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MCu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contraceptivedevice,IUD)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要求行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IUD的妇女360例(观察组)和人工流产术后月经复潮后要求放置IUD的妇女240例(对照组),排除禁忌证,放置MCuIUD。术后填写统一记录,并于术后1、3、6、12个月随访,观察脱落率、因症取出率、带器妊娠率、累积续用率及月经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带器妊娠率分别为0.28%、0.42%;脱落率分别为0.28%、0.42%;因症取出率分别为1.11%、1.25%;续用率分别为95.83%、95.0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置器后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后即时放置MCuIUD,并不增加痛苦且安全可靠,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人工流产 即时放置 MCU IUD 效果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无痛人工流产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对宫颈的扩张效果。方法:将330例自愿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的早孕健康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于手术前3h口服米索前列醇0.2~0.4mg,然后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行人工流产手术;B组直接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行人工流产手术,观察两组宫颈扩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用药量及用药后副作用。结果:两组手术麻醉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但A组宫颈松弛度明显好于B组,手术时间A组也较B组明显缩短,且手术易于操作,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均明显少于B组,丙泊酚用药量减少(P〈0.01)。两组均无人工流产综合症及无一例呼吸抑制发生。结论:丙泊酚静脉麻醉下实施人工流产,术前3h口服米索前列醇0.2~0.4mg,有较好的宫颈扩张作用,可增强子宫收缩,手术易于操作,术中出血少,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短,丙泊酚用量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丙泊酚 人工流产 镇痛 米索前列醇
  • 简介: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不同的给药途径在人工流产中的临床价值和作用。方法:将患者随机划分为空腹口服、舌下含服和阴道给药途径的治疗组,比较不同给药途径对人工流产疗效的影响。结果:米索前列醇的舌下含服方法在软化宫颈、扩大张力、减缓疼痛、出血记忆不良反应等方面具有明显显著的优势作用。结论:舌下含服途径具有较多优点,在临床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和作用。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人工流产 给药途径
  • 简介:人工流产手术本身就是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措施,它属于非意愿妊娠后的必然选择。受术者难免恐惧、焦虑。近年来,随着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妇女认为无痛人流完全无痛苦,如果是高危人工流产就更加大了手术的风险,增加了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受术者死亡。给手术者增加了难度,对接受手术者有较高的危险性,因此,

  • 标签: 高危人工流产 原因分 人工流产手术 无痛人工流产术 术后并发症 无痛人流
  • 简介:目的探讨胎儿侧脑室宽并出血的MRI特征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胎儿侧脑室宽并出血的影像及临床资料,观察侧脑室宽程度以及出血病灶部位、范围、信号特征、脑室及周围结构、是否合并其他异常,并分级评价出血的严重程度。将MRI与超声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MRI检出率为100%(36/36),产前超声的检出率仅为33.33%(12/36)。MRI对孕28~31周、32~35周侧脑室宽并出血的检出率高于超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侧脑室宽并出血的不同严重程度的检出率高于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MRI可清晰显示侧脑室的宽程度和出血的部位、范围以及合并其他颅内结构的异常,其检出率高于超声,联合检查能更准确及更早的发现并诊断侧脑室的宽并出血,对临床评估预后及指导早期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MRI 超声 胎儿 侧脑室增宽 出血
  • 简介:目的评估胎儿NT厚的染色体异常风险,为临床咨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23例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诊断NT厚或临界厚胎儿的染色体核型分析及aCGH结果。结果1例绒毛染色体细胞培养失败。G显带结果发现染色体异常胎儿47例(21.2%),其中致病性异常35例(15.8%);aCGH检出37例(16.6%)异常,其中致病性异常35例(15.7%)。按照NT值分组,2.5mm≤NT〈3.0mm者共67例,G显带分析及aCGH共检出致病染色体异常5例(7.5%);3.0mm≤NT〈3.5mm者共62例,共检出致病染色体异常6例(9.7%);3.5mm≤NT〈4.0mm者共36例,共检出致病染色体异常6例(16.7%);4.0mm≤NT〈5.0mm者共29例,共检出致病染色体异常9例(31.0%);NT≥5mm者共29例,共检出致病染色体异常11例(37.9%)。NT厚合并其他超声异常者共29例,G显带核型及aCGH分析发现有8例(27.6%)存在致病性染色体异常。结论胎儿NT厚与染色体异常关系密切,且染色体异常风险随NT值增高而增高,aCGH技术能提高致病性CNVs的检出率,建议NT厚胎儿应同时行传统染色体核型和aCGH分析。

  • 标签: NT增厚 产前诊断 染色体核型分析 ACGH
  • 简介:目的了解人工流产妇女避孕行为及进行避孕指导后避孕行为改变情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10年5~10月在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门诊自愿要求行人工流产术的861例妇女进行流产前问卷调查,然后将其随机分组,对照组429例常规处理,干预组432例进行避孕知识宣传教育,流产后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者本地人口占42.86%,外来人口57.14%。避孕失败是导致本次流产的主要原因。除外51例胚胎发育不良在门诊流产患者,861例患者中因未避孕行人工流产术的357例(41.46%),且37.28%为第一次人工流产,其中不知道避孕措施的占3.14%。流产后干预组准备采取避孕的比例(98.61%)高于对照组(6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经过宣传教育,使用男用避孕套、宫内节育器避孕的人数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使用口服避孕药的人数有所增加,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产后避孕宣传教育能加强妇女避孕意识,但基层医院人工流产妇女对口服避孕药的依从性仍较差。

  • 标签: 人工流产 避孕 非意愿妊娠 流产后服务
  • 简介:目的:观察术前心理干预在早孕妇女人流术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96例人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心理干预,并将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情绪更稳定,主动配合,可忍受程度高,疼痛感明显减轻,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几率明显小,总体身心舒适度感觉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人流术病人进行术前心理干预,不仅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更有助于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促进术后早日康复。

  • 标签: 人流手术 术前 心理干预 术后疼痛程度
  • 简介: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对妇女长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2012年6~10月海口市3所三级医院的251名人工流产妇女(人工流产组)及250名健康育龄期妇女(对照组),运用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自评量表(PCL-C),对人工流产组术后第10天及同期对照组,人工流产组术后第3、6、12、24个月进行调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人工流产组妇女术后第10天PCL-C的总分、再体验、回避及警觉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人工流产组术后第10天和第3个月PCL-C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6、12、24个月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再体验和警觉维度呈下降趋势;回避维度变化最初为上升趋势,第3个月达高峰,之后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人工流产作为一种创伤应激源对术后妇女的心理健康具有长期影响。

  • 标签: 人工流产 应激心理学 影响
  • 简介:人工终止妊娠术包括药物流产、手术流产两大类,药物流产也称药物抗早孕,是用非手术措施终止早孕的方法,目前效果肯定、安全高效的药物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完全流产率可达95%~98%。手术流产是指妊娠14周以内,因疾病、防止先天性畸形儿出生、遗传病及非意愿妊娠等原因而采用人工终止妊娠的手术,分为负压吸引术和钳刮术。

  • 标签: 人工流产 服务现状 问题 对策
  • 简介: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在我国是合法的,并有较严格的管理,是安全有效的,但不管是手术流产或药物流产,都存在对身心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尤其对今后生育影响更不容忽视。全球每年约有4000~6000万例人工流产,即全球妊娠的26%以流产结局[1]。我国由于统计数据来源不同,人工流产数量存在差别,有报道近年来每年约有1300万例人工流产[2]。中国人工流产一直保持较高水平[3]。并且重复流产占相当大的比例,有研究表明在人工流产妇女中,重复流产率可高达50%以上[4]。高重复流产率主要是因为不避孕或低效避孕失败引起。

  • 标签: 人工流产 避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