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近)足月高危治疗经验。方法:对近2年昌乐中医院新生儿科临床诊治的94例(近)足月高危进行总结分析。结果:96例高危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按所诊疾病给予相应的治疗。结论:(近)足月高危临床症状、体征可不典型,辅助检查也可表现不明显,要密切观察病情,及时明确诊断和治疗。

  • 标签: 高危儿 临床症状 体征 治疗经验
  • 简介:<正>本文于2012年6月发表在《AmJObstetGynecol》杂志上,作者研究了2006年3月至2011年5月间经选择性激光凝固吻合血管术(selectivelaserphotocoagulationofcommunicatingvessels,SLPCV)治疗TTTS的262例双胎输血综合征病例。分娩后应用新生脑显象技术检测新生脑损伤的程度和类型。262例激光治疗后的双胎输血综合征病例中有427例胎儿可存活至生后30天。根据出生孕周可分为:①<32周,常规行头颅B超或其他脑显象检查的例新生;周,有临

  • 标签: 双胎输血综合征 新生儿脑损伤 高危因素 激光治疗 吻合血管 激光凝固
  • 作者: 李雪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妇产科学
  • 创建时间:2022-12-21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17期
  • 机构:重庆市潼南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重庆402660
  • 简介:高危妊娠指的是在怀孕过程中,同时潜藏着能够影响孕妇分娩结局的不良因素或者合并症,对于孕妇、胎儿以及新生来说,具有较大的危险性。高危妊娠属于临床中常见的异常妊娠,若没有采取有效预防措施、管理高危孕妇,则有可能导致孕产妇、围产儿发生死亡,明显增加了孕妇家庭以及社会负担。目前,国内高度重视高危妊娠,并制定了较多高危妊娠的相关管理标准,但其中重点内容就是发现和规范管理高危妊娠,减少其相关危险因素的数量以及种类,保证孕妇在妊娠期间足够安全,改善分娩结局。

  • 标签: 高危妊娠;高危因素;防范对策
  • 简介:国内外的研究资料一致表明。男性和女性在产生婚外情的动机和方式上都有所不同。但由于人们在性格特征以及个人资本和社会资本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因此.不同的人在发生婚外情的机会上也有所差异。我们为最易发生婚外情的人们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和透视……

  • 标签: 婚外情 高危人群 研究资料 性格特征 国内外
  • 简介: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防控形势非常严峻。据估计,美国2014年有235030例新发浸润性乳腺癌,40430例女性死于乳腺癌[1]。在中国,乳腺癌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1位、死亡原因的第5位,每年大约有21万女性患乳腺癌,约5.5万女性死于乳腺癌[2]。1乳腺癌高危人群化学预防的循证医学证据近年来,临床试验证实服用药物可以预防乳腺癌的发生。

  • 标签: 乳腺肿瘤 化学预防 降低风险行为
  • 简介:人工流产手术本身就是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措施,它属于非意愿妊娠后的必然选择。受术者难免恐惧、焦虑。近年来,随着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妇女认为无痛人流完全无痛苦,如果是高危人工流产就更加大了手术的风险,增加了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受术者死亡。给手术者增加了难度,对接受手术者有较高的危险性,因此,

  • 标签: 高危人工流产 原因分 人工流产手术 无痛人工流产术 术后并发症 无痛人流
  • 简介:现在,随着生活节奏日渐快捷,竞争越发激烈,职业女性也日渐增多,不知不觉放慢了生育的脚步。还有逐渐开始动摇的“丁克”族,要宝宝的欲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 标签: 智障儿 生活节奏 职业女性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高危孕妇产前检查失约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153例高危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行系统的健康宣教,对照组仅行常规健康教育,就孕妇整个孕期进行了追踪随访,分析探讨了两组孕妇产前失约的原因,并总结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孕妇失约率达27.3%,研究组孕妇失约率为14.5%,对照组失约率均明显高于研究组(P〈O.05);两组高危孕妇中经产妇、偏远农村孕妇、小学a_v:t下和初高中文化程度孕妇失约率明显偏高,各因素下失约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分娩过程中研究组孕妇未发生产妇或围产儿死亡事件,对照组发生1例围产儿死亡事件。结论:高危孕妇产前检查失约的原因具有多样性,应该针对失约率较高的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以提高孕妇产前检查的依从性,提高孕妇的自我保健水平。

  • 标签: 高危孕妇 产前检查 失约原因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的高危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钟祥市人民医院接诊的200例阴道分娩产妇的病历资料,其中发生产后出血的80例为观察组,未发生产后出血的12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产后24h的出血量,并对引起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后24h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羊水过多、多胎妊娠、巨大、产程延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精神紧张、产次〉1次、人工流产史均是导致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OR=2.54、2.21、4.40、4.01、7.55、2.70、3.05、2.52,P〈0.05)。结论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受到多种危险因素的影响,在临床上应针对各危险因素提出合理的防范对策,以降低产后出血发生。

  • 标签: 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 危险因素 防范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高危人群人工流产术后立即放置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device,IUD)或口服复方短效避孕药,对人工流产后出血、感染、月经恢复、宫腔粘连以及再次意外妊娠的影响。方法将要求终止早孕的重复(≥3次)或高危人工流产者400例分为两组,每组200例。观察组人工流产术后立即放置圆形含铜含吲哚美辛IUD,对照组人工流产术后立即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避孕。结果两组术后出血量、出血时间、术后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月经恢复,闭经、痛经、宫腔粘连,术后12个月内意外妊娠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人群人工流产后立即采取高效避孕措施是安全、可靠、有效的。IUD在高效避孕的同时还有助于术后月经恢复,减少闭经痛经发生,预防宫腔粘连,降低术后12个月内再次意外妊娠的发生。对于短期无生育要求(指2年内无生育计划)者,建议人工流产术后立即放置IUD。

  • 标签: 人工流产 圆形含铜含吲哚美辛宫内节育器 短效避孕药 避孕 宫腔粘连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负荷量指导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GIN)I的治疗。方法回顾2007~2011年在海珠区妇幼保健院诊断CINI合并HPV持续感染半年以上的30~49岁患者,将90例经病理诊断为CINI、资料齐全的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3组,观察组给予观察,微波组应用微波破坏治疗,切除组应用转化区大环状切除术(1argeloopexcisionofthetransformationzone,LLETZ)切除宫颈移行带,于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复查,将HPV负荷量≥100.00设为高负荷组,HPV负荷量10.00—99.99设为中负荷组,HPV负荷量1.00—9.99设为低负荷组。结果治疗后1年,切除组清除HPV感染率达到100.0%,HPV高负荷组的患者应用微波破坏治疗和观察的方法清除HPV感染率分别为55.6%、0%,HPV中负荷组的患者应用微波破坏治疗和观察的方法清除HPV感染率分别为70.0%、22.2%,HPV低负荷量的患者应用微波破坏治疗和观察的方法清除HPV感染率分别为90.9%、30.8%。结论对于病理诊断为CINI的患者,HPV负荷量≥100.00、持续HPV感染、已生育,出血症状明显者可考虑行微波治疗或LLETZ治疗。

  • 标签: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上皮内瘤变 负荷量 治疗 随访
  • 简介:目的探讨妇女感染HIV(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与人乳头瘤状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相关性,为HIV/AIDS(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妇女宫颈病变的早期发现及治疗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将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妇科门诊进行筛查的53例HIV/AIDS妇女作为实验组,58例HIV阴性妇女作为对照组,同时进行TCT(thinprepcytologictest,TCT)及HPV(humanpapillomavirus,HPV)检测。结果53例HIV/AIDS妇女TCT异常48例(90.56%,48/53),58例HIV阴性妇女中,TCT异常27例(46.55%,27/58),两组TCT异常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3例HIV/AIDS妇女中高危型HPV14例(26.41%,14/53);58例HIV阴性妇女高危型HPV高危型10例(17.24%,10/58),两组感染高危型HPV的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患者的TCT异常有差异,但高危型HPV感染没有差异。

  • 标签: 艾滋病 子宫颈癌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液基薄层细胞检测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高危因素。方法2013年9月17日至2014年3月3日在北京友谊医院行产前保健、完成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并顺利完成分娩的孕妇共820例,其中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167例(GDM组),同期正常孕妇653例(非GDM组)。收集两组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对GDM发病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有孕妇年龄(OR=1.308,95CI%:1.001-1.710),早孕期空腹血糖水平(OR=4.165,95CI%:2.515-6.895),孕早期体质量指数(OR=2.259,95CI%:1.559-3.273),中孕期体质指数增长(OR=1.370,95CI%:1.050-1.788);②校正其他高危因素的混杂作用,早孕期空腹血糖〈4.4mmol/L、4.4-5.1mmol/L、〉5.1mmol/L发生GDM的概率分别为11.1%、24.9%、42.9%。早孕期体质量指数〈23.5组和≥23.5组发生GDM的概率分别为15.2%,31.5%,将孕妇年龄分组(〈29岁、29-34岁,≥35岁)后发生GDM的概率为16.0%,22.0%,31.0%。结论孕妇年龄、早孕期空腹血糖、孕早期体质量指数、中孕期体质量指数增长≥2.2kg/m2为GDM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孕早期空腹血糖 早孕期体质量指数
  • 简介: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分型检测在宫颈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在南充市妇幼保健院门诊进行机会性宫颈癌筛查病例1374例,采集宫颈脱落细胞,通过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方法进行13种高危型HPV分型检测,对阳性病例及检测阴性但宫颈症状明显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有异常者行多点活检。分析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疾病的关系。结果1374例病例中检出高危型HPV感染288例(20.96%),单一感染245例(17.84%),多重感染43例(3.12%);13种高危型HPV亚型排序为:52、58、16、56、51、39、18、33、68、31、59、45、35,其中52型是主要感染型别,占24.16%(79/288);随着宫颈病变升级,高危型HPV阳性率升高;宫颈病变级别升高与多重感染率增高、病毒载量升高有关(P〈0.05)。结论高危型HPV分型检测在宫颈疾病诊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分型 检测 宫颈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