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根据能级管理原则,建立护理文书质量控制路径,即护士长一质量控制组一质量控制员一护士质量控制路径,实施全程质量管理措施。通过护士长、质量控制组、质量控制员、护士层层把关,责任到人,公开透明等管理手段,激发了护士责任感和荣誉感,调动了护士积极性,优化了病区护理文书质量管理过程,提高了护理文书整体质量。

  • 标签: 护理文书 能级管理 质量管理
  • 简介:随着社会发展,医学模式转变,护理工作逐渐被社会认可,对护理管理者也提出了新要求。其在工作不仅承担着护理业务、护理技能和日常行政后勤工作.更是洞察一切事物先知者。负有正确引导护士、启迪护士潜能责任.使护士在工作能发挥最佳状态.在生活能正确定位,树立积极、正确、向上的人生观。

  • 标签: 护理管理 “晕轮效应” 护理业务 护理技能
  • 简介:笔者报道风险管理在护理流程再造应用方法:成立风险管理、护理流程再造小组;建立风险事件呈报制度;培训全院护士风险防范意识和对流程再造内涵及意义认识;风险管理、护理流程再造小组分析风险信息及不安全隐患报告。认为建立风险管理护理流程再造组织,以风险管理理念重新审视各项护理工作流程,进行流程再造,可使各项护理工作流程得到进一步完善,使护理工作更规范、更有序,更好地保障病人安全,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风险管理 流程再造 护理质量 护理安全
  • 简介:目的探讨优质高效新型护理服务模式,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护理部、科室考评及患者投票相结合动态考核方法,确定三、二、一星级护士,佩星上岗;结果实施“星级服务”后,科室护理综合质量总分由实施前(92.74±3.36)提高到(96.54±3.36)(P<0.01),实施“星级服务”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总分由实施前(89.86±3.25)提高到(94.55±1.92)(P<0.01);结论护理工作开展“星级护理服务”,能促使护理业务技术、服务水平两大要素提高。

  • 标签: 星级服务 护理质量 服务模式 护理管理
  • 简介:随着我国卫生体制改革深入,病人和社会对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要求日益提高,护士承受各种压力已成为一种职业风险。尤其是门诊护士,每天接触身心失衡、求医心切病人,其情绪变化不仅影响着病人感知,同时直接关系到门诊护理质量优劣。因此,作为门诊护士,除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加强自身修养外,更应重视情商培养。

  • 标签: 门诊护士 护理服务 情绪管理 卫生体制改革 护理质量 职业风险
  • 简介:护士长作为护理工作管理者,担负着带领全科护理人员完成护理、教学、科研和护理业务指导等工作。在处理各种复杂和繁忙事务要摆脱经验型管理模式,以适应护理工作需要。2002年,我们将思维导图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明显提高了护理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临床护理 护理工作 护理人员 业务指导 管理模式 工作效率
  • 简介:护理程序是一种应用广泛科学方法,是用于解决所有问题一种框架。作者把护理程序应用于PICU安全护理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经过1年多来安全护理管理实践,认为只有采用这种科学管理方式,才能实现管理最佳目标。

  • 标签: 护理程序 安全护理管理 运用
  • 简介:由于部队现行政策约束,部队医院聘用人员在部队医院地位和身份始终处于临时用工地位,不能实现专业技术干部身份的确定和专业技术职称评定,阻碍了自身发展需求.我院与地方人事部门携手联合,通过人才交流中心作为媒介,实行了聘用人员的人事代理,完成了聘用人员专业技术职称评定、人事档案归类、聘用干部身份的确定、组织关系落实以及在全国范围内的人才流动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 标签: 人事代理 军事医学 护士管理 聘用护士
  • 简介:护士长在医院感染管理指导作用十分重要,主要表现在教育护理人员认识对医院感染危害因素,增强她们自我防护意识,提高有效应对能力;自觉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消毒隔离制度;激发护士主动参与控制医院感染积极性;掌握控制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关键,从而能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 标签: 护士长 指导作用 医院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优质高效新型护理服务模式,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护理部、科室考评及病人投票相结合动态考核方法,确定三、二、一星级护士,并佩星上岗.结果实施"星级服务"后科室护理综合质量总分由实施前(92.74±3.36)提高到(96.54±2.12)(P<0.01),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总分由实施前(89.86±3.25)提高到(94.55±1.92)(P<0.01).结论护理工作开展"星级护理服务",能促进护理业务技术、服务水平两大要素提高.

  • 标签: 星级服务 护理质量 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血液透析患者管理运用效果。方法制订相关规章制度,对血液透析患入室、透析时间安排、饮食、健康教育、感染预防等进行合理管理。结果血液透析患者急性左心衰竭发生率由1.62%下降到0.04%,高钾血症发生率由0.51%下降到0.02%;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生活可自理患者由79%上升到92%,可参加工作患者由41%上升到57%;维持性透析患者5年生存率达70%以上;患者满意度由85%上升到96%。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管理运用持续质量改进,减少了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肾病 血液透析 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护理质量是护理服务根本,根据ISO9000标准,全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建立、健全了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并应用认证标准,强化质量管理意识,有效控制环节质量,使护理管理行为和服务行为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提高了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标签: 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控制 护理管理
  • 简介:内镜手术因其损伤小,出血少,痛苦轻,康复快,且住院时间短,美学效果确切等优点被医师和病人所接受,在各临床科广泛使用。我院自1995年至今,逐渐在普外、骨外、泌尿外等8个专科开展了内镜手术。管理好内镜器械是保证内镜手术顺利开展必要条件,我院手术室运用登记制度在内镜器械管理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 标签: 登记制度 手术室 内镜器械管理 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外科护理学》教学管理方法,规范《外科护理学》教学,加快护理人才培养。方法将PDCA循环理论应用于《外科护理学》教学。结果通过PDCA循环理论在《外科护理学》教学应用,使《外科护理学》教学进一步科学化和规范化。结论在《外科护理学》教学应用PDCA循环管理,有利于对教学全过程进行检查和处理;有利于提高护生素质和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 标签: PDCA循环 外科护理学 教学 应用
  • 简介: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HIS)以网络技术为支撑,将医院各项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快速准确处理信息,实现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护士工作站是医院信息系统核心部分之一,我院自运行HIS以来,护理人员从繁琐事务解脱出来,以更多时间为病人服务,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医院信息系统 护理质量管理 护理工作 服务质量 药物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专科护理工作存在或潜在风险及预防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护理部、医务科、病区护士长评估护理工作可能存在风险,然后完善相应工作制度,改进工作流程,制定常见风险、专科危重症及突发疫情应急处理程序;通过培训考核等方式强化护士风险意识,加大风险监控.结果提高了护士护理风险意识,密切了护患关系,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整体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明显加强.结论强化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监控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护理风险发生,从而提高专科护理质量,保障病人健康权和生命权.

  • 标签: 风险管理 护理质量 专科
  • 简介:邢颜超指出,医务人员职业感染危险度取决于人群血液性传染疾病流行率。我国是乙肝高发国,乙肝总感染率高达60%左右,艾滋病流行也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因此,传染科护理人员在护理行为危险性增加。为了保证传染科护理人员职业安全,有效地避免或减少职业危险,应制订出更有效防护措施,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护理行为 感染危险因素 传染科 管理 护理人员 传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