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垂体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约占颅内肿瘤的10-15%[1]。目前对垂体瘤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还没达到统一的认识。手术治疗垂体瘤仍有相当多的复发病例,垂体瘤理想的治疗方法仍众说不一。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垂体瘤的发病机理,并探索一种治疗垂体瘤的有效途径,在动物体内建立类似人类垂体瘤的模型是垂体瘤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1自发性垂体瘤动物模型肝(spontaneousanimalmod-elsofpituitarytumors)动物自发性垂体瘤动物模型的发生率相当低,其发生率取决于动物的种系、性别和年龄。雌性64~135周龄的Wistar-Fulth(W/Fu)大鼠自发性垂体瘤的发生率高达69%,而雄性7

  • 标签: 垂体瘤 实验动物模型 雌激素 自发性 转基因 可移植性
  • 简介: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借助哮喘动物模型不仅可用于哮喘疾病发生原因和发病机制研究,也可用于相关药物的药效研究.人类和动物之间存在物种差异,因此,全面、成功地建立一个与临床发病机制相似的、稳定可靠的哮喘动物模型非常重要.本文就哮喘模型的品系选择、模型建立及评价指标作简要分析.

  • 标签: 哮喘 小鼠模型 模型建立 评价指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综述重症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方法大量查阅国内外有关重症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制作的文献资料进行综述分析。结果截止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尚未能完全阐明,临床上也缺乏卓有成效的治疗方案。结论建立一个可靠的胰腺炎模型来进一步研究探讨人类SAP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变化、并发症的产生机制及确定治疗方案显得至关重要以。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动物模型 研究进展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慢性排异反应是肺移植术后影响患者生存的重要原因,临床主要表现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obliterativebronchiolitis,OB)。建立成熟的动物模型是用来研究病人肺移植后慢性排异反应的前提。近来,小鼠肺移植模型为OB的研究带来了进展。本文通过对几类肺移植动物模型进行优缺点分析,提出未来肺移植慢性排异反应动物模型建立的发展方向。

  • 标签: 肺移植 慢性排异反应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本文综合考察了mRNA疫苗在动物模型中的研究进展,旨在评估其在未来人类疫苗研发中的应用前景。首先,我们探讨了动物模型在疫苗研发中的关键作用,特别是在模拟人类免疫反应和疾病机理方面。其次,详细介绍了mRNA疫苗的工作原理及其相较于传统疫苗的优势,包括更快的开发周期和更高的灵活性。进一步,本文探讨了mRNA疫苗的制备和优化过程,重点关注其在不同动物模型中的应用,如小鼠、大鼠和灵长类动物。通过分析SARS-CoV-2 mRNA疫苗和其他病原体的动物模型研究案例,我们评估了疫苗的免疫原性和效力,以及免疫应答机制。最后,结合实验设计、结果和结论,我们对mRNA疫苗在动物模型中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其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

  • 标签: mRNA疫苗,动物模型,SARS-CoV-2,免疫原性,疫苗优化
  • 简介:摘要:本文综合考察了mRNA疫苗在动物模型中的研究进展,旨在评估其在未来人类疫苗研发中的应用前景。首先,我们探讨了动物模型在疫苗研发中的关键作用,特别是在模拟人类免疫反应和疾病机理方面。其次,详细介绍了mRNA疫苗的工作原理及其相较于传统疫苗的优势,包括更快的开发周期和更高的灵活性。进一步,本文探讨了mRNA疫苗的制备和优化过程,重点关注其在不同动物模型中的应用,如小鼠、大鼠和灵长类动物。通过分析SARS-CoV-2 mRNA疫苗和其他病原体的动物模型研究案例,我们评估了疫苗的免疫原性和效力,以及免疫应答机制。最后,结合实验设计、结果和结论,我们对mRNA疫苗在动物模型中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其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

  • 标签: mRNA疫苗,动物模型,SARS-CoV-2,免疫原性,疫苗优化
  • 简介:日本科学家培育出一只转基因老鼠,它的叫声像小乌。日本大阪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目前正饲养这只可爱的小老鼠。这只发出“啾啾”叫声的老鼠是“进化老鼠计划”的一部分

  • 标签: 转基因 老鼠 日本大阪 科学家 进化
  • 简介:摘要近年来,有关消化性溃疡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讨已成为相关实验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在整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将相关的实验研究概况进行了阐述,并提出研制与中医证型相近的病症结合动物模型是深入探讨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疗效及其机制的关键所在。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病证结合 动物模型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目的探索兔冠状动脉左室支结扎处理的适宜方法,建立适合细胞移植研究的稳定、可靠的急性,心肌梗死(AMI)动物模型。方法应用在自主呼吸条件下,不用呼吸机支持,迅速开胸行冠状动脉左室支结扎。结果心梗造模组胸前导联V2、V5,ST段有一定程度的抬高,心肌酶谱升高。结论本文建立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的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结果可信。

  • 标签: 冠状动脉 心肌梗死 动物模型
  • 简介:1.综述细胞外基质介导的细胞相互作用在肿瘤的起始发生、发展和转移中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黏合斑激酶(focaladhe-sionkinase,FAK)是一种细胞质酪氨酸激酶,这种细胞质酪氨酸激酶是一种关键信号介导子,由FAK信号途径介导的促进细胞存活和增殖作用有助于肿瘤生长和转移细胞在新位点的存活等过程。进来,有利用动物模型分析已直接证明了FAK在肿瘤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动物模型是使用异种移植小鼠模型和条件性敲除小鼠的研究,从而为FAK致癌作用提供了更多直接证据。这些最初在小鼠异种移植模型中——这种小鼠可组成型活化重组体FAK(CD2-FAK),获得的体内数据表明其可以转换免疫缺陷型小鼠MDCK细胞并诱导肿瘤的形成。

  • 标签: FAK 肿瘤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愤怒心理应激建立血管内皮损伤动物模型,并探讨血管内皮损伤的情况。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采用愤怒心理应激建立血管内皮损伤模型,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皮质醇的含量,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肾上腺素、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浆NO含量,HE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血管内皮结构的损伤情况。结果模型组血浆皮质醇、肾上腺素、vW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NO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扫描电镜观察血管内皮细胞明显受损。结论该模型是较理想的心理应激内皮损伤模型

  • 标签:
  • 简介: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是在未过量饮酒的情况下,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质贮积为特征的一系列临床病理综合征。NAFLD可从单纯性脂肪肝经脂肪性肝炎,发展为肝纤维化,甚至导致肝硬化、肝细胞癌或肝功能衰竭等终末期肝病。至今有很多NAFLD动物模型,但仍缺乏能涵盖人类整个疾病谱的单一动物模型,故选择一个符合自己研究目的的模型显得很重要。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主要讲述基因敲除或基因突变模型、营养诱发模型、复合模型这三类模型以及它们的优缺点以便于研究者的选择。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泌尿外科腹腔镜技能培训中动物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5月-2011年6月,我院6名临床实践经验相当的青年泌尿外科医生接受了动物模型上开展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的技能培训,对培训效果做总结分析。结果6名医生培训前手术平均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手术平均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没有统计学院差异(p>0.05);但是培训前、后每位医生的手术平均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动物模型上进行腹腔镜下泌尿外科手术的培训,能显著提高医生的手术技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安全、可靠、有效,适用于大多数的泌尿外科医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泌尿外科 腹腔镜 技能培训 动物模型
  • 简介:近日,美国一家科研机构对中国湖南衡阳一所小学的学生进行转基因大米人体试验的新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由此引发的争议也在持续发酵中,不仅引起了人们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担忧,而且再次把“食品安全”这个话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转基因食品到底安全不安全?我们吃的哪些食品是转基因食品?”很多民众对转基因食品都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如今走在超市里面,也很容易发现转基因食品在售卖,不得不承认.转基因食品正逐渐“侵入”我们的生活。

  • 标签: 转基因食品 食品安全性 转基因大米 人体试验 科研机构
  • 简介:许多人都对转基因食品的识别存在极大的误区。误区之一:样子不像正常品种的蔬菜、水果就是转基因食品现在市面上的蔬菜水果品种繁多.有小个子的番茄和黄瓜.也有大个子的青椒和草莓。然而,这些都算不上转基因食品。所谓转基因食品。是用人工方法把其他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农作物中来。至于在不同品种之间进行杂交或者用各种条件来促进植物发生变异而生产出的食品.都不是转基因食品。

  • 标签: 转基因食品 蔬菜水果 同品种 基因转移 人工方法 农作物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建立家兔急性肺动脉栓塞模型,来探讨家兔作为动物模型载体制备急性肺动脉栓塞模型的可行性,并通过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成年健康中国大耳白兔10只,体重2.5kg-3.5kg,抽取耳缘静脉血1ml制备自体血栓,建立肺动脉栓塞模型后进行16-SCTPA数据采集。结果1、10只实验兔其中1只由于栓塞过量未取得数据,其余9只均成功地制备肺栓塞模型。2、通过解剖及肺动脉造影对照,掌握了家兔肺动脉结构,对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3、家兔叶动脉直径相差较大,膈叶动脉与尖叶动脉、心叶动脉及右肺中间叶动脉同为3级动脉,但直径差异经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故将家兔肺动脉按照血管直径分级更为科学。4、造影共检出肺动脉血管171支,肺动脉直径>3.0mm肺动脉45支,2.0-3.0mm肺动脉18支,血管直径在1.5-2.0mm肺动脉36支,<1.5mm肺动脉72支。结论家兔肺栓塞模型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应用热处理后的自体血凝块夹杂线头标记物作栓塞剂,安全稳定,为肺栓塞动物模型的制作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家兔叶、段级肺动脉同级动脉直径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按照传统以叶、段肺动脉分级统计易出现偏倚,故将家兔肺动脉按照血管直径分级更为科学。对于进一步研究血栓检出率的统计,更具客观性、科学性、准确性。

  • 标签: 家兔 肺动脉栓塞 动物模型 CT肺动脉造影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