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简单、有效的无神经节细胞大鼠模型,为肠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提供可用的动物模型。方法取新生1周龄乳鼠16窝,每窝中随机取4只肛门灌注生理盐水为对照组,4只肛门灌注1%的苯扎氯铵(BAC)作为实验组,灌注后2、4、6、8周观察两组灌注后表现(饮食、活动、腹部及排便等情况)以及直肠形态;HE染色、HuD免疫荧光(IF)染色观察肠神经节形态,并计算各组大鼠肠肌间神经节的数量;qRT—PCR检测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以及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的表达情况。结果灌注后2、4周,两组大鼠无明显异常,6周后实验组出现轻微腹胀,排便减少,至8周时腹胀明显,不排大便,伴精神萎靡,对照组大鼠无异常表现。2周、4周时两组直肠形态无异常,6周时实验组出现轻度狭窄,8周时明显狭窄,对照组未见异常改变。HE染色:术后2、4周两组直肠神经节细胞大小、形状以及数量上无明显异常(P〉0.05),6周时两组神经节细胞数量的中位数分别为3.0和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82,P〈0.001),至8周时实验组未见肌问神经节细胞,对照组无变化。免疫荧光染色:HuD在两组大鼠肠肌问神经节中均有表达,2、4周两组无明显区别;6周时,实验组神经节细胞较对照组体积小、形态异常,至8周时,实验组已无荧光表达,对照组无改变。qRT—PCR:2、4周时两组GDNFmRNA、nNOSmRNA均无明显差异(P〉0.05),6、8周时实验组GDNFmRNA比对照组明显降低(0.06±0.03vs1.05±0.32;0.39±0.24vs1.02±0.22),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意义(P〈0.001),8周时GDNFmRNA的表达量较6周时明显升高,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意义(P〈0.001);6、8周时实验组nNOSmRNA比对照明显降低(0.54±0.33vs1.14±0.50;0.40±0.24vs1�

  • 标签: HIRSCHSPRUNG病 动物模型 大鼠 苯扎铵化合物
  • 简介:因此孕妈妈平时摄取一些动物肝脏,有利于预防因蛋白质、钙、铁、锌、维生素B2、维生素A、维生素D缺乏而引起的多种营养缺乏性疾病。但过多地食用动物肝脏,也会导致副作用。研究发现,孕妈妈过多食用动物肝脏易导致体内维生素A达到危及胎宝宝的水平,并可能有致畸作用。由于孕妈妈过多食用动物肝脏,会导致体内维生素A摄人过多,很容易超过孕妈妈的需要量。因此专家建议,孕妈妈最好减少食用动物肝脏,

  • 标签: 动物肝脏 过多食用 营养缺乏性疾病 维生素A 维生素D缺乏 维生素B2
  • 简介:游戏目的锻炼宝宝触觉和抓握能力。3个月的宝宝已经开始喜欢上了自己练习抓手臂范围以内的物品,多为宝宝提供机会,既可提高宝宝的协调能力和抓握能力,还能促进宝宝自然智能发展。

  • 标签: 动物 抓握能力 协调能力 智能发展
  • 简介:动物实验是重要的生物医学研究类型,是医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在生命科学和现代医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常应用于新药研发、疾病研究、教研教学等领域[1]。动物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及其报告的规范性直接影响其成果向临床研究的进一步转化[2~4]。动物实验方法学质量存在缺陷很可能导致其研究结果不准确、不科学,而报告不完整、不规范会给读者了解研究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带来很大障碍[5,6],甚至误导读者,影响研究结果的有效利用,客观上也是对投入资金和实验动物的一种巨大的浪费[7]。因此,以动物为研究对象开展的基础研究,尤其是有重要基金资助的动物实验,科研工作者有责任清晰、完整、客观地报告实验具体的设计、实施和结局指标评价的方法及其结果。

  • 标签: 动物实验 报告规范 指南 医学研究 生命科学 实验设计
  • 简介:为了提高杂志的学术质量,《中国当代儿科杂志》决定从2016年8月起,对凡是在本刊刊出的动物实验研究论文中实验动物样本数做出如下规定,请广大作者注意并严格执行。对于未达到以下要求的动物实验性文章投稿,本刊则一律不再接收。(1)活体动物实验每组动物数不得少于8只;(2)对于细胞或分子水平检测方法,可适当放宽对样本数的要求,如:PCR法检测mRNA水平,每个单元组的样本数不得少于6例;

  • 标签: 实验动物 实验研究论文 单元组 RNA 组织切片 随机观察
  • 简介: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个多基因遗传性疾病,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决定哮喘的发生和发展。目前国、内外学者应用多种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哮喘的候选基因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发现与人类哮喘有关的候选基因有261个,分布在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上,本文就国内鲜有报道的候选基因作如下综述。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候选基因 多基因遗传性疾病 分子生物学方法 常染色体 环境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Wolman病的临床特点及分子诊断的意义。方法对1例符合Wolman病临床表现的患儿进行白细胞溶酶体酸性脂酶LIPA基因测序,分析其突变的类型。结果约5月龄女婴,发现“皮肤黄染10余天,加重伴发热3d”入院。查体见肝脾显著肿大,黄疸。实验室检查提示贫血,肝功能衰竭,高三酰甘油血症;X线胸腹片和腹部增强CT均提示特征性双侧肾上腺增大和广泛钙化。骨髓涂片可见海蓝色泡沫状组织细胞,PAS染色提示脂质沉积。DNA测序显示,LIPA基因编码区第7外显子上发生c.796G〉T,P.G266*的纯合无义突变,导致266位甘氨酸(GGA)突变为终止密码(TGA)(P.G266*),致溶酶体酸I生脂酶缺失。结论Wolman病婴儿期起病,以显著肝脾肿大、特征性双侧肾上腺增大和广泛钙化、高三酰甘油血症为特征,相应的酶学分析和,J,刚基因检测均可确诊Wolman病。

  • 标签: Wolman病 溶酶体酸性脂酶 LIPA基因突变 肝脾大 肾上腺钙化
  • 简介:  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是最常见的小儿颅外恶性肿瘤,在小儿所有肿瘤相关死亡中约15%由它所致[1].该肿瘤具有原发部位隐匿,早期诊断困难,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和早期转移等临床特点,往往预后较差.一项欧洲人群调查研究显示,神经母细胞瘤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59%[2].……

  • 标签: 神经母细胞瘤 基因 Trk受体
  • 简介:目的应用高分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rray-CGH),对中国人群不明原因的智力低下/发育迟缓(MR/DD)患儿进行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NVs)筛查,获得在这些不明原因MR/DD患儿中CNVs的检出率,并分析其中的罕见CNVs与MR/DD的相关性,以此评估Array-CGH对不明原因MR/DD可能的遗传病因诊断作用。方法根据特定筛选条件收集在首都儿科研究所临床诊断为不明原因MR/DD患儿,用Oligo244KDNA芯片筛查全基因组CNVs。针对所发现的CNVs,首先将其与国际基因组CNVs多态性数据库(databaseofgenomicvariants)进行比对,剔除常见多态性CNVs,将获得的罕见CNVs应用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遗传诊断实验室的临床分子诊断平台,结合基因组异常拷贝数数据库(DECIPHER)进行核查并与既往相关文献比对,以发现罕见CNVs在不明原因MR/DD患儿中的检出率。结果2004年7月至2008年7月共收集111例不明原因MR/DD患儿,平均年龄为6岁,男女比例为1.775。28例患儿发现36个罕见CNVs,CNVs平均长度为1326kb(29~8760kb),这些CNVs均无法被常规染色体G带检查所识别。通过评估,19例患儿携带可能与MR/DD相关的CNVs,另1例患儿的CNVs临床意义不明确,Array-CGH在不明原因MR/DD患儿中发现携带与疾病相关的罕见CNVs的诊断率为17.1%(19/111例)。22/36个(66.1%)罕见CNVs曾被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Array-CGH数据库、DECIPHER数据库、既往MR/DD微阵列研究文献所报道。1例患儿在15q11.2-13.1存在2098kb的基因组缺失,覆盖Prader-Willi综合征/Angelman综合征关键区的多个候选基因,包括SNRPN、NECDIN、SnRNAs和UBE3A,结合该患儿面部表型、临床检查以及Array-CGH结果,诊断为非典型性Prader-Willi综合征。结论基因组CNVs相关的微缺失/重复是中国人群中不明原因MR/DD患儿的原因之一,高分辨Array-CGH技术可在不明原因MR/DD患儿中发现更多的遗传病因,帮助和提高不明原因MR/DD的分子

  • 标签: 智力低下 发育迟缓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 基因组拷贝数变异 微缺失/重复综合征
  • 简介:1概述药物基因组学(Pharmacogenomics/Pharmacogenetics,PGx)的概念已存在数十年,其主要目的是明确个体间药物反应差异的重要基因变异。测序技术、生物信息学技术和计算技术的突破使得PGx研究在近2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 标签: 药物基因组学 电子病历 顶层设计 位点变异 表型组 测序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可降解镁合金食管支架在食管狭窄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制作兔食管狭窄动物模型。采用球囊导管扩张法将镁合金食管支架置于实验兔食管狭窄处,评估兔精神、行为和进食变化,生理、生化和病理改变,以及食管狭窄改善情况。结果采用NaOH化学烧灼法成功制作兔食管狭窄动物模型,并在4只实验兔的食管狭窄处放置镁合金食管支架,观察期满时(支架放置后12周)发现有3只实验兔体内有支架放射标记残留。食管支架放置后,实验兔精神、行为未见明显异常;兔进食情况明显改善;兔各项生理、生化指标未见明显改变;病理切片HE染色显示食管黏膜完整,黏膜下层可见炎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肝肾未见明显病理性损伤改变。结论可降解镁合金食管支架具有安全性高,副作用小,不良反应少等优点。经初步动物实验证实,该支架在治疗兔食管狭窄方面效果良好,具有很大的潜在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食管 支架 食管狭窄 动物 实验
  • 简介:目的人STEAP4基因是一个参与胰岛素敏感性调节的肥胖相关差异表达基因,本研究旨在探讨胰岛素抵抗相关脂源性细胞因子TNFα对人成熟脂肪细胞中STEAP4基因的调节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前体脂肪细胞,在诱导人前体脂肪细胞分化成熟的基础上,应用不同浓度(0、5、10、25、50ng/mL)人重组TNFα干预成熟脂肪细胞24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Westernblot技术检测干预后人成熟脂肪细胞STEAP4基因在核酸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TNFα(5、10、25、50ng/mL)干预24h能显著上调人成熟脂肪细胞中STEAP4基因的mRNA表达,与未干预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50ng/mLTNFα干预时STEAP4基因在人成熟脂肪细胞中的mRNA表达水平最高。与基因表达结果相一致,不同浓度TNFα(5、10、25、50ng/mL)干预24h能显著上调人成熟脂肪细胞中STEAP4蛋白的表达,与未干预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预浓度提高到25ng/mL时干预效果最为明显。结论TNFα能显著上调人成熟脂肪细胞中STEAP4基因核酸和蛋白的表达。

  • 标签: STEAP4基因 细胞分化 肿瘤坏死因子 人前体脂肪细胞
  • 简介:目的应用SRY基因直接测序检测技术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对外生殖器模糊的幼儿及青春期儿童进行检查以明确诊断。方法采用常规G显带方法分析20例外生殖器模糊的患儿染色体核型,用PCR技术扩增其SRY基因,进行基因测序,分析是否存在SRY基因及SRY基因是否存在突变情况。结果20例患儿中SRY基因阳性的有17例,阴性3例。直接测序结果显示所有SRY基因阳性患者该基因均未发生突变。染色体核型分析中检出4例特殊核型为:46,XY,del(Y)(q12)/45,X、46,XY,add(Y)(p11)、46,XY,r(9)及46,XY,9qh+。结论SRY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儿童性发育疾病的分型,具有快速检测的优越性,与常规G显带相结合分析有助于儿童性发育疾病的初步诊断。

  • 标签: SRY基因 性发育疾病 儿童
  • 简介:目的糖原累积病Ib型(GSDIb)是由于SLC37A4基因突变引起葡萄糖.6.磷酸转移酶(G6PT)活性缺陷所致,该病患者大部分有反复感染及炎症性肠病的发生,预后较差。SLC37A4基因的检测对GSDIb患者的诊断、分型、预测患者的预后尤为重要。本文旨在研究糖原累积病Ib型患儿SLC37A4基因突变的情况,探讨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的方法,对拟诊GSDIb型的28例患儿行SLC37A4基因外显子及其相邻区域的突变筛查。结果7例患儿检测到SLC37A4基因突变,检出率为25%(7/28例),包括错义突变:p.Gly149Glu(9/13,69%)、p.Gly115Arg(1/13,8%)、p.Pro191Leu(1/13,8%);移码突变:c.959—960insT(1/13,8%);剪接突变:c.870+5G〉A(1/13,8%)。结论c.959—960insT为新突变,p.Gly149Glu为本研究最常见的突变,P.Gly149Glu突变可能与患儿的严重感染相关。

  • 标签: 糖原累积病Ib型 葡萄糖-6-磷酸转移酶 SLC37A4基因 突变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实验室指标与预后的相关性,建立判断发生死亡的风险评分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湖南省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病例,其中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病例数据用于建立死亡风险模型,2014年1~6月的病例数据用于模型的验证。以入住PICU首次血清N-末端脑钠素原(NT-proBNP)、乳酸、WBC计数、血糖、心肌酶谱(CK、CK-Mb、LDH、Mb)、PCT、CRP检查结果作为分析指标,通过受试者特征工作(ROC)曲线,筛选出曲线下面积(AUC)〉0.7的实验室指标,确定各项指标的最佳界值。以Logistic回归分析各项实验室指标对预后的影响,以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各项实验室指标的β值作为原始赋分,同时对β值取整后作为简化赋分,建立风险模型并验证,考察不同总评分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362例数据纳入死亡风险模型的建立,男230例(63.5%),女132例,年龄(24.0±14.8)个月,死亡25例(6.9%);验证数据共171例,男111例(64.9%),女60例,年龄(24.3±13.5)个月,死亡11例(6.4%)。1血NT-proBNP、乳酸、WBC、血糖、心肌酶谱和PCT的ROCAUC均〉0.70。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T-proBNP、乳酸、WBC和血糖是死亡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30.67(3.64~258.68)、5.22(1.22~22.33)、10.04(2.12~47.53)和10.56(1.88~59.27)。3WBC〉16.5×109·L-1、血糖〉7.8mmol·L-1、NT-proBNP〉10ng·mL-1、乳酸〉3.2mmol·L-1、NT-proBNP1.3~10ng·mL-1分别赋2.31、1.65、3.42、2.36和1.98分,简化赋分分别为2、2、3、2和2分。4使用原始赋分和简化赋分,以验证数据预测死亡的ROC曲线AUC均为0.99;简化赋分以4分为界值时其预测死亡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95.6%。结论4项实验室检查指标的简化赋分对预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预后有较好价值,总评分≥4分的患儿应引起高度重视。

  • 标签: 重症手足口病 风险评估 预后
  • 简介:目的研究Currarino综合征患者HLXB9基因突变情况.方法采用PCR、DNA直接测序的方法对6例Currarino综合征进行HLXB9突变检测,突变经双向测序证实.结果2例家族性Currarino综合征患儿中均发现1种新的杂合无义突变(c.552C〉G;p.Tyr184X),而4例散发性病例未发现异常.结论Currarino综合征与HLXB9基因相关,2例家族性病例HLXB9基因突变检出率与国外类似,4例散发性病例检出率低于报道的30%.

  • 标签: CURRARINO综合征 基因
  • 简介:目的骨髓人类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是控制人细胞端粒酶活性的限速成分,决定了细胞寿命。该研究初步探讨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hTERT表达的变化及其与外周血红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多重等位基因特异聚合酶链反应(MASPCR)分析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儿的基因类型,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和粒细胞减少症患儿骨髓和阳性对照K562细胞株的hTERT相对表达水平,常规检测患儿外周血血红蛋白水平。Spearman直线相关分析hTERT表达与外周血血红蛋白水平的关系。结果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儿组骨髓hTERT相对表达水平高于粒细胞减少症患儿组(0.2928±0.0838vs0.0993±0.0336,P〈0.01),但明显低于K562细胞株(0.8291±0.0908,P〈0.01)。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儿组骨髓hTERT表达与其外周血血红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841,P〈0.01)。结论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儿慢性溶血时,低水平血红蛋白可能在一定范围内上调骨髓hTERT基因表达水平。

  • 标签: 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人类端粒酶催化亚单位 突变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佳木斯地区人群催产素受体(oxytocinreceptor.OXTR)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孤独症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与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对30例孤独症儿童和30例正常儿童进行OXTR单核苷酸多态性片断rs2254298的等位基因基因型测定。结果OXTR单核苷酸多态性片断rs2254298的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P〉0.05),并且孤独症组和正常对照组在上述各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OXTR单核苷酸多态性片断rs2254298与儿童孤独症的发病有关。

  • 标签: 孤独症 发育障碍 受体 催产素 儿童
  • 简介: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神经母细胞瘤Wnt-5a基因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分型及对化疗的反应等的关系。方法选择2003年至2008年住院治疗的77例神经母细胞瘤病例进行研究,其中恶性神经母细胞瘤病例(43例)和节细胞性神经母细胞瘤病例(19例)为实验组,良性神经节细胞瘤病例(15例)为对照组。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杂交(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Wnt-5a基因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光密度值(4.79±0.75)×10^5]相比,Wnt~5a基因在实验组中的表达[1、2、3、4和4s期的光密度值分别为(2.87±0.43)×10^5、(2.13±0.35)×10^5、(2.07±0.44)×10^5、(1.73±0.11)×10^5]明显下调(P〈0.01)。在实验组中,Wnt-5a基因在3、4和4S期的表达[光密度值分别为(2.13±0.35)×10^5、(2.07±0.44)×10^5、(1.73±0.11)×10^5]显著低于1、2期[光密度值为(2.87±0.43)×10^5,P〈0.01)];4期病例中,Wnt-5a基因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表达低于节细胞性神经母细胞瘤(P〈0.05)。术前化疗的3、4期病例Wnt-5a基因的表达[光密度值分别为(2.13±0.35)×10^5、(2.07±0.44)×10^5]显著低于良性对照组[光密度值为(4.79±0.75)×10^5,P〈0.01)],也低于未予化疗的1、2期病例[光密度值为(2.87±0.44)×10^5,P〈0.01)]。结论Wnt-5a基因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和恶性侵袭程度呈负相关。

  • 标签: 神经母细胞瘤 基因表达
  • 简介: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香烟暴露对宫内至断乳前持续被动吸烟幼鼠脑组织凋亡相关基因BaxmRNA及Bcl-2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方法 SD雌鼠于交配后第2天,入低、中、高3种香烟浓度的被动吸烟箱中,每日5h,待其自然分娩,幼鼠置与宫内相同香烟浓度的被动吸烟箱中,每日5h,至21d断乳。用快速竞争性RT-PCR法测定幼鼠脑组织BaxmRNA及Bcl-2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各组幼鼠脑组织BaxmRNA相对表达量:对照组0.31,低浓度被动吸烟组0.47,中浓度被动吸烟组0.55,高浓度被动吸烟组0.60,中浓度及高浓度被动吸烟组幼鼠脑组织Bax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Bcl-2mRNA变化不显著(P>0.05)。结论 幼鼠脑组织凋亡启动基因BaxmRNA相对表达量的增高提示细胞凋亡在宫内至断乳前持续被动吸烟幼鼠脑损害机制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 标签: 被动吸烟 脑组织 脑损伤 发病机理 组织凋亡 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