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朱红英
  • 学科: 医药卫生 > 泌尿科学
  • 创建时间:2022-09-17
  • 出处:《系统医学》2021年第2期
  • 机构:四川省米易县撒莲镇卫生院,四川米易617200
  • 简介:肾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较之成人,儿童肾结石发病率虽较低,但是不容忽视。那么你对小儿肾结石了解多少?小儿得了肾结石怎么办?怎么才能减轻疼痛?

  • 标签: 肾结石;减轻疼痛
  • 简介:肿瘤进展与治疗失效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凋亡抵抗。经常可以复发前列腺癌中检测到抗凋亡蛋白Bcl-2过表达并增加了激素治疗与化疗难度。然而,Bcl-2拮抗剂-ABT-737在前列腺癌细胞并未显现出其促凋亡活性。

  • 标签: 蛋白BCL-2 前列腺癌细胞 癌细胞凋亡 调节 凋亡抵抗 治疗失效
  • 作者: 罗炽莉
  • 学科: 医药卫生 > 泌尿科学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1期
  • 机构:隆昌市人民医院,四川内江642150
  • 简介:李女士今年30岁,两个月前没有明显诱因从而出现了腰酸痛,同时尿液当中伴有较多泡沫,前往医院就诊后被确诊为肾炎疾病。当患者患有肾炎疾病后要采取怎样治疗措施呢?同时对于肾炎疾病分类都有哪些?

  • 标签: 肾炎疾病
  • 简介:目的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检测分析3、7、17号染色体及9p21位点异常与尿路上皮细胞癌发生、发展关系,评估其用于尿路上皮细胞癌诊断可行性和临床应用前景。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8月在青海红十字医院泌尿外科经膀胱镜活检确诊为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116例作为实验组,另外选取正常体检者9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和FISH检测,比较两种方法诊断特异性和灵敏性,统计分析3、7和17号染色体及9p21位点畸变率与尿路上皮肿瘤分级相关性。结果①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中,FISH和细胞学诊断尿路上皮细胞癌灵敏度分别为81.0%和37.9%;对照组中,FISH和细胞学诊断尿路上皮细胞癌特异度分别为90.2%和93.4%。②各染色体及区带呈较高畸变发生率,3、7、17号染色体畸变阳性率分别为94.3%、95.6%和88.5%;9号染色体p21位点畸变阳性率为63.2%。③FISH灵敏性随着肿瘤分级分期升高而增高。结论FISH技术能明显改进尿路上皮细胞癌诊断,对于尿路上皮细胞癌诊断及复发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尿路上皮细胞癌 诊断
  • 简介:尿路上皮癌是我国常见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发生在肾盂、输尿管、膀胱等尿路上皮覆盖部位,以膀胱癌最为多见,最常表现临床症状为无痛性肉眼血尿。尿脱落细胞学检查为泌尿系肿瘤传统检查方法之一,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是近年来新兴细胞分子学技术,可以从基因层面检查出肿瘤病变,本研究通过比较血尿患者尿液FISH检查与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诊断尿路上皮癌特异性和敏感性,探讨其血尿患者尿路上皮癌筛查研究中临床价值。

  • 标签: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尿路上皮肿瘤 尿脱落细胞学检查 临床应用 无痛性肉眼血尿 泌尿系统恶性肿瘤
  • 简介:淫广藿又名仙灵脾,并名“三枝九叶草”,为小檗科,淫羊藿属(Epimedium)植物泛称,为多年生草本,主产于陕西、辽宁、山西、湖北、四川、广西等地。本品性温,味辛甘。功效补肾壮阳,祛风湿,主治阳痿,腰膝酸软,风湿痹痛等症,是男科临床常用中药之一。

  • 标签: 淫羊藿属 男科病 多年生草本 补肾壮阳 腰膝酸软 风湿痹痛
  • 简介:目的评价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技术血尿患者膀胱尿路上皮癌筛查中临床应用价值,为从尿液脱落细胞中早期诊断膀胱癌提供新途径。方法选择20例健康正常人,通过FISH技术检测9号染色体p16位点、3号染色体、7号染色体及17号染色体变异情况,建立阈值。100例血尿患者留取晨尿,分别进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和FISH技术检查。统计分析FISH方法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探针检测p16基因完全缺失阈值为3.9%,部分缺失为5.4%,扩增为3.2%;3号染色体缺失阈值为4.0%,扩增为3.5%;7号染色体缺失阈值为4。0%,扩增为2.8%;17号染色体缺失阈值为5.8%,扩增为3.4%。以至少两种探针检测结果超过阈值或一种探针检测结果至少存在两种异常为诊断阳性。FISH技术血尿患者膀胱尿路上皮癌筛查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6%和i00%,尿脱落细胞学检测分别为46.8%和100%。结论FISH技术无创快速,对血尿患者膀胱尿路上皮癌筛查敏感度优于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方法。

  • 标签: 膀胱肿瘤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脱落细胞学
  • 简介:目的评价MRI联合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insituhybridzation,FISH)和FISH、膀胱镜检查在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监测中应用,为完善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监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60例临床诊断高危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第3、6、9、12和18个月随访均行FISH、FISH联合MRI检查及膀胱镜加活组织检查。结果60例入围患者监测,单纯采用FISH检查,阳性33例,疑似肿瘤复发占55.0%;MRI加FISH检查,阳性累计36例,疑似肿瘤复发占60.0%。所有疑似病例均采用膀胱镜加活组织检查,最终确认肿瘤复发患者35例,占全部患者58.3%,其中单纯采用FISH检查发现肿瘤复发27例,占肿瘤复发患者77.1%;而采用MRI联合FISH检查发现肿瘤复发累计达32例,占肿瘤复发患者91.4%。结论MRI联合FISH对膀胱肿瘤检测阳性率高于单用FISH检测,MRI联合FISH可能成为一种新早期诊断和监测膀胱癌术后复发有效方法。

  • 标签: 尿路上皮癌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复发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比较新型长期导管Palindrome同以往长期导管非palindrome导管透析病人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自2011年10月1日~2012年6月1日接受长期深静脉导管留置术患者,选取其中采用Palindrome导管与相同手术时间非Palindrome导管病例进行比较,观察两组尿素清除率(Kt/V)、尿素下降率(URR),导管相关感染及导管通畅率.两组感染及低流量发生率用次/1000导管日表示,比较用χ2检验.其他比较用t检验.结果:总手术59例次(59人),Palindrome导管组31例次,经右侧颈内静脉置管31例次(30人),经左侧颈内静脉置管3例次(3人);带管时间3~230d;发生感染2例次,平均感染率为0.37次/1000导管日;发生低流量1例次,平均发生率为0.37/1000导管日;拔管0例.普通长期导管组28例次(28人),经右颈内静脉置管24例次(24人),经左颈内静脉置管4例次(4人);带管时间1~219d;感染3例次,平均感染率0.83次/1000导管日;发生低流量2例次,平均发生率为0.6次/1000导管日;拔管2例.两组感染、低流量发生率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Palindrome组优于普通长期导管组.Palindrome导管反接时未发生流量不佳.Palindrome组Kt/V、URR优于非Palindrome导管组(P分别0.01,0.02,0.03).结论:Palindrome导管是维持性透析患者临床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术较好补充选择,但是由于样本量小,尚需进行更大样本、多中心及更长时间进一步临床观察.

  • 标签: 血液透析 长期透析导管 PALINDROME
  • 简介:2005年至2009年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共收治肾盂癌患者10例,全部患者均经输尿管软镜及螺旋增强CT尿路成像(computedtomographyurography,CTU)检查得以诊断,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分析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0例,男4例,女6例,年龄46-68岁,平均62岁。左侧6例,右侧4例。肿瘤位于肾盂8例,肾盏2例。全部患者均有血尿史,时间1周-1年,平均5个月。

  • 标签: 输尿管软镜 肾盂癌 诊断 CTU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应用
  • 简介:新型生物制剂主要是指以炎症过程或免疫反应中特定分子或受体为靶目标的单克隆抗体或天然抑制分子重组产物.迄今为止,国际上应用生物制剂探索治疗肾小球疾病研究中,以抗CD20单抗-利妥昔单克隆抗体(Rituximab)为主,其他如B细胞激活因子(Bcellactivatingfactor,BAFF)特异性抑制剂-贝利木单克隆抗体(Belimumab)、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拮抗剂-英夫利昔(Infliximab)、补体C5单克隆阻断剂-依库丽单克隆抗体(Eculizumab).本文主要以目前应用较广利妥昔单克隆抗体为主这四类新型生物制剂肾病中应用现状、相关安全性问题及展望进行讨论.

  • 标签: 肾小球疾病 生物制剂 利妥昔单克隆抗体 抗CD20单抗 B细胞激活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
  • 简介: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全球恶性肿瘤中居第九位,我国泌尿系统肿瘤中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首位。膀胱癌多数以浸润方式生长,首次治疗后复发率高,约50%~70%,但目前仍无确切应用于临床血清标志物来监测膀胱癌复发、进展与转移,而应用影像学检查并不能早期发现微小转移灶,因此近50%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临床确诊时已有微转移灶。

  • 标签: 浸润性膀胱癌 恶性肿瘤 应用 细胞检测 泌尿系统肿瘤 微小转移灶
  • 简介:中成药已成为慢性肾脏病患者不可或缺中医治疗手段,但我国目前缺乏慢性肾脏病中成药应用情况详实资料,亦未能制定具体用药规范,各级、各类医院医生对中成药慢性肾脏病中合理应用没有足够重视。笔者曾于2010年广东省中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对慢性肾脏病中成药应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现根据调查结果与临床经验,对中成药慢性肾脏病中合理应用作一论述。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合理应用 中成药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 调查结果
  • 简介:自1991年Schuessler行第1例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aparoscopicradicalprostatectomy,LRP)以来[1],随着前列腺及盆底解剖结构进一步清晰及手术技巧改进,该手术方式已经成为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有效方法。LRP手术学习曲线较长,即便是手术经验丰富医生也是如此。LRP手术难点主要在于前列腺背侧血管复合体处理、膀胱颈和尿道分离与识别等。

  • 标签: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 prostatectomy 缝合技术 局限性前列腺癌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尿道下裂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TIP)手术中通过尿道海绵体重建覆盖新尿道方式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尿道下裂患儿98例,均为初次手术且行TIP术式。术中重建尿道海绵体来包裹加强新尿道,使阴茎头及尿道成一整体,分析手术并发症及效果。结果手术均一期完成,平均手术时间82.6min,92例治愈。阴茎伸直好,外形美观,尿道口正位裂隙样,尿流、尿线正常。6例合并尿瘘,其中2例术后6月内自愈,无阴茎头裂开。无尿道及尿道口狭窄。一期治愈率93.9%。HOSE平均分:2周15.6,3个月15.8。结论利用尿道海绵体重建覆盖新尿道方法可简化TIP术式步骤,减少并发症,提高术后疗效。

  • 标签: 尿道下裂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 尿道重建 海绵体
  • 简介:肾病综合征(nephroticsyndrome,NS)是由多种原因引发肾脏损伤而导致一系列临床综合征--低白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大量蛋白尿(尿蛋白﹥3.5g/d)、水肿、时而伴有高血脂症,属于肾小球疾病常见表现。西医治疗NS主要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ACEI)药物+糖皮质激素和对症支持等方法,虽疗效肯定,但疗程长、易复发、易产生激素依赖和毒副作用,因此开发疗效肯定中药制剂有重大现实意义。近年临床和实验研究均证实,黄芪NS治疗中有着确切治疗效果。张昱[1]临床治疗肾病蛋白尿,经常重用黄芪,剂量常从60g、100g、150g依次递增至200g,他认为大剂量黄芪能够充分发挥其大补元气之力,元气循三焦之道布散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肌表,使正气旺盛,邪气则去。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黄芪可通过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蛋白尿、调节脂质代谢、促进水钠排泄、改善高凝状态、抗纤维化和调整机体免疫力等途径治疗NS。

  • 标签: 治疗效果 黄芪制剂 临床应用 NS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 血浆白蛋白
  • 简介:急性肾损伤是常见急危重症,普通住院患者中AKI患病率为3%~5%;而重症监护病房中更是高达30%~50%,引起长期或短期死亡率增加,并带来高额经济负担[1,2]。急性肾损伤预防和治疗主要依赖于优化血流动力学和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但在过去几十年中,特殊预防措施、治疗策略或者药物并没有带来显著成效[3]。ICU中重症患者AKI诊断延迟,对于死亡率和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增加[4,5],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肾毒性药物 重症监护 血流动力学 生物标记物 预防措施
  • 简介:快速康复外科(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ERAS)是一种全新外科理念,最早由丹麦Hvidovre大学医学院外科医生HenrikKehlet提出,其旨意是围手术期联合采用麻醉、护理、外科各种手段和方法,减轻手术给患者带来创伤和应激,减少并发症,加速患者康复。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 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 患者 护理 SURGERY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