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正>患者,男,69岁。1998年5月28日吃早餐时,不慎将牙齿误吸,当时呛咳剧烈,呼吸困难,自己试图用手取未成功,数分钟后症状缓解。未予诊治。1998年6月2日突然发热,再次出现阵发性呛咳,呼吸困难,门诊拍胸片报告:肺不张、左下肺阻塞性肺炎,以"支气管异物"收住院。查体:精神差,神

  • 标签: 支气管异物取出术 吸气性呼吸困难 症状缓解 阵发性 阻塞性肺炎 左肺不张
  • 简介:目的制备氧氟沙星热敏型耳用凝胶,并对其体外释放性能进行检测。方法制备以泊洛沙姆407为基质的氧氟沙星热敏性耳用凝胶,根据中耳温度筛选泊洛沙姆407的最佳处方浓度,采用立式Franz扩散池模型对该制剂的体外释放性能进行研究。结果氧氟沙星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3.0~10.5mg/L,在此浓度范围内吸光度(A)和浓度(c)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即C(mg/L)=12.582A+0.2976(r=0.9986,n=6);平均回收率为100.09%,相对标准偏差(RSD)=0.61%(n=6);泊洛沙姆407在处方中的最佳浓度为17%;药物释放具有一定的控释性,释放符合零级动力学特征。结论该耳用热敏型凝胶具有较好的控释性能,且制备方法简单,用药剂量易于控制。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泊洛沙姆407 热敏型耳用凝胶 体外释放 立式扩散池法
  • 简介:目的:研究氧氟沙星治疗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的疗效以及耐药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95例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均分为A组、B组和C组,分别给予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和氯霉素进行治疗,统计治疗数据,评价不同治疗方法治疗的效果和耐药性。结果:采用氧氟沙星治疗的A组患者痊愈54例(83.1%),显效7例(10.8%),有效3例(4.6%),无效1例(1.5%);采用氧氟沙星治疗的B组患者痊愈25例(38.5%),显效6例(9.2%),有效23例(35.4%),无效11例(16.9%);采用氯霉素治疗的C组患者痊愈4例(6.2%),显效3例(4.6%),有效36例(55.4%),无效22例(33.8%),组间治疗效果和耐药性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氧氟沙星治疗重症细菌性结膜炎和角膜炎起效快,效果好,不易产生抗药性,值得推广借鉴。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角膜炎 结膜炎 耐药性
  • 简介:目的分析4例儿童功能性失明病例,探讨其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门诊诊断为功能性失明的患者4例,其中男性1例,女性3例,年龄7—13岁,均为双眼患病。病史1周至1年。所有患儿均诉说视力下降,视力从数指至0.1,2例伴视野缺损。眼部、神经影像学及眼电生理检查均阴性,诊断为功能性失明。结果与家长及患儿解释不存在器质病变,视功能可以完全恢复,并辅以非特殊安慰剂治疗后,3例在2d内视力恢复到1.0,1例1周后视力恢复到1.0,视野扩大至正常。结论诊断功能性失明需排除眼及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疾病。儿童功能性失明预后好。(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8,8:21—23)

  • 标签: 功能性失明 儿童 诊断 治疗
  • 简介:AIM:Todeterminethehistopathologicalchangesofrifampicinappliedintravitreallyonretinalganglioncellsbymeansofstereologicalandhistopathologicalmethods.METHODS:Forthisstudytwenty-fourNewZealandadultrabbitsweredividedintofourgroups(n=6foreachgroup).50μg/0.1mL(group1),100μg/0.1mL(group2),150μg/0.1mL(group3)and200μg/0.1mL(group4),rifampicinwereinjectedintothevitreousoftherighteyesofanimals,theirlefteyeswereusedascontrol(group5).Afterthe28thdayofapplication,animalswereanesthetisedwithxylazine(8mg/kg,IM)andthentheireyeswereenucleatedimmediately.Patternsweretakenawayandeyeswerepreparedforbothstereologicalandelectromicroscopicobservation.RESULTS:Dependingonthehighdoseofrifampicin,somehistopathologicalchangessuchascytoplasmicdilatationanddamagedmembranewereobservedontheelectromicroscopiclevel.Usingquantitativeexamination,whichwasdoneatthelightmicroscopiclevel,itwasshownthatthenumberofneuronsdecreasedlinearlyasrifampicindoseincreasedwhencomparedwiththecontrolgroup.CONCLUSION:Basedonthesefindings,low-doserifampicin(50μg/0.1mL)maybeusefulfortreatmentoftheoculardiseases.

  • 标签: RIFAMPICIN STEREOLOGY HISTOPATHOLOGY GANGLION cells
  • 简介:<正>一、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的基本含义就是在内窥镜下施行鼻窦的开放性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和复发性鼻窦炎的一种新的手术方式。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是围绕"窦口通道区"结构进行的,甚至过去认为是不可逆的病灶,一旦鼻窦通气引流改善,粘膜纤毛的清除作用恢复正常以后,也可发生可逆性转变而恢复正常。二、有哪些鼻部疾病可在内窥镜下进行手术

  • 标签: 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 内窥镜检查 通道区 鼻腔鼻窦 开放性手术 慢性鼻窦炎
  • 简介:一、双眼单视基础知识.(一)双眼单视定义:外界物体的影像分别落在双眼视网膜对应点上(主要是黄斑部),图形信息转变为电信息并沿视觉知觉系统传入大脑,在大脑高级视觉中枢把来自双眼的视觉信号进行分析,综合成一个完整的具有立体感知印象的过程。(二)双眼单视分级:分同时视、融合视、立体视三级。同时视指由双眼视网膜传给大脑的信号,不是两眼交替接受,而是同时接受。

  • 标签: 双眼单视功能 同时视 视网膜对应点 视觉信号 视觉中枢 立体视
  • 简介:目的探讨用冲洗式泪道探通联合氧氟沙星眼用凝胶注入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我院眼科门诊就诊并记录的38例46眼新生儿泪囊炎患儿,首先使用泪囊区挤压按摩及泪道加压冲洗法治疗,未愈者继而使用冲洗式泪道探通联合氧氟沙星眼用凝胶注入术,术中氧氟沙星眼用凝胶充满泪囊,术后追踪随访并观察疗效。结果46眼均经过泪囊区挤压按摩及泪道加压冲洗治疗,治愈17眼,治愈率为36.96%;29眼行冲洗式泪道探通联合氧氟沙星眼用凝胶注入术治愈28眼,治愈率为96.55%;无效1眼。结论对于用常规方法不能治愈的新生儿泪囊炎,选用冲洗式泪道探通联合氧氟沙星眼用凝胶注入术的临床疗效是肯定的,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新生儿泪囊炎 冲洗式泪道探通 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
  • 简介:<正>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是由于肾脏排泄及调节功能衰竭引起全身多种代谢紊乱的一种疾病,可引起视乳头、视网膜血管及黄斑部改变。对我院65例CRF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前后眼底动态观察,以探讨其与有关眼底改变的关系。

  • 标签: 血液透析 慢性肾功能衰竭 眼底改变 血尿素氮 黄斑部 动态观察
  • 简介:如今,随着人们对视觉功能的认识日益增强,视觉功能检查在临床和科研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在临床中,除了眼科和视光学常规检查外,视觉功能的检查也非常重要。它是眼视光医师日常诊治的基本手段,主要分为常规的视觉功能临床检查和基于心理物理学的实验室测量两种。两种方法各有特点,它们的适当结合和分工,能使视觉功能检查更全面,更恰当地为临床及科研服务。

  • 标签: 视觉功能检查 调节 聚散 融像 心理物理学
  • 简介:<正>弓形虫病是由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性疾病,据报道全世界有5~10亿人受其感染。人患弓形虫病,其临床表现常因侵犯脏器不同而异,内,外、妇、儿、神经精神、传染病、肿瘤、眼、耳鼻喉科以及输血、器官移植、免疫缺陷等都与之密切关系,我们过去临床报道很少,主要与医院未开展弓形虫病检测以及手段落后有关。我们运用高

  • 标签: 弓形虫感染 弓形虫病 弓形虫抗原 淋巴细胞亚群 人兽共患 神经精神
  • 简介:超声乳化术已经成为了目前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主要手术方式。随着超声乳化术的广泛应用,该种术式对于眼前节结构和功能影响的研究也层出不穷。本文回顾了近几年来国内外这方面的相关文献,阐述了超声乳化术对眼前节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 标签: 超声乳化术 白内障 眼前节
  • 简介:鼻内镜术后窦黏膜的组织学检查及黏膜纤毛清除功能较术前均有改善,部分组织学及黏膜纤毛清除功能的恢复可能需要1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鼻内镜术后鼻窦的组织学形态与功能之间存在好的对应性.手术后的鼻内镜检查和糖精试验联合使用,可以有效评估黏膜的恢复情况.

  • 标签: 鼻内镜检查 组织学形态 手术后 黏膜 纤毛清除功能 组织学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对泪液功能的影响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翼状胬肉患者40例(40只眼)随机分成两组:A组20个病人(20只眼)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冻干羊膜移植术;B组20+病人(20只眼)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术。术前,术后1mo,术后3mo行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I)、角膜荧光素染色(CSF),评价翼状胬肉及翼状胬肉切除术后泪膜功能变化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两组病人术后lmoBUT缩短,角膜荧光素染色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SchirmerI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3moBUT,SchirmerI,CFS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术组术后早期泪膜稳定性优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冻干羊膜移植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早期对泪膜功能有影响。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术早期对泪膜的影响小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冻干羊膜移植术。

  • 标签: 翼状胬肉 泪膜 翼状胬肉切除 角膜缘干细胞 羊膜
  • 简介:随着锰在影像学和实验研究中的不断应用,其毒性损伤已经成为近期人们研究的热点。大量研究证明,锰作为机体微量元素,堆积后的损伤主要表现于神经系统。我们从锰作为影像增强剂这一角度对其给药方式、机体损伤和损伤机制的研究做一综述。

  • 标签: 影像增强 神经毒性 机制
  • 简介:目的:研究近视患者LASIK术后视疲劳的发生与融合范围的关系,及同视机融合功能训练改善LASIK术后视疲劳的疗效观察。方法:对60例120眼近视患者(.1.50--8.00D)施行LASIK手术,于术前戴全矫眼镜用同视机法测定融合范围,并进行视疲劳的问卷调查。术后将其随机平分为两组:A组进行同视机融合功能训练30d,B组不进行同视机融合功能训练,分别对其术后1wk;1mo行同视机法测定融合范围,并进行视疲劳的问卷调查及统计学分析。结果:A、B组术后融合范围均较术前减小。术后1wk时融合范围两组分别为18.58±8.91和13.45±8.8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mo时,两组融合范围分别为20.55±7.23和18.12±6.1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wk时A组视疲劳评分3.92±1.65,B组评分5.16±2.34,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mo时两组评分分别是1.28±0.96和1.45±0.99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近视眼LASIK术后双眼的融合功能下降是出现视疲劳的一个重要因素。术后早期进行同视机融合功能训练可以有效的改善视疲劳症状。

  • 标签: 近视 LASIK 视疲劳 融合范围 融合功能
  • 简介:目的: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前期患者的图形视觉诱发电位、视网膜振荡电位以及视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变化,评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前期视功能的变化。方法:收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前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89例,以及健康志愿者80例。均采用罗兰电生理检查系统检测图形诱发电位(P-VEP)的P100潜伏期和振幅、视网膜振荡电位(Ops)总振幅和各子波振幅,以及RTVueOCT检测视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组患者的P100潜伏期比正常对照组的P100潜伏期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33,P=0.000)。糖尿病组患者的P100振幅比正常对照组的P100振幅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10,P=0.000)。糖尿病组患者OPS总振幅及各子波振幅均比正常对照组OPS总振幅及各子波振幅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320,P=0.000;t=3.239,P=0.000;t=4.144,P=0.000;t=7.666,P=0.000;t=5.319,P=0.000)。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患者的平均RNFL厚度及鼻侧、下方及颞侧RNFL厚度均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30,P=0.085;t=0.664,P=0.547;t=1.923,P=0.063;t=1.814,P=0.072)。而上方RNFL厚度明显变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t=7.989,P=0.000)。结论: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前期的患者,视乳头及黄斑区均出现了视功能改变。

  • 标签: 糖尿病 临床前期 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视网膜振荡电位 视神经纤维层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