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糖尿视网膜病变变化情况。方法: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糖尿病患者58例116眼经直接或间接检眼镜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确定为无糖尿视网膜病变者18眼,轻度非增殖期糖尿视网膜病变(轻度NPDR)41眼,中度非增殖期糖尿视网膜病变(中度NPDR)51眼,重度非增殖期糖尿视网膜病变(重度NPDR)6眼,随访6~12mo,观察视网膜病变变化情况。结果:患者视力、视网膜病变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4%、76.7%,其中重度非增殖期糖尿视网膜病变组视力及视网膜病变治疗的有效率均显著低于轻、中度非增殖期糖尿视网膜病变组及无视网膜病变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稳定的血糖水平及胰岛功能的改善可能有助于稳定或延缓视网膜病变进展,其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自体干细胞移植 糖尿病
  • 简介:糖尿的发病率日益攀升,随之,严重影响患者视力的糖尿性黄斑水肿(diabeticmacularedema,DME)的危害也日显严峻。如何治疗DME,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成为医患共同关注的问题。1DME的基本机制糖尿视网膜病变不管在非增殖期还是增殖期,都可出现黄斑水肿,黄斑区局部的微血管瘤渗漏可引起局灶性水肿,而后极部毛细血管的广泛渗漏则引起弥漫性黄斑水肿。

  • 标签: MACULAR 微血管瘤 弥漫性黄斑水肿 眼内注射 毛细血管床 注射组
  • 简介:糖尿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进入增殖期,出现玻璃体积血(vitreoushemorrhage,VH)、牵引性视网膜脱离(tractionalretinaldetachment,TRD)等,玻璃体切除术是临床干预的有效手段之一。但由于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存在,术中复杂且难以预估的出血,不仅干扰术者的手术视野,增加各种手术器械的更换频度,提高手术难度,延长手术时间,同时也对治疗的预后有着不可忽视的不良影响。

  • 标签: 玻璃体切除术 视网膜新生血管 DETACHMENT 围手术期 手术视野 玻璃体积血
  • 简介:目的比较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单纯球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对125例(133眼)患者随机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63例(67眼)或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单纯球结膜瓣移植62例(66眼)治疗翼状胬肉,随访8-12月,观察手术效果.结果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有4眼复发,复发率5.97%,单纯球结膜瓣移植组有5眼复发,复发率7.57%,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单纯球结膜瓣移植均能有效的治疗翼状胬肉,复发率相差不明显,但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患者术后相对角膜上皮修复时间短,恢复快,异物感轻.

  • 标签: 翼状胬肉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 球结膜瓣移植
  • 简介:观察大鼠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后无干预下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演变。方法:SPF级雌性SD大鼠34眼行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4,7,15和30d在显微镜下观察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情况,通过公式C/12×3.14×[r^2-(r-I)^2]计算角膜新生血管的面积。结果:在移植的34眼中出现新生血管的29眼(85%)。新生血管最初环角膜缘呈毛刷状生长,后向角膜中央蔓延,为扭曲粗大的血管,末端呈树枝状分支。高峰时期交叉密布成网状,以后逐渐萎缩。角膜移植后4,7,15和30d角膜新生血管平均面积分别为11.8±3.5mm^2,18.5±4.0mm^2,14.4±4.3mm^2和6.0±1.8mm^2,总体平均面积为12.7±1.9mm^2;新生血管面积占角膜面积百分比值分别为30.8%±8.7%,65.3%±12.8%.59.4%±14.5%和36.2%±10.9%,总体为48.7%±6.4%。结论:大鼠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后角膜新生血管在第4d时出现,7d时面积达最大值;以后逐渐下降,30d时约降至7d时面积的1/2。

  • 标签: 大鼠 角膜移植 新生血管
  • 简介:目的对伴睑球粘连的复发性翼状胬肉,行球结膜瓣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治疗作回顾性分析。方法30例伴睑球粘连的复发性翼状胬肉切除后,分离睑球粘连,创面行球结膜瓣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术后观察羊膜溶解及上皮修复情况。结果随访3-6月,2眼(6.7%)翼状胬肉复发,1眼(3.3%)睑球粘连复发。结论采用球结膜瓣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治疗伴睑球粘连的复发性翼状胬肉,简单易行,成功率高。

  • 标签: 球结膜瓣移植 羊膜移植 睑球粘连 复发性翼状胬肉
  • 简介:目的比较两种自体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对64例(69只眼,其中有复发性翼状胬肉合并轻度睑球粘连的5只眼)分别用两种方法手术,均在显微镜下,其中33只眼行球结膜瓣转位移植术,另36只眼行自体角膜缘结膜移植术。术后随访6-18月。结果球结膜瓣转位移植术组有6只眼复发,复发率为18.18%。自体角膜缘结膜移植术组有2只眼复发,复发率为5.56%。两组复发率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结膜移植术是治疗胬肉的一种比较好的手术方法。

  • 标签: 翼状胬肉 复发率 自体移植 角膜缘干细胞
  • 简介:视网膜和脉络膜新生血管可引发玻璃体出血、视网膜下出血、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等,从而危害患眼视力。这类病变常见于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AMD)、糖尿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veinocclusions,RVO)、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ofprematurity,ROP)等眼底。当前,药物治疗新生血管(neovscularization,NV)主要是针对NV生成的不同阶段抑制其生长。本文综述了目前已用于临床及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治疗眼底新生血管的药物。

  • 标签: 新生血管形成 抗新生血管药物 视网膜 脉络膜
  • 简介:目的: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的主要病因、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1/2013-06于我院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的患者150例150眼。结果:病因:角膜白斑99眼(66%),角膜变性18眼(12%),角膜溃疡15眼(10%),角膜内皮失代偿10眼(6.7%),圆锥角膜8眼(5.3%)。疗效:植片透明110例(73.3%)。视力≤0.05者42例(28%),0.05〈视力≤0.3者60例(40%),视力〉0.3者48例(32%)。并发症:主要并发症为免疫排斥反应28例(18.7%)。结论:穿透性角膜移植是治疗角膜疾病致盲的重要有效手段,但术后排斥反应仍是影响手术成功的主要因素。

  • 标签: 穿透性角膜移植 角膜免疫排斥
  • 简介:随着对羊膜特性的深入认识,传统羊膜移植的适应证逐渐扩大,并且出现了各种新型羊膜制品。本文主要对目前羊膜移植在眼科的进展和合理应用做一概述。

  • 标签: 羊膜 眼表重建 移植
  • 简介:视网膜血管异常是很多常见致盲疾病的根本原因。包括: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中等收入国家儿童盲的重要原因)糖尿视网膜病变(工业国家劳动力人群的最常见致盲原因)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世界范围内第三位的致盲原因)这些疾病的发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一种叫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蛋白产生过量。这种蛋白在20世纪80年代被发现,它在血管的发生、生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防盲治盲 VEGF 视网膜血管异常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简介:例1:李某,男,42岁,因左眼红、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1月于2007年9月25日就诊。就诊前外院给予全身及局部应用抗生素20余天无效。全身查体未见异常。眼部检查:右眼视力1.5,检查未见异常,左眼正视时视力手动,向鼻侧斜视视力1.0,左眼睑、球结膜充血,角膜中央4mm×5mm直径灰白色苔垢样溃疡;边缘不规整,见伪足(图1),

  • 标签: 真菌性角膜溃疡 穿透角膜移植术 治疗 视力下降 眼部检查 球结膜充血
  • 简介:目的观察角膜营养不良患者行穿透性角膜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例(11眼)角膜营养不良患者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进行治疗。结果随访时间12-36月,11眼中有10眼角膜植片透明(91%),矫正视力≥0.5者10眼。结论穿透性角膜移植是治疗角膜营养不良的有效手术方法。

  • 标签: 角膜移植 穿透性 营养不良
  • 简介:目的观察羊膜移植治疗严重角膜疾病的疗效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严重角膜疾病患者38例40眼行羊膜移植后观察植片愈合情况及视力变化结果术后羊膜植片贴覆愈合良好,并于术后2周左右逐渐溶解脱落,角膜透明度改善或溃疡愈合,视力明显改善。结论羊膜成本低、来源广,可成为一种治疗严重角膜疾病的新手段。

  • 标签: amniotic MEMBRANE CORNEAL DISEASE NURSING
  • 简介:目的总结2002年12月~2004年4月在我院接受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患者的流行学资料,并将其与国外类似报道比较.方法对相应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在上述时间内共进行117例穿透性角膜移植.其中男性82例,女性35例.平均年龄45.5±18.7岁(8~75岁).角膜移植的病因按病例数由多至少依次为角膜炎后角膜白斑,计38例(33.48%),其中,尤以病毒性角膜炎为主.外伤后角膜疤痕及大泡性角膜病变占第二位,各17例(14.53%),随后为移植片排斥、真菌性角膜溃疡、圆锥角膜、角膜营养不良、以及原因不明的角膜白斑.圆锥角膜组的平均年龄为21.83±8.3岁(15~33岁),较平均年龄小(P<0.01).而大泡性角膜病变组的平均年龄为60±16.65岁(25~84岁),较平均年龄大(P<0.01).结论与发达国家不同,角膜炎后角膜白斑,外伤后角膜疤痕,大泡性角膜病变依次是角膜移植最常见的原因.

  • 标签: 穿透性角膜移植 平均年龄 角膜白斑 大泡性角膜病变 疤痕 外伤后
  • 简介:目的:回顾分析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中心2013/2015年行玻璃体腔注射VEGF在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2015-12期间在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中心的住院患者,以手术方式为"玻璃体腔内注药术"为检索词查阅病历管理系统,排除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及抗生素药物的患者,就其相关疾病进行统计分析。同时查询相关疾病同年收住院患者资料并进行对比。结果:3a间共行239眼注射,男女比例接近,青年、中年及老年组间无统计学差异,3a间注射人数逐年增加。行VEGF(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注射的相关疾病主要为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性视网膜病变及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同一年度四类疾病及同种疾病不同年度行VEGF注射比率(注射/总数)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其中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患者3a中接受注射程度最高,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则增长最快。结论:VEGF玻璃体腔注射作为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新的治疗方式,正日益为患者接受。

  • 标签: 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治疗 回顾性分析 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型青光眼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01/2006-0l在我科住院的双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0例40眼,每位患者一侧眼行传统的小粱切除虹膜周切术(传统术),另一侧行改良型青光眼手术(改良术),将两组疗效对照,随访观察18mo以上。结果:改良术组远期眼压控制与传统术组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筹异。结论:改良型青光眼手术是常刷青光眼手术的联合,较易掌握,且远期疗效较理想。

  • 标签: 传统型抗青光眼手术 改良犁抗青光眼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评价羊膜移植在治疗睑球粘连中的效果。方法2000年12月-2008年12月间睑球粘连病人共23例(26眼)进行睑球粘连分离术+羊膜移植术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问顾性分析。结果平均6个月的追踪、观察,共治愈23眼(88.46%),复发3眼(11.54%)。结论羊膜移植在治疗睑球粘连手术中是有效、简便易行的方法。

  • 标签: 羊膜 移植 睑球粘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