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肿瘤学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肿瘤学专家的相互交流,乳腺癌的治疗已较十多年前有所进步,治疗方法也不再仅限于化疗、放射治疗、手术治疗等。近年来,内分泌治疗也有新的发展,由抗雌激素药物演化到芳香化酶抑制剂,再加上靶向治疗的应用,为预后较差的HER-2过度表达乳腺肿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既降低复发率,又提高生存率。随着分子肿瘤学的发展,学者们发现了不少生物标记物。这些生物标记物能为肿瘤专家预知治疗反应及预后结果提供帮助,

  • 标签: 治疗方法 乳腺癌 国际 HER-2过度表达 芳香化酶抑制剂 肿瘤学专家
  • 简介:压力性尿失禁(stressurinaryincontinence,SUI)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疾病,它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根据尿失禁相关指南推荐,中重度SUI患者目前首选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术前对患者的充分评估及对治疗效果的预测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残余尿(post-voidingresidual,PVR)是需要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可通过导尿法、超声测量法或尿动力学检查进行测量,术前PVR的量界定在100mL内较妥,术前的尿动力学检查可以帮助诊断并预测治疗效果,使医生能充分了解膀胱功能及尿路是否梗阻,而术后PVR测量可以及时反映尿潴留问题并帮助尽早解决。

  • 标签: 压力性尿失禁 残余尿 尿潴留
  • 简介:<正>1原文摘要ObjectiveThegoalofthisstudywastoexaminetheintra-operatorandinter-operatordifferencesofthemanualandsemiautomatednuchaltranslucency(NT)measurementsandtoevaluateifthesedifferencesalterwomen’sriskstatus.MethodsAcrosssectionalstudywasperformed.TwooperatorsobtainedmanualandsemiautomatedNTmeasurementsof153NTimages.

  • 标签: 自动测量方法 超声检查 检查者 手动 染色体异常 两种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对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3年1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2例乳腺癌患者的MRI资料,分析病灶MRI信号、形态、邻近结构改变、强化方式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指标。结果本组32例T1W1、T2W1图像分别是低信号、低信号或混杂高信号;22例(68.8%)肿块呈现不规则,10例(31.3%)呈类圆形状;边缘有"毛刺征"者25例(78.1%),累及Cooper韧带者18例(56.3%),病灶可见砂粒样钙化者17例(53.1%),累及局部皮肤导致增厚者14例(43.8%),另乳头塌陷者6例(18.8%);所有病灶均不均匀强化,其中24个呈环形强化,8个见对比剂填充征;22个病灶呈Ⅲ型曲线(为快进快出型),9个病灶呈Ⅱ型曲线(为平台型),1个呈Ⅰ型曲线(为缓慢上升型)。结论磁共振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结合肿瘤环行强化特点及毛刺征改变,进行多参数综合评估,可作为诊断乳腺癌的重要参考因素,有助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乳腺肿瘤 早期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实时双多普勒成像技术测量Tei指数(TI)并评价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胎儿左、右心室功能的价值。方法将研究对象按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公布的妊高征诊断标准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正常妊娠孕妇(60例);B组为妊娠期高血压及轻度子痫前期组(22例);C组为重度子痫前期组(24例)。采用实时双多普勒成像技术分别测量胎儿在同一心动周期内的左心室Tei指数(LTI)和右心室Tei指数(RTI)。结果TI与孕周(GA)及胎心率(FHR)无明显相关性(P>0.05)。A、B、C3组LTI和RTI逐渐升高(P<0.001);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医师测量同一胎儿的LTI和RTI组内相关系数(ICC)分别为:0.973及0.979,不同医师测量同一胎儿的LTI和RTI的ICC分别为0.805及0.822。结论实时双多普勒成像技术测量胎儿LTI及RTI能简便、准确、有效地综合评价妊高征患者胎儿左、右心室的整体功能,且重复性好。

  • 标签: 胎儿超声心动图 妊高征 双多普勒 TEI指数
  • 简介:目的探讨动态三维(4D)宫腔输卵管超声造影对不孕症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就诊的162例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117例经阴道动态三维(4D)超声造影的不孕患者为研究组,同期45例未做超声造影的不孕患者为对照组,追踪两组患者在半年内自然受孕情况。结果研究组造影后半年内36例成功怀孕,妊娠率为30.8%;同期对照组有6例成功怀孕,妊娠率为13.3%,两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动态三维(4D)宫腔输卵管超声造影除了能准确、快速判断输卵管的通畅性,成为女性输卵管性不孕症的重要诊断手段,同时对不孕症还具有一定的治疗价值。

  • 标签: 宫腔输卵管超声造影 动态三维(4D) 不孕症
  • 简介:目的评价动态增强磁共振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在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术前评估中的作用.方法30位经巴德针(BardmagnumbiopsyneedIes)穿刺活检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临床分期ⅡA~ⅢC,均予以新辅助化疗(含紫杉醇类和/或蒽环类)2~5周期.所有患者手术前均行磁共振成像(MRI)、B超及临床检查,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3种方法所测出肿块的最长径与最短径分别与之相对比,评价MRI在评估肿块大小范围上的准确性及在判断肿块化疗后形态改变上的作用,并且评估MRI在判断腋窝淋巴结转移方面的作用.结果MRI检查测出的肿块最长径与病理检查测出的最长径的关联性最高(r=0.840,P<0.05),B超检查与病理检查呈中度关联(r=0.635,P<0.05),临床检查与病理检查的关联性最低(r=0.583,P<0.05);最短径得出的结果与之类似.新辅助化疗后残留肿块在MRI上呈现两种形态:20%为多发结节型及树枝型,80%为单发结节型.MRI在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的判断上,敏感度为45.5%,特异度为50.0%,准确度为46.7%.根据最后动态增强磁共振联合弥散加权成像的结果,有5例患者改变了原订的手术方案.结论动态增强磁共振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能更好评估残留癌的范围及形态,帮助外科医师更好地进行术前评估,更好地选择手术方式和确定手术切缘,但其在判断腋窝淋巴结状态的价值有待进一步探讨.

  • 标签: 乳腺癌 MRI 新辅助化疗
  • 简介:<正>本文于2009年发表在《SeminarsinPerinatology》杂志上。文章主要比较了几种目前常用的宫颈长度测量的方法,包括经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transvaginalultrasound,TVU)、指诊测量及Cervilenz法。早产仍然是围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如何早期预测早产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 标签: 宫颈长度 测量器 早产 超声测量 围生儿 经阴道
  • 简介:<正>本文发表在2011年2月的《PrenatalDiagnosis》上。本文以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式,来探索预测短宫颈的模型。研究对象为800例随机选择的孕妇。于11~13+6周、16~19周、20~24周时行经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cx1,cx2,cx3)。20~24周宫颈长度(cx3)≤15mm定义为短宫颈。其结果为cx1结合既往有早产分娩史的孕妇,对20-24周短宫颈具有

  • 标签: 宫颈长度 回顾性队列研究 生成模型 预测模型 经阴道 超声测量
  • 简介:目的:分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体内肝功能指标同胎盘形态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ICP晚期妊娠患者共80例为观察组,同期正常妊娠患者8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孕妇血胆汁酸、胆红素、转氨酶水平以及测量胎盘绒毛间隙面的密度以及合体结节面的密度大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胆汁酸、胆红素以及转氨酶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胎盘绒毛间隙面的密度方面显著小于对照组,在合体结节面的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患者体内血清胆汁酸、胆红素以及转氨酶水平升高同胎盘的形态学变化有密切相关性,对于此类肝功能明显升高的ICP患者,应在住院期间加强监护,在适当时候可终止妊娠,防止发生胎死宫内。

  • 标签: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肝功能异常 胎盘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