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半月节后甘油阻滞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未达到疼痛完全缓解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对1997年至2002年收治的516例三叉神经痛经半月节后甘油阻滞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40例第一次治疗后未能达到疼痛完全缓解.结果91例经再次半月节后甘油阻滞术治疗后完全缓解,39例第三次阻滞后完全缓解,无效10例.失败的主要原因包括卵圆孔穿刺失误,迷走神经反应,无扳机点和普鲁卡因测试不能达到完全不痛.结论强调经皮穿刺卵圆孔的技术掌握和适应症的选择,治疗过程中应做到普鲁卡因测试后完全不痛,我们认为半月节后甘油阻滞治疗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微创,可作为三叉神经痛治疗的首选方法之一.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半月节后根甘油阻滞术 失败 原因
  • 简介:目的探讨显微外科分离和术中电生理监护技术对脊髓脊膜膨出早期修补术后失败患者再手术的治疗价值.方法16例曾于出生3个月~5岁施行脊髓脊膜膨出早期修补术失败的患者,因神经功能障碍进行性加重而再次接受显微手术,术中采用躯体感觉诱发电位仪观察与监测整个感觉通路的整合功能以及反射通路功能;术后2~3周对巨大皮肤缺损者施行植皮手术.结果术后12例患者随访3个月~3年,8例轻度排尿、排便障碍或下肢无力者,术后功能改善良好;2例严重下肢无力及感觉减退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2例严重排尿障碍并已行膀胱造瘘者,术后排尿感觉恢复,但尿控制功能未恢复.结论对脊髓脊膜膨出早期修补术后失败的患者,可根据其神经功能障碍情况,选择性地再次施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神经功能仍可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

  • 标签: 脊髓脊膜膨出早期修补术 再手术治疗 电生理监护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脑室心房分流术(VAS)治疗多次脑室腹腔分流术(VPS)失败后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47例既往多次行VPS失败后改行VA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VAS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3年有效率分别为94%(44/47)、87%(41/47)、77%(36/47)、72%(34/47)、68%(32/47)、64%(30/47)。VAS后发生分流管堵塞14例,感染3例,引流过度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0.4%(19/47)。因分流失败需要再次手术的比例占36.2%(17/47)。结论多次VPS失败后改行VAS,术后短期效果明显,但因各种并发症导致再手术率无降低,长期效果不理想

  • 标签: 脑积水 脑室-腹腔分流术 脑室-心房分流术 疗效
  • 简介:目的总结颅咽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应用显微手术解剖鞍区各脑池,充分利用鞍区各解剖间隙切除90例颅咽肿瘤.结果肿瘤全切除81例,大部分切除9例.手术死亡5例.对72例病人术后随访2个月~8年,平均53.8个月;能正常工作或生活者56例,生活需要照顾者9例,死亡7例.结论正确处理肿瘤与周边结构的解剖关系,以及围手术期的正确处理是颅咽瘤外科治疗的关键.

  • 标签: 颅咽管瘤 显微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颅咽瘤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颅咽瘤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部位分为4种类型:鞍内型、鞍上脑室外型、脑室型和复杂型。手术采用额下入路36例,前纵裂入路12例,翼点入路115例,经胼胝体-脑室入路20例,经蝶窦入路3例。结果肿瘤全切除156例(83.9%),次全切除14例(7.5%),部分切除16例(8.6%)。术后出现尿崩症89例,其中暂时性尿崩症62例;视力恶化30例;手术死亡4例(2.1%)。术后随访3个月~5年,肿瘤复发18例;GOS预后评分:5分150例,4分23例,3分5例,2分4例,1分4例。结论根据颅咽瘤的部位和生长方式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是颅咽瘤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颅咽管瘤 手术入路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成人颅咽瘤手术入路的选择、手术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成人颅咽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手术入路、肿瘤切除程度以及随访资料。结果手术采用传统翼点入路41例,额颢微骨孔入路23例,额下纵裂入路12例,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4例,经眉弓入路3例,经蝶入路1例。肿瘤全切除57例(67.7%),次全切除27例(32.3%);全切率较高的为传统翼点入路(78%)和额下纵裂入路(75%),而额颢微骨孔入路(56.5%)和眉弓入路(50%)全切率较低。结论手术仍然是成人颅咽瘤的主要治疗手段,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患者一般情况等,选择个体化手术入路特别是锁孔手术入路对于尽可能彻底切除肿瘤、减少脑组织损伤非常重要。

  • 标签: 成人颅咽管瘤 手术入路 锁孔入路 微创神经外科
  • 简介:经伤椎置钉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一种方法。理论上能够增加固定器的强度,为骨折的愈合提供更为稳定的固定系统同时有助于骨折复位和后凸畸形的矫正[1,2]。在临床实践中也初步发挥出一定的优势。但是有关伤椎置钉的理论研究尚不完善,临床报告病例较少[3]。

  • 标签: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椎弓根螺钉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分析颅咽治疗效果,并探讨治疗方案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华西医院神经外科从1997年1月至2004年2月间治疗184例颅咽瘤患者,分单纯手术切除、手术+放射外科治疗、非手术治疗三组,分析三组治疗效果和随访情况.结果各治疗方案具有相应的并发症、死亡率、致残率和复发率.并发症以下丘脑损害后症状复杂,发生率63.59%;垂体功能低下发生率53.26%;术后视力减弱或视野缺损加重的有11.41%,其他还有无菌性脑膜炎、脑脊液鼻漏、暂时性偏瘫、缄默性失语、创伤性动脉瘤、癫痫等.平均随访4.36年,16例失访,总体死亡率13.04%.三组治疗效果具有差异,以一次性手术全切除最佳,手术不完全切除结合放疗次之,非手术组疗效最差.总体复发率23.91%,非手术治疗组复发率最高,达33.85%(22/65),手术切除组最低,为16.22%(12/74).结论三种治疗方案远期效果以手术切除组效果最佳.颅咽瘤是富于挑战性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易复发,必要时可结合多种治疗手段以提高疗效.

  • 标签: 颅咽管瘤 治疗方案 放射治疗 保守治疗 疗效
  • 简介:目的评价双切口Chow法腕镜手术减压(ECTR)治疗糖尿病腕综合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糖尿病腕综合征患者70例90腕在局麻下行双切口Chow法腕镜下腕切开手术临床资料。结果根据Kelly分级,随访90腕中74腕优,8腕良,7腕一般,1腕差。优良率为91%。没有复发病例。平均恢复工作时间为3.5周。无手术相关的神经血管和肌腱损伤,无感染病例。结论采用Chow法腕镜下对糖尿病腕综合征进行治疗,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鉴于糖尿病患者机体恢复较差,与常规开放腕手术相比,创伤小的内镜手术更为适合。

  • 标签: 腕管综合征 糖尿病 手术治疗 关节镜
  • 简介:目的探讨颅咽瘤显微手术切除的方法和入路.方法116例经显微手术切除的颅咽瘤中,有囊性变者64例,有钙化者58例,实质性52例,肿瘤直径2cm以下者14例,2.1~4cm61例,4.1~6cm31例,>6cm者10例.99例经右翼点入路,7例经胼胝体前入路,10例经翼点-胼胝体联合入路切除肿瘤.结果经术中观察和影像学资料证实,全切除106例,次全切除6例,大部切除4例.术后随访1月~7年,能参加工作或学习者100例,需生活照顾者14例,死亡2例.结论颅咽瘤早期诊断,显微手术全切除,效果理想.巨大、实质性肿瘤且伴有糖尿病者手术危险性较大,翼点入路是鞍区颅咽瘤显微手术切除的最佳入路.

  • 标签: 颅咽管瘤 显微手术 肿瘤全切除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颅咽瘤显微外科治疗的手术方法、手术入路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儿童颅咽瘤患者显微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33例中肿瘤全切除30例,近全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近全切者术后辅助立体定向放射治疗.31例获随访17月~8.1年,平均4.8年.效果良好者28例,需生活照顾者3例,MRI/CT复查未见肿瘤复发.结论显微手术切除肿瘤是儿童颅咽瘤有效的治疗措施;额颞-眶入路能明显缩短到达肿瘤的距离,能显著提高颅咽瘤手术切除效果.

  • 标签: 颅咽管瘤 显微外科手术 额颞-眶入路 儿童
  • 简介: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subduralhematoma,CSDH)是好发于中老年人的慢性颅内血肿,钻孔引流术是当今公认的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最有效的方法,但仍有3.7%-38%的术后血肿复发率.本文收集了我院2006~2009年收治的CSDH患者35例,采用"L"型引流管引流的方法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引流治疗 “L”型管 钻孔引流术 2009年 颅内血肿
  • 简介:目的:探讨针灸辅助治疗神经型颈椎病伴重度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的神经型颈椎病伴重度睡眠障碍患者86例,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推拿+口服右佐匹克隆片2mg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灸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及睡眠状况,比较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1.17±0.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3±0.79)分(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2.52±1.31)明显小于于对照组的(4.19±2.07)分(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81.40%)(P〈0.05)。结论:针灸辅助治疗神经型颈椎病伴重度睡眠障碍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痛感,改善睡眠情况,疗效显著。

  • 标签: 推拿 针灸 神经根型颈椎病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应用简化式定向置软管吸引术救治脑出血中吸引与颅脑相关血管构筑的关系,以了解所有类似手术方法的科学性、安全性。方法对6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简化式定向置软管吸引术治疗,术后病情稳定或血肿引流干净后,拔前行CT脑血管造影重建(CTA、CTV),了解吸引血肿穿刺路径、吸引与颅脑相关血管构筑的关系。结果对所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定向置术后CTA、CTV分析发现,吸引在穿刺血肿靶点路径中均可安全滑过相关颅脑动脉及静脉,吸引位置准确,引流效果好,术后恢复快,未见置管及引流过程中引流管明显损伤重要相关颅脑血管。结论简化式定向置软管血肿吸引术中所选用的一次性软性引流管设计科学、合理,该手术是定向准确、微创、安全有效、廉价简便的救治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方法。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定向置管 脑血管造影
  • 简介:目的酒依赖患者脱瘾失败的原因。方法对65例酒依赖患者反复出入院脱瘾失败的原因分析.结果酒依赖患者社会适应能力、家庭因素影响、社会文化影响,是导致复饮的关键因素。结论坚持维持治疗,加强生活技能训练是降低复饮率的途径.

  • 标签: 酒依赖 患者 失败 入院 原因分析 维持治疗
  • 简介:颅咽瘤是鞍区常见的胚胎残余性良性肿瘤,一直是神经外科治疗难点之一。经蝶窦入路切除颅咽瘤是最早被采用的手术方式之一,但由于手术视野小,脑脊液漏发生率高,对鞍上肿瘤部分切除困难等原因,经蝶窦入路一直被视为一种颅咽瘤手术切除的补充入路。近年来,随着手术器械的进步,神经内镜、神经导航等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扩大经蝶手术方式的发展,经蝶窦手术入路逐渐成为治疗颅咽瘤的理想手术方式之一。本文就目前采用经蝶窦手术治疗颅咽瘤的情况做一综述。

  • 标签: 颅咽管瘤 经蝶窦入路 神经外科手术
  • 简介: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7年4月~2006年4月我们手术治疗30例室膜瘤,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15~62岁。平均36岁。肿瘤位于第四脑室14例,第三脑室4例,侧脑室4例,脊髓内8例:其中多发1例。肿瘤位于第四脑室并向下延伸至第2颈髓背侧、桥小脑角。均经病理证实为室膜瘤。

  • 标签: 室管膜瘤 神经外科手术 脑室 脊髓
  • 简介:目的调查中国14-15岁的中学生对重要考试的失败后果的担忧情况,比较由于父母、教师、同学以及自身的原因而导致的担忧水平。方法采用“对重要考试失败结果的认知问卷”(FOE),调查14-15岁的中学生603名,并进行了检验。结果学生在父母原因方面的担忧程度最高,其次为教师原因;学生在担忧考试失败后丢面子方面评价等级较高;在问卷4个维度的少数条目上,存在一定性别差异。结论他人乃导致学生担忧的主要来源;应对考试焦虑不能忽视家庭干预的力量,以及性别差异特点;我国文化中的面子观念在中学生身上也有所体现。

  • 标签: 中学生 考试焦虑 教师 力量 父母 性别差异
  • 简介:目的总结第四脑室室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至2006年5月我院收治的15例第四脑室室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11例,次全切除4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术后短期(半年)随访,其中恢复良好11例,改善3例,恶化1例。结论枕下经小脑延髓裂人路能够充分暴露第四脑室底部,减少术后小脑并发症。

  • 标签: 室管膜瘤 第四脑室 小脑延髓裂 显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