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即刻种植技术美学修复上颌前牙缺损的种植修复效果。材料与方法:对1例上颌左侧中切牙缺损的患者进行临床检查.残根内有金属钉.唇侧断缘位于龈下.无法保留.牙槽嵴丰满度良好.无邻面附着丧失.CBCT显示残根根尖区无炎症.剩余牙槽骨量充足.拟行即刻种植。局麻起效后,不翻瓣.先用侧向切割钻按理想的三维方向在残根上定位并用平行杆检测方向,然后用扩孔钻逐级预备种植窝,直至倒数第2颗扩孔钻,微创拔除残根并彻底清创拔牙窝,最终扩孔钻和颈部成型钻成型种植窝,植入种植体并调整至理想的三维方向。植体初始稳定性大于35Ncm.与唇侧骨板间有2mm的间隙.该间隙内植入骨替代材料后非埋置式缝合创口。种植手术4个月后复查骨结合良好,制作临时冠进行软组织塑形.待软组织成熟后个性化取模,制作最终修复体.修复后患者满意.定期复查。结果:应用即刻种植技术美学修复前牙缺损,获得了理想的美学效果,修复后6个月复查.种植体唇侧牙槽骨厚度充足.美学效果稳定。结论:即刻种植美学修复前牙缺损成功的关键在于局部牙槽骨的完整性、种植体理想的三维方向和良好的初始稳定性以及规范化的操作流程。

  • 标签: 上前牙即刻种植 延期修复 上颌前牙缺损 骨替代材料 初始稳定性 美学修复
  • 简介:目的:评估上前牙区单牙即刻种植及即刻修复的临床效果。材料与方法:上颌右侧中切牙冠根折裂而不能保留,微创拔牙后在正确的三维位置即刻植入zimmer种植体1颗.获得良好初始稳定性并实施即刻修复,经过8个月骨结合和牙龈塑形后,通过个性化取模转移,制各个性化氧化锆基台及全瓷冠完成修复。结果:种植修复固位良好,龈缘水平稳定及牙龈乳头充盈良好。结论:在选择合适适应证的基础上,通过正确的操作实施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及个性化修复,有助于在上前牙区获得较佳的美学种植修复效果。

  • 标签: 上前牙即刻种植 即刻修复 个性化修复 zimmer 上前牙区 牙龈乳头
  • 简介:先天性无牙部分是由外胚层发育不全引起的先天性牙胚发育异常。根据乳恒牙列、牙胚的缺失情况又分为完全性和部分性两类脚。全口完全性无牙罕见,对患者面部外形、咀爵、发音等功能影响甚大,其治疗方法主要为全口义齿修复,笔者2006年为1例先天性无牙患儿镶配了全口义齿,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无牙颌 先天性 义齿 全口 修复
  • 简介:患者,女,69岁,1999年1月就诊要求镶固定义齿牙.口腔检查:缺失,残根.余留牙结石Ⅰ度,龈炎,牙周盲袋2~3毫米,松动Ⅰ度,死髓牙.原活动义齿咬合关系差,头面及颞下颌关节等未见异常.义齿修复前对余留牙及根面行龈上洁治,死髓牙及余留牙根面行完善的根管治疗.下颌残根保留行覆盖义齿修复.按金属烤瓷全冠要求进行基牙预备,特别注意基牙间取得共同就位道,此时可采用平行测量装置,各牙的轴向聚合度适当增加.常规用硅胶双重印

  • 标签: 上颌全牙列 固定义齿修复 固定桥 病例报告
  • 简介:当前,牙医面临越来越多的牙齿磨损的复杂病例。牙体硬组织的非龋性丧失这个物理过程伴随人的一生。这里所提到的牙体组织的丧失可能原因不同,包括磨耗、磨损、楔形缺损和酸蚀。本病例的患者余留牙重度磨耗.在其接受胃肠病治疗之后,我们联合应用不同类型的修复体(全瓷和金属烤瓷修复体)对其牙列进行修复

  • 标签: 金属烤瓷修复体 牙列重度磨耗 复杂病例 联合应用 全瓷 牙齿磨损
  • 简介:临床上患者和牙医越来越重视天然牙根的保留,利用完善根管治疗过的牙根做桩冠修复,越来越普遍[1].前牙牙冠缺失,不仅影响切割和发音功能,而且影响面部外形美观.利用桩钉插入根管内得以获得固位的桩冠修复,特别是烤瓷桩冠的修复,不仅固位良好,颜色和形态均能接近天然牙.但是,如果在桩冠制作的过程中,桩钉选择不当,桩钉加工技术欠缺,或者因外部因素,如外伤,咬合创伤等,均可造成桩钉的折断或脱落.临床上常采用取出断端桩钉,重新修复.当断面发生在根中1/3处,根内部分牢固,X线片显示根内部分较长(大于5mm),且临床上又难以取出时,作者认为可以不取出断端,采用桩钉两端凹凸相嵌的办法,进行桩冠修复.

  • 标签: 桩冠修复 根中1/3桩钉折断 X线检查 基牙预备 蜡型制作
  • 简介:舌癌是口腔颌面外科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恶性度高,局部复发率高,需手术彻底根治。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我们对一例舌癌患者进行舌缺损功能性重建,采用血管化游离前臂皮瓣舌再造术,患者伴有牙列缺损,咬合功能丧失,

  • 标签: 舌癌 前臂皮瓣 舌再造 修复
  • 简介:目的:构建和鉴定靶向E2F-1基因的RNA干扰慢病毒载体。方法:体外合成两对互补并编码靶向E2F-1基因的特异性短发夹RNA(shorthairpinRNA,shRNA)序列和一个阴性对照组的寡核苷酸,克隆到pLKO.1-PURO-U6(AgeI/EcoRI)质粒载体中,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所构建的重组载体是否正确,将以上质粒分别和包装质粒混合物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产生病毒颗粒。各组病毒载体转染Tca8113细胞后,运用Real-TimePCR和Western检测三组E2F-1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经酶切和测序证明,pLKO.1-PURO-U6-E2F-1shRNA序列正确;转染后,各组慢病毒载体中,第一组质粒感染后的Tca8113细胞中E2F-1基因的核酸电泳条带明显减弱,Western检测出E2F-1蛋白的表达降低。结论:靶向E2F-1基因的shRNA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并可特异性沉默E2F-1基因的表达,为研究E2F-1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初步的实验基础。

  • 标签: E2F-1 RNA干扰 口腔鳞癌 慢病毒载体
  • 简介:目的:探索MK-1附着体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牙列末端游离缺损病例的临床适应证.方法:采用MK-1附着体作为义齿固位装置,为18例单侧或双侧末端游离缺损患者制作可摘局部义齿.随访6-36个月,对义齿使用效果和基牙、牙槽嵴情况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所有患者对义齿固位力、咀嚼功能、美观舒适性均感满意.1例患者在1年3个月时失败,改用球帽式附着体固位.7例患者在3年内加衬.5例患者有末端基牙牙槽骨吸收.结论:MK-1附着体适应用于基牙稳固的末端游离缺损病例,并能获得较为理想的修复效果.

  • 标签: 义齿 局部 可摘 MK-1附着体 末端游离缺损
  • 简介:对单颌牙列仅余留3-5颗天然牙的老年牙列缺损病例用黏膜支持式或混合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常会引起基牙的负荷过大,或黏膜支持式可摘义齿基托下软组织受力时被压缩,出现基托下软硬组织的萎缩和吸收,义齿下沉,基牙形成早接触,增加基牙和余留牙的负担,造成牙周支持组织损伤。用套筒冠义齿修复能将牙合力合理分配到基牙、牙槽骨和黏膜,减轻基牙的负担,减缓牙槽骨的吸收,义齿戴入后稳定性好、美观舒适、咀嚼效率高、修复后的远期疗效好。本文报道1例下颌仅余留3颗天然牙用圆锥型套筒冠义齿修复后随诊观察4年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老年人 套筒冠义齿 牙列缺损 修复
  • 简介:目的使用小干扰RNA(siRNA)干扰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中营养缺乏自噬因子1(NAF1)的表达,观察对NAF1基因的沉默效果,并测定沉默后Tca8113细胞生长增殖侵袭能力的变化。方法建立小干扰RNA(si-NAF1)组、阴性对照(si-NC)组、对照(vector)组。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Westernblotting法检测NAF1、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Transwell法观察各组细胞侵袭能力变化。结果与vector组相比,NAF1-siRNA干预Tca8113细胞后,si-NAF1组NAF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都明显降低(χ^2=25.65,t=-17.1,P〈0.05),cyclinD1、MMP-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tcyclinD1=-14.7,tMMP-2=-9.6,P〈0.05),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t=-36.77,P〈0.05),克隆形成能力明显减弱(t=-12.33,P〈0.05),侵袭能力明显降低,si-NAF1组穿过Transwell膜的细胞少于vector组。结论通过siRNA技术降低NAF1表达可能通过降低cyclinD1水平抑制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的增殖能力,通过影响MMP-2蛋白表达水平,抑制Tca8113细胞的侵袭能力。

  • 标签: 舌肿瘤 肿瘤 鳞状细胞 RNA干扰 营养缺乏自噬因子1
  • 简介:患者,男性,63岁,2017年5月因全口牙龈肿痛、咀嚼功能不佳数年就诊于大连市口腔医院特诊科.数年来全口牙龈反复肿痛,上前牙及左上后牙肿痛更为明显,8年前于外院行下颌活动义齿修复.既往无特殊史.颌面部基本对称及无畸形,颞下颌关节区无压痛,关节动度一致,开闭口无弹响,前牙覆盖正常,深覆牙合.

  • 标签: 深覆牙合 重度磨耗 腭侧瓷贴面修复
  • 简介:目的探讨线粒体肿瘤抑制基因1(MTUS1)在舌鳞状细胞癌(TS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80例TSCC、27例舌白斑和13例正常舌黏膜中MTUS1的表达,并对其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正常舌黏膜与TSCC中MTUS1亚型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Kapalan-Meier法分析TSCC患者生存率,并统计分析MTUS1在TSCC中的表达与生存率之间的关系。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在正常舌黏膜上皮中MTUS1主要表达于棘层细胞胞浆内,部分位于胞核。正常舌黏膜中MTUS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舌白斑(t=5.876,P=0.037)和TSCC(t=7.638,P=0.00083);舌白斑中MTUS1的表达明显高于TSCC,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81,P=0.0042)。MTUS1在高分化TSC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中分化和低分化者,但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73,P=0.071)。定量RT-PCR检测显示,ATIP1、ATIP3a和ATIP3b是舌黏膜组织中MTUS1/ATIP的主要亚型;与正常舌黏膜相比,TSCC组织中MTUS1/ATIP亚型的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27,P=0.0153)。高表达MTUS1的TSCC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低表达者(F=5.876,P=0.0286)。结论MTUS1在TSCC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线粒体肿瘤抑制基因1 鳞状细胞 免疫组化
  • 简介:骨巨细胞瘤在1940年首次被Jaffe首次发现,为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之一,骨巨细胞瘤具有较强侵袭性,对骨质的溶蚀破坏作用大,刮除术后复发率高,少数可出现局部恶性变或肺转移[1]。骨巨细胞瘤的原发部位多发生在骨骺,多侵犯长骨。

  • 标签: 3D打印 修复 骨巨细胞瘤 缺损
  • 简介:附着体义齿是一类以附着体为主要固位形式的固定-可摘联合修复义齿[1,2]。附着体形式较多,Mini-SG附着体系统是一种滑行冠外附着体,附着体阳性部件固定于基牙一端,阴性部件与义齿基托相连,两者嵌锁固位。Mini-SG附着体系统共用同一种阳性部件,但是根据阴、阳部件间固位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六种类型:F型(摩擦固位型),R型(卡式固位型),Plus型(可调摩擦固位型),Hinge型(弹性铰链型),V型(横向螺栓固位型)和Latch型(栓锁固位型).

  • 标签: Mini-SG附着体 非游离端缺失 义齿 修复
  • 简介: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垂体瘤转化基因1(PTTG1)表达及其对上皮-间质转化(EMT)的作用。方法应用逆转录及定量PCR及蛋白印迹法检测58例OSCC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PTTG1的表达;并采用RNAi技术下调口腔癌SCC9细胞系中PTTG1的表达,检测其对细胞中EMT相关基因E-cadherin表达的影响。结果PTTG1在OSCC组织与配对癌旁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046±1.137)和(0.975±0.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SC组织中PTTG1的高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及伴发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下调人口腔癌SCC9细胞系中的PTTG1的表达,细胞中E-cadherin的表达也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CC患者肿瘤组织中存在PTTG1的高表达,其高表达与肿瘤EMT存在相关性。

  • 标签: 口腔鳞状细胞癌 垂体瘤转化基因1 蛋白印迹法 定量逆转录PCR
  • 简介:随着生活水平及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对缺失牙修复后的功能和舒适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对过长牙直接影响缺失牙的修复空间,此类问题的处理需要多学科综合设计和实施。文章展示了1例过长磨牙影响对牙种植修复的病例治疗过程,包括从病情分析、多学科参与治疗设计、具体实施步骤到修复后的效果回顾,为多学科综合处理修复磨牙区缺失牙提供经验。

  • 标签: 磨牙 正畸压低 多学科治疗 种植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