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用2种成型片(钢和聚酯纤维)和2种修复技术(分层固化法和预聚树脂块填人法)在Ⅱ类修复中邻面衔接的效果。方法和材料用Prodigy复合树脂修复88个Ⅱ类:44个用分层固化法修复(其中22个用钢成形片,22个用聚酯纤维成形片),另44个采用预聚树脂块进行修复(其中22个用钢成形片,22个用聚酯纤维成形片)。分别在修复后即刻、6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对修复体进行临床评价。在所有修复体的修复操作满意后,即刻获得了各自的邻接关系。结果在18个月的评估中.各组的变化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如不考虑复合树脂自身的影响,本研究所采用的修复技术及成形片种类对邻接关系的影响没有差别。

  • 标签: Ⅱ类洞 美学修复 聚酯纤维 口腔卫生
  • 简介:脉冲Er:YAG激光是一种应用于口腔硬组织的新型激光,在国外临床上已广泛使用,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也较多,国内临床使用还不多见,脉冲Er:YAG激光的特点在于治疗过程中无痛、不刺激牙髓组织、不改变牙体组织结构特征等.DEKASmart2940D型Er:YAG激光机操作简单,能够去龋、制备各类窝洞,本文就脉冲Er:YAG激光在临床应用的技术特点作一总结.

  • 标签: 脉冲Er:YAG激光 技术指标 口腔修复 龋齿 牙体充填材料
  • 简介:目的:评价老年患者v类应用三种材料保存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8例患者共396颗患牙随机分3组,分别采取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修复;日本松风光固化树脂充填;可乐丽霏露AP-XTM树脂充填修复。观察2年的临床修复效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采用可乐丽霏露修复132颗患牙,2年后复诊成功率98.49%,日本松风光固化树脂修复132颗患牙,2年后复诊成功率82.58%,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修复132颗患牙,2年后复诊患牙成功率78.03%。可乐丽霏露AP-XTM修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其它2组。结论:适当的充填材料和酸蚀粘结体系是老年患者v类保存牙体修复成功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老年人 可乐丽霏露AP-XTM 根面龋 楔状缺损 V类洞
  • 简介:目的:简化传统Ⅱ类三明治修复方法及防止充填后出现术后敏感和龈壁继发龋。方法:按纳入标准选择门诊就诊患者患牙300颗(267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实验组2和对照组。实验组1:把树脂增强型玻璃离子充填至整个窝洞壁,光照固化后,不作酸处理、不涂粘接剂,直接充填复合树脂;实验组2:对实验组1的玻璃离子进一步树脂增强,把复合树脂一部分深入到树脂增强型玻璃离子内,另一部分露在窝洞内;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充填。12个月后复诊,评价。结果:实验组复合树脂与树脂增强型玻璃离子界面间无1例出现分离现象。实验组1有4颗龈壁继发龋,1颗充填物脱落,1颗边缘密合度缺陷,1颗边缘着色,成功率92.47%;实验组2有1颗充填物脱落,1颗边缘密合度缺陷,2颗边缘着色,成功率95.79%;对照组有4颗术后敏感,4颗龈壁继发龋,1颗充填物脱落,1颗边缘密合度缺陷,2颗边缘着色,成功率86.96%。实验组2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实验组1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中复合树脂与树脂增强型玻璃离子能牢固结合。实验组1与对照组比较,能简化操作,防止术后敏感,但不能防止龈壁继发龋。实验组2与对照组比较,能简化操作,防止术后敏感和龈壁继发龋。

  • 标签: Ⅱ类洞 复合树脂 玻璃离子 三明治充填技术
  • 简介:全瓷嵌体修复牙体缺损后牙体与嵌体的折裂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问题,原因较多,其中嵌体型预备是影响牙体和嵌体抗力的重要因素。本文就全瓷嵌体型预备生物力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全瓷嵌体 洞型 应力
  • 简介:目的:分析下颌第一磨牙Ⅰ类中复合树脂收缩应力的变化趋势。方法:在已建立的下颌第一磨牙Ⅰ类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中,采用温度应力的方法,模拟树脂的体积收缩。分析树脂在弹性模量为10Gpa、体积收缩率1.5%时的应力分布和变化规律。结果:树脂的收缩应力主要集中在缘、底线角处;牙体组织的受力则集中在缘、底线角及牙釉质与牙本质交界处。结论:缘、底线角处是粘结失败、修复体损坏易发生的部位。树脂的收缩应力会影响到粘结强度。

  • 标签: 下颌第一磨牙 复合树脂 收缩应力 三维有限元模型 有限元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流动树脂衬垫对树脂充填Ⅱ类龈壁微渗漏的影响。方法:选择30颗离体前磨牙随机分成A、B、C组,每组10颗,在近远中面制备长方形Ⅱ类,分别用通用型树脂直接充填(A组),龈壁全层流动树脂衬垫后通用型树脂充填(B组),流动树脂部分衬垫轴壁、龈壁后通用型树脂充填(C组)。所有试件经过温度循环、染色、近远中向连续切片,在30倍体视显微镜下观察龈壁染料渗漏情况。结果:C组的微渗漏明显小于A组和B组(P〈0.05),A组和B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研究表明,使用流动树脂作为衬垫层能明显降低Ⅱ类龈壁的微渗漏。

  • 标签: 流动树脂 微渗漏 衬垫
  • 简介:目的探讨KaVoPREPassistant数字化评估系统应用于牙体型制备质量评估的可行性.方法根据KaVo左上第一磨牙Ⅰ、Ⅱ、Ⅴ类型设计长度、深度、轴角等测量标准,分别采用KaVoPREPassistant数字化评估系统和教师评估两种方法,对45颗学生预备的标准模型牙的型深度、长度、宽度和轴角进行检测和评估,并经Pearson卡方检验及McNemar配对卡方检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KaVoPREPassistant数字化评估系统较教师评估在评估牙体型深度上具有一定的优势,而对型长宽及轴角预备的评估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KaVoPREPassistant数字化评估系统能准确客观地评价学生型制备的质量,在口腔内科学实验教学运用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 标签: KaVo PREPassistant 牙体预备
  • 简介:2010年4月28日,南京市中山南路三元巷盛天大厦门前鲜花簇拥,鼓乐齐鸣。南京市口腔医院三元巷第2诊部开业仪式隆重举行。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许仲梓,南京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叶皓,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陈礼海,南京市卫生局局长胡万进,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程晓蔚,白下区区委副书记单正薇,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南京市口腔医院)院长胡勤刚以及市卫生局办公室、医政处、规财处,白下区政府、区卫生局等领导出席开业典礼。

  • 标签: 口腔医学院 南京市 门诊部 开业 医院 卫生局局长
  • 简介: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将3种树脂改性玻璃离子材料和1种聚酸改性复合树脂与传统玻璃离子材料在美学效果方面作一比较。材料和方法对187例牙颈部V类修复体进行了18个月以内的临床观察。用于审美方面的评价指标包括色彩匹配性、半透明性或阻光性以及表面粗糙度。结果测试材料显现出明显不一致的结果。总的来说,树脂改性玻璃离子材料和聚酸改性复合树脂的美学效果与理想的美观要求相距甚远。在临床观察期间,修复体外观的美学效果严重损坏,其主要原因是修复体边缘着色、半透明性及阻光性的改变以及修复体表面粗糙度的迅速增加或磨损。本研究中的所有树脂改性玻璃离子材料和聚酸改性复合树脂的美学效果优于传统玻璃离子材料。结论此类复合材料适用于美观要求不很高、而且易于操作的部位,并有可能保障较持久的功能效果。

  • 标签: 树脂改性玻璃离子材料 聚酸改性复合树脂 牙颈部 V类洞缺损 修复 审美指标
  • 简介:目的:评价2种冠外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键槽缓压(ASC-52)附着体13副,按扣Revaxsystem附着体10副,分别修复14例牙列缺损患者.其中肯氏Ⅰ类缺损3例,肯氏Ⅱ类缺损6例,肯氏Ⅲ类缺损5例.对临床修复效果进行分析,并与同期进行的、同类别缺损的RPD对照.结果:经6个月-5年观察,85%以上患者认为附着体义齿美观、舒适、稳固、易适应、咀嚼有力.对74颗基牙复查结果显示,基牙无叩痛、松动,无根尖周病变及牙槽骨吸收,其中16颗基牙有龈缘充血水肿现象,附着体上少量牙石沉积;对照组56颗基牙中24颗(42.86%)有龈缘充血水肿,其中12颗(21.42%)甚至有颈部继发龋发生.所有修复患者咀嚼效能测定:PAD组6个月后的咀嚼效能可达同龄正常牙列者的82.40%,5年后达正常牙列者的93.30%;RPD组6个月后达53.90%,5年后达71.90%,P<0.05.结论:冠外精密附着体义齿能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

  • 标签: 冠外附着体 精密附着体 固定-活动联合修复 牙列缺损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不同种植系统埋置与非埋置骨水平种植体周围的骨组织变化。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3年5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中心接受种植修复的患者256例,总计450枚种植体。测量种植Ⅰ期、种植Ⅱ期、修复后当天及修复后1年4个时间点的数字化曲面断层片或根尖X线片,因非埋置无二期手术,故选择与之相对应时间点的X线片,测量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结果在非负荷愈合期(从种植Ⅰ期到种植Ⅱ期)及负荷1年(从修复后当天到修复后1年)两个时间段,埋置与非埋置愈合对Dentium、Begon及3Ⅰ三种骨水平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吸收量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种植系统的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吸收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埋置或非埋置种植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吸收量没有明显影响;3种种植系统的种植体周围骨变化无明显差异,临床效果均较好。

  • 标签: 埋置式 非埋置式 骨水平种植体 骨吸收量
  • 简介:目的探讨单侧颧骨骨折在手术治疗中既保持面部美观,又能达到良好复位固定的方法。方法对17例患者行上颌前庭沟切口+颧骨颞骨头钢丝牵引复位固定后,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时行临床检查,3个月时加作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检查及定位X线片头影测量双侧外侧缘高度、眶下缘宽度、双侧颧骨长度,并对计量资料作t检验。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软组织均I期愈合,术后1年内定期复查未见明显复发,复位颧骨无移位、变形现象.3个月时CT示颧骨对位对线良好,头影X线片测量分析:双侧眶外侧缘高度、双侧眶下缘宽度、双侧颧弓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简单颧骨骨折手术进路与固定术改进方法.是一种在术后面部不留瘢痕、手术复位与固定效果稳定、功能修复良好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颧骨骨折 手术进路 术式改进 面部美观外科
  • 简介:目的:降低赝复体的制作难度,提高赝复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单侧上颌骨缺损的患者11名,应用改良赝复体修复缺损,评价疗效。结果:11名患者均对外观的恢复效果表示满意;口鼻腔通道封闭严密。制作技师认为降低技工室的制作难度。有利于临床医师制取理想颌位记录。结论:采用改良方式制作赝复体可较容易地获得一完整的中空赝复体,降低了赝复体的制作难度。是一种对临床医师和技师均具有实用意义的修复体制作技术。

  • 标签: 颌骨修复 赝复体 中空式恒基托
  • 简介:纯钛金属有其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理化性能。用纯钛金属制作的支架义齿戴用舒适,功能好,有利干余留牙和其它口腔组织的健康。但是由于纯钛金属在高温下化学性质极为活泼,所以给钛的加工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形成了设备工艺复杂,成本高的局面,从而制约了它的快速普及。

  • 标签: 制作 支架 纯钛 压差式铸造机
  • 简介:目的:评价改良金属烤瓷桥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80例前磨牙缺失病人,有选择的采用改良金属烤瓷桥修复设计,同时与传统修复法相比较,并经5—7年以上追踪观察。结果:80例中4例异常,2例因进食不慎脱落(分别在使用27至29个月咬硬物和韧性食物时);5年后有2例在后桥基牙处有敏感出现;76例正常使用,占95%,修复设计与结果理想。结论:采用此设计修复,切削牙体组织少,固位好,不影响美观,经济节时,操作简便易行,是前磨牙缺失修复理想设计,方法可行。

  • 标签: 金属烤瓷桥 前磨牙 修复 观察 粘结剂
  • 简介:细胞培养是生物学实验的基础,而在传统的平面培养方式中,细胞形态和生物学特性都发生了一定改变.旋转细胞培养系统(rotarycellculturesystem,RCCS)通过反应器的不断旋转,模拟微重力环境,从而在普通实验室内,实现体外细胞三维培养模型的建立,在干细胞培养方面,也有独特的优势.进一步利用旋转细胞培养系统,将为细胞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旋转式细胞培养系统 三维培养 干细胞
  • 简介:Ⅲ°深覆前牙缺失是修复中较常见的病例。桥体修复因缺失牙多、桥体长不易成功,或因磨除牙量大患者不接受;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因缺少基托的间隙修复困难,临床常用磨去较多下前牙来求得间隙,患者也不易接受。没有足够的间隙勉强修复,不但影响美观还会影响牙颌系统的正常功能Ⅲ°本文通过对弯制的可摘局部义齿进行改良(反向法制作),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 标签: 义齿 局部 可摘 深覆 前牙 间隙 改良式活动义齿
  • 简介:目的:探讨上颌后牙区采用冲压上颌窦底提升术植骨与不植骨同期种植的效果。方法:2001年1月—2007年12月,共完成冲压上颌窦底提升种植修复病例91例,男35例,女56例,随机分为2组,植骨组47例,植入57颗种植体;不植骨组44例,植入种植体51颗,共植入108颗种植体。上颌窦底剩余牙槽骨高度为5~11mm,提升幅度为2~6mm。平均随访56.8个月。35例患者(41颗种植体)于后期随访中行锥形束CT(CBCT)和根尖片,观察种植体新骨形成量和种植体突出窦底高度,应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植骨组7颗种植体脱落,存留率为87.7%;不植骨组3颗种植体脱落,存留率为94.1%。CBCT扫描显示,提升幅度为2~4mm时,植骨组新骨形成高度为(2.7±1.3)mm,不植骨组为(2.4±1.5)mm,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提升幅度为4~6mm时,植骨组新骨形成高度为(3.5±1.3)mm,不植骨组为(1.3±0.4)mm,植骨组比不植骨组新骨形成高度显著增加。结论:在上颌后牙缺失区采用冲压上颌窦底提升、不植骨同期种植是安全可行的,植骨材料对于促进新骨形成并非必须,然而提升幅度较大时,植骨能获得更多的骨量。

  • 标签: 冲压式上颌窦底提升术 存留率 新骨形成 锥形束CT
  • 简介:随着可选择的种植体和可用的、经上皮的基台数量不断增加,选择合适的基台可能成为既复杂又易引起混乱的问题。许多修复科医生采取制作昂贵的个别基台的办法来避开这种选择过程。尽管个别基台在当时是必不可少的,但预成的基台常常是更称心的。此文将描述适用的各类基台,并有条理性和系统性地展示对于特定临床条件下如何选择适宜的基台。讨论的标准包括种植体的位置,角度,软组织高度以及颌间间隙。本文就实验室条件下用间接方法选择基台的内容综述种植体基台的最新改变和发展。

  • 标签: 种植体 支持式固定修复体 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