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验证新编中文普通话版嘈杂语噪声下语句识别表在、听、+听三种模式下的等价性。方法招募27名听力正常人,采用二因素(视听模式、测试表号)重复测量实验设计,分别在单视觉.单听觉(65dBSPL言语强度、-6dB信噪比)及视听结合三种模式下,在声场中完成对27张嘈杂语噪声下语句识别表的言语识别率测试。三种视听模式及测试表号在所有受试者中均衡排布。结果综合三种视听模式的识别率,27张表的识别率无显著性差异(F=0.929,P=0.568)。.听、+听三种模式下的语句识别率分别为33.4±14.1%、40.9±14.4%、91.4±7.3%,两两之间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结论视觉信息的补充,可有效提高噪声下的语句感知能力。新编中文普通话版嘈杂语噪声下语句识别表在。听、+听三种模式下均等价,可用于人工耳蜗植入疗效的评估。

  • 标签: 言语识别 视听觉 噪声
  • 简介:听觉技术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与之相关的骨听觉机制、骨听力检测、骨听觉刺激等相关产品问题引起临床医生关注。本文就上述内容予以简述并提出:鉴于骨听觉机制复杂,数值模型可能是一种可行研究方法;骨听觉诱发电位反应阈值检测临床价值高,评判测试结果时需参考测试条件;全植入式骨听觉刺激装置满足临床需求。

  • 标签: 骨导 听力
  • 简介:听觉装置(bone-conductiondevices,BCDs)目前广泛应用于言语康复领域。本文将BCDs分为传统BCDs,被动驱动BCDs,主动驱动BCDs(穿皮BCDs,经皮BCDs)和口内BCDs等分类,分别阐述其工作原理、适应证及缺陷。由于穿皮BCDs术后皮肤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和美观考虑,今后发展方向为经皮BCDs,其挑战在于设备的效能、长期稳固的连接,对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对MRI的兼容性。主动驱动经皮BCDs未来发展前景良好,但仍需相关临床研究支持。

  • 标签: 骨导听觉装置 被动驱动骨导助听装置 主动驱动骨导助听装置
  • 简介:听性脑干反应(ABR)由于其客观性、无创、不需受试者主动配合、不受镇定剂影响等优点.已被作为一种可靠的听力检测工具.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及特殊人群的听力评估。然而人们大多进行气ABR测试来获取大概的气听力.但其结果不能区分听力损失的类型。尤其对于那些不能很好配合纯音测听的人群,如先天性外耳道闭锁和中耳炎的患儿、智力缺陷人群.确定其听力损失类型一直存在一些阻碍。因此,骨ABR的检测对于这部分人群就显得尤其重要,但其为什么一直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话题,本文就骨ABR的机制、方法和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 标签: 听性脑干反应测试 骨导 先天性外耳道闭锁 ABR测试 部分人群 听力评估
  • 简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vestibularaqueductsyndrome,LVAS)是以前庭水管扩大伴有感音神经性耳聋为特征的一种临床独立病症,由Valvassori等[1]于1978年首先描述并正式命名.是先天性内耳畸形的一种,Okumara等[2]进一步将其分为合并耳蜗畸形(如Mondini畸形)与不合并耳蜗畸形两个亚型,但前者不列入LVAS的范畴.其临床发病率约占儿童和青少年感音神经性聋的15%.随着CT、MRI等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大前庭水管综合征逐渐被报道,为了加强对该病的认识,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 标签: 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 LVAS 胚胎发育 病因学
  • 简介:目的研究先天性外耳道闭锁小儿气和骨短声诱发的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ABR)的特点,评价骨ABR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受试者分为两组。组1(闭锁组)为16例(21耳)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患者,年龄在1~13岁之间,平均为5.62岁;组2(对照组)为正常听力小儿15例(25耳)。年龄在1~13岁之间,平均为6.1岁。比较两组气、骨ABR的特点。结果闭锁组气、骨ABR反应阈值分别为(73.81±7.4)dBnHL和(6.19±4.98)dBnHL,正常组分别为(23.20±4.76)dBnHL和(5.60±5.07)dBnHL。30dBnHL刺激强度下闭锁组骨ABR潜伏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闭锁组气、骨ABR阈值差值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骨ABR可以用于评估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患者的耳蜗功能。

  • 标签: 听性脑干反应 骨导 气导 短声 先天性外耳道闭锁
  • 简介:摘要目的陪伴式乐分娩对产科质量的影响效果探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200例妇产科就诊产妇,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娩方式,护理组采用陪伴式乐分娩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剖宫产率、难产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结果护理组产妇的剖宫产率、难产率以及产程时间分别是10.00%(10/100)、10.00%(10/100)以及(515.40±27.10)分钟,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妇产科就诊产妇采用陪伴式乐分娩方式,可以明显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产妇剖宫产生产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陪伴式导乐分娩 产科质量 影响效果 探讨
  • 简介:目的分泌性中耳炎导致骨听力下降的比例比人们认识的要高.方法:收集分泌性中耳炎患者33例(36耳),传导性聋16例(16耳);感音神经性聋11例(12耳),混合性聋6例(8耳),鼓室图为B或C,声反射消失.结果经过4-12周治疗后,传导性聋患者听力改善或恢复12耳,无效4耳;感音神经性聋听力改善7耳,无效5耳,混合性聋听力改善2耳,无效6耳;结论分泌性中耳炎可导致感音神经性聋.病程的长短是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鼓室图能否转为A型是判断疗效的客观指标指标.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咽鼓管 感音神经性聋 传导性聋 听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一对一全程乐联合自控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科质量的影响。方法100例实行一对一全程乐联合自控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乐镇痛组),对照组100例实行传统分娩(传统分娩组)。观察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产程,分娩方式。结果乐镇痛组镇痛效果优于传统分娩组,产程时间明显缩短,并降低手术产率。结论一对一全程乐联合自控硬膜麻醉分娩镇痛,可显著减轻分娩时的疼痛,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促进自然分娩,但不增加新生儿窒息率,且对母婴无副作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产时服务新模式.

  • 标签: 一对一全程导乐,自控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
  • 简介:目的:SLC26A4基因突变已被证实与前庭水管扩大及其相关的内耳发育畸形密切相关。本研究对12例不合并前庭水管扩大的内耳畸形耳聋患者进行基因筛查,以明确其可能的致病相关基因。方法所有患者均通过颞骨CT及内听道MRI明确其内耳发育畸形特征。知情同意后采集患者外周血基因组DNA,对SLC26A4基因、GJB2基因等进行直接测序,序列与NCBI网站标准序列比对分析。对其中2例患者采用高通量芯片进一步测序研究,该芯片包含51个已明确耳聋致病性的基因。结果本研究检出1例携带SLC26A4基因c.2219G>T(rs111033310)杂合突变,1例携带GJB2基因c.235delC杂合突变,其他患者均未检出上述基因可疑致病突变。基因芯片检查结果显示,1例检出3种少见杂合错义突变(检出率<1%),分别为CDH23基因(rs181658753)、STRC基因(rs143613180)和WFS1基因(rs142651446);另1例检出2种新的杂合错义突变TRIOBP基因(c.6196G>A,p.Glu2066Lys)及LOXHD基因(c.1261C>T,p.Arg421Trp),及一种剪切区突变ESRRB基因(c.1057+8C>T)。结论本研究通过基因直接测序及高通量芯片测序,检测到6个基因的少见突变及新突变。包括遗传因素在内的内耳畸形及听力异常致病相关因素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内耳发育畸形 先天性耳聋 基因 突变筛查
  • 简介:对于任何喉科专家来说正确评估喉的功能和结构是必要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不仅需要有白色光源系统,而且还需要一套完整的频闪喉镜检查系统。普通白色光源可以很好的检查一般的喉部疾病,但是频闪喉镜检查系统可以更进一步地评价声带的振动性能,是一个动态的观察系统。一个现代化的诊疗中心如果要进行高质量的嗓音外科工作,频闪喉镜检查系统必不可少的,它可以帮助、判断患者的病理改变并有助于手术效果的判定。例如,一些瘢痕等病变在白色光源系统下并不能被清楚的看到,而在频闪喉镜检查下就明显的表现为黏膜波的消失。

  • 标签: 检查系统 频闪喉镜 STORZ KARL 光源系统 喉部疾病
  • 简介:助听器可为听力损失患者提供听觉帮助,尤其是全数字高端助听器.集合了方向性麦克风、降噪和助听器反馈消除等先进技术.使助听器获得了更多的功能和更大的增益.从而使配戴者听到的声音更加清晰、舒适。但是,在噪声、混响等一些特殊的收听环境中,助听器的功效便大打折扣,言语清晰度下降很多,需要借助一些辅听设备来改善。目前,市场上广泛使用且行之有效的就是无线调频辅听系统

  • 标签: 系统 调频 助听器 言语清晰度 听力损失 麦克风
  • 简介:处于言语发育期的儿童,听力损伤将直接影响其语言能力的发展。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是不可治愈的,助听器和人工耳蜗可以进行有效的听力补偿或听力重建,为听障儿童带来了福音。但助听器和人工耳蜗与人耳的功能仍有差距,听障儿童配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后还需要接受专业的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在康复训练过程中,不可以忽略FM无线调频系统,它可以帮助听障儿童听得更清楚,听障儿童只有在“听清楚”的基础上,才能“说明白”。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于2008年开始为在训聋儿提供FM无线调频系统服务,笔者通过临床使用及文献学习.对该系统有了进一步了解,现介绍如下。

  • 标签: 系统 临床应用 调频 FM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 聋儿康复研究中心
  • 简介:对聋儿实施有效的听觉言语康复是一个艰辛而复杂的教学过程。教学目的性不强.教学针对性差以及辅助性教学管理手段与系统支持不足,是影响康复教师教学效能不高的重要原因。本研究从实际需要出发,以有效教学方案为蓝本,遵从听力语言康复教学的规范化流程,利用日益成熟的教育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编程技术,研制适用于网络环境的0~6岁聋儿听力语言康复教学教师备课系统,使之成为听力语言康复教师教务管理、目标制订、教案编辑,计划编排。教育评价.经验分享和自我反思的有力工具,初步实现康复教学准备手段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以期通过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提升聋儿康复教学质量和水平,提高聋儿听力语言康复效果。

  • 标签: 聋儿康复 备课系统 教学管理
  • 简介:目的调查我国特殊教育系统在岗言语治疗师(speech—languagetherapist,ST)现状。方法采用中国国际言语语言听力协会自编的调查表对言语治疗师个人情况和专业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我国特教系统言语治疗师人数较少,且存在地区发展不均衡状况,同时缺乏高学历、高职称、高年资治疗师,在继续教育培训方面相对不足。结论我国言语治疗师在数量与质量上存在很大程度的欠缺,亟需加强言语冶疗师培养力度并建立完善的在职培训体系。

  • 标签: 康复 言语治疗师 调查
  • 简介:目的:以SLC26A4基因热点突变c.919-2A>G和p.H723R为对象,研究SLC26A4基因单等位基因突变在中国汉族非综合征大前庭水管(enlargedvestibularaqueduct,EVA)耳聋人群中的出现频率,并通过与正常听力人群的比较评估该疾病SLC26A4单等位基因突变的检出与疾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通过Sanger测序对121例EVA耳聋患者进行SLC26A4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及剪切位点的序列筛查,经耳聋基因突变检测芯片对3056例正常听力对照进行热点突变筛查,分别确定c.919-2A>G和p.H723R单杂合突变在两组人群中的出现频率,利用统计软件SPSS19.0分析其统计学差异。结果121例EVA耳聋患者中有78例样本检出SLC26A4基因双等位基因突变,12例样本检出单等位基因突变,其中6例为c.919-2A>G单杂合突变,2例为p.H723R单杂合突变,共占患病人群的6.61%;3056例正常听力对照中发现33例c.919-2A>G和9例p.H723R单杂合突变,占对照人群的1.37%;Fisher’sexact检验显示,SLC26A4基因c.919-2A>G和p.H723R单杂合突变的出现率在EVA耳聋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1)。结论SLC26A4单等位基因突变在EVA耳聋患者中的出现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人群,提示携带SLC26A4单等位基因突变的EVA耳聋患者可能存在无法用常规外显子测序方法所检出的其它致病基因突变,需进一步研究,并在相关遗传咨询中加以注意。

  • 标签: 前庭导水管扩大 SLC26A4 单等位基因突变 遗传咨询
  • 简介:影像手术导航系统是利用特殊设计的计算机软件,将患者术前CT或MRI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并通过术中定位系统,对手术器械在视野中的位置进行精确定位,术者参照显示在计算机监视器上的三维影像(水平位、矢状位、冠状位)观察到手术器械的实际位置。

  • 标签: 手术导航系统 计算机软件 耳科 法国 手术器械 三维影像
  • 简介:目的对一种自助听力测评系统进行初步临床评估,为其在大范围人群推广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95例志愿者采用自助听力测评系统在噪声小于45dB(A)的非隔声室环境下自主进行250、500、1000、2000、4000Hzl司值的测试,然后由专业人员采用GSI-61纯音听力计(在本底噪声低于30dB(A)的标准隔声室中)进行相同频率阈值的测试,计算各频率闽值差值。根据两种方法测得的平均听闽分别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听力障碍分级,应用Kappa检验进行一致性分析。计算系统诊断中度及以上听力障碍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自助听力测评系统与纯音听力计测得的阈值吻合度较好。Kappa检验显示根据两种方法进行听力障碍分级的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Kappa=0.858,P=0.00)。系统诊断中度及以上听力损失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8.9%。结论本自助听力测评系统提供了一种快速便捷的自助式听力测评方法,经对比试验验证测得的结果较为准确,但需进一步在较大规模人群中进行应用验证。

  • 标签: 自助听力测评系统 纯音测听 听力障碍
  • 简介:影像手术导航系统是利用特殊设计的计算机软件,将患者术前CT或MRI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并通过术中定位系统,对手术器械在视野中的位置进行精确定位,术者参照显示在计算机监视器上的三维影像(水平位、矢状位、冠状位)观察到手术器械的实际位置。

  • 标签: 手术导航系统 计算机软件 耳科 法国 手术器械 三维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