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输尿管镜微创术与开放性尿道吻合术在临床治疗尿道损伤的疗效。方法:临床纳入尿道损伤患者40例,根据入院后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手术方案选择为输尿管镜微创术,对照组手术方案选择为开放性尿道吻合术,每组2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膀胱冲洗、留置导管、术中出血等)、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术后出血、尿道狭窄、勃起障碍、尿瘘、尿失禁等)以及治疗有效率等。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研究组术后最大尿流率(MFR)为(15.1±3.6)mL/s,对照组术后最大MFR(10.2±2.5)mL/s,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发症方面,研究组尿道狭窄、勃起障碍、尿失禁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输尿管镜微创治疗尿道损伤的疗效确切,患者恢复较快,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 标签: 输尿管镜微创术 开放性尿道吻合术 尿道损伤 并发症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包皮环切术整形改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包皮过长和包茎患者共23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包皮环切术,共117例;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传统包皮环切术共117例。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的手术出血量以及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则明显比对照组要短,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率为23.1%,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66.7%,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患者的IIEF-5评分在术后评分出现下降,并且对照组患者下降的幅度大于对照组,说明患者术后性功能受到影响,但观察组的影响要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性差异。而患者在TSS评分方面,对照组对比手术前后改变不大,观察组患者则是在术后患者性生活满意度得到提高,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改良包皮环切术安全、美观,能够有效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可为患者提供满意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包皮环切术 整形 改良
  • 简介:目的:建立适用于调查现场阴道毛滴虫湿片检测的质控方法。方法:比较多种染色方法,并优化滴虫染色镜检法的条件,选择最佳的验证方法与现场湿片检测结果进行比对。结果:吖啶橙染色的观察效果最好,与现场湿片检测结果的符合率达到94.7%。结论:吖啶橙染色镜检方法可以作为阴道毛滴虫病的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 标签: 阴道毛滴虫 湿片法 吖啶橙染色法 培养法
  • 简介:线结位于切口内的皮内双层缝合法作为标准缝合技术,十多年来在美容外科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该技术由一个浅层和一个深层的真皮连续缝合组成的皮内双层缝合组成,除了长度大于40cm的长切口之外,没有皮内定位缝线,

  • 标签: 双层缝合 缝合技术 切口 皮内 美容外科 连续缝合
  • 简介:目的:探讨小切口超声乳化法治疗腋臭的疗效。方法:随机将436例患者分成2组,治疗组230例应用小切口超声乳化法治疗,对照组206例应用小切口剪刮法治疗。结果:小切口超声乳化法疗效较好,有效率为89.41%,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为6.47%,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小切口超声乳化法治疗腋臭,疗效好,遗留瘢痕小,并发症少。

  • 标签: 腋臭 手术方法 超声乳化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我院因社会因素所致选择剖宫产产妇子宫切口使用连续单层缝合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间收治的92例因社会因素要求进行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将研究对象分为单层组及套锁组,单层组产妇采用连续单层缝合法缝合,套锁组采用连续套锁缝合法缝合子宫,比较两组产妇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及主观满意度之间的差异。结果:单层组产妇手术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少于套锁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套锁组,随访主观满意度高于套锁组,其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单层缝合可以在因社会因素所致剖宫产产妇术后缝合中发挥积极作用,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产妇主观体验。

  • 标签: 剖宫产 社会因素 连续单层缝合
  • 简介: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感染患者采用B超引导下穿刺进行治疗的疗效,为临床有效治疗术后切口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在医院进行剖宫产,并且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产妇共56例。试验组产妇选择B超引导下穿刺手段进行治疗,对照组产妇常规治疗。结果:试验组产妇中无效及总有效情况分别为2例(7.14%)、26例(92.86%),对照组产妇中无效及总有效情况分别为7例(25.00%)、21例(75.00%),试验组产妇中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中拆线时间、体温高峰及住院时间平均值分别为(7.02±0.71)d、(36.63±0.28)℃、(4.01±2.93)d,对照组产妇中拆线时间、体温高峰及住院时间平均值分别为(9.82±0.93)d、(37.72±0.69)℃、(9.53±1.4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中硬结及红肿渗液情况分别为2例(7.14%)、6例(21.43%),试验组产妇中硬结及红肿渗液情况分别为12例(42.86%)、23例(82.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诱发剖宫产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多种多样,临床上采用B超引导下穿刺技术进行治疗时,可使产妇切口感染情况得到显著改善,有利于产妇的康复,在临床上值得重视。

  • 标签: 剖宫产 B超引导下穿刺 子宫切口感染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采用"W"形切口(A组)及"1"字形腋窝皱襞切口(B组)的顶泌汗腺修剪术治疗腋臭,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5月-2013年12月采用两种切口的顶泌汗腺修剪术治疗腋臭163例,其中A组84例,B组79例,对其术后的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术后发生血肿5例、皮瓣坏死3例,切口裂开11例,局部瘢痕增生13例,异味残留3例;B组术后发生血肿4例,皮瓣坏死2例,切口裂开3例,局部瘢痕增生4例,异味残留4例。A、B组在切口裂开、局部瘢痕增生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字形腋窝皱襞切口较"W"形切口的顶泌汗腺修剪术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腋臭术后并发症。

  • 标签: 腋臭 顶泌汗腺 修复术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究改良经阴道子宫全切除术治疗非子宫脱垂良性子宫病变的效果。方法:病例来源于我院2010年3月至2014年1月妇产科收治的非子宫脱垂良性子宫病变需行子宫全切术病患154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77例,对应随机数字是奇数者归入对照组,对应偶数者归入观察组。对照组施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观察组施行改良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术中输血与出血量、手术所需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与出血、术后发热、开始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长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中输尿管膀胱损伤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改良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对病患的手术创伤较小,能够积极促进病患健康恢复,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特点,临床前景广阔。

  • 标签: 非子宫脱垂良性子宫病变 改良经阴道子宫全切除术 开腹全子宫切除术 并发症
  • 简介:目的:评价单切口可调节AjustTM吊带治疗固有括约肌障碍型(ISD)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26例接受AjustTM吊带手术的经尿动力学检查证实为尿道固有括约肌障碍型(ISD)SU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于术后6个月、12个月对患者进行复查、随访。填写经过验证的问卷ICI-Q-SF、PISQ-12、UDI-6/ⅡQ-7,并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膀胱残尿量(PVR)和最大尿流率(Qmax)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本组患者术中均无膀胱损伤、尿道损伤、闭孔血管及神经损伤、术后大腿根部疼痛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随访(26例):治愈率92.3%,有效率96.2%;术后12个月随访(11例):治愈率90.9%,有效率100%。患者术后末次随访症状及QOL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1)。有性生活患者术后PISQ-12评分与术前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患者术后末次UDI-6及Ⅱ-Q7问卷总体评分较术前有统计学意义降低(P<0.05),但10例患者术后末次UDI-6问卷梗阻项目评分较术前增加。患者手术前后PVR无统计学意义变化(P>0.05),术后末次Qmax较术前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justTM吊带手术是治疗固有括约肌障碍型(ISD)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微创、安全的手术方法,短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 标签: 压力性尿失禁 可调节吊带 固有括约肌障碍 疗效 膀胱出口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