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国际有限公司(BaxterInternationalInc.)通过其子公司研发、生产并销售用于治疗血友病、免疫系统紊乱疾病、传染疾病、肾科疾病、创伤和其他慢性及重症病的产品,拯救并延续患者生命。作为一家多元化经营的跨国医疗用品公司,百提供专业的医疗器械、医药产品以及生物科技产品,改善对于全球患者的医护水平。

  • 标签: 国际 免疫系统紊乱 传染疾病 科技产品 多元化经营 医疗用品
  • 简介:目前肿瘤的最终诊断主要依赖于鉴别良恶性组织的病理形态学诊断,以激光镊子拉光谱鉴别肿瘤良恶性的物理诊断方法成为恶性肿瘤诊断研究的又一热门课题,虽然该技术被广泛用于胃癌、乳腺癌、肺癌、结肠癌等诊断方面的研究工作,但至今在临床上尚无法单独作为癌细胞检测的依据,关键原因是尚未找到癌细胞真正的特征性荧光峰。激光镊子拉光谱诊断肿瘤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本文就激光镊子拉光谱在肿瘤诊断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恶性肿瘤 拉曼光谱 诊断 应用
  • 简介:目的观察胸腔内灌注铂治疗tb'J,细胞肺癌引起的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毒副反应和对患者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17例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经B超检查定位后胸腔置管,尽量排净胸腔积液后,将铂30mg溶解于5%GS50ml中胸腔灌注,每周1次,灌注2次后评价疗效,最多灌注4次,同时观察毒副反应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17例患者均完成2次以上胸腔灌注,其中3例灌注3次,2例4次。完全缓解5例(29.41%),部分缓解7例(41.17%),无效5例(29.41%)。总有效率为70.58%,64.70%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毒副反应主要为胸痛、血小板减少和轻度消化道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无1例患者因毒副反应终止治疗,2例因血小板减少延迟治疗。结论铂胸腔灌注治疗肺癌引起的胸腔积液,安全有效,毒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洛铂 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灌注 恶性胸腔积液
  • 简介:1病案摘要患者女性,55岁。2008年3月患者体检时经胸部X线检查发现右肺阴影,PET/CT检查显示右上肺、肺门纵隔淋巴结有明显的示踪分布。既往无吸烟史。遂行右肺上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心包开窗术,术后病理示:右上叶肺混合型腺癌(细支气管肺泡癌+腺泡型腺癌),肿瘤大小4cm×3cm×3cm,支气管断端(-),区域淋巴结17∕24,纵隔胸膜(+),心包(-)。

  • 标签: 厄洛替尼 肺癌 脊髓转移
  • 简介:分子靶向药物伊马替尼能够与Bcr-Abl激酶结合而成功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然而该激酶的点突变常导致伊马替尼耐药,使治疗失败。尼替尼是一种比伊马替尼更有效的新型Bcr-abl激酶抑制剂。在Ⅰ期临床研究中,119例伊马替尼耐药的患者接受了不同剂量水平的尼替尼,最大耐受剂量为600mg,每日二次口服。推荐Ⅱ期研究的剂量为400mg,每日二次。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皮疹、脂肪酶和胆红素升高。在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中,分别有92%(53%)、72%(48%)、39%(27%)获得了血液学/细胞遗传学缓解。联合应用几种不同的Bcr-Abl激酶抑制剂有相加或协同作用,如伊马替尼、尼替尼和达沙替尼,并有可能延迟或预防耐药的出现。一些研究试图通过鉴定病人的突变类型而预测这些药物的效果。

  • 标签: 靶向药物 伊马替尼 尼洛替尼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 简介:背景与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脑转移预后差,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厄替尼是小分子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广泛应用于晚期NSCLC患者,可延长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及总生存期,经选择患者获益更为明显。目前厄替尼也逐渐用于NSCLC脑转移的治疗。本文通过分析厄替尼治疗NSCLC脑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NSCLC脑转移的靶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6年至2011年间收治的53例NSCLC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口服厄替尼150mg/d直至疾病进展、死亡或不良反应不可耐受,每2~3月评估疗效。结果:53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厄替尼对脑转移灶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35.8%和81.1%,其中完全缓解(completeresponse,CR)3例,部分缓解(partialresponse,PR)16例,稳定(stabledisease,SD)24例。全身病灶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35.8%和64.2%,其中CR1例,PR18例,SD15例。脑转移灶的中位进展时间为7.3个月,全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及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5.6个月和15.9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37.7%和11.3%。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S评分及EGFR状态为影响生存的因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和腹泻,发生率分别为75.5%和37.7%。结论:厄替尼对NSCLC脑转移有一定疗效,且毒性可以耐受。

  • 标签: 脑肿瘤 继发性 非小细胞肺癌 厄洛替尼
  • 简介:目的观察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均采用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具体如下:铂30mg/m^2静滴3h,d1;卡培他滨2500mg/m^2,每13分2次口服,d1-d14。3周为1个周期。按照RECIST1.0版标准评价疗效以及WHO急性及亚急性毒性标准评价不良反应。结果全组22例患者中,无1例获CR,获PR9例,SD8例,PD5例;有效率为40.9%,疾病控制率为77.3%。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8.9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4.2个月,1年生存率为72.7%。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和手足综合征,均以1-2级为主。结论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乳腺癌 洛铂 卡培他滨 化学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氟比芬酯用于妇科肿瘤术后持续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妇科肿瘤全麻术后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1例,均在术后应用持续静脉镇痛。A组用药:舒芬太尼150μg+托烷司琼6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B组:氟比芬酯150mg+舒芬太尼100μg+托烷司琼6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两组持续输注量2mL/h。观察术后6、12、24、48h时两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Prince—Henry疼痛评分(PHS)、Ramsay镇静评分(RSS)和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镇痛结束后记录患者对镇痛治疗的总体满意度。结果两组术后镇痛治疗期间各时间点疼痛VAS、PHS及R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镇痛结束后对镇痛治疗的总体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皮肤搔痒、呼吸抑制、嗜睡及异常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舒芬太尼复合氟比芬酯用于妇科肿瘤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确切.毒副反府轻.县一种安伞、有效的镇痛方法。

  • 标签: 舒芬太尼 氟比洛芬酯 术后镇痛 静脉自控镇痛 妇科肿瘤
  • 简介:替尼(erlotinib,tarceva,OSI-774)是一种口服、高选择性、可逆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1/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本文综述埃替尼治疗NSCLC的进展.Ⅰ期试验表明,埃替尼耐受良好,对NSCLC患者有抗肿瘤作用,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皮疹和腹泻.在Ⅱ期试验中,难治性NSCLC患者150mg/d,有效率为12.3%~25%,总的疾病控制率>40%,中位生存期8.4个月,1年生存率40%,皮疹是临床益处的替代标志,但需进一步证实.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Ⅲ期试验检测埃替尼作为单剂(BR.21研究)或合并标准的化疗方案(TALEN-卡铂/紫杉醇试验和TRIBUTE-顺铂/健择试验)治疗NSCLC,结果没有改善生存期,但亚型分析TRIBUTE试验表明,对无吸烟史的患者有很大的生存期益处,相反,单用埃替尼(BR.21研究)具有生存期益处.Ⅱ期试验评价贝伐单抗(bevacizumab)合并埃替尼治疗复发的NSCLC有明显效果(PR=20%,SD=65%)且安全.人们希望埃替尼治疗晚期NSCLC的临床效果能够用于早期病例,包括辅助治疗和预防.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埃洛替尼 分子靶抗癌药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含铂的化疗方案在食管癌、胃肠道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等数据库,收集关于是否采用铂的化疗方案在治疗消化道肿瘤(食管癌、胃癌、大肠癌)的对照试验,应用ReviewManager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个临床试验,共46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铂联合组的客观缓解率不劣于对照组(OR=1.39,95%CI:0.94~2.07,P=0.10)。铂联合组神经毒性发生率较低于对照组(OR=0.28,95%CI:0.09~0.85,P=0.03)。在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及脱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食管癌、胃癌、肠癌方面,铂联合化疗组的疗效不劣于对照组,但铂联合组不增加其他毒副反应的基础上,尚能降低神经毒性的发生率。含铂的化疗方案可以做为食管癌、胃癌、肠癌的治疗选择。

  • 标签: 洛铂 食管癌 胃癌 肠癌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建立逆转录病毒介导入高迁移率族蛋白组A1(HMGA1)基因RNA干扰体外表达体系,并观察铂对脑胶质瘤细胞株SHG-44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制备HMGA1siRNA慢病毒载体,PCR筛选阳性克隆,测序鉴定;转染脑胶质瘤细胞株SHG-44后,RT—PCR检测其对细胞HMGA1基因表达的影响;MTr和克隆集落实验检测铂对阳性组和阴性组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结果:PCR和测序证实,成功构建HMGA1siRNA的慢病毒载体;RT—PCR证实阳性组细胞存在HMGA1基因表达下调;分别用不同浓度的铂处理两组细胞24h后,MTT法和克隆集落实验显示阳性组细胞生长抑制率较阴性组细胞明显降低。结论:HMGA1siRNA能特异性下调脑胶质瘤细胞SHG-44中HMGA1的表达并抑制了其对铂的敏感性。

  • 标签: RNA干扰 高迁移率族蛋白组A1 洛铂 脑胶质瘤
  • 简介:背景表浅型基底细胞癌通常的治疗手段并非外科手术,而多用药物局部治疗或光动力疗法,尽管大多认为光动力疗法疗效更好,但并未经临床对照研究证实。本研究即对比光动力疗法与局部应用咪喹莫及局部应用氟尿嘧啶对表浅型基底细胞癌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单盲、

  • 标签: 光动力疗法 基底细胞癌 局部应用 氟尿嘧啶 咪喹莫特 表浅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