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正常情况下,周围血白细胞总数、各种成份比值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不会见到幼稚白细胞,患癌或经化、放疗,可出现造血系各种异常.肿瘤科医务人员、病人和家属都应了解才能正确处理,避免精神、身体和经济上损失.

  • 标签: 诊断 治疗 癌症 白细胞异常
  • 简介:目的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PET)对肺癌诊断、分期、疗效评价及随访等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6例肺癌患者18F-FDGPET显像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灶标准摄取值(SV)均以2.5界定为肺癌病灶.结果PET用于肺癌临床:①敏感性92.8%;②特异性89.3%;③对肺癌诊断准确率91.O%;④假阳性率5.4%,假阴性率3.6%;⑤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性稍高于CT,分别为85.0%和70.0%;⑥PET在评价传统三维定位适形放射治疗及局部病灶消融疗法疗效以及随访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结论18F-FDGPET可用于肺癌诊断、分期、评价疗效及随访.

  • 标签: 肺肿瘤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脱氧葡萄糖
  • 简介:目的探讨PFEN在膀胱癌组织表达状况。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27例膀胱癌及其癌周组织PFENmRNA表达。结果27例膀胱癌组织,PTENmRNA无表达10例,阳性表达17例;癌旁组织全部为阳性表达。癌组织表达率明显低于癌周组织(P<0.01)。18例表浅性癌,PFENmRNA阳性表达14例;9例浸润性癌,阳性表达3例。浸润性膀胱癌PFENmRNA表达率明显低于表浅性癌(P<0.05)。结论PTEN低表达与膀胱癌细胞转移有关。

  • 标签: PTEN MRNA 膀胱癌 基因表达 肿瘤
  • 简介:靶向治疗技术是治疗肝癌新途径。目前,肝癌靶向治疗技术多种多样,本文主要介绍单克隆抗体技术、基因技术和纳米磁性靶向治疗技术在肝癌治疗应用和价值。

  • 标签: 靶向治疗技术 肝癌
  • 简介:本文对化疗在大肠癌综合治疗作用进行评述.近年来治疗晚期与转移性大肠癌策略有了明显进展,新药新方法不断涌现,全身化疗能提高晚期大肠癌缓解率,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辅助化疗已成为高危复发患者标准治疗;新辅助化疗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在具体实施综合治疗如何按照大肠癌生物学行为,在规范化治疗前提下,充分考虑患者潜在预后亚群、效益-成本比、患者依从性等因素实施个体化,选择最佳治疗方式值得研究.

  • 标签: 大肠肿瘤/癌化疗 新抗癌药 辅助化疗 新辅助化疗 规范化与个体化
  • 简介:目的:探讨p16基因外显子2缺失和突变与胃癌发生发展关系.方法:应用新鲜组织标本基因组DNA抽提、PCR-SSCP分析方法,对30例胃癌及癌旁组织p16基因外显子2缺失和突变进行检测.结果:胃癌组织样本p16基因外显子2缺失率为10.00%,突变率为10.00%,两者之和为20.00%,癌旁组织样本未发现缺失和突变,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p16基因外显子2缺失和突变与胃癌发生具有一定相关性.

  • 标签: 胃肿瘤 P16基因 PCR-SSCP 突变
  • 简介:小细胞肺癌(简称SCLC)占肺癌总数20%.恶性度高,易于早期播散,60%患者在确诊时已有肺外转移,预后差,5年生存率小于20%.其中脑转移率为20~40%[1],生存时间越长,发生率越高,生存5年以上者中枢神经系统转移可高达80%.颅内转移是SCLC治疗失败常见原因[2],也是本病死亡主要原因.

  • 标签: 药物治疗 小细胞肺癌 肿瘤转移 脑部
  • 简介:近年来陆续发现了许多新趋化因子和受体,研究发现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参与机体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并在肿瘤侵袭转移通过不同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其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趋化因子 趋化因子受体 肿瘤转移
  • 简介:大量研究表明,癌基因失控在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p53基因、CerbB2基因、p16基因、MDM-2基因、nm23基因、myc基因、Bcl-2基因、Rb基因等在食管癌研究应用。

  • 标签: 癌基因 食管癌 预后 监测
  • 简介:表遗传学修饰DNA甲基化与基因转录有关,在肿瘤发生发展起着十分重要作用,一些肿瘤抑制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甲基化与肿瘤形成密切相关。今年来逐渐发展RNA干扰技术可以在细胞内抑制特定基因表达,它由双链RNA介导产生,可以降解与之同源RNA序列,具有高度特异性。RNA干扰技术在基因甲基化研究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肿瘤生物治疗方面有着良好发展前景。

  • 标签: RNA干扰 甲基化 表遗传学
  • 简介:目的:研究胃间质瘤hMLHl表达情况。方法:对40例胃问质瘤石蜡包埋病理标本进行切片和免疫组化染色和分析。结果:全组hMLHL表达阳性率为87.5%,其中良性组100%呈阳性表达,而交界性组表达率为86.7%,恶性组表达率为57.1%。良性胃间质瘤与恶性胃间质瘤之间hMLHl阳性表达率差异非常显著(P<0.005),而良性胃间质瘤与交界性胃间质瘤之间、交界性胃间质瘤与恶性胃间质瘤之间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hMLHl在不同性质胃间质瘤表达上差异,提示其在胃间质瘤发生和恶变过程可能发挥一定作用。

  • 标签: HMLHL 胃间质瘤 基因表达 肿瘤 免疫组化 诊断
  • 简介:健择是一种嘧啶核苷类似物,具有抗瘤谱广、毒副反应轻等特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实体瘤治疗领域中.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本文就健择单药及含健择联合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乳腺癌 健择
  • 简介:功能磁共振成像是一种新影像学检查方式,主要包括弥散加权成像、灌注加权成像及血氧水平依赖成像三种成像方法。同以往影像学检查只能依赖于被检查组织形态学改变不同,弥散加权成像主要研究脑组织内水分子弥散情况,灌注加权成像主要研究脑组织血液动力学情况,而血氧水平依赖成像则可对脑内重要功能区进行准确定位。所以,功能磁共振成像可对人脑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脑功能活动进行有效评价,可准确地对肿瘤进行早期诊断、区别肿瘤组织成分、预测肿瘤恶性程度及为临床提供治疗方案。本文主要综述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方式基本原理及主要临床应用,以提高临床工作者对此项检查技术认识。

  • 标签: 脑功能 磁共振成像 脑肿瘤 诊断 影像学检查 弥散加权成像
  • 简介:目的研究TGFβ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探讨其在胃癌血管形成重要作用.方法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45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胃癌TGFβ1蛋白表达,用抗CD34单克隆抗体显示血管内皮细胞.结果TGFβ1阳性表达产物主要见于细胞胞质内.胃癌组织TGFβ1阳性表达率(60.0%)和强阳性表达率(22.22%)显著高于癌周组织(26.67%)(8.89%)(P<0.05).胃癌组织和癌周组织血管内皮细胞质呈棕黄色染色.胃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值(58.13±19.99)显著高于癌周组织(24.02±10.28)(P<0.05).TGFβ1表达阳性MVD值(60.94±16.91)显著高于表达阴性MVD值(40.26±18.83)(P<0.05).结论TGFβ1在胃癌组织中高水平表达,它可能参与胃癌血管形成.

  • 标签: 胃癌 TGFΒ1 表达 血管形成 研究 癌周组织
  • 简介:p53和MDM2之间形成一自我反馈环,p53可以通过诱导其负性调节因子MDM2表达而调控其表达水平和活性。目前认为HPVE6蛋白作用下p53蛋白功能失活是HPV相关子宫颈癌发生关键步骤。然而有些学者认为MDM2作为一种致癌基因在非HPV感染宫颈癌发生起重要作用,在HPV阴性宫颈癌细胞p53降解失活主要由MDM2引起

  • 标签: MDM2 宫颈癌细胞 癌发生 HPV感染 表达 负性调节因子
  • 简介:目的:为了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及其与血管形成定量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62例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bFGF进行检测,并对浸润性膀胱癌组织微血管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膀胱癌bFGF阳性表达率为46.8%,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复发及预后有关(P〈0.05),与浸润性癌组织微血管定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bFGF表达对膀胱癌生物学行为有重要影响,bFGF是膀胱癌血管形成过程中一个主要血管生成因子,bFGF表达和血管形成定量有可能成为预测膀胱癌复发、转移和预后重要指标。

  • 标签: 膀胱癌 碱性成纤维细胞 生长因子 血管形成
  • 简介:bcl-2基因是目前已知抑制细胞凋亡最重要一种基因,Bax基因作为bcl-2家庭成员则具有相反作用,可促进细胞凋亡。大量研究表明,凋亡失控在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bcl-2基因在乳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胰腺癌、大肠癌、宫颈癌、卵巢癌和恶性淋巴瘤等研究应用。

  • 标签: BCL-2基因 凋亡 恶性肿瘤 BAX基因 肝癌 胰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