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为卫生管理者开展满意度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文献分析、专家咨询等方法构建患者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进行筛选。结果经过开展两轮专家咨询最终形成患者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结论专家咨询法是构建指标体系简便易行的方法之一。

  • 标签: 住院患者 满意度 评价指标体系
  • 简介:听障儿童的康复效果取决于康复服务质量的优劣。听障儿童全面康复模式的提出与推广,为现行听障儿童康复服务实践提供了意识与行动的指南。本文以听障儿童全面康复理念为指导,遵循生态学和教育评价学的基本思维方法,从影响康复效益的关键因素出发,阐述听障儿童全面康复质量的结构要素与变量,以期为全国听障儿童全面康复服务质量监测体系的建立提供专业性的探讨。

  • 标签: 听障儿童 全面康复 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 简介:0~3岁是儿童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学习语言最关键的时期,这一普遍规律对听障儿童也不例外。听障儿童早期干预是指对新生儿3个月明确诊断,6个月采取干预措施,做到早发现、诊断,早验配助听器或植人人工耳蜗,并及早进行康复教育。

  • 标签: 听障儿童 早期干预 支持体系 验配助听器 大脑发育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鼾症PSG监测及有效开展术后监护对治疗鼾症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06例门诊及病房因打鼾就诊的患者进行PSG监测,对其中86例重度患者进行综合分析后得到确诊实施手术治疗,提出鼾症术后监护应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持续脉氧饱和度监测,防止术后大出血和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通过各项综合护理,86例手术后恢复良好,无1例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开展多导睡眠监测并对符合鼾症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同时采取积极有效护理干预,有利于尽早诊治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鼾症 PSG监测 术后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务工作者锐器伤发生的原因及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方法根据本院上报的锐器伤异常事件处理报告单资料统计,自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共发生锐器伤110例,结果资料显示发生锐器伤人员分布中护士(包括实习护士)所占比率最高,达80.91%;工作年限0~5年发生率最高,达65.45%;发生的地点主要是病房59.09%,其次是手术室10.91%及输液中心8.18%;引起损伤的锐器种类主要是针头,达70.91%;锐器的最初目的用于静脉输液及采血所占比例60.91%;锐器伤发生环节主要是处理锐器物时40%及配药时14.54%;发生锐器伤时未戴手套占60%;锐器伤不明感染源的占71.82%;已知病人源情况HBV(+)5例,HCV(+)2例,TP+1例。结论发生锐器伤的高危人群是护士及低年资医务人员,操作不规范,防护意识不强是锐器伤的主要原因,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实施标准预防,规范操作,正确处理锐器物,是减少锐器伤的发生,预防医务人员院内感染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医务人员 锐器伤 职业培训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脑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对64例脑卒中者做颈动脉超声检查,同时检测两组的血糖、血脂、和纤维蛋白原等生化指标。结果脑卒中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斑块部位与脑卒中部位有显著同侧相关性(P<0.05).脑卒中组TG、餐后血糖及纤维蛋白原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相关生化指标的异常可以作为评价脑缺血性疾病及其程度的一个手段。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儿科临床实验教学经验方法的总结,得出了贯穿整个儿科临床教学过程的儿科临床技能培训教学新体系,强调了模拟训练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提高了临床教学效率和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保证了儿科临床实践教学质量。

  • 标签: 儿科临床技能培训教学体系探讨
  • 简介: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危及生命。如何规避喉返神经损伤是外科医师一直探索的课题。甲状腺手术中常规识别喉返神经是喉返神经保护的"金标准"。但即使外科操作标准化,

  • 标签: 监测 手术中(Monitoring Intraoperative) 喉返神经(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骨代谢变化的情况和临床指标。方法2012年1月到2015年5月之间在我院就诊的4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列为观察组,40例身体健康的体检者列为对照组。将血清钙(Ca)、磷(P)、骨钙素(BGP)、25-羟维生素D3〔25-(OH)D3〕、甲状旁腺素(PTH)、尿钙/尿肌酐(UCa/Cr)和Ⅰ型胶原吡啶交联C终端肽(CTx)进行测定,采取酶联免疫法对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水平进行测定,采取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患者的骨密度(BMD)进行测定。采取统计学的方法对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骨代谢多种指标之间的联系。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骨钙素〔(15.97±4.89)mg/L〕、血钙〔(2.55±0.899)mmol/L〕都有着明显的降低,骨密度〔(1.02±0.46)g/cm2〕、25-羟维生素D3〔(43.96±8.56)mmol/L〕、Ⅰ型胶原吡啶交联C终端肽〔(566.13±303.40)ng/L〕和尿钙/尿肌酐(0.51±0.38)都有着明显的升高,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192.18±21.34)μg/Lvs.(241.87±18.73)μg/L〕有着明显的降低。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有骨代谢不正常的问题,骨的吸收和形成达不到平衡。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血骨钙素、骨密度和Ⅰ型胶原吡啶交联C终端肽相关,提示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参与肾病综合征患者骨代谢不正常的改变,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有可能变为新的能够反映肾病综合征患者骨质疏松的指标

  • 标签: 骨代谢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 简介:目的探索我国听障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核心指标。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国六大片区6所高校的238名听障大学生施测,了解听障大学生对生活各领域满意度的主观评价。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显示,听障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核心指标有5个,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这5个指标是稳定的。结论听障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核心指标按其满意程度排序,由高到低依次是健康状况、自我决定、社会融合.权利.学业与校园生活。

  • 标签: 听障大学生 生活满意度 核心指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基层医院院内感染监测中与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的相互配合问题。方法在院内各临床科室中都配备1名专业感染控制人员,每月定期进行采样监测,同时在微生物检验实验室中展开细菌监测工作,找到菌落超标原因,为院内感染监控提供可靠数据。根据各科室实际情况对医护人员手、空气、物品、消毒液、医疗器械等细菌量进行监测,并及时与院感科沟通反馈,同时做好检验科自身感控工作。结果微生物检验室将院内感染病原微生物的鉴定、培养、药敏实验等检测结果定期向科室和院感科报告,当院内感染爆发时,承担相应检测工作。结论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在院内感染检测中占据十分重要地位,应配合院感建立良好组织机构和宣传机制,探索更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预防措施。

  • 标签: 基层医院 院内感染 微生物检验 监测 配合
  • 简介:在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现和干预过程中,漏筛和随访丢失是最常见的问题。美国的听障儿童早期发现和干预体系力求从制度和流程上尽可能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以保证所有听障婴幼儿都能及时纳入干预体系中。本文介绍了美国听障儿童早期发现和干预(EarlyHearingDetectionandIntervention,EHDI)体系,主要包括其实施架构、绩效评估的关键指标及成功经验等内容,以期为我国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听障儿童早期发现和干预体系提供借鉴。

  • 标签: 早期听力检查和干预 听障儿童
  • 简介:目的通过对手术前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患儿进行脉氧监测,探讨单纯扁桃体切除、单纯腺样体切除、腺样体伴扁桃体全部切除3种术式对OSAHS的手术疗效。方法选取由标准多道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确诊符合儿童OSAHS诊断的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单纯扁桃体切除组(A组)、单纯腺样体切除组(B组)、腺样体伴扁桃体全部切除组(C组),每组40例。分别将术前、术后6个月对患儿进行分别脉氧监测监测平均血氧饱和度(meanoxygensaturation,MSpO2)、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oxygensaturation,LSpO2)、氧减指数(oxygendesaturationindex,ODI)及脉率差(整夜脉率最高值-整夜脉率最低值),以此评估不同治疗的疗效。结果3组患儿术后ODI、脉率差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术后LSpO,MSpO2均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3组比较,C组患儿MSpO2、LSpO2较A、B组患儿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脉率差较A、B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MSpO2、LSpO2、ODI、脉率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扁桃体切除、单纯腺样体切除、腺样体伴扁桃体全部切除3种术式均对儿童OSAHS有疗效,腺样体伴扁桃体全部切除术疗效显著。

  • 标签: 脉氧 儿童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术式 手术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及评价。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110例门诊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管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结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3.45±1.10)分,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77.00±3.20)分,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门诊患者采用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实施管理后,可以有效提升临床护理工作开展质量和效率,提高护理质量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质量控制体系 门诊护理 应用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老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性正压通气的监测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56例老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研究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参数值变化;结果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有助于老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NIPPV治疗顺利开展,改善动脉血气指标

  • 标签: Ⅱ型呼吸衰竭 无创性正压通气 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层流手术室开关门次数、手术人数与空气洁净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4月的21例不同手术,均在万级层流手术间,记录手术期间的手术人数与开关门次数,采用平板暴露法对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洁净手术室万级手术间手术过程中进行空气监测,细菌采样,监测手术人数及开关门次数对手术间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手术间人数,大于10人组与小于10人组比较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间总开门次数,大于50次组与小于50次组比较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万级手术间手术人数对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没有影响;手术室总开门次数大于50次,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明显上升。

  • 标签: 层流手术室 动态条件 空气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喉罩气道联合纤支镜术中监测喉返神经功能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①19例患者甲状腺良性肿瘤12例,恶性肿瘤7例,共解剖显露喉返神经21例次。②术中监测系统一次性双管喉罩、纤维支气管镜、神经刺激仪、腹腔镜高清成像系统等。③具体方法首先利用喉罩气道行全麻,然后术中显露喉返神经,最后将探针用电流刺激喉返神经,将纤维镜通过喉罩气道在高清显示器上观察声带活动。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8例次成功刺激声带活动,3例失败,成功率85.7%,术后1例患者出现声音嘶哑。结论在甲状腺手术中,喉罩气道联合纤支镜术中观察声带活动来监测喉返神经功能安全、经济、有效。

  • 标签: 甲状腺切除术 喉返神经 术中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