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3 个结果
  • 简介:眩晕是指患者感受周围环境或自身运动时产生的运动幻觉。眩晕症是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之一。Neuhauser报道眩晕症的患病率约为4.9%,发病率约为1.4%,而周围性眩晕是眩晕症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眩晕门诊中的20.5%。引起眩晕的疾病种类很多,不同疾病引起眩晕的原因是不一样的。按照病变部位的不同,眩晕可以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两大类。

  • 标签: 周围性眩晕 个性化 治疗 诊断 疾病种类 临床综合征
  • 简介:目的分析个性角膜切口对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及裸眼视力的影响。方法90例(106眼)白内障患者分为2组,试验组选择位于角膜最大屈光度径线上透明角膜切口,对照组选择11:00处的透明角膜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检测患者角膜散光及视力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和3个月试验组裸眼视力分别为(4.9±0.15)、(5.0±0.1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8±0.18)、(4.8±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和3个月试验组角膜散光度分别为(0.78±0.39)、(0.79±0.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3±0.32)、(1.52±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术前大多存在〈1.5D的角膜散光。采用个性角膜切口可降低白内障手术角膜源性散光,术后视力恢复好,是一种简便、可行的手术切口。(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3,13:168—169,172)

  • 标签: 个性化角膜切口 白内障 角膜散光
  • 简介:目的探讨人性护理如何具体应用于儿童点药水过程。方法对50例住院患儿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50例患儿点眼药水前后无明显哭闹,配合较好。结论点眼药水是眼科治疗效果最好的方法,儿童点眼药水时强化人性理念,效果好。

  • 标签: 儿童 点眼药 人性化
  • 简介:角膜缘干细胞为正常角膜上皮的自我更新提供了来源,在维持眼表稳态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对成体干细胞认识的加深以及生物组织工程学的发展,培养的口腔黏膜细胞片移植已成为治疗角膜缘干细胞缺损的方法之一。本文就其培养方法、细胞片表型及临床应用结果的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角膜缘干细胞缺损 口腔黏膜上皮细胞 载体 表型特征 最佳矫正视力 新生血管化
  • 简介:验光的目的在于获得清晰的视力,舒适的阅读跟持久的用眼。双眼平衡检查是指在验光时分别测得单眼MPMVA是否支持双眼同时的视觉活动加以检验和调整,最终达到使屈光不正者获得双眼屈光平衡及调节平衡,使屈光不正者真正获得清晰、舒适和持久的视力。双眼平衡的方法包括,棱镜分离法,交替遮盖法,偏振分离法,以及偏振红绿法等。

  • 标签: 棱镜分离法 交替遮盖法 偏振分离法 偏振红绿法 双眼平衡
  • 简介:视野是眼科临床主要的视功能检测手段.常规计算机视野如今已普遍应用,但仍然无法发现最早期的视野缺损.为此,短波长视野、运动觉视野、倍频视野、高通分辨和模型辨别视野、自动瞳孔视野、闪烁视野、微视野、客观视野等多种新型视野检查方法被开发.本文对这些新型视野检查的进展进行介绍.

  • 标签: 视野 诊断 青光眼
  • 简介:近视眼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医学和社会问题,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近视眼的治疗虽经几代人的努力,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果,但因近视眼本身的复杂性,限于现有水平,迄今仍停留在认识阶段,近视眼依旧是个“迷”。通过长期实践,人们已意识到,必须在观念及方法上有所突破,方有可能深入实质,解决问题。现就近视眼的防治研究方法提出一些看法,供讨论参考。

  • 标签: 近视眼 防治 社会问题 复杂性
  • 简介:本刊讯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最新统计报告,《国际眼科杂志》机构用户总计达2028个,分布在10个国家和地区;个人读者分布在20个国家和地区。本刊直接发行的印刷版覆盖20多个国家和地区,电子版、印刷版共发行与传播到海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典型用户有:全球顶尖大学排名第一的美国哈佛大学,

  • 标签: 国际化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全球化 美国哈佛大学 统计报告 眼科杂志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分别对3种眼病190位患者的心理变化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对患者实施了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及健康知识的教育.结果患者以一种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和护理,并让患者对其所患疾病有了正确的认识,均情绪稳定.从而提高了治愈率,大大减少了并发症发生,患者对我们的服务质量较满意.结论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治疗,早日康复.

  • 标签: 心理护理 眼科护理 应用
  • 简介:目的设计整体运动知觉检测方法和研究正常人运动知觉特性.方法设计整体运动知觉测试软件,由微机控制,测定20例(40眼)正常人的运动知觉阈值.结果正常人运动知觉功能与性别及眼别无相关关系,而大于与小于50岁组的运动知觉分数值分别为4.47±0.40、4.85±0.16,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建立了整体运动知觉检测方法,为临床应用打下了基础.

  • 标签: 整体运动知觉 视野 正常人
  • 简介:马氏杆由一系列的平行的柱镜组成。被检查者双眼注视远处点状光源,此时在一只眼前放置马氏杆,就使该眼前点光源变成直线;而另一只眼前未放置马氏杆所见的点状光源仍为点状,从而使双眼所见物像不同。马氏杆观察眼前的点状光源就变成一条线状光,并且此条线状光的方向与组成马氏杆的柱镜长轴方向是互相垂直的。采用马氏杆加三棱镜检查出的斜视度数(包括隐斜和显斜两部分)。

  • 标签: 马氏 Maddox ROD 点状光源 双眼注视 斜视度
  • 简介:目的对改良翼状胬肉手术方法进行安全性评估的研究。方法188例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改良方法进行翼状胬肉手术。对照组按照《眼科手术图谱》传统翼状胬肉切除术方法进行手术。记录所有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角膜上皮修复时间。术后每周随访,记录术后1周、2周、3周、4周时结膜充血情况及结膜充血完全消退时间。随访3个月,记录发生角巩膜溃疡、结膜肉芽以及翼状胬肉复发的病例数。结果实验组有96人完成随访,对照组有92人完成随访。实验组患者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为2.42±0.68天,对照组为4.27±1.05天,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结膜充血评分术后1周、2周、3周、4周时分别为3.31±0.47、2.76±0.74、1.89±0.860.94±0.70,对照组分别为3.84±0.37、3.58±0.67、2.93±0.71、1.85±0.78,两两比较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膜充血消退时间实验组为5.15±0.92周,对照组为7.20±1.08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未发生结膜肉芽,对照组为14例,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发生角巩膜溃疡4例、复发4例,对照组为7例、5例,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的翼状胬肉手术方法在术后角膜上皮修复时间、术后结膜充血程度、结膜充血消退时间、结膜肉芽发生率上忧于传统手术方法,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在角膜溃疡发生率、翼状胬肉复发率上改良手术方法与传统手术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翼状胬肉 手术方法 改良
  • 简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AMD)是一种导致老年人视力减退和失明的主要疾病,对老年人及其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我们在分析AMD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基础上,对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最新AMD治疗方法进行综述,并对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性和局限性进行阐述和说明。

  • 标签: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脉络膜新生血管 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探索相对稳定性强、一致性好的大鼠角膜碱烧伤动物模型。方法:将87只SD大鼠分为角膜缘碱烧伤20s组(A组。34只),角膜缘碱烧伤40s组(B组,23只),角膜中央碱烧伤40s组(C组,30只),用浸润1mol/L氢氧化钠的滤纸片,分别烧灼大鼠角膜缘和角膜中央,术后7d裂隙灯显微镜观察角膜透明度、角膜溃疡及角膜新生血管情况,并记录上述指标。结果:角膜缘碱烧伤(B组)较角膜中央烧伤(c组)溃疡发生率、角膜穿孔率和角膜上皮荧光素钠染色阳性率高,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角膜缘烧灼时间长组(B组)溃疡发生率及角膜穿孔率高于角膜缘烧灼时间短组(A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烧灼角膜缘和角膜中央(A,B,c组)均能诱导出角膜新生血管。结论:对于研究角膜新生血管的动物模型,以选择3mm圆形滤纸片角膜中央烧伤为佳;对于研究角膜缘干细胞缺乏所致角膜病变的实验,以选择环形滤纸片放置于角膜缘20s为佳。

  • 标签: 角膜 碱烧伤 动物模型 新生血管 大鼠
  • 简介:近10年来,聋病相关基因定位克隆取得迅猛发展。耳聋作为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基于聋病大家系应用位置候选基因策略是首选的定位克隆方法。连锁分析是定位单基因疾病的一种遗传统计学方法,其依据是重组和交换原理。在定位区域内,根据基因的表达模式或编码蛋白的功能,选择候选基因进行突变筛查,探寻导致耳聋的分子病理机制。

  • 标签: 定位克隆 致病基因 耳聋 单基因遗传病 分子病理机制 候选基因
  • 简介:间歇性外斜视(intermittentexotropia,IXT,X(T))是介于隐性斜视与显性斜视之间的一种过渡型斜视。在各类共同性外斜视中占第一位。间歇性外斜视发病原因主要是集合和分开功能之间平衡失调,集合功能不足以及融合功能低下引起。平均发病年龄岁,女性多发。斜视角随注视距离、注意4力强弱、视力疲劳状态在正位与外斜视间变动。

  • 标签: 间歇性外斜视 能力评估 隐性斜视 视力疲劳 显性斜视 斜视角
  • 简介:理论支配眼及附属器的三又神经感觉支分布在三个区域:眼区、上颌区和下颌区。支配眼及附属器的神经纤维主要在眼区,下睑除外。下睑由上颌区神经纤维支配。通过麻醉可以阻断感觉神经传导使痛觉消失。

  • 标签: 麻醉给药 并发症 眼部 神经纤维 感觉神经传导 附属器
  • 简介:目的比较压抑膜遮盖与眼罩遮盖治疗大龄儿童弱视的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采用两种方法治疗的53例大龄儿童弱视患者的病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压抑膜遮盖法治愈率为15.6%,好转率为62.5%,眼罩遮盖法治愈率为9.5%,好转率为52.4%,两种治疗方法治愈率和好转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压抑膜遮盖治疗大龄儿童弱视的依从性好,其实际应用效果优于眼罩。

  • 标签: 弱视 压抑膜 眼罩 遮盖疗法
  • 简介: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性手术的出现,使个体切削成为可能,通过矫正人眼生理系统的高阶像差,人们期望获得超常视力及对比敏感度.但由于像差会受到衍射和散射影响,同时还会随时间、泪膜厚度、瞳孔大小以及调节的变化而波动,从而影响得到无像差的视网膜成像.无像差的视网膜成像还要受到视网膜采样以及大脑神经系统识别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个体切削不一定能产生超常视力.

  • 标签: 视力 个体化 视网膜成像 对比敏感度 泪膜 过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