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例68岁女性患者因肺癌并全身多发骨转移口服盐酸0.125mg,3次/d。第2天患者出现少量鲜血便,约20ml,遂自行停药。第3天便血停止。第4天,遵医嘱再次按原剂量口服盐酸。第5天,患者排鲜血便3次,出血量约100~150ml,实验室检查示PLT43×10^9/L(服药前37×10^9/L),Hb119g/L(服药前132g/L)。再次停用盐酸,观察4d,患者未再便血。

  • 标签: 埃克替尼 便血
  • 简介:1例85岁女性患者因肺癌口服125mg、3次/d,用药前PLT为216×109/L。用药第7天PLT为107×10^9/L,第11天为81×10^9/L,第15天为73×10^9/L。考虑为致血小板减少,停用该药,口服升血小板胶囊1.8g、2次/d,同时密切监测PLT。停药后24d,PLT为40×10^9/L;停药后42d,PLT恢复至153×10^9/L。次日恢复口服原剂量,升血小板胶囊剂量增至1.8g、3次/d。再次用药第3天PLT为132×10^9/L。此后多次复查,PLT均正常。

  • 标签: 埃克替尼 血小板减少
  • 简介:目的探讨联合盐酸吉西他滨及顺铂(GP)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采用GP方案化疗的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0例,其中单纯GP方案化疗45例,联合GP化疗45例。对患者生存率、病情缓解情况和血清中VEGF浓度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联合用药组病情缓解率47.23%,显著高于单纯GP组的26.88%(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1年后生存率91.67%,显著高于单纯GP组的81.67%(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血清中VEGF浓度为79.8pg/ml,显著低于单纯GP组的124.23pg/ml(P<0.05)。结论联合GP化疗较单纯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更显著的疗效,可以显著的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降低VEGF水平。

  • 标签: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埃罗替尼 疗效评价 盐酸吉西他滨 顺铂
  • 简介:摘要1例64岁女性左肺腺癌并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接受培美曲塞+卡铂方案化疗,首次化疗后查体颈部肿块大小约5.0 cm×4.0 cm。根据基因检测结果给予125 mg口服、3次/d。4 d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灶迅速增大并伴红肿、疼痛,同时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患者自行增加剂量至250 mg口服、3次/d,2 d后,颈部CT示左侧锁骨上窝淋巴结大小约7.7 cm×6.4 cm。考虑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的迅速增大为所致肿瘤超进展。停用,给予贝伐珠单抗+培美曲塞+卡铂联合化疗1个周期,同时给予阿美。治疗3 d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9 d后颈部肿块缩小,7周后CT示左侧锁骨上窝淋巴结大小约4.6 cm× 5.3 cm,疗效评估为部分缓解。

  • 标签: 肺肿瘤 淋巴转移 埃克替尼 疾病超进展
  • 简介:摘要1例66岁女性左肺浸润性腺癌患者接受安12 mg口服、1次/d,服用2周,停用1周,3周为1个周期。规律用药14个月后患者出现心慌、胸闷,实验室检查示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1 698 ng/L,超声心动图示心尖运动减弱,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考虑为心力衰竭,怀疑与安有关,停用该药并予对症治疗。8 d后患者上述症状减轻,NT-proBNP 485 ng/L。因病情需要,患者遵医嘱再次按原剂量口服安。3个月后上述症状复现,并突发心室颤动,考虑患者的心力衰竭为安所致。再次停用安,给予利尿、改善心功能、营养心肌、补钾等治疗11 d后,病情明显好转。此后患者未再服用安

  • 标签: 心力衰竭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安罗替尼
  • 简介:小时候特别爱幻想,课堂上常发呆的我总是可以经历很多奇妙的东西,这些东西只能默默地埋在心里。

  • 标签: 克罗埃幻想 达夫尼克罗埃
  • 简介:摘要晚期胃癌目前无明确有效治疗手段,现报道1例安治疗晚期胃癌病例,并对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

  • 标签: 胃肿瘤 安罗替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安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小分子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强效抑制多个靶点,因其三线治疗延长总生存期(OS)及无进展生存期(PFS)而受到瞩目,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高血压和蛋白尿,偶有致死性咯血,肺气肿等报道。本文报道了安联合吉非治疗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导致严重肺气肿引起全身皮下气肿,行手术治疗,为临床预防安的不良反应提供参考。

  • 标签: 安罗替尼 吉非替尼 不良反应 肺气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6月14日盐酸治疗的大连市138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咳嗽、气短、咯血、疼痛等症状的缓减情况。结果CR1例(0.7%),PR59例(42.8%),SD37例(26.8%),PD41例(29.7%)。ORR43.5%(60/138),DCR70.3%(97/138)。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26.8%,腹泻13.8%,轻度肝功能异常10.9%。结论盐酸治疗晚期NSCLC近期疗效肯定,相关的不良反应较轻。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盐酸埃克替尼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小分子靶向新药(Icotinib-HydrochlorideTablets)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缩写为NSCLC)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内住院的服用治疗的26例NSCLC患者,以同期临床应用多顺方案(多西他赛+顺铂)41例患者作为对照,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疗效评定组客观有效率(ORR)占53.85%(1+13/26);疾病控制率(DCR)占80.77%(1+13+7/26)。;多顺对照组客观有效率(ORR)占36.58%(2+13/41)疾病控制率(DCR)占73.17%(2+13+15/4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作用评定组,其毒副作用发生的种类、发生率、强度都比多顺组少得多,轻得多(P<0.01)。结论疗效与其它化疗方案相比,疗效更确切、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缩写为NSCLC)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缩写为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缩写为TKI) 靶向治疗 埃克替尼
  • 简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是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许多上皮肿瘤均有表达。厄是喹唑啉类衍生物,可以选择性、可逆的抑制EGFRTK的活性。本文对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头颈部癌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厄罗替尼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靶向治疗
  • 简介:是一种多靶点的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抑制VEGFR1、VEGFR2、VEGFR3、c-Kit、PDGFRβ的激酶活性,从而达到抗肿瘤血管生成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安被批准用于临床小细胞肺癌(SCLC)或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线及以上的治疗。手足综合证(HFS)是安十分常见的(≥10%)不良反应(ADR)之一,但严重(3级及以上)HFS相对少见,严重程度分级详见表1。本文就该例患者,查阅相关文献,总结并分析安发生HFS的机制及治疗处置,以期为临床医生在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借鉴。

  • 标签: 安罗替尼 药物不良反应 手足综合征
  • 简介:目的体外探讨EGFR抑制剂(Erlotinib)对肾上腺皮质癌SW13细胞的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应用MTT试验观察对SW13细胞系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实验检测其对肾上腺皮质癌细胞系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blot检测对EGFR下游信号通路蛋白的影响,进一步阐明其作用机制。结果呈剂量-时间相关地抑制SW13细胞增殖,药物作用24h时IC50为20.51μmol/L;可以诱导SW13细胞凋亡,处理24h后,空白组早期凋亡率为(1.62±0.21)%,20μmol/L治疗组为(13.49±0.48)%,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SW13细胞周期分布无影响。下调p-ERK蛋白表达水平,但不影响p-mTOR表达水平。结论可以抑制SW13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凋亡、抑制ERK信号通路有关。

  • 标签: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埃罗替尼 肾上腺皮质癌 增殖 凋亡
  • 简介:摘要2例患者(例1女,63岁;例2男,22岁)分别因肺腺癌和滑膜肉瘤应用安治疗。例1服用安(12 mg口服、1次/d,治疗2周停用1周为1个周期)8个周期后出现咳嗽、咳痰伴呼吸困难,经胸部CT检查诊断为自发性气胸。考虑气胸与安有关。停用该药,予胸腔闭式引流等治疗后呼吸困难缓解。因病情进展,患者减量服用安(10 mg/d,用法同前),第1个周期中再次发生自发性气胸。终止安治疗,予以胸腔闭式引流、祛痰、抗感染及营养支持等治疗,10 d后行胸部X线检查示气胸痊愈。例2服用安(12 mg/d,用法同例1)9个周期后出现自发性气胸(经胸部CT检查发现),但患者无明显不适,在密切监测呼吸状况下继续使用安

  • 标签: 气胸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安罗替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1-2021.12时段收治6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数据分析基础,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对照组行同步放化疗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安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实验组有效性达到83.33%,整体数据表现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明显(P

  • 标签: 安罗替尼 晚期食管癌 有效率
  • 简介:目的梅病一般认为主要以中年人发病为主,在儿童(≤15岁)中发病率均较低。本文关注儿童梅病的发病情况,研究儿童梅病的临床特征。方法观察眩晕诊疗中心2004年1月至2007年7月,共计586例梅病患者中儿童(≤15岁)梅病的发病情况,对这些患者进行纯音测听、耳蜗电图、冷热试验及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检查。结果本组梅病发病最早为3岁。儿童期首发的梅病占全部梅病患者的1.71%(10/586)。4例首发为典型梅病症状(耳蜗症状和前庭症状均具备),占40%(4/10);以耳蜗症状首发的占30%(3/10);以旋转性眩晕或倾倒感为首发者分别占20%(2/10)及10%(1/10)。儿童梅病听力图有两种类型——低频下降型和平坦型:以低频听力下降为主,共7例占70%(7/10);3例为平坦型曲线,占30%(3/10)。前庭功能检查结果正常或异常与病程无关。耳蜗电图的阳性率较高,达50%(5/10)。首发为倾倒感的患者,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检查异常。头痛和运动病是儿童梅病的一个常见主诉。结论儿童梅病的主要首发症状依次为典型梅病表现、耳蜗症状、单纯的眩晕或倾倒感。听力图多为低频下...

  • 标签: 儿童 梅尼埃病 纯音测听 耳蜗电图 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
  • 简介:摘要1例68岁男性肺腺癌患者接受125 mg口服、3次/d和康莱特软胶囊2.7 g口服、4次/d治疗。用药前血清肌酐(Scr)91 μmol/L。用药29 d后患者出现泡沫尿、乏力、胸闷、食欲下降、颈部及胸前皮肤出现红色皮疹等,未予干预,共用药76 d。实验室检查示Scr 167 μmol/L,免疫球蛋白A(IgA)4 090 mg/L,尿蛋白2 g/L,24 h尿蛋白2.61 g,尿红细胞6.8个/高倍视野,尿α微球蛋白66.9 mg/L。病理检查结果示局灶增生型IgA肾病和急性肾小管损伤,考虑由引起可能性大。嘱患者低蛋白饮食并予对症治疗,80 d后,患者Scr 189 μmol/L、尿蛋白2 g/L。此后患者失访。

  • 标签: 蛋白酪氨酸激酶类 肾病 埃克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