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有一位名叫琼尼·马汶的加拿大少年.他的父母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他能上大学。可是.就在马汶读高中二年级的时候.忽然有一天.学校聘请的一位心理学家把马汶叫到办公室.对他说:“马汶,我看过了你各学科的成绩和各项体格检查.并对你各方面的情况做了仔细的研究……”

  • 标签: 心理学家 体格检查 加拿大 办公室 人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护理管理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重要性。方法结合医院感染建立和改进外科护理管理制度,鼓励护士长充分发挥管理作用;结果在完善的制度支持下,可以充分发挥护士长的管理职能,同时,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结论外科护理管理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痂植皮术配合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对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及炎性反应水平的影响。方法:收治深度烧伤患者70例,常规组35例:实施痂植皮术联合常规加压包扎治疗;试验组35例:痂植皮术联合负压创面治疗;比对不同方案临床治疗效果与优势性。结果: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炎性反应水平相比,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反应蛋白、补体C3a与肿瘤坏死因子a指标均高于常规组,(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U管引流在肝部胆管癌姑息治疗中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1例晚期肝部胆管癌行U管引流姑息治疗病例的术后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11患者术后U管均引流良好,术后黄疸均消退,营养状况改善。1例存活11个月,7例存活1年,3例存活2年。结论加强U管术后护理,保持其引流通畅,做好术后病情观察及出院指导,对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患者存活期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胆管癌 U管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颈椎病气滞血瘀型患者中应用药物罐的效果。效果方法:研究抽取病例样本共80例,样本抽取年限为2021.01~2022.02,均确诊为颈椎病气滞血瘀型,将全部病例以双盲法分为甲、乙组对比,各纳入40例。甲组采取常规治疗,乙组在前组疗法上应用药物罐。对比2组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评分(VAS)及疗效。结果:统计显示,治疗后2组对比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及总有效率等结果,乙组均优于甲组(P<0.05)。结论:在颈椎病气滞血瘀型患者中应用药物罐的效果显著,即可缓解疼痛,改善各中医症候,利于病情康复,可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颈椎病 气滞血瘀型 药物竹罐
  • 简介:[摘要 ]目的:寻找一种更好的诊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药物。方法:选取我院 2016.1~2020.1期间共计 200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其中实验组( 100例)选择使用 VDPAP诊疗方式;对照组( 100例)使用常规 VDPL诊疗方式,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后客观有效率为 95.00%,对照组为 93.0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实验组住院时间、用药次数相较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 P< 0.05)。结论:培冬酶可在后续动态监测之后逐步作为左旋冬酰胺酶的替代品投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治疗中。

  • 标签: 培门冬酶 左旋门冬酰胺酶 治疗效果 造血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肝胆管结石合并脉高压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护理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入院治疗的 102 例肝胆管结石合并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术后快速康复护理,对比护理后恢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验证快速康复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恢复快速,术后不到 24h 可下床活动, 24h 后可进食, 48h 内排便;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3.92% ,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25.49% ,两项指标对比结果 P < 0.05 。 结论: 快速康复护理在肝胆管结石合并脉高压患者术后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加速患者恢复,抑制并发症,安全理想,建议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快速康复护理 肝胆管结石 术后 门脉高压
  • 简介:目的观察输液责任区管理在(急)诊输液室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7月至12月实施传统门诊输液工作模式,2012年1月至6月实施输液责任区管理模式。比较两种不同模式下患者静脉输液等待时间、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投诉发生率。结果实施责任区管理后,患者输液等待时间短,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投诉率低,与传统管理模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输液室实施责任区管理模式,拉近了患者与护士的距离,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输液室 管理模式 责任区 效果
  • 简介:Warren于1967年创建的远端脾肾分流术(DSRS)在治疗脉高压症的同时亦保留了脾脏的免疫功能,但存在脾功能亢进缓解差的缺点,而我院对其进行改良并创建的选择性脾胃区减断分流术(SDDS—GSR),随访证实术后脾肿大及脾功能亢进缓解显著,治疗和预防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疗效可靠。2000年9月至今已实施30例,术后早期发生并发症5例,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门脉高压症 断分流术 脾胃区 治疗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远端脾肾分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快速康复护理在肝胆结石合并脉高压患者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肝胆外科近两年(2020.12-2022.11)内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肝胆结石合并脉高压病患64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康复组采用快速康复护理,做两组结果观察记录并报告。结果:康复组病患术后并发症发生低于对照组;术后各项康复时间指标优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代表康复组病患康复更快,治疗效率更高。结论:采用快速康复护理在肝胆结石合并脉高压患者手术中的护理效果较好,病患并发症有效减少,康复更快,具备临床应用意义。

  • 标签: 快速康复护理 肝胆结石 门脉高压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手前伸、抱球和睡眠三种侧卧位体位在胸外科手术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9月-2018年7月收治的胸外科手术患者共186例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手前伸组、抱球组、睡眠组各62例。手前伸组使用双手向前伸摆放体位,抱球组使用抱球体位,睡眠组使用睡眠体位。比较各组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参与体位摆放的工作人员,从操作省力和操作便捷两个角度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睡眠组体位摆放时间和手术时间最短,抱球组次之,手前伸组时间最长,且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最低,抱球组次之,手前伸组并发症发生率最高,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人员对睡眠体位操作省力性和便捷性的满意度最高,抱球满意度次之,对手前伸操作省力性和便捷性的满意度最低,且各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三种体位摆放方式中,睡眠的运用效果最好,值得在胸外科手术中推广运用。

  • 标签: 胸外科 摆放体位 摆放时间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手前伸、抱球和睡眠三种侧卧位体位在胸外科手术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9月-2018年7月收治的胸外科手术患者共186例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手前伸组、抱球组、睡眠组各62例。手前伸组使用双手向前伸摆放体位,抱球组使用抱球体位,睡眠组使用睡眠体位。比较各组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参与体位摆放的工作人员,从操作省力和操作便捷两个角度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睡眠组体位摆放时间和手术时间最短,抱球组次之,手前伸组时间最长,且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最低,抱球组次之,手前伸组并发症发生率最高,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人员对睡眠体位操作省力性和便捷性的满意度最高,抱球满意度次之,对手前伸操作省力性和便捷性的满意度最低,且各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三种体位摆放方式中,睡眠的运用效果最好,值得在胸外科手术中推广运用。

  • 标签: 胸外科 摆放体位 摆放时间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手前伸、抱球和睡眠三种侧卧位体位在胸外科手术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17年 9月 -2018年 7月收治的胸外科手术患者共 186例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手前伸组、抱球组、睡眠组各 62例。手前伸组使用双手向前伸摆放体位,抱球组使用抱球体位,睡眠组使用睡眠体位。比较各组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参与体位摆放的工作人员,从操作省力和操作便捷两个角度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 睡眠组体位摆放时间和手术时间最短,抱球组次之,手前伸组时间最长,且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睡眠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最低,抱球组次之,手前伸组并发症发生率最高,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工作人员对睡眠体位操作省力性和便捷性的满意度最高,抱球满意度次之,对手前伸操作省力性和便捷性的满意度最低,且各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三种体位摆放方式中,睡眠的运用效果最好,值得在胸外科手术中推广运用。

  • 标签: 胸外科 摆放体位 摆放时间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总结一例胰源性脉高压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本例患者胰源性脉高压合并胰腺炎,长期胰源性糖尿病,治疗波折,病程迁延;加之胰腺炎合并多次手术,胰腺及脾脏周围结构紊乱,腹部术区创面大,手术时间长,出血风险高,术后感染风险大,并发症多,护理要点多,需关注内容广泛,护理难度大大提高。脾切除术是治疗胰源性脉高压的主要治疗方案,因此当病人消化道出血得以控制后,我科予积极手术治疗,从根本上控制门静脉高压。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和并发症的预防,予积极抑制胰腺分泌、有效引流、抗炎补液、营养支持等治疗;积极做好心理护理;严密观察患者腹部体征、生命体征及并发症情况;重点加强引流管护理,保证引流的有效性,严密观察各引流管引流液的量和性质;动态监测淀粉酶值、凝血功能、血糖等。通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本例患者病情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康复出院。随访3年,患者生活质量高,对治疗满意。

  • 标签: 胰源性门脉高压  消化道出血  脾切除  护理
  • 简介:口服催吐法是临床中抢救口服中毒但意识清醒能主动配合的患者的常用方法,常规的口服催吐法是让患者自行喝水后再用压舌板压舌根处反射性引起呕吐,但在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患者喝了水却吐不出来的情况,最后不得不进行插胃管洗胃,从而增加了患者的痛苦。通过在急诊科多年的工作经验,笔者总结出一种简单有效的冲击口服催吐法新法,用来协助无法顺利进行自我口服催吐的患者。收集我科2007年1月-2008年6月进行口服催吐患者共71例,

  • 标签: 口服催吐法 口服中毒 冲击式 常用方法 胃管洗胃 工作经验
  • 简介:目的探讨上臂植入输液港与中央静脉植入输液港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比较上臂植入输液港与中央静脉植入输液港置港及维护时间与舒适度。结果上臂植入输液港节省置港及维护时间,患者舒适度提高。结论上臂植入输液港能提高工作效率,患者更易于接受,进一步提升专科护士技术价值。

  • 标签: 上臂 中央静脉 植入式输液港
  • 简介:目前临床中常用的传统手术刀为刀片与刀柄分体式。刀架的近端与握柄的衔接部为90°直角,高度差有1.5mm,因此,拆装刀片时,刀片的后1/3部必须翘起至少1.5mm的高度方可安装到位或卸出。装卸过程中,刀片后部均须在其材质的弹性模量内发生轻度变形。

  • 标签: 传统手术刀 弹性模量 刀片
  • 作者: 郑琪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6-23
  • 出处:《临床护理研究》2023年第11期
  •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湖北武汉 430000
  • 简介:目的:研究美容整形手术疼痛患者在采取放松和激励心理护理时的影响。方法:2021年7月-2022年7月,选择我院50例美容整形手术疼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放松和激励心理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负性情绪,数据有差异,P<0.05。结论:对于美容整形手术疼痛患者采取放松和激励心理护理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另外也能改善负性情绪。

  • 标签: 放松式;激励式心理护理;美容整形;手术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