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者简介李威,男,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大外科主任,普外科专业学科带头人.在普通外科领域有一定造诣,尤擅于腹部外科,胃肠道肿瘤及肝胆系统肿瘤等专业临床治疗及研究Qi学术任职:广东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专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会评审专家;广东省医学会外科学会常委;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消化外科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胃肠外科学会常务委员。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全腹腔镜 广东省医学会 汕头大学医学院 胃肠道肿瘤 外科领域
  • 简介:腹腔肝部分切除(laparoscopicpartialhepatectomy),该式具有局部创伤小,全身反应轻,术后恢复快等优势。适用于良性疾病包括有症状或最大径超过10cm的海绵状血管瘤,有症状的局灶性结节增生、腺瘤,有症状或最大径超过10cm的肝囊肿,肝内胆管结石等,以及肝脏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及其他少见的肝脏恶性肿瘤,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腹腔左半肝切除步骤包括:游离肝脏,解剖第一肝门,解剖第二肝门,标志切除线,离断肝实质,处理肝断面,移除标本。

  • 标签: 半肝切除术 肝脏恶性肿瘤 第二肝门 继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 海绵状血管瘤
  • 简介:腹腔肝部分切除(laparoscopicpartialhepatectomy)具有局部创伤小、全身反应轻、术后恢复快等优势。适用于良性疾病包括有症状或最大径超过10cm的海绵状血管瘤,有症状的局灶性结节增生、腺瘤,有症状或最大径超过10cm的肝囊肿,肝内胆管结石等,以及肝脏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及其他少见的肝脏恶性肿瘤,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肝脏恶性肿瘤 半肝切除术 继发性肝癌 肝内胆管结石 原发性肝癌 HEPATECTOMY
  • 简介:目的分析腹腔腹腔辅助切除对胃上部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胃上部癌患者94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7)和研究组(n=47),对照组行腹腔辅助切除,研究组行腹腔切除,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凝血功能指标、视觉模拟评分(VAS)、手术情况、术后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APTT、Fg、D-D)均升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切除对胃上部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腹腔辅助切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胃上部癌 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 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地市级医院开展腹腔结肠系膜切除(CME)治疗右半结肠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腹腔CME手术(28例)和开腹CME手术(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予以比较。结果腹腔CME组手术时间较开腹CME手术[(226±53)vs.(193±48)min]延长(P=0.035),但是可以减少中出血量[(108±73)vs.(130±65)ml,P=0.006]、缩短术后进食流质时间[(3.3±1.4)vs.(4.1±2.5)d,P=0.046]和住院时间[(11.2±3.8)vs.(15±7.3)d,P〈0.001],而两组淋巴结清扫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并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经过规范化学习,腹腔CME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可以安全、有效地在地市级医院开展。

  • 标签: 腹腔镜 全结肠系膜切除术 右半结肠癌
  • 简介:目的总结腹腔阑尾切除(1aparoscopicappendectomy,LA)的经验,对比分析腹腔阑尾切除与开腹阑尾切除(openappendectomy,OA)治疗阑尾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3例阑尾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分为LA组和OA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镇痛药物使用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情况,以及切口脂肪液化感染、腹腔脓肿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LA组367例,中转开腹3例,OA组436例,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两组的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镇痛药使用率及平均住院时间,LA组明显低于O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OA组(P〈0.05),但住院费用高于OA组(P〈0.05)。结论LA较OA具有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 标签: 阑尾炎 腹腔镜 阑尾切除术 手术治疗
  • 简介:腹腔结肠癌的根治性手术相比传统开腹手术,其优势在于放大视野、多角度、高亮度和高清酒度;其劣势在于丧失了手的触觉.和传统开腹手术一样,腹腔手术要求包括:①接触技术;②整块切除;③足够的切除范围.腹腔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是以肠系膜上静脉(SMV)为主线,以融合筋膜间隙为主要手术操作平面.主要步骤及操作要点有:①张紧小肠系膜根,牵引回盲部张紧回结肠血管蒂,显露辨认回结肠血管汇入肠系膜上血管的夹角处,从此夹角处开始沿小肠系膜根右侧、向患者头侧解剖分离;紧贴SMV前方切开结肠系膜,解剖sMV主干,直至越过十二指肠水平段前方和胰腺钩突前方,到达胰颈下缘.

  • 标签: 右半结肠 根治性右半 结肠切除术
  • 简介:目的腹腔辅助根治性切除与近端胃切除治疗贲门癌的短期疗效比较。方法选择2015年1月到2016年2月在本院行腹腔贲门癌根治的患者46例,其中根治性切除式组(切除组)26例,根治性近端胃切除式组(近端胃切除组)20例,比较两组中情况、术后近期并发症、术后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首次排气时间、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进流食时间、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肠梗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近端胃切除组患者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较切除组高(P〈0.05);切除组患者在整体健康状况、情绪功能、呃逆等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近端胃切除组(均P〈0.05)。结论对比腹腔近端胃切除,腹腔根治性切除在治疗贲门癌中能够获得更好的近期生活质量。

  • 标签: 贲门癌 腹腔镜 胃切除术 生活质量
  • 简介:腹腔肖癌根治性手术近年来逐渐成为肖肠外科的新热点和新趋势.相比于传统剖腹,腹腔的优势在于视野放大、多角度、高亮度和高清晰度,新角度的野需要新角度的解剖学阐释.腹腔的劣势在于丧失了宝贵的手的触觉.弥补这一劣势最好的方法无疑足更加详尽和针对性的局部解剖学知识.

  • 标签: 切除术解剖 胃癌切除术 腹腔镜远端
  • 简介:肝癌是全世界常见的一种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目前手术切除仍是肝癌公认最有效的治疗方式。腹腔外科是当代外科微创化理念发展的主要潮流与趋势。自1987年Mouret首次报道腹腔胆囊切除后,腹腔外科技术逐步被应用于腹腔、盆腔器官手术。而曾被视为外科手术禁区的腹腔肝脏外科,成为最后被攻克的外科领域。

  • 标签: 腹腔镜肝切除术 治疗方式 肝癌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外科微创化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胃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外翻切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胃GIST接受腹腔肿瘤切除手术的27例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腹腔胃GIST外翻切除(laparoscopictransgastrictumor-evertingresection,LTTR)组8例和腹腔胃楔形切除(laparoscopicwedgeresection,LWR)组19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标本切缘、切除正常胃组织面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半流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随访情况。结果中LTTR组的手术时间较LWR延长[(70±9)分钟vs.(56±8)分钟,P〈0.001]。LTTR组出血量与LWR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9±12)mlvs.(38±14)ml,P=0.942]。LTTR组的正常胃组织切除面积明显少于LWR组[(33.0±5.6)cm~2vs.(119.3±41.6)cm~2,P〈0.001]。术后两组均无胃出血、胃穿孔、切缘均无肿瘤残留、无胃排空障碍等情况发生。术后两组肛门排气时间[(2.4±0.5)天vs.(2.3±0.5)天,P=0.842]、进食半流时间[(3.5±0.5)天vs.(3.0±0.8)天,P=0.07]比较无明显差异。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7个月(4~31个月),两组均无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无患者死亡。结论腹腔胃肿瘤外翻切除可以安全有效地运用于无黏膜溃疡改变的胃GIST患者,其优点是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正常胃壁组织,能有效减少胃腔狭窄、梗阻发生率,是腹腔胃楔形切除的有效补充式。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胃肠间质瘤 外翻切除术
  • 简介:目的随机对照研究探讨腹腔低位直肠癌TME的可行性及短期治疗效果.方法将69例Duke分期A或B期的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腹腔和常规开腹TME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复发和转移情况.结果腹腔组平均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110.8±31.34)h、(84.41±28.41)ml、(2.59±0.99)d,而开腹手术组分别为(133.94±21.01)h、(143.94±34.18)ml、(4.0±1.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问无显著性差异.腹腔手术组保肛率明显高于开腹手术组(85.7%vs.61.8%,P<0.05).中位随访39.5年,腹腔与开腹手术组局部复发分别2例、1例,远处转移分别2例、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直肠系膜切除治疗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短期疗效确切.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手术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 简介:自1991年Reich[1]成功施行首例腹腔切除以来,因其符合现代外科创伤小、恢复快的微创理念,一度受到关注和期待。然而,在最初的十余年时间里,该技术并未获得广泛的认可和应用,适用范围局限在肝脏左外叶及容易显露的肝脏边缘区域的病灶。

  • 标签: 肝切除术 腹腔镜肝切除 血流阻断 微创理念 腔镜 肝实质
  • 简介: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子宫切除对患者膀胱功能、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子宫切除手术的11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开腹组(n=58)、腹腔组(n=52),开腹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腹腔组患者采用腹腔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的膀胱功能及排尿功能.结果术后1周,腹腔组患者的尿频及尿不尽、排尿等待的发生率分别为5.77%、7.69%,均低于开腹组的18.97%、24.14%(P﹤0.05);术后1个月,腹腔组患者的尿频及尿不尽、排尿等待的发生率分别为1.92%、1.92%,均低于开腹组的12.07%、12.07%(P﹤0.05);术后1个月,腹腔组患者的残余尿量、膀胱壁厚度均低于开腹组(P﹤0.05),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最大逼尿肌压力、膀胱顺应性、排尿量测定值均大于开腹组(P﹤0.05).结论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子宫切除对患者膀胱功能、排尿功能影响更小,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腹腔镜 子宫切除术 膀胱功能 排尿功能
  • 简介:目的评价后腹腔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4月-2010年4月收治的76例肾上腺肿瘤患者,行后腹腔肾上腺肿瘤切除手术36例,开放性肾上腺肿瘤手术40例.两组在年龄、病种及肿瘤大小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优缺点、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所有手术均获成功,中、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后腹腔组在手术时间,中平均出血量、胸膜损伤,术后皮肤感觉异常、平均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优于开放组.结论后腹腔肾上腺肿瘤切除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创伤小等优点,是治疗肾上腺肿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开放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疗效比较
  • 简介:目的:探讨经后腹腔行肾上腺肿瘤切除的临床疗效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行后腹腔肾上腺部分或切除的184例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手术输血情况、术后引流管留置天数、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评价该微创手术在肾上腺肿瘤治疗中的效果。结果184例手术有181例成功在后腹腔实施,3例中转为开腹手术。手术时间58~205min,平均82min;中出血量10~500ml,平均65ml;引流管留置时间1~10d,平均3.8d;术后住院天数4~11d,平均6.6d。中、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后腹腔下行肾上腺肿瘤切除具有野清晰、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和并发症少等优势,可作为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首选式。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肾上腺手术 后腹腔镜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与开腹右半结肠癌结肠系膜切除(completemesocolicexcision,CME)疗效的差异。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126例右半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手术66例,开腹手术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根治性及近期疗效。结果腹腔组在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开腹组(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及清扫淋巴结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腹腔右半结肠癌CME能达到与开腹手术相似的肿瘤根治程度,其近期疗效优于开腹CME手术。

  • 标签: 结肠癌 腹腔镜 右半结肠切除术 全结肠系膜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究腹腔切除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并筛选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自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在本院行腹腔切除的1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无术后并发症组与术后并发症组。收集患者临床基本资料、肿瘤学特征以及术前、中相关指标,分析腹腔切除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38例患者分为并发症组(38例)和非并发症组(100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5%(38/138)。术后并发症与患者性别、年龄、ASA评分、AFP升高(〉400mg/ml)、恶性肿瘤、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大、输血显著相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只有肝恶性肿瘤(OR=8.8,95%CI:2.1~36.6)、手术时间(OR=1.010,95%CI:1.005-1.012)及中出血大于1000ml(OR=3.1,95%CI:2.0-7.5)是腹腔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肝恶性肿瘤、手术时间及中出血大于1000ml是腹腔切除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腹腔切除应该在大的医疗中心并由富有经验的外科医生施行,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腹腔镜肝切除 外科手术 并发症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比较空肠造瘘管与鼻空肠营养管在腹腔辅助切除后患者行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腹腔辅助切除后拟行肠内营养治疗的112例患者,根据肠内营养途径的不同分为试验组(空肠造瘘管组55例)和对照组(鼻空肠营养管组57例),比较两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营养状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21.4±4.38)分钟vs.(4.70±1.30)分钟,t=27.55,P<0.01];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后1周的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血清白蛋白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中穿刺口疼痛、鼻咽部不适、导管堵塞、肺部感染、导管移位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在腹腔辅助切除后患者中经空肠造瘘管给予肠内营养治疗与经鼻空肠营养管途径相比,术后恢复较快,且不易堵塞、移位及造成误吸,适用于早期并需要较长时间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胃癌术后患者。

  • 标签: 全胃切除术 空肠造瘘管 鼻空肠管 肠内营养
  • 简介:目的总结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肝癌切除围手术期康复护理的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实施腹腔肝癌切除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遵循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对患者实施规范化加速康复护理,包括术前宣教及心理护理,术前评估和准备,缩短禁食水的时间,使用微创手术,减少或尽量不使用鼻胃管减压,减少引流管放置,术后早期进食、早期活动,运用多模式镇痛充分地术后镇痛,观察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结果手术包括左半肝切除6例,右半肝切除6例,左外叶切除20例,左外叶联合左尾叶切除2例,其他肝段或联合肝段切除14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6例,均经保守治疗后康复出院。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0±2.3)天,平均住院费用(43795.6±9483.2)元。结论腹腔肝癌切除是安全、可行的,并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加速康复护理是手术成功和获得良好疗效的保障。

  • 标签: 肝细胞癌 腹腔镜肝切除 护理 围手术期 加速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