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Bristol粪便型(BSFS)在提高结肠镜检查结肠癌发现中的作用.方法根据BSFS对拟行结肠镜检查的640例患者进行分组,Bristol1、2型的214例患者为A组,Bristol3、4型的213例患者为B组,Bristol5~7型的213例患者为C组.A组采用聚乙二醇电解质4000散+莫沙比利方案准备肠道,B组采用标准聚乙二醇电解质4000散方案,C组采用减量聚乙二醇电解质4000散方案.肠道准备质量由内镜操作医师术中观察肠道清洁程度,同时评估回盲部到达、平均退镜时间、结肠癌的发现、不良反应.结果A组肠道清洁程度好的比例为88.8%(190/214),B组为91.1%(194/213),C组为91.1%(194/21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回盲部到达分别为93.9%、95.8%和9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退镜时间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B组和C组明显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发现B组和C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SFS可以有效提高结肠镜检查结肠癌的发现,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肠道准备质量 Bristol分型 结肠癌
  • 简介:软骨损伤(osteochondrallesionsofthetalus,OLT)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往往引发关节疼痛、积液肿胀,导致关节功能障碍,严重者可致残。OLT好发于20~30岁之间的男性,约10%的患者双侧发病。OLT一般发生在距穹隆中部的内侧缘与外侧缘,并且前者损伤的范围、程度均比后者严重。常规X线、CT均不能直观地检查软骨,更不易判断其损伤的范围和程度,

  • 标签: 距骨 软骨 关节 足损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初步探索利用RP技术制作具有特定外形的人工活性替代物修复下颌缺损的可行性。方法:RP技术SL法制作具有特定外形的多孔β—TCP支架,真空冻干吸附法复合BMP,制成定制化人工活性。以多孔β-TCP/BMP支架为实验组,单纯多孔β-TCP支架为对照组,进行修复犬下颌缺损的动物实验,分别在植入后2周、1月、3月、6月取材,进行大体标本观察、X线检测分析和组织学观察,Lane—SandhuX线和组织学评分分析。结果:两组材料在植入后3月,均出现牢固的连接。植入后6月,实验组可见改建。结论:利用RP技术进行定制化人工活性的构建是可行的。多孔β-TCP支架和多孔β-TCP/BMP复合支架均可以最终完成替代,达到临床修复的目的。

  • 标签: 下颌骨缺损 磷酸三钙 骨形成蛋白 快速成型
  • 简介:特国际有限公司(BaxterInternationalInc.)通过其子公司研发、生产并销售用于治疗血友病、免疫系统紊乱疾病、传染疾病、肾科疾病、创伤和其他慢性及重症病的产品,拯救并延续患者生命。作为一家多元化经营的跨国医疗用品公司,特提供专业的医疗器械、医药产品以及生物科技产品,改善对于全球患者的医护水平。

  • 标签: 国际 免疫系统紊乱 传染疾病 科技产品 多元化经营 医疗用品
  • 简介:《中国与关节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主办,《中国与关节杂志》编辑部编辑出版的与关节专业学术期刊。《中国与关节杂志》的办刊宗旨是:主要报道有关与关节伤病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外骨科学术交流,推动骨科医学科研与临床进展。

  • 标签: 骨科 关节 中国 杂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 稿约
  • 简介:《中国与关节杂志》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主办,《中国与关节杂志》编辑部编辑出版的与关节专业学术期刊。《中国与关节杂志》的办刊宗旨是:主要报道有关与关节伤病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外骨科学术交流,推动骨科医学科研与临床进展。

  • 标签: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骨科医学 关节 杂志 计划生育委员会 稿约
  • 简介:李东垣也叫李杲,字明之,号称东垣老人,是中国医学史上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其医论以为饮食不节、劳役所伤及情绪失常,易致脾胃受伤、正气衰弱,从而引发多种病变。治法上重视调理脾胃和培补元气,扶正以驱邪。

  • 标签: 脾胃内伤 金元四大家 中国医学史 饮食不节 调理脾胃 李东垣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残端神经瘤神经断端双内置入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截肢术后痛性残端神经瘤患者显微外科治疗的疗效。其中19例行神经断端双内置入(内置入组),术中用锐利的刀片将神经瘤近端锐性切断直至神经断端外露正常的神经纤维束为止,在邻近的骨质用电钻钻两个洞,两个洞之间用刮匙刮通,游离神经主干使其神经残端能充分放入骨髓腔内,使神经断端从一个洞穿入,从另一个洞穿出,用8-0无创伤缝线缝合神经外膜与骨膜固定4~6针,可缝合穿出部位骨膜,闭合洞,保证神经残端在内增生,避免残端神经瘤外露。另外18例行肌内置入(肌内置入组),神经瘤处理及神经游离同内置入组,在周围邻近肌肉顺着肌肉纤维剥离形成肌肉盲袋,可行肌肉纤维缝合形成盲袋,将神经断端置入肌肉盲袋内,利用纤维外科技术缝合神经外膜与肌纤维固定4~6针。术后定期随访。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0例平均随访25(16~40)个月;内置入组及肌内置入组术后的早期(术后1年内)手术优良分别为93.75%和92.86%,中期(术后1~3年)手术优良分别为87.50%和57.14%。两组的优良比较以及内置入组早、中期的优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肉内置入组早期与中期的优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显微外科技术行神经断端双内置入治疗痛性神经瘤,可以取得中期稳定的疗效。

  • 标签: 神经瘤 显微外科手术 截肢残端 治疗结果
  • 简介:2012年的初春,《中国与关节杂志》正式与读者见面了。《中国与关节杂志》的前身是《中国骨肿瘤骨病》杂志。

  • 标签: 杂志 中国 骨病 关节 骨肿瘤
  • 简介:康复医学的诞生与骨科密切相关。骨科的英文单词Orthopedics就是治疗19世纪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的手术与康复两位专家智慧的结合,由矫形(ortho-)和儿童(pedics)而构成。国际上骨科学的发展与康复医学的发展一直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骨科发展迅速,康复医学紧随其后。我们都怀有骨科康复之梦,解析面,临的挑战和希望,推进学科共同发展。

  • 标签: 康复医学 骨科学 中国 小儿麻痹后遗症 临床 关节
  • 简介:1病例报告男性,30岁。一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膝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多次在外院诊断为滑膜炎,予保守治疗效果欠佳。于2002年6月10日来我院就诊。病人平素健康,无特殊既往史。体检:一般情况可,体温正常,左膝部活动受限,肿胀疼痛,疼痛呈持续性、刀割样,阵发性加剧。髌骨下方及双则压痛明显,浮髌试验(-)。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正常。于2002年6月15日行左膝关节滑膜切除术。

  • 标签: 滑膜骨软骨瘤病 病例报告
  • 简介:多发性动脉瘤样囊肿(aneurysmalbonecyst,ABC)是一种罕见的原发性ABC,为的良性病变,具有侵袭性强的特点,多为异时性多发,单发性ABC偏好女性患者,而多发性ABC在男性患者中相对多见[1]。多中心性巨细胞瘤(multicentricgiantcelltumorofbone,MCGCT)则是巨细胞瘤(giantcelltumorofbone,GCT)的罕见类型,是一种富含巨细胞的良性骨病变,较单发性GCT的发病年龄更小,多见于膝关节周围[2-3]。多发性ABC和MCGCT的发病极低,而单个体多发性ABC后继发MCGCT的案例此前未见报道。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多发性ABC后继发MCGCT患者的诊治过程报告如下。

  • 标签: 动脉瘤样骨囊肿(ABC) 多发性 骨巨细胞瘤(GCT) 多中心性
  • 简介:廿世纪伊始,一种顽症困扰着临床医生,令人一筹莫展。这种躯干肥胖而四肢瘦小的向心性肥胖,因其临床表现特殊,诸如:小牛背、满月脸、高血压、面红、痤疮、紫纹、体癣、肌肉萎缩、四肢乏力、腰背酸痛、骨质疏忪、女性多毛及月经失调、男性性欲减退等诸多症状和体征而备受人们关注。

  • 标签: 柯兴病 向心性肥胖 垂体腺瘤 诊治 四肢乏力 临床医生
  • 简介: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加剧,骨质疏松症发病逐年上升。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后具有合并症复杂、骨折类型多变、缺损严重、内固定稳定性差及致残、致死高等特点,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受患者低下、新生成潜力受损等因素影响,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修复办法是颇为棘手的难题。近年来,全身抗骨质疏松治疗、手术植替代作为针对骨质疏松性缺损的主要手段在系统治疗中越来越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 标签: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修复
  • 简介:目的比较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磷酸钙水泥(calciumphosphatecement,CPC)椎体后凸成形术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水泥(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椎体后凸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3年5月,我院进行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治疗的48例骨质疏松性单个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CPC组23例,其中男9例,女14例,年龄61-82岁,平均69.59岁;PMMA组25例,其中男11例,女14例,年龄67-89岁,平均71.23岁。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6、12、24个月进行随访检查。评价比较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止痛药持续使用时间、手术满意度、椎体压缩、局部后凸畸形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后至手术的间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VAS评分、止痛药持续使用时间、手术满意度、椎体高度恢复及局部后凸畸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较术前明显好转。继发骨折及水泥渗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C组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椎体压缩分别为(23.26±10.08)%、(23.39±11.23)%,较术后即刻的(17.22±14.19)%椎体高度有所丢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椎体后凸成形术,CPC与PMMA一样安全有效,可以缓解疼痛、提高活动能力,但CPC术后椎体高度恢复后会有部分丢失

  • 标签: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折 压缩性 脊柱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水泥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