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3 个结果
  • 简介:抗体平”对抗精子抗体阳性男性不育患者精子膜结构的影响是1997年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项目资助的研究课题。我们经过3年多的研究,按申请书(合同书)的要求,共观察60例抗精子抗体阳性男性不育患者服用中药“抗体平”(陈文伯方)前后血清中抗精子抗体和电子显微镜下经冷冻蚀刻后精子膜结构的变化(使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实验设备和技术),对“抗体平”治疗抗精子抗体阳性男性不育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评价。现将研究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抗精子抗体阳性 男性不育患者 “抗体平” 精子膜结构 医药科技项目 中医药管理局
  • 简介:抗精子抗体(AsAb)干扰精子生理、影响精子获能、阻滞精子穿过宫颈粘液、封闭顶体反应,抑制精卵融合及早期胚胎发育等受精前后的各个环节均已得到证实。这种抗精子自身免疫反应和同种异体免疫反应是导致男、女免疫性不育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约占不育症患者的10%-30%。值得引起重视。1997年以来,我们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中药药理研究成果及现代医学理论,以疏肝健脾补肾、

  • 标签: 消抗丸 抗精子抗体 拮抗作用 AsAb 附睾
  • 简介:采用一组单克隆抗体(T16、M344、T138、T43),用APAAP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6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及10例非肿瘤患者的膀胱冲洗液作了研究。T35在全部63份标本呈阳性。随着肿瘤分期、分级的升高,以及肿瘤的复发,M344阳性率降低,T138及T43阳性率升高。尿细胞学检查联合应用,可弥补相互间的不足,使肿瘤检出率进一步提高。M344、T138及T43MAb可作为膀胱肿瘤早期诊断恶性程度及复发的评估指标。

  • 标签: 膀胱移行细胞癌 单克隆抗体 尿细胞学 免疫细胞化学
  • 简介:精子凝集是最普通的精子自身抗体,是造成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笔者依据祖国医学理论时精.予凝集的病因病枳进行了初探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对临床表现进行了概括,分成四型辨证论治,有肾阳不足精子凝集证;肾阴亏损精予凝集证;肝经湿热精子凝集证和肝气郁结精子凝集证。每型对主证、治则、方药和其它疗法作了说明,对自己研制的处方、药物细减、药量进行了介绍,以供同行参考。

  • 标签: 精子凝集抗体 男性不育症 四型辨证论治 中医辨证论治 精子自身抗体 凝集抗体
  • 简介:抗精子抗体所致自身免疫反应,可影响生育,在临床实践中已经认识到它的重要性,目前已被广泛重视。其中精子凝集是最普通的精于自身抗体。据报道在男性不育症中约占4-7%有精子凝集,已确认男性不育原因之一。当男性的血液和精浆中存在着精于凝集抗体时,精子会发生头对头、尾对尾或混合凝集现象,即精子凝集抗体。抗精子抗体的滴度越高,精于发生凝集和致使游动精子停止运动的现象越严重。

  • 标签: 精子凝集抗体 男性不育症 中医辨证论治 抗精子抗体 自身免疫反应 临床实践
  • 简介:糖尿肾脏(diabetickidneydisease,DKD)是糖尿病重要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不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造成经济上的负担。DKD的综合治疗不仅可改善以白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的糖尿微血管病患者的预后,同时还可以减少与之紧密相关的心血管并发症。如果我们能够在糖尿发生的早期开始综合治疗,就能够有效预防或延缓糖尿并发症。即便在DKD早期,如果给予积极的综合治疗,使血糖、血压和血脂都达到目标,可使早、中期的DKD逆转。

  • 标签: 糖尿病并发症 综合治疗 肾脏病 心血管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主要表现
  • 简介:目的探讨肝炎病毒阳性受者肾移植术后临床处理对策。方法本组33例,其中18例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14例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1例同时感染HBV和HCV;移植术前肝炎病毒DNA或RNA阴性;术后定期检测患者的肝功能,若肝功能异常及时应用护肝药物,同时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或种类,HBV—DNA阳性者口服拉咪呋啶。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16例(16/33,48.48%)患者于术后2周-2月内出现程度不等的肝功能异常,除3例(3/33,9.09%)HBV-DNA和(或)HCV—RNA阳性,其余均呈阴性,经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或种类,并给予护肝治疗,1例(1/16,6.25%)术后HCV—RNA阳性患者的肝功能好转但未恢复正常,其余15例(15/16,93.75%)均恢复正常。结论对肝炎病毒阳性受者,术后应进行严格的随访,出现肝功能异常时,应正确区分系药物性肝损害还是病毒性肝损害,及时采取相应处理,并给予护肝治疗。

  • 标签: 肾移植 肝炎病毒 感染
  • 简介:目前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尚无特效治疗。尽管该病有一定的自发缓解倾向,但仍有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持续存在,在成人中可达40%~70%,部分最终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SRD),因此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以缓解蛋白尿、阻止肾功能恶化至关重要。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治疗 自发缓解 终末期肾病 肾功能恶化 症状持续
  • 简介:目的探讨HPV-16感染与前列腺癌的相关性及基于HPV-16多肽微阵列芯片在前列腺癌患者血清筛查中的应用。方法对来自HPV-16病毒的7个蛋白的胞外段序列进行叠瓦式切割,构建基于241条精细多肽库的微阵列芯片,对经病理确诊的72例前列腺癌患者和87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行血清学筛查。用微阵列芯片表达差异显著分析法筛选在前列腺癌患者和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中具有差异性表达的多肽(特异性多肽);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orcharacteristiccurve,ROC)评价这些多肽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并与PSA相比较。结果HPv-16多肽在两组血清中的抗体响应不同,与HPV-16多肽反应的自身抗体既存在于前列腺癌患者中,也存在于前列腺增生患者中。其中存在15条多肽,与之响应的抗体在两组血清中呈差异性表达;对这15条具有潜在诊断价值的多肽进行ROC曲线分析,发现多指标联合的诊断模型具有更高的诊断效率,由15条多肽构成的多指标联合诊断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72,在最佳临界值的诊断灵敏度为75.3%,特异度为61.8%;PSA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0,在最佳临界值的诊断灵敏度为65.3%,特异度83.9%。结论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存在HPV-16特异性自身抗体,并可通过HPV-16多肽微阵列技术加以检测。

  • 标签: 前列腺癌 HPV-16 多肽微阵列
  • 简介:膀胱癌的发病率在我国泌尿系统肿瘤中位居第一,多发、难治和术后复发率高是膀胱癌的特点,目前以手术切除为主、放化疗为辅的治疗方案效果均不理想。膀胱癌的复发和转移率仍然很高,特别是对于晚期肿瘤、表浅膀胱癌以及有耐药性的原位膀胱癌。鉴于这种现状,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方法的出现。重组腺病毒介导的膀胱癌基因治疗是目前关注最多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重组腺病毒介导 原位膀胱癌 病毒治疗 术后复发率 泌尿系统肿瘤 治疗方法
  • 简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对肾脏的损害有多种,如免疫复合物性肾炎(包括膜增生性肾炎、膜性肾病、IgA肾病)、肾淀粉样变性、狼疮性肾炎等[1~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性肾病(HIV-associatednephropathy,HIVAN)是HIV感染引起的以大量蛋白尿、快速进展性肾衰竭为临床特点,病理表现为萎陷型肾小球硬化(collapsingglomerularsclerosing)和变异的小管间质性肾炎(variabletubulo-interstitialnephritis)的一种独立的肾脏疾病[4].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肾病 临床特征 病理学 发病机理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 简介:膀胱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美国癌症学会2006年报道,美国每年有超过56000名新发膀胱癌病例,位居男性癌症发病率中第四位、女性癌症发病率第九位。膀胱癌90%是移行细胞癌(transitionalcellcarcinomas,TCC),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为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ransurethralresectionofbladdertumor,TURBT),但该手术术后5年内复发率高达70%,其中有25%的复发患者会进展为浸润性膀胱癌,进一步侵及膀胱肌层。

  • 标签: 浸润性膀胱癌 P53基因治疗 腺病毒介导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美国癌症学会 癌症发病率
  • 简介:1971年combers等首次报道了1例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后发生肾病的患者,此后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认为HBV感染与多种病理类型的肾小球肾炎有关。1989年我国在北京召开了有关该病的专题研讨会,对该病有了一个比较清楚和一致的认识,并将此统一命名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即指血清HBV标记物阳性,患。肾小球肾炎并除外狼疮肾炎等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且在肾组织中找到HBV抗原的这样一类肾小球肾炎。HBV-GN是肝肾2个系统的疾病,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应用抗病毒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中西医结合、对症支持等。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治疗方法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乙型肝炎病毒HBV 肾小球肾炎 肾上腺皮质激素
  • 简介: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人均寿命的延长,生活饮食习惯和结构的改变,糖尿的患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据最新统计,我国目前约有成年糖尿病患者9240万人。其中约有61.7%的男性患者和59.8%的女性患者未能得到早期诊断,发现时多已伴有糖尿高危因素,其中以肾脏损害者居多。

  • 标签: 1型糖尿病 肾脏病 防治 生活饮食习惯 女性患者 微血管病变
  • 简介: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A)与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肾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78例HFRS患者和50例健康人ACA-IgM、ACA-IgG,计算阳性率,比较组间阳性率的差异,同时测定HFRS患者24h尿蛋白量、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C3、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等指标,比较ACA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上述指标差异。结果:对照组ACA-IgM、ACA-IgG阳性率均为0(0/50),78例HFRS患者ACA-IgM阳性率74.36%(58/78)、ACA-IgG阳性率20.51%(16/78)和ACA总阳性率79.49%(62/7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50)(均P〈0.01)。ACA阳性的HFRS患者(62例)较ACA阴性患者(16例)血红蛋白(P〈0.05)、血小板(P〈0.05)和C3(P〈0.01)明显减少,血清尿素氮(P〈0.05)、血清肌酐(P〈0.05)和24h尿蛋白量(P〈0.01)明显增加。结论:ACA是HFRS患者常见的抗体(62/78),参与HFRS的免疫发病,ACA阳性的HFRS患者较ACA阴性患者存在更为严重的免疫功能紊乱和肾功能损害。

  • 标签: 抗心磷脂抗体 肾综合征出血热 肾功能 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