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早期疗效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HIFU-2001型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对17例局限性前列腺癌进行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分别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瘤体内部及周边组织血流灌注信号特点,据此判定疗效.同时根据直肠指检、经直肠前列腺B超检查前列腺肿块大小、血清PSA等结果进行客观疗效判定.将两疗效判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HIFU治疗前,所有前列腺低回声结节均呈快速高增强.HIFU治疗后,超声造影显示治疗有效15例,其中无增强12例、少量低增强3例;无效2例,仍表现为快速高增强.客观疗效判定有效15例,血清PSA下降幅度均≥50%,其中2例前列腺结节体积缩小≥50%;无效2例,血清PSA、前列腺低回声结节大小体积均与治疗前水平相当.客观疗效判定结果与超声造影结果相符.结论超声造影能准确显示HIFU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消融范围及程度,是评价早期治疗效果的可靠方法.

  • 标签: 超声造影 高强度聚焦超声 局限性前列腺癌
  • 简介:我院1985~1996年共收治输尿管口囊肿25例,均经手术证实。本组病例中首先由B超筛选并提出诊断的有23例。结合文献复习对输尿管囊肿的病因学及超声断层检查在输尿管口囊肿诊断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囊肿 输尿管开口 B超
  • 简介:过敏性紫癜,也称Henoch-SchonleinPur-pura(HSP),以首次描述过敏性紫癜出现肾脏损害表现的德国学者Schonlein和其学生Henoch的名字而命名。Osier1895年肯定了肾脏表现在过敏性紫癜的重要性。皮肤、关节、胃肠道及肾脏是本病受累的主要器官。1994年系统脉管炎命名国际商讨会议上把它定义为:一种由IgA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的小血管炎,累及皮肤、胃肠道、肾小球,并伴有相关的关节炎或关节痛。

  • 标签: 过敏紫癜性肾炎 病理改变 临床表现 过敏性紫癜 免疫复合物沉积 肾脏损害
  • 简介:目的:探讨肾脏病并发低钾血症的临床病例的诊治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以低钾血症为并发表现的肾脏疾病患者的血清钾含量、24h尿钾和尿β2-微球蛋白的实验室指标。结果:24h尿钾测定平均值(32.31±12.15)mmol/L,尿β2-微球蛋白平均(5637.16±1217.3)μg/L,二者之间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低钾血症和肾脏疾病肾小管功能障碍有一定的协同关系。

  • 标签: 低钾血症 肾脏疾病 临床分析 病理特点
  • 简介:所谓血尿,是指新鲜尿液经离心沉淀,在显微镜下检查,如果每高倍视野红细胞〉3个,尿液红细胞计数〉10万个或12h尿沉渣红细胞〉50万个的一种尿异常现象。根据尿的肉眼外观和颜色可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尿液外观颜色正常,仅在镜检时发现红细胞计数增多,称为镜下血尿。肉眼观即可发现尿有血,称为肉眼血尿。

  • 标签: 单纯血尿 慢性肾炎 主要表现 尿液红细胞计数 尿沉渣红细胞 肉眼血尿
  • 简介: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相关性肾病是指由于血液中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LC)的大量恶性增生,并沉积于肾组织而引起的肾脏疾病。由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的结构异常,在。肾脏中沉积的部位及形态有所不同,因此所表现的临床、病理特征也各不相同;

  • 标签: 免疫球蛋白轻链 相关性肾病 单克隆 病理表现 肾脏疾病 结构异常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超声检查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PubMed、Cochrone图书馆、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限从建库到2016年5月21日。根据预先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章进行筛选并提取相关数据资料。采用QUADAS工具对纳入文章的质量进行评价,采用Meta-Disc1.4软件对其敏感性、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比值比进行异质性检验和合并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共有14项研究,2498例研究对象纳入Meta分析中。各研究间存在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结果进行分析。超声检查诊断膀胱癌的敏感性、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比值比分别为0.77[95%CI(0.73,0.80)]、0.96[95%CI(0.95,0.97)]、9.81[95%CI(4.31,22.33)]、0.27[95%CI(0.21,0.36)]、52.24[95%CI(24.59,110.96)]。AUC为0.93,Q*指数为0.86。纳入文献的阈值效应不是产生异质性的主要来源。结论超声检查诊断膀胱癌具有较低的敏感性和较高的特异度,可以作为膀胱癌的辅助检查手段。

  • 标签: 超声 膀胱癌 诊断 META分析
  • 简介:患者:女,11岁,因“浮肿2年余”入院。初次起病表现为无明显诱因的面部浮肿,以后浮肿逐渐波及全身,呈凹陷性。无肉眼血尿,时有尿痛。于当地医院以“急性肾炎”住院治疗1周,全身浮肿减轻出院。出院后1个月余入本院。

  • 标签: 肝豆状核变性 首发表现 长期误诊 肾损伤 面部浮肿 全身浮肿
  • 简介:鱼胆中含有多种毒素,如果食用过量可以导致中毒,产生如支气管炎、高血压甚至肝脏损伤等多种疾病[1],特别在儿童中容易发生食用过量导致中毒的现象。目前对于鱼胆中毒尚无特效解毒药物,治疗方式以早期用血液净化治疗为主。2008年2月-2013年8月,我院儿科收治11例以肝脏损害为突出表现的鱼胆中毒儿童。

  • 标签: 鱼胆中毒 血浆置换 肝脏损害 特效解毒药 血液净化治疗 肝脏损伤
  • 简介:动-静脉内瘘是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主要血管通路,其解剖形态和血流动力学改变是影响透析质量的主要因素。我院近期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2例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进行人工动-静脉内瘘检查,观察内瘘血管内血流通畅情况,有无血栓形成及狭窄,并根据检查情况制定相应的临床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 动-静脉内瘘 临床价值 终末期肾脏疾病 血管通路 动力学改变
  • 简介:目的:总结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肾囊性病变的远期疗效。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介入穿刺治疗肾囊性病变的穿刺要点。方法:对387例良性肾囊性病变(其中单纯性肾囊肿291例、多囊肾96例),其中男229例,女158例,年龄11岁~91岁,平均48.6岁。囊肿直径最大143mm×129mm,最小32mm×30mm。对387例良性肾囊性病变采用实时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穿刺硬化治疗,对直径〉80mm及囊内感染者治疗后保留导管持续引流。结果:单纯性肾囊肿中77例治疗后随访2年,214例随访6个月,266例囊肿完全消失、无复发;25例治疗后囊肿直径小于30mm,随访期内囊肿无明显增大。96例接受穿刺抽液硬化治疗多囊肾患者,治疗后随访6~24个月,肾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或未继续恶化者70例,26例患者肾功能进行性下降。结论:实时超声引导可提高穿刺治疗肾囊肿的准确性,该法简便易行、创伤小、疗效可靠、并发症少,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肾囊肿 超声 介入治疗 硬化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静脉肾盂造影(IVU)诊断早期肾结核影像表现的病理基础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65例早期肾结核的临床资料。结果IVU诊断的65例早期肾结核的影像特点是:①肾实质钙化斑;②肾盏杯口虫蛀样改变或消失;③肾乳头破坏肾盏消失,造影剂渗入肾实质;④肾盏颈狭窄,局限性肾盏积水;⑤输尿管壁虫蚀样改变,管腔狭窄。结论IVU是诊断早期肾结核最敏感最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标签: 静脉肾盂造影 肾结核 诊断
  • 简介:寻找一种恰当的方法帮助术者实施精确的肾盏穿刺是目前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nephrolithotomy,PCNL)研究的热点。来自广州中山三院的医师设计了一种独特的CTU辅助超声引导方案帮助术者按照预设的穿刺路径快速、安全的实施穿刺。

  • 标签: 肾结石 PCNL CTU 超声引导
  • 简介:目的:观察穿刺成功率、取材情况、各种穿刺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49例患者穿刺情况及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及处理。结果:所有149例患者均达到取材合格,有效穿刺率为92.24%,取出肾小球数(27.81±16.53)个,能满足病理诊断的需要,出现肉眼血尿10例(6.71%),包膜下及肾周血肿16例(10.74%),一过性肾功能异常3例(2.01%)。结论:此方法穿刺成功率高,进针路线全程可见,可根据肾脏位置调整进针点,但也具有一定的风险,出现并发症要及时处理。

  • 标签: 超声引导 肾活检术 并发症 处理
  • 简介:目的探讨经尿道肾镜下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治疗下尿路复杂性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肾镜经尿道行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下尿路复杂性结石68例。尿道结石12例,结石大小1.0×0.8-1.2×1.8cm;膀胱结石56例,膀胱结石长径平均(2.6±1.5)cm(1.0-6.5cm),其中单发结石21例,2枚结石10例,多发结石25例(最多10枚结石)。结果全部病例均一次碎石成功,结石清除率100%。粉碎并清除结石平均时间为(46.6±20.1)min(12-86min)。术后平均住院天数(3.0±1.6)d(1-6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尿道肾镜下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治疗下尿路复杂结石创伤小、安全、高效,可作为下尿路结石治疗的重要手段。

  • 标签: 下尿路 结石 肾镜 超声/气压弹道碎石
  • 简介: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造影在前列腺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98例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4ng/mL,行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检查及造影检查,最终以病理结果作对照,分析常规超声超声造影的图像特征。结果超声造影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7%、92.3%、89.8%;常规超声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8.3%、75.4%、75%;前列腺结节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不同。结论经直肠超声造影对于前列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较常规超声检查高,有助于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

  • 标签: 前列腺癌 超声造影 活检 超声检查 增强模式
  • 简介: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环孢素A(Cyclosporine,CsA)早期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南阳市中心医院经肾活检确诊的膜性。肾病患者6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罗格列酮干预组(干预组)。对照组30例,服用常规量激素泼尼松1mg·kg-1·d-1,环孢素胶囊2~3mg·kg-1·d-1;干预组3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罗格列酮片4mg/d。分别在服用罗格列酮前、服用后第3、6个月时检测患者动脉压、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oteinase-1,TIMP-1)、尿82微球白蛋白(β2-microspheres,β2-MG)、禁水12h尿渗透压数值。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和干预组治疗后第3个月的血清TIMP-1分别为(248.1±48.6)ng/ml和(179.4±38.2)ng/ml,尿胆-MG分别为(253.2±39.7)μg/L和(190.8±35.4)μg/L,动脉压分别为(115.8±10.3)mmHg和(101.5±8.7)mmHg,2组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第3个月时,对照组和干预组禁水12h尿渗透压分别为(542.6±79.3)mosm/L和(615.4±68.7)mosm/L,2组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第6个月时,对照组和干预组血清TIMP-1分别为(401.3±52.1)ng/ml和(212.7±43.6)ng/ml,尿β2-MG分别为(382.7±41.2)μg/L和(221.3±36.7)μg/L,2组均高于治疗后第3个月(P〈0.05),呈时间依赖性。治疗后第6个月时,对照组和干预组动脉压分别为(128.6±8.9)mmHg和(114.4±12.6)mmHg,均高于治疗后第3个月(P〈0.05);治疗后第6个月时,对照组和干预组禁水12h尿渗透压分别为(461.3±62.7)mosm/L和(531.2±72.6)mosm/L,均低于治疗后第3个月(P〈0.05)。干预组与同时间段的对照组比较,血清TIMP-1、尿β2-MG和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禁水12h尿渗

  • 标签: 罗格列酮 环孢素A 肾病综合征 肾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