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颅后是神经外科手术中相对困难的部位,传统颅后手术不要求严密缝合硬脑膜,不行骨瓣成形复位,常规放置外引流管。而现代外科微创理念要求尽可能做到解剖复位,

  • 标签: 颅窝 解剖复位 神经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前颅骨折并发鼻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近年收治的28例并发鼻出血的颅前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颅底薄层CT连续扫描,部分患者采用脑血管造影检查.治疗采用脑血管介入、颅底重建、开颅血肿清除等方式.结果仅1例因严重鼻部出血死亡.结论CT检查及脑血管造影对分析病情、设计治疗方案、判断预后十分重要.

  • 标签: 鼻出血 颅前窝骨折 救治分析 并发 脑血管造影检查 开颅血肿清除
  • 简介:目的探讨骨瓣成形术在后颅手术中临床应用。方法对13例后颅开颅的患者行骨瓣成形术,其中后颅硬膜外血肿6例,髓母细胞瘤2例,小脑血管母细胞瘤3例,小脑星形胶质细胞瘤2例。结果所有行后颅骨瓣成形术的患者术后无长期发热、脑脊液漏、皮下积液等并发症。结论后颅骨瓣成形术保持了颅骨的完整性,有效地减少了传统手术的并发症,避免了术后颅骨缺损对患者的不良心理影响。

  • 标签: 后颅窝 骨瓣成形术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总结外伤性迟发性颅后硬膜外血肿的诊治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后硬膜外血肿的病例资料。行保守治疗16例,行手术治疗14例。结果28例复查时发现迟发性后颅硬膜外血肿形成,2例术中发现血肿形成。保守治疗病人均痊愈出院,手术治疗病人术后植物生存1例。伤后6个月随访预后,GOS分级:2分1例,3分2例,4分11例,5分16例。结论外伤性迟发性颅后硬膜外血肿病情隐匿,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有助于改善病人预后。

  • 标签: 血肿 硬膜外 颅后窝 迟发性
  • 简介:目的儿童中颅蛛网膜囊肿(MFAC)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良性颅内占位性病变,但是目前学界对于其外科手术治疗的指征及方法仍有很大争议。本研究的目的意在结合我们临床实践经验及文献复习对这些争议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11年9月至2015年9月间收治的行神经内镜辅助囊肿-基底池造瘘术(39例)及囊肿-腹腔分流术(3例)的42例儿童中颅蛛网膜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儿童MFAC的外科治疗指征,手术方式,临床及神经影像学预后。结果所有患者随访3—36月(平均随访18月),39例(92.8%)临床有效(至少有一种症状改善或完全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者为30例(71.4%)。临床症状中高颅压表现缓解最为明显(治愈率达81.25%;有效率100%)。造瘘术后囊肿缩小及消失37例(95.0%),无一例患儿死亡及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损伤。结论相较于囊肿-腹腔分流手术,神经内镜囊肿-脑池造瘘术同样安全有效,但创伤小。所以对于儿童MFAC的治疗,建议应采取相对积极的态度,治疗方法首选神经内辅助囊肿-脑池造瘘术,但对于每个个体病例需行严格评估,选择最优的治疗方式。

  • 标签: 儿童 中颅窝 蛛网膜囊肿 神经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比较应用不同浓度庆大霉素冲洗液及甲硝唑冲洗液预防后颅开颅手术颅内感染的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分析方法,对2012年1月到2013年3月海军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9例后颅开颅手术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4组,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30例,甲硝唑组29例,生理盐水+庆大霉素8万U组30例,生理盐水+庆大霉素16万U组30例。每组患者年龄范围、手术暴露时间及冲洗液总量,术前术后静脉应用抗菌素预防感染方法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各组术后发热、细菌培养及术后颅内感染情况。结果生理盐水对照组发生感染7例(23.33%),甲硝唑组发生感染6例(20.69%),生理盐水+庆大霉素8万U组发生感染1例(3.33%),生理盐水+庆大霉素16万U组发生感染1例(3.33%)。结论生理盐水+庆大霉素8万U组及生理盐水+庆大霉素16万u组冲洗液预防术后颅内感染明显好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及甲硝唑组(P〈0.05),生理盐水+庆大霉素8万U组与生理盐水+庆大霉素16万U组无明显差别(P〉0.05)。

  • 标签: 后颅窝手术 庆大霉素 颅内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美国Barrow神经外科中心改良双瓣法眶颧入路治疗前中颅底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眶颧入路显微切除的12例前中颅底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操作技巧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讨论。结果术后头颅MRI示蝶骨嵴脑膜瘤4例、海绵窦区海绵状血管瘤和三叉神经鞘瘤各1例、鞍旁高级别肉瘤1例及鞍区脑膜瘤1例,共8例完全切除;3例海绵窦区脑膜瘤和1例岩斜区脑膜瘤大部切除。结论改良眶颧入路,对颅前、中颅底肿瘤提供了最佳暴露。该入路手术步骤相对简便,并且硬膜外即可处理肿瘤基底,减少肿瘤血供;该入路可以较好地显露前中颅底区域,并有效保护病变毗邻重要结构。

  • 标签: 眶颧入路 颅底 显微外科手术 骨瓣
  • 简介:目的探讨外伤性后颅血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6例外伤性后颅血肿根据血肿量和GCS评分情况选择手术或保守治疗.结果本组11例血肿量<10ml,GCS评分>12分,无脑室、脑干受压移位(环池清晰),在严密观察、对症治疗及颅内压监测、CT动态监控下行保守治疗.15例血肿量>10ml,出现意识状态突然变化,烦燥、剧烈头痛、频繁呕吐,而且靠近枕骨大孔区,积极手术治疗.预后18例恢复良好,3例重残,死亡5例.保守治疗无一例死亡.结论外伤性后颅血肿缺乏特有的临床征象,但可以形成枕骨大孔疝而导致死亡.早期诊断比较困难,主要依靠头颅CT或MRI检查.根据出血量和GCS评分而选择手术或保守治疗.

  • 标签: 外伤 颅窝血肿 诊断 治疗 枕骨大孔
  • 简介:血管母细胞瘤(hemangioblastoma,HB)是良性肿瘤,约占所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0.9%-2.1%,生长部位以颅后居多,占颅后肿瘤的7.3%。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较囊性少见,约占全部血管母细胞瘤的22.3%。

  • 标签: 血管母细胞瘤 实质性脑瘤 颅后窝 显微外科
  • 简介:目的观测经鼻入路颅前手术通道上的重要解剖标志。方法成人干性颅骨标本和经福尔马林液固定的成人尸颅标本各10例,在手术显微镜下观测蝶窦、筛窦、筛前动脉、筛后动脉及视神经等结构及毗邻关系,测量两眼眶内侧壁在鸡冠中部和筛前动脉管、筛后动脉管及视神经管颅口处的宽度。经福尔马林液固定的新鲜成人尸颅标本3例,在新鲜尸颅上模拟手术入路,分析解剖标志与手术通道的关系。结果经鼻入路切除钩突,经筛窦和颅前骨质即可进入颅腔。两眼眶内侧壁在鸡冠中部和筛前动脉管、筛后动脉管及视神经管颅口处的宽度分别为(22.3±3.1)mm、(23.0±2.9)mm、(26.2±2.9)mm、(14.7±3.8)mm。结论经鼻入路颅前手术是治疗颅前病变有价值的选择。术中合理扩展手术通道,控制筛动脉出血,早期确定视神经管和颈内动脉走行,保护纸样板及保持中线操作是手术安全开展的关键。

  • 标签: 经鼻入路 颅前 筛动脉 神经解剖学
  • 简介:目的探讨前颅底硬脑膜动静脉瘘引起前额叶血肿的诊断和显微手术策略。方法对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外科的4例前额叶血肿患者术前行CTA和DSA检查证实为前颅底硬脑膜动静脉瘘,采用开颅手术电凝切断瘘口与引流静脉起始端,并清除额叶血肿。术后随访6~24个月。结果术中均顺利切断瘘口及引流静脉起始端;术后无再出血、脑挫伤、癫痫、脑脊液漏,DSA复查无瘘口复发。结论开颅手术治疗几乎适合所有的前颅底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尤其是合并额叶血肿者,开颅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优势在于治愈率高、并发症较少。

  • 标签: 硬脑膜动静脉瘘 前颅窝 显微手术
  • 简介:目的评价后颅减压术(PFD)治疗合并脑积水的Chiari畸形Ⅰ型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EBSCO、PubMed、EmBase、OVID等英文数据库以及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中文数据库,检索从建库到2015年5月31日发表的文献。采用STATA13.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篇文献,86例,PFD治疗83例;PFD术后好转率为82.3%(95%CI74.2%~90.4%);合并脑积水的Chiari畸形Ⅰ型中,女性占62.9%(95%CI52.6%~73.1%)。结论合并脑积水的Chiari畸形Ⅰ型中,女性占大多数;PFD治疗合并脑积水的Chiari畸形Ⅰ型具有较高的有效率。

  • 标签: Chiari畸形Ⅰ型 脑积水 后颅窝减压术 疗效 META分析
  • 简介:前颅底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是硬脑膜动静脉瘘中一种特殊的亚型,较为少见,约占颅内DAVF的5%。该文是一篇关于前颅底硬脑膜动静脉瘘伴额叶血肿的手术治疗的病例报告总结。通过对4例伴有额叶血肿的前颅底动静脉瘘进行病例分析,主要从前颅底动静脉瘘伴额叶血肿的血管构筑形式、临床症状特点及手术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本组病例均采用额下入路DAVF电凝切断瘘口与引流静脉起始端,并同时清除额叶血肿,既顺利的解除了血肿的占位效应,也有效的封闭了瘘口。治疗方式准确到位,术后颅内恢复正常血流,获得长期良好预后。该文的不足之处,病例数较少,而且全部为开颅手术病例,没有介入栓塞病例,缺乏开颅手术和介入栓塞的对照分析,随访时间也不够长,结论总结稍显牵强。建议积累病例,进行更加严密、更长期的随访观察,以期得到更多的信息,从而对本病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及治疗方式有更深入的总结。

  • 标签: 硬脑膜动静脉瘘 额叶血肿 前颅窝底 手术治疗 病例报告 治疗方式
  • 简介:目的评价以更小的创伤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小范围后颅骨性减压窗范围一般在3cm×3cm以内,不切除C1后弓,切除下疝的小脑扁桃体,松解脊髓中央管开口隔膜,疏通第四脑室脑脊液各输出道,使脑脊液循环通畅。结果37例术后12d内MRI示下疝的小脑扁桃体下缘上升到枕骨大孔水平以上。长期随访48例,29例患者症状逐渐改善;14例症状稳定未加重;5例较术前加重,但MRI示脊髓空洞缩小。结论小范围后颅减压术能够改善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作为外科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一种术式。

  • 标签: 后颅窝减压术 CHIARI畸形 脊髓空洞症
  • 简介:在后颅乙状窦后入路开颅术中,尤其是铣刀铣开骨瓣过程中,颅骨关建钻孔位置的选取对横窦、乙状窦的保护至关重要。以往多采用颅骨表面解剖标记来确定关键孔的颅骨外表面的位置,常用的解剖标记包括星点、上项线、乳突后缘等[1]。应用最广泛的为星点,即枕乳缝、顶乳缝、人字缝的交点,此点被广泛认为是横窦乙状窦移行处的颅骨表面标记。

  • 标签: 后颅窝 横窦 静脉窦 星点 上项线 人字缝
  • 简介:目的探讨经颧弓颞下硬膜间入路切除颅中海绵窦区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颅中海绵窦区肿瘤的病例资料,均采用经颧弓颞下硬膜间入路治疗。结果肿瘤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病理:三叉神经鞘瘤14例,脑膜瘤1例。术前症状改善或无明显变化13例,加重2例,术后出现新增脑神经麻痹2例。随访时间3个月-3年,全部病例未见肿瘤复发。无死亡病例。结论经颧弓颞下硬膜间入路切除颅中海绵窦区肿瘤术野显露佳,对神经、血管、脑组织的保护较好,可作为此区域神经鞘瘤的首选方案。

  • 标签: 颅窝 MECKEL腔 海绵窦 神经鞘瘤 脑膜瘤
  • 简介:目的探讨自体筋膜后颅重建术治疗Chiari畸形伴脊髓空洞症的手术方法。方法采取颅颈区减压、硬膜下探查松解、自体筋膜后颅重建术,而不行空洞切开引流。结果34例随访3个月至7.5年,症状改善29例(85.3%),稳定4例(11.8%),加重1例(2.9%),无死亡。MRI复查示,脊髓空洞均缩小,枕大池重现,小脑扁桃体及延髓上升。结论颅颈区减压及自体筋膜后颅重建术治疗Chiari畸形伴脊髓空洞症是首选术式,可获得较好疗效。

  • 标签: 自体斜方肌筋膜 后颅窝重建术 CHIARI畸形 脊髓空洞症
  • 简介:目的探讨前颅底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临床表现及外科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对2011年9月至2012年7月我科收治的3例前颅底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52、56和23岁,头昏1例,额叶血肿1例,硬脑膜下出血1例,3例均经全脑血管造影证实为前颅底DAVF,3例均经开颅手术灼闭瘘口,全部治愈,无术后并发症。结论前颅底DAVF较为少见,手术灼闭瘘口安全、有效,是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硬脑膜动静脉瘘 前颅窝 显微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