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彩超探头暂时闭颈静脉,减少PICC置管过程中导管尖端误入颈静脉方法。方法将148例行彩超引导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置管方法,即当导管尖端到达肩部后协助患者将下颌靠近穿刺侧肩部,预防导管误入颈静脉;观察组当导管尖端到达锁骨下静脉中段时,由助手应用彩超探头闭颈静脉法,防止导管误入颈静脉。结果观察组PICC导管尖端误入颈静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彩超引导下行PICC置管时,应用彩超探头闭颈静脉可有效减少PICC导管尖端误入颈静脉,提高置管成功率和工作效率。

  • 标签: PICC 颈静脉异位 探头压闭 彩超引导
  • 简介:目的探讨挽救性放疗局部晚期胃癌中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6月到2016年6月舞阳县人民医院诊治局部晚期胃癌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计算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XELOX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给予挽救性放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89%,高于对照组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05%)与对照组(184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挽救性放疗可能是局部晚期胃癌有效治疗手段,且不增加患者不良反应,积极治疗可使一部分患者获益。

  • 标签: 局部晚期胃癌 挽救性放疗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圆形吻合肠造口术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解放军福州总医院接受同一外科治疗小组手术70例圆形吻合肠造口术患者(吻合组)造口手术时间,术后造口并发症、感染发生率及随访情况。并与同期行传统手工肠造口术51例患者(手工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吻合组造口时间(12.66±2.28)min;术后发生造口狭窄、造口渗血各1例(2.86%),切口感染1例(1.43%)。手工组造口时间(24.74±2.83)min;术后发生造口并发症7例(13.73%),分别是造口缺血1例、造口狭窄2例、造口回缩2例、造口旁疝2例,另切口感染2例(3.92%)。两组造口时间、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24个月,吻合组患者1年内造口吻合钉逐渐脱落。结论圆形吻合行肠造口术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外形美观,护理方便等优点。

  • 标签: 肠造口术 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圆形吻合器
  • 简介:目的探讨负创面治疗技术(NPWT)食管癌手术吻合口瘘中应用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江苏省肿瘤医院胸外科2012年7月1日至2017年7月1日19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采用负创面治疗技术,持续吸引,同时给予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做好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促进康复。结果该组无死亡病例。愈合时间(从发现吻合口瘘采用经鼻-瘘口引流外接特定负治疗开始至经造影证实瘘口愈合时间)为(18.26±8.38)d,与之前单纯经鼻-瘘口引流治疗吻合口瘘愈合时间(38.46±23.47)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NPWT通过改变引流路径实现通畅引流,引流抽吸作用使瘘腔处于负状态,护理工作中要保持各个管道妥善固定,保证鼻-瘘口引流管引流有效性以及加强患者营养支持、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NPWT使瘘口愈合时间缩短。

  • 标签: 食管肿瘤 引流术 吻合口瘘 负压伤口疗法 护理
  • 简介:对胼胝体区、矢状窦旁及镰旁、嗅沟、向两额叶生长大脑镰肿瘤,以非跨中线骨瓣行手术切除是比较困难。为了顺利全切肿瘤,预防和有效控制矢状窦出血、我们应用跨中线骨瓣切除上述肿瘤,回顾并总结该术式优点和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以来我科收治11例幕肿瘤,均以跨中线骨瓣手术切除。对嗅沟和胼胝体区肿瘤、向两额叶生长大脑镰肿瘤取冠状切口,作跨中线骨瓣或以肿瘤主侧为主跨中线骨瓣。对中、后矢状窦旁和镰旁肿瘤取蒂位于肿瘤、过中线马蹄形皮瓣,以肿瘤为主跨中线骨瓣结果:本组病人均有良好术野显露,均获肿瘤全切,无术中大出血发生,止血效果良好。11例中临床治愈8例,好转3例。结论:对矢状窦旁、胼胝体区、大脑镰旁、嗅沟、向两侧额叶生长大脑镰肿瘤,采用跨中线骨瓣,有利于术野显露,能够达到肿瘤全切除,对术中止血、防止大出血都是十分有利,

  • 标签: 跨中线骨瓣 颅内肿瘤 切除术
  • 简介:早在198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即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了针对癌痛治疗《三阶梯治疗原则》,指出:绝大多数癌痛可以采用以阿片类药物为主口服或其他途径(注射、皮肤敷贴等)给药方式,使癌痛得以有效控制。

  • 标签: 癌痛 三阶梯治疗原则 爱好 乐观 心态 世界卫生组织
  • 简介:目的:探讨膜联蛋白Ⅱ(AnnexinⅡ)胃癌组织中表达及其胃癌转移中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nnexinⅡ51例胃癌组织和24例癌旁组织中表达,并统计AnnexinⅡ阳性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特征关系。用AnnexinⅡ特异性siRNA胃癌HGC-27细胞抑制AnnexinⅡ表达,应用黏附实验、侵袭实验检测抑制AnnexinⅡ表达后对胃癌细胞黏附、侵袭能力影响。结果AnnexinⅡ蛋白胃癌组织中阳性率为82.4%,癌旁组织中阳性率为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AnnexinⅡ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与年龄无关(P﹥0.05),而与肿瘤大小、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临床特征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HGC-27细胞转染AnnexinⅡsiRNA后,细胞中AnnexinⅡ蛋白和mRNA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抑制AnnexinⅡ表达后,胃癌HGC-27细胞黏附、侵袭能力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nexinⅡ胃癌组织中高表达,AnnexinⅡ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临床特征有关,并且AnnexinⅡ高表达可促进胃癌转移。因此,AnnexinⅡ可以作为抑制胃癌转移潜在靶点,开发靶向AnnexinⅡ药物可能成为治疗胃癌转移新方法。

  • 标签: 胃癌 AnnexinⅡ 转移
  • 简介:三、肿瘤治疗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是如何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是这样,第一,不是用了西医治疗手段,再用中药就是中西医结合了,这是两个完全不同学科,它医学特点也完全不一样。中西医结合是解决临床同一个问题上发挥两个不同学科优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医中药 肿瘤 医学特点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创面负吸引装置治疗食管癌术后胸部难愈性切口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江苏省肿瘤医院胸外科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食管癌手术后发生切口全层感染患者。将符合要求研究对象6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采用传统高渗盐水治疗30例为对照组(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采用改良负吸引装置治疗30例为试验组(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比较两组患者切口可行Ⅱ期缝合时间、换药次数、换药费用。结果试验组患者切口可行Ⅱ期缝合时间为(8.1±2.5)d,换药次数为(7.4±2.2)次,换药费用为(1500.5±205.8)元;对照组分别为(14.4±4.6)d、(15.8±5.1)次及(3800.4±480.7)元,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使用自制负吸引装置治疗胸部难愈性切口临床效果满意且更为经济实用,可以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降低换药费用。

  • 标签: 胸部创面 负压伤口治疗 切口感染 难愈性 食管癌 术后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眶上锁孔入路、超声吸引鞍结节脑膜瘤手术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和柳州市中医医院收治65例鞍结节脑膜瘤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32例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治疗为对照组,另33例患者接受眶上锁孔入路、超声吸引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肿瘤有效切除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GCS评分)、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肿瘤有效切除率(96.67%)高于对照组(78.13%)(P<0.05)。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低于对照组(GCS评分15.98±1.23比12.59±1.22)(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06%)低于对照组(21.88%)(P<0.05)。两组患者术前生活质量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有升高,但观察组患者术后以上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眶上锁孔入路联合超声吸引治疗鞍结节脑膜瘤疗效较佳,能在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少,神经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眶上锁孔入路 超声吸引器 鞍结节脑膜瘤 手术 有效切除率 生活质量
  • 简介:本文对化疗大肠癌综合治疗中作用进行评述.近年来治疗晚期与转移性大肠癌策略有了明显进展,新药新方法不断涌现,全身化疗能提高晚期大肠癌缓解率,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辅助化疗已成为高危复发患者标准治疗;新辅助化疗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具体实施综合治疗中如何按照大肠癌生物学行为,规范化治疗前提下,充分考虑患者潜在预后亚群、效益-成本比、患者依从性等因素实施个体化,选择最佳治疗方式值得研究.

  • 标签: 大肠肿瘤/癌化疗 新抗癌药 辅助化疗 新辅助化疗 规范化与个体化
  • 简介:目的探讨国产KYGWA型一次性吻合贲门胃底癌中应用。方法统计1998年1月至2008年5月实行根治或姑息性手术贲门胃底癌患者593例,其中应用吻合217例(吻合组),未用吻合376例(手工组)。对两组开胸率、吻合口瘘、肺部及胸腔感染、吻合口狭窄、近断端癌残留等方面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吻合组开胸率为21.66%,手工组为72.87%,吻合组开胸率明显低于手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吻合组吻合口狭窄发生率4.15%,手工组20.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吻合口瘘、肺部及胸腔感染和近断端癌残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贲门胃底癌切除术中利用国产一次性吻合行消化道重建可以减少开胸率和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且该吻合价格低廉,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尤其适合经济欠发达地区医院使用。

  • 标签: 贲门胃底癌 KYGWA型吻合器
  • 简介:近年来陆续发现了许多新趋化因子和受体,研究发现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参与机体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并在肿瘤侵袭转移中通过不同机制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其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趋化因子 趋化因子受体 肿瘤转移
  • 简介:背景与目的:随着全身恶性肿瘤发病率增加、诊断手段提高及治疗手段改善,使病人生存期明显延长,致使脑转移瘤发病率明显提高,目前已超过原发颅内肿瘤,成为最常见颅内肿瘤,因此,对脑转移瘤治疗变得尤为重要,而脑转移瘤治疗手段一直是争议焦点,尤其手术新诊断脑转移瘤中作用及与其他治疗手段疗效对比各家仍存在着很大差异。本文目的是探讨手术脑转移瘤治疗中价值。方法:回顾我院1999年2月至2008年10月对183例脑转移瘤患者实施开颅手术切除治疗效果及回顾一些相关文献及有据可循临床诊疗指南来探讨手术新诊断脑转移瘤中作用。结果:手术切除+全颅放疗组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全颅放疗组总生存期并无明显差异,但优于单纯全颅放疗及单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手术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局部控制率以及改善患者因肿瘤引起高颅危象。结论:手术加全颅放疗或手术加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位生存期及中位复发/进展时间明显长于其他治疗方法,是治疗直径大于3cm或或中线移位1cm以上及有严重高颅单发或多发脑转移瘤重要手段。

  • 标签: 脑转移瘤 手术切除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全脑放疗 指南
  • 简介:小细胞肺癌(SCLC)恶性程度高,倍增时间短,早期即可出现广泛转移。调查显示,近2/3SCLC患者确诊时已为广泛期SCLC。指南推荐,对于广泛期SCLC首选全身治疗。既往研究显示,SCLC初始化疗有效率高,可显著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但极易出现复发转移,并对二线及以后治疗不敏感。而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治疗广泛期SCLC并无显著获益。不同于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治疗取得获益,广泛期SCLC进行维持治疗证据不足。因此,本文将通过回顾有关广泛期SCLC维持治疗临床试验和文献以探讨广泛期SCLC患者治疗措施。

  • 标签: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维持治疗 肿瘤干细胞
  • 简介:有关垂体腺瘤侵袭性研究很多,肿瘤相关基因异常表达揭示垂体腺瘤侵袭性一个重要方面。癌基因、抑癌基因表达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相关。通过对肿瘤相关基因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垂体腺瘤侵袭性产生机制,为临床治疗垂体腺瘤提供帮助。

  • 标签: 垂体腺瘤 侵袭性 基因
  • 简介:目的探讨反思性教学对肿瘤学人文教育应用效果。方法将60名本科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及传统组,每组30名。试验组将反思性教学应用于肿瘤学教学各个环节,传统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采用关怀能力评价量表、患者满意度、基础综合考试成绩及反思日记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关怀能力、考试成绩、患者满意度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与传统组及试验组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反思性教学应用于肿瘤学教学中,能够提升学生关怀能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及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反思性教学 肿瘤学 人文教育
  • 简介:Tribbles同源蛋白3(TRB3)是一种细胞转录调控因子,可以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机体葡萄糖代谢、脂质代谢、炎性反应、氧化应激和肿瘤代谢等过程中发挥重要生物学作用。未折叠蛋白反应(UPR)和内质应激代谢疾病与肿瘤发生时常被激活。TRB3UPR或内质应激中具有关键作用。更重要是,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和卵巢癌等肿瘤模型中均发现TRB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本文将分析TRB3与代谢障碍、肿瘤之间密切联系。TRB3可能是由代谢障碍向肿瘤转化关键因子,可能成为新肿瘤标志物以及肿瘤治疗新靶点。

  • 标签: TRB3 代谢障碍 肿瘤 未折叠蛋白反应
  • 简介:胃肠道是重要消化器官,其表面稳定而具有功能性黏膜屏障是分隔机体内环境与食物抗原及微生物生物界面。肠道菌群是定植于人体最大微生态系统,维持内外环境稳态中具有重要作用,肠道菌群紊乱主要体现于共生菌及病原菌生长失衡,并与疾病进展密切相关。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肠道菌群作为一个完整生态系统其组成或代谢产物影响肠道黏膜屏障结构和功能完整性。本文就肠道菌群对肠道黏膜屏障作用及机制进行介绍,为了解肠道微生物研究进展提供部分参考。

  • 标签: 肠道菌群 黏膜屏障 肠道稳态
  • 简介: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arlygrowthresponsegene-1,Egr-1)自从被发现与肿瘤发生发展有重大关系后受到了许多学者重视。Egr-1能够被射线诱导而被激活,可以使其下游基因表达增加从而影响肿瘤生长、分化和转移,还与肺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并发症有着密不可分联系。本文简要综述了Egr-1功能特点,以及Egr-1肺恶性肿瘤发病、治疗过程中所起作用最新进展。

  • 标签: EGR-1 肺癌 放射治疗 放射性肺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