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分子靶向治疗是针对可能导致细胞癌变的一个靶点或几个靶点,如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细胞因子及受体、抗肿瘤血管形成等,从分子水平逆转这种恶性生物学行为,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甚至使其完全消失的一种治疗模式,是继手术、放射治疗和化疗治疗乳腺癌三大传统模式之后一种全新的生物治疗模式,也是当前乳腺癌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

  • 标签: 乳腺癌 拉帕替尼 靶向治疗 酪氨酸激酶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简介:在2009年的美国ASCO年会上,Witta等报道了题名为“SynergisticeffectofSNDX-275withlapatiniborerlotinibinbreast,lung,orheadandneckcancercelllinesexpressingHER-2”的研究。作者以两种表达HER-2(SKBR3、MCF7)及一种不表达HER-2的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为实验对象,将细胞以不同浓度(0.16、1、6μmol/L)的SNDX275、拉帕替及埃罗替单药或联合培养5d。结果发现MCF-7和MI)A-MB-321对拉帕替及埃罗替耐药,

  • 标签: 乳腺癌细胞系 埃罗替尼 拉帕替尼 脱乙酰基酶抑制剂 ASCO 耐药
  • 简介:建立和使用人工道是危重病人抢救的重要手段,人工道护理不仅能有效预防呼吸道并发症,还能保证患者能否成功救治,本文从人工道护理的临床经验出发,从基本措施与手段、突发事件与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理等方面提出了具有实践性的观点。

  • 标签: 人工气道 临床工作 突发情况
  • 简介:目的探讨尔雌醇及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取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倒绝经后要求取环妇女分成两组,研究组50例,服用尔雌醇4mg,一周后取环,并于取环术前2-3h口服米索前列醇0.6mg;对照组50例,为不服药直接取环。结果在宫颈软化程度、术中综合反应程度、取环时间、取环效果方面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尔雌醇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取环,成功率高,手术风险小,患者痛苦少,值得推广。

  • 标签: 尼尔雌醇 米索前列醇 绝经后妇女 取环术
  • 简介:目的:探讨口服阿帕替在卵巢上皮癌、输卵管癌维持治疗中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病例分析结合文献回顾分析我科近五年口服阿帕替在卵巢上皮癌、输卵管癌维持治疗中的应用。结论:口服阿帕替在卵巢上皮癌、输卵管癌维持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阿帕替尼;卵巢上皮癌;输卵管癌;维持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尔雌醇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取出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中江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妇科门诊就诊自愿要求取器的绝经后妇女共9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取器前给予口服尔雌醇和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对照组45例,取器前不服用任何药物,随访观察两组取器结果。结果随访结果显示,两组间取器时轻度反应率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同时两组的取器失败率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尔雌醇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取器,能最大程度地软化宫颈,减轻患者的取器痛苦,增加取器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尼尔雌醇 米索前列醇 绝经后取出宫内节育器
  • 简介:目的:探讨经鼻持续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有效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科2006~2010年收治132例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结果:132例患儿中11例患儿应用NCPAP治疗失败,改用呼吸机通气,余121例未使用呼吸机通气,均治愈出院。结论:经鼻持续道正压通气(NCPAP)是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原发性呼吸暂停 早产儿
  • 简介:西紫杉醇加蒽环类药物联合化疗,是乳腺癌常用的化疗方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等,严重肝功能损害报道较少。于2002年3月至2007年3月,西南医院对360例乳腺癌患者施行了多西紫杉醇(75mg/m^2)加吡柔比星(40mg/m^2)联合化疗,共有3例发生严重肝功能损害。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乳腺癌 多西紫杉醇 吡柔比星 联合化疗 肝功能损害
  • 简介:目的研究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根据实体肿瘤治疗疗效评估标准(RECIST)和血清CA125水平评估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化疗方案的疗效,并依据WHO抗癌药物毒性表现及分级标准评估其安全性。结果34例患者在完成2个化疗疗程后,完全缓解10例(29.4%),部分缓解10例(29.4%),病情稳定9例(26.5%),进展5例(14.7%),总有效率58.8%,疾病控制率85.3%。主要不良反应为轻度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化疗方案治疗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无论铂类敏感或耐药,均有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相对轻微。

  • 标签: 卵巢癌 多西他赛 奈达铂
  • 简介:目的:观察和分析应用经鼻塞持续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呼吸衰竭患儿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患儿采取经鼻塞持续道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结果的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呼吸机的使用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患儿在治疗前PO2、PCO2及pH值等血气分析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PO2、PCO2、pH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鼻塞持续道正压通气对患有呼吸衰竭症状的新生儿进行治疗,有助于改善患儿呼吸状态,降低血氧及二氧化碳分压,同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 呼吸衰竭
  • 简介:目的探讨DNA甲基化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地西他滨在内异症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根据大鼠自体移植方法构建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4周后2次开腹判断造模是否成功,用游标卡尺测量记录异位灶体积后将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12只)、PBS组(12只)和对照组(11只)。同时选取未造模的正常大鼠作为空白组(10只)。实验组大鼠腹腔注射5-氮-2’-脱氧胞苷(2.5mg/kg/d),PBS组注射等量PBS溶液,对照组未用药。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异位灶内DNA甲基转移酶1的表达情况。收集腹腔冲洗液用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含量。结果50只大鼠根据大鼠子宫内膜自体移植方法成功35只,造模成功率为70%(35/50)。实验组大鼠经药物处理后异位灶体积明显缩小(P〈0.05),PBS组及对照组异位灶体积无明显改变(P〉0.05)。实验组用药后异位内膜组织上皮细胞体积缩小,腺体萎缩,囊液分泌减少;异位灶组织中DNA甲基转移酶1的表达低于PBS组及对照组(P〈0.05),PBS组及对照组间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大鼠腹腔冲洗液中TNF-α含量较PBS组及对照组降低,造模组(实验组、PBS组、对照组)较空白组均升高(P〈0.05)。结论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能明显缩小异位灶体积,促进异位灶萎缩。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能抑制异位灶中DNA甲基转移酶表达,这可能是其抑制病灶生长的途径之一。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能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腹腔环境中TNF-α的含量。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DNA甲基化 大鼠模型 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
  • 简介:Hugh等于2009年2月在《JClinOncol》上发表了题名为“BreastCancerSubtypesandResponsetoDocetaxelinNode—PositiveBreastCancer:UseofanImmunohistochemicalDefinitionintheBCIRG001Trial”的论著。现将这篇论著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国际乳腺癌研究组(BreastCancerInternationalResearchGroup,BCIRG)001是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随机性的Ⅲ期试验,

  • 标签: Ⅲ期试验 乳腺癌 多西紫杉醇 淋巴结阳性 免疫组化 分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