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5 个结果
  • 简介:通常人们认为年幼期大脑环路具有很大可变性,但最终在成年期固定下来。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最新报告,成年期神经元并不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固定于某处。

  • 标签: 活性调节 运动性 轴突 异型 小脑 成人
  • 简介:中医药治疗失眠有数千年的历史,其疗效稳定,不良反应少,在失眠的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黄帝内经》记载神、魂、意、魄、志分属脏所藏,神安舍脏则寤寐有常。笔者认为不寐的临床辨证论治当从脏入手,并以心肝为主。

  • 标签: 五脏 五神 不寐
  • 简介:通过用中药从脏虚实辨证论治郁证50例与用盐酸氟西汀片52例在治疗有效率、治疗效果和相关其它症状改善方面作比较,充分证实中药辨证论治郁证有效率高、症状改善好的特点,说明中医药辩证治疗郁证的优势。

  • 标签: 郁证 中医治疗
  • 简介:笔者在集体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实践中发现心理教育有很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目前国内从国外和港台引进的很多小组活动方式和游戏,如果与一定的心理教育内容相结合,会产生更好的咨询效果.以下是笔者所做的结构式社交技能训练小组的设计,现与大家分享。

  • 标签: 社交技能训练 心理咨询 结构式 集体 心理教育 活动方式
  • 简介:在中国,午睡是种十分普遍的现象,是我们生活重要的一部分。午睡可以让缓解困倦,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但不适当的午睡也会让我们头脑昏沉,情绪低迷。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长时间的午睡会增加中老年患慢性疾病的风险。因此,研究午睡习惯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从而提供科学的午睡指导,对于中国居民的健康有着重大意义。本文根据午睡在我国的现状,结合国内外研究,对午睡的利弊进行综述。

  • 标签: 午睡习惯 健康 中老年人
  • 简介:目的:探讨森田疗法心理小组的方法治疗强迫症的疗效。方法:运用森田疗法心理小组方法对30例强迫症病人进行治疗,并观察其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痊愈17例,好转8例,治愈率56%,好转率27%,总有效率83%。结论:森田疗法小组方法治疗强迫症有效。

  • 标签: 森田疗法小组 治疗 强迫症 观察报告 SCL-90量表
  • 简介:慢性硬膜下血肿因其多发于老年患者,较多学者推测该症的发生与生理性脑萎缩相关.本文报告近年我院收治的8例年轻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发生机制及恰当的手术方法.

  • 标签: 年轻人 慢性硬膜下血肿 钻孔引流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人的气质类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2151名大学生和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具有抑郁质和胆汁质的人群是易于发生心理障碍的高敏感人群;具有多血质的人群是易于出现心理极健康状态的人群;情绪稳定性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结论心理障碍的发生与抑郁质、胆汁质气质类型关系密切;气质类型封的心理健康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

  • 标签: 心理健康 气质类型 人群 测查 抑郁质 预测作用
  • 简介:目的采用人胚雪旺细胞移植治疗晚期脊髓损伤,并探讨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显微镜下切除脊髓损伤节段增厚的瘢痕组织,松解粘连,切开囊腔或空洞。取胚胎背根神经节,培养成雪旺细胞并贴附于可吸收薇乔3-0紫色线及薇乔网的载体上,然后将其移植到脊髓损伤部位。本组共治疗53例,其中男42例,女11例,年龄2~58岁,伤后时间为4个月~19年。结果雪旺细胞移植后2~8w时随访,按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脊髓损伤神经功能分类国际标准评价,53例患者的脊髓功能均有部分恢复,其中运动功能由术前(41.49±15.83)分提高到术后(44.62±15.39)分,轻触觉由(57.89±22.87)分提高到(63.94±23.67)分,针刺觉由(55.96±20.99)分提高到(59.68±20.57)分。患者术后无脊髓感染、功能损伤加重及死亡等并发症。术后复查MRI示脊髓无瘤样增生及空洞扩大。结论胚雪旺细胞移植治疗晚期脊髓损伤安全可行,能促进晚期脊髓损伤患者脊髓神经功能的部分恢复。

  • 标签: 雪旺细胞 移植 晚期脊髓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构建携带人pre—mir181a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基因治疗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并观察其在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以从Genesil公司购买的含有mir181a的质粒为模板扩增pre—mir181a基因,将回收的PCR产物片段克隆入pGenesil载体,获得重组质粒pGenesil—pre—mir181a。从pGenesil—pre—mir181a上通过LR体外同源重组将mir181amicroRNA表达框转移至pGSadeno腺病毒表达载体上。在体外用不同感染复数(M·O·I)值rAd5-mir181ab分别转染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RT—PCR方法检测目的基因的转染效率和表达。结果PCR、酶切鉴定以及序列测定与比对分析表明,重组腺病毒rAd5-mir181a构建正确。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细胞转染rAd5-mir181a的最高效率可达99%,转染后的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细胞表达相应的mir181a。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含mir181a基因的重组腺病毒rAd5-mir181a载体,在体外能高效转染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细胞。

  • 标签: 微RNA 腺病毒 基因 治疗
  • 简介:为进一步贯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贯彻卫生部“2012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座谈会”精神,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联合多家单位将于2012年11月9至11日在北京召开“第届中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大会”。本次大会将重点关注健康教育工作管理能力、研究能力、传播能力、干预能力建设,邀请上级领导及权威专家进行主题发言;并围绕健康教育在慢病防治、有序就医、合理用药方面的积极作用;利用新媒体、患者呼叫中心、患者联盟等新方式进行健康传播与行为干预;医疗卫生机构、机关、学校、社区、企业结合自身情况建立健康教育模式等方面进行探讨。同期将举办“中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展览(2012.北京)”回顾2011-2012年全国健康教育成果,对健康教育场所(医疗卫生机构、机关、学校、社区、企业)建设工作及优秀健康教育项目成果进行展示,展现健康教育工作在疾病防控,关口前移,有序就医,减轻社会医疗负担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表彰健康教育先进,促进与会代表的交流合作。

  • 标签: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中国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健康教育工作 医疗卫生机构 会议
  • 简介: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障碍,由于情志不调、饮食内伤,病后及年迈,禀赋不足,心虚胆怯等病因引起,使得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从而导致患者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素问·逆调论》记载有“胃不和则卧不安”,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为气血升化之源。本案中一名心肝血虚失眠患者原应用“解郁”“升肺气”治疗方法失败,后通过“升肝木”“降肺气”治法病情好转,重新纠正失眠治疗的误区,得出以阴阳为本,升降有度才是治疗失眠的根本。

  • 标签: 脾胃 失眠 阴阳失调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市老年社区健康服务利用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2年5—7月对北京市20个社区的406名老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老年的健康状况较差,最希望得到的健康服务为意外事件救助(98.0%);对社区医疗服务利用率低,仅24.3%的老年考虑去社区医院就诊;影响老年社区就诊的因素包括性别、家庭结构、文化程度、自理能力、就医经济压力等。结论:社区健康服务在体系支撑、经费投入和人员配置上仍须加强;社区工作者应促进社区健康服务水平优质化和服务方式多样化。

  • 标签: 社区 老年人 健康服务
  • 简介: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与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承办,《世界睡眠医学杂志》编辑部和《世界中医药》杂志编辑部协办的继续教育项目"第期全国睡眠障碍诊疗高级培训班"将于2015年6月19~21日(周~周日)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举办。

  • 标签: 睡眠障碍 睡眠医学 会议通知 世界中医药 中医心理学 临床治疗技术
  • 简介: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CircadianRhythmSleep-WakeDisorders,CRSWD)是由于昼夜时间维持与诱导系统变化或内源性昼夜节律与外部环境不同步引起的一类睡眠疾病。它以失眠和(或)白天过度嗜睡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导致有临床意义的苦恼或导致精神、躯体、社会、职业、教育或其他方面的功能损害。常见类型为睡眠-觉醒时相前移障碍、睡眠-觉醒时相延迟障碍、不规律睡眠-觉醒节律障碍、非24h睡眠-觉醒节律障碍、倒班工作睡眠-觉醒障碍、时差变化睡眠障碍和非特殊昼夜节律性睡眠觉醒紊乱。在老年人群中,由于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Nucleus,SCN)体积和细胞数量减少、夜晚褪黑素分泌减少、外界授时因子暴露减少等共同影响了昼夜节律系统并导致了老年人群的睡眠紊乱,常见类型为睡眠-觉醒时相前移障碍和不规律睡眠-觉醒节律障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健康教育和行为指导、时间疗法、光照治疗和药物治疗。本文主要对老年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生物节律 睡眠障碍 衰老
  • 简介:目的探讨弥漫性脑轴索损伤(DAI)老年患者的发病率及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老年DAI提供依据.方法对住院治疗36例老年患者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及治疗加以分析.结果患者于伤后3~24个月根据GOS评估法判定疗效:恢复良好4例,轻残8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14例.结论老年DAI发病率高,昏迷时间长、伤情重、伤情复杂,合并伤及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救治难度大,但通过积极合理治疗,是能够提高患者生存率的.

  • 标签: 弥漫性轴索损伤 老年人 临床探讨 临床特点 老年患者 脑轴索损伤
  • 简介:目的:了解湖南省农村留守老人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及一般情况调查表等对566名湖南农村留守老年进行调查。结果:湖南省农村留守老年睡眠质量总平均分为(7.50±3.81)分,睡眠质量差者占42.1%。女性、近2周患病、低生活能力为农村留守老人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男性、子女返乡天数、高社会支持为农村留守老人睡眠质量的保护因素。结论:湖南省农村留守老年睡眠质量较差,受生理及心理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应采取多种方式对农村留守老人进行干预,以提高睡眠质量。

  • 标签: 农村卫生 留守老年人 睡眠质量 睡眠障碍
  • 简介:目的分析老年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影响老年重型颅脑外伤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急性重型颅脑外伤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生存组及死亡组中各种因素的构成比,确定其对预后的影响.统计方法使用t检验、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组生存30例,其中恢复良好5例,轻中残9例,重残13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43例,死亡率为58.9%.结论老年重型颅脑外伤(TBI)患者死亡率高,预后差.年龄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GCS评分、瞳孔对光反射、原发性昏迷时间等指标是判断预后的重要因素.

  • 标签: 重型颅脑外伤 老年人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