫痫。2周后因效果不佳换用加巴喷丁(首日300mg,1次/d;第2天开始300mg,2次/d)。1个月后,患者进食烧烤食物后出现上腹部疼痛。实验室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403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740U/L,乳酸脱氢酶(LDH)601U/L,碱性磷酸酶(ALP)161U/L,γ-L-谷氨酰转移酶(γ-GT)295U/L。停用加巴喷丁,给予保肝治疗。1周后复查,ALT38U/L,AST19U/L,LDH143U/L,ALP146U/L,γ-GT134U/L。

  • 标签: 加巴喷丁 肝功能不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并肝功能异常患者的检验与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甲状腺功能亢进并肝功能异常患者90例作为此次研究实验组,选择区间是2020年1月~12月,选择同期在本院开展健康体检的9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的参照组,对比这两个组别的肝功能指标与甲状腺功能指标。结果:实验组的肝功能与甲状腺功能的各项指标都与参照组有明显差,对比P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 肝功能异常 检验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观察回收的自体血中残留的肝素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骨科择期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自体血回输组和异体血输血组,各20例患者,术前肝、肾、凝血功能均正常,无其他血液系统疾病。两组患者的输血量均超过800mL。采用ACT-Ⅱ型测定仪测定血中活化凝血时间ACT。结果ACT:自体血回输组二个不同时间分别为(88.42±16.36)s和(94.15±20.45)s;异体输血组分别为(86.50±18.24)s和(93.80±19.20)s。两组患者ACT术前与输血后1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血回输过程中使用适量肝素抗凝,对患者的凝血功能影响不大。

  • 标签: 自体血回输 肝素 凝血功能 活化凝血时间
  • 简介:【摘要】 目的 文中针对将凝血功能检测应用于病毒性肝炎诊断中的作用进行重点分析。方法 以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100例(研究组)以及同一时间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者100例(参照组)纳入本次研究对象,所有参与研究者经分组后均通过凝血功能检查,同时分析检查后两组之间APTT、PT、FIB、TT检测指标,及研究组不同患病类型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

  • 标签: 凝血功能检测 病毒性肝炎 诊断
  • 简介:病例:患者,女,62岁。因"低热,牙龈肿痛"于2012年7月11日到医院就诊,医师处方:点舌丸36丸(山西双人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120402)每日3次,每次2粒。无其他合并用药。2周后,因"全身瘙痒1周"到医院就诊。查血压、呼吸、心率、心电图,血常规正常。生化检查示:钠离子148nmol.L-1(参考范围135~145),

  • 标签: 点舌丸 肝功能异常 医院就诊 牙龈肿痛 医师处方 合并用药
  • 简介:目的:分析利福平所致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布鲁菌病的发病特征。方法:布鲁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发病存在一定的地域性,多位于我国畜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近年来城市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布鲁菌病的发生、发展较为复杂,临床表现不一,一般表现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肝脾肿大等,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结果与结论:布鲁菌是一种胞内寄生菌,首选一线治疗方案为多西环素+利福平;而利福平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但其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临床治疗发现1例利福平引起促甲状腺激素(TSH)异常的病例,考虑可能与利福平作为肝酶诱导剂可加速血清T3、T4的代谢率和外周清除率,反馈性引起TSH升高有关。

  • 标签: 利福平 布鲁菌病 促甲状腺激素 肝酶诱导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