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应用交沙霉素治疗60例精液解脲支原体培养阳性患者,服药8日,转阴率为80%;服药12日,转阴率为83%。与以往应用四环素、红霉素等药物的疗效相比,明显缩短了疗程,提高了转阴率。

  • 标签: 交沙霉素 治疗 解脲文原体感染 疗效观察
  • 简介: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是免疫性肾脏疾病(包括原发性及继发性)常用治疗药物,在肾脏病临床治疗中发挥巨大作用。随着激素的应用,其各类不良反应己被临床医生所认识,但激素所引起的深部真菌感染,由于发生率低,症状非特异性和临床表现的多变性,临床漏诊、误诊情况较严重,而且一旦出现往往进展迅速,病情恶化快,尽管进行抗真菌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病死率仍居高不下,

  • 标签: 糖皮质激素治疗 深部真菌感染 临床治疗 免疫抑制剂 抗真菌治疗 治疗药物
  • 简介: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常见原因。其发生首先以微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为起点,继而发生以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质扩展为特征的肾小球硬化。据欧、美、日本的统计资料表明,目前DN已跃升为终末期肾病(ESRD)的首位原因,占35%左右。近年来,我院应用肾元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早期糖尿病肾病 肾元胶囊 临床观察 治疗作用 微血管并发症 血流动力学变化
  • 简介:目的探讨窦道刮除+窦口黏膜电灼术对早期膀胱阴道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5例女性患者,分别为剖宫产术后1例、子宫肌瘤剥除术后2例、子宫全切术后2例,术后拔除导尿管后均有液体自阴道不自主流出,术前经膀胱尿道镜检查及阴道美蓝试验确诊膀胱阴道瘘,均为单一瘘口,膀胱尿道镜下瘘孔直径0.5~1.0cm,术前3d清洗阴道并排除泌尿系及会阴部感染,5例随即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膀胱阴道瘘窦道刮除+窦口黏膜电灼术,其中1例二次行窦口黏膜电灼术,术后均给予敏感抗生素3d,留置尿管2周。结果手术时间约为30~60min,平均45min。术中出血平均10mL。围手术期未见重大并发症。4例术后无阴道漏尿;1例阴道漏尿症状明显减轻,二次行窦口黏膜电灼术,术后无阴道漏尿症状发生。随访12个月无复发。结论窦道刮除+窦口黏膜电灼术治疗早期膀胱阴道瘘,具有创伤小、简单易行等特点,可在早期进行,疗效确切。

  • 标签: 膀胱阴道瘘 窦道刮除 黏膜电灼 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合并急性肾盂感染治疗方法,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8月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合并急性肾盂感染43例患者资料,积极抗感染治疗的同时积极在局麻下行输尿管支架置入,其中4例患者插管前后发生感染性休克。结果本组43例,39例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合并急性肾盂感染患者行局麻下行输尿管支架置入后,体温在1~4d内恢复,白细胞计数在3~6d内恢复正常。4例发生感染性休克,转ICU治疗。其中2例患者在支架管置入后发生感染性休克转ICU,1例入院后即刻发生感染性休克,转ICU积极抗感染、抗休克治疗1~2d病情稳定后再行支架管置入,1例插管时出现感染性休克前兆,插管后立刻转入ICU治疗。所有患者内置双J管3月后更换或拔除。结论输尿管双J管置入治疗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合并急性肾盂感染安全有效,即使出现感染性休克前兆,只要有可能应尽早行输尿管双J管置入,解除梗阻,生命体征不稳定时,积极抗感染,抗休克、补液对症治疗生命体征平稳后仍应尽早采取输尿管双J管置入,为感染性休克的控制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 标签: 妊娠 输尿管结石 急性肾盂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采用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evenovenoushemofiltration,CVVH)治疗重症蜂蛰伤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MODS)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间在我科接受治疗的90例蜂蛰伤所致MOD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蜂蜇伤后首次血液净化治疗时间分为3组:A组(<12h)25例;B组(12~48h)50例;C组(>48h)15例.入院后对蜂蛰伤致MODS患者行HP联合CVVH进行治疗,比较各组患者在溶血时间控制,平均住院时间,少尿期持续时间,受累脏器数,各脏器功能受损指标峰值情况.结果采用HP联合CVVH治疗的A组溶血控制、平均住院时间、少尿期持续时间均要比B组与C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受累脏器数较B、C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胆红素、心肌损伤标记物较治疗前降低(P<0.05);肝功能、肾功能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结论重症蜂蛰伤致MODS的患者早期采用HP联合CVVH治疗可有效控制溶血时间、缩短平均住院时间、缩短少尿期持续时间、减少受累脏器数,同时可明显提前各脏器功能损害指标峰值.在早期采用HP联合CVVH对重症蜂蛰伤所致MODS的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更佳.

  • 标签: 血液灌流 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 蜂蛰伤 多脏器功能损伤
  • 简介: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消癥通络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常规糖尿病基础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中医临床表现、体征和有关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中医单项症状、体征改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可以降低早期DN患者血糖、血脂,改善肾功能,减轻尿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消癥通络法对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益气养阴消癥通络法 糖尿病肾病 中医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输尿管阴道瘘治疗的时机和方法。方法10例发生于妇产科手术后的输尿管阴道瘘患者中,尿漏发生时间为术后2~26d,平均11d。先后行B超、静脉肾盂造影(IVU)、逆行输尿管肾盂造影,必要时行核磁共振尿路成像(MRU)检查。均早期行输尿管镜检术。结果9例镜检成功并置D-J管,1例镜检诊断输尿管横断者中转行输尿管膀胱吻合术。结论早期行输尿管镜检术加D-J管置入术治疗医源性输尿管阴道漏是适宜的。

  • 标签: 输尿管阴道瘘 输尿管镜检术
  • 简介:目的:观察采用氟沙坦与胰激肽原酶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42例早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稳定后随机分为两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氯沙坦(50mg/d)治疗治疗组采用氯沙坦(50mg/d)与胰激肽原酶(120u/d)联合治疗,疗程共12周。观察治疗12周后各纽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尿白蛋白(Alb)、尿球蛋白(β2-MG)、尿糖蛋白(Tm)、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血糖、血脂及血清胰岛素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总胆固醇、血甘油三酯、血清胰岛素未见明显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后MAP、血清Scr和BUN、尿白蛋白、尿球蛋白、尿糖蛋白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尿Alb、β2-MG、THP下降更为明显,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氯沙坦与胰激肽原酶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早期糖尿病患者尿蛋白的排出,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氯沙坦 胰激肽原酶
  • 简介:男性不育症是指处在生育年龄的夫妇,结婚同居2年以上,性生活正常,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而且女方已被确认有健全的性器官和正常的性功能,具备生育能力,而是因男方生殖机能障碍致使女方不能受孕的一种病症。男性不育症是临床常见的病症,据有关资料统计,已婚的育龄夫妇中,不能生育者约15%以上,而其中不育的原因是男性者约占40%-50%。在21世纪,男性不育将和肿瘤、心血管疾病一起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生活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

  • 标签: 男性不育症 感染性 益精汤 心血管疾病 治疗 消炎
  • 简介: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不育是一个影响男女的世界性问题。随着环境污染、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人类的生育能力日趋下降,不育症已成为一种常见病症。而感染引起的不育症已上升为不育症的首要因素。其中主要由解脲支原体(U.U.)引起。目前临床上对U.U.具有较好的效果,但由于对胃肠道等的刺激作用,甚至使患者不能耐受,而且随着U.U.抗药性的产生,

  • 标签: 清精冲剂 红霉素 治疗 解脲支原体感染 动物实验
  • 简介: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治疗组在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黄芪注射液,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替米沙坦,疗程2周,观察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变化。结果:替米沙坦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能有效降低尿蛋白,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肌酐和尿素氮治疗后有所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有效降低尿蛋白,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 标签: 替米沙坦 黄芪注射液 糖尿病肾病
  • 简介:导管相关感染(catheterrelatedbloodstreaminfection,CRB-SI)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经常导致患者被迫拔管发生,从而增加透析患者经济负担及心理负担[1]。CRBSI的常见病因与导管腔内生物被膜的形成和微生物定植有关。采用抗生素和抗凝剂的混合液封管,可达到防治CRBSI的效果[2~4]。我科自2012年6月~2013年6月开始应用万古霉素封管治疗,预防血液透析患者CRBSI发生,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导管相关感染 封管治疗 万古霉素 临床分析 常见并发症
  • 简介: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最终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发生。DN早期主要表现为微量蛋白尿的产生,积极防治早期肾脏损伤,可能有助于延缓DN的进展[1-3]。研究表明,黄葵胶囊及羟苯环酸钙均有一定的减少尿蛋白作用,但是联合用药对于早期DN的疗效尚未明确,本研究采用两者联合治疗,观察其对早期DN的疗效,有利于DN患者的预后。现进行如下报道。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羟苯磺酸钙 黄葵胶囊 肾脏损伤 微量蛋白尿 尿蛋白
  • 简介:目的观察应用α-硫辛酸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kidneydisease,DK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间116例诊断为早期2型糖尿病肾脏病的成人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4组,每组29例.常规治疗组(对照组):予以控制饮食、降血糖和血压等常规治疗;替米沙坦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80mg/d,连用4周);α-硫辛酸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α-硫辛酸(600mg/d,连用4周);联合用药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和α-硫辛酸(二者用法同前).监测治疗后各组患者的血糖、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albuminexcretionrate,UAER)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水平,观察治疗期间患者的病情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对照组、替米沙坦组、α-硫辛酸组及联合用药组的UAER分别为(118.5±13.3)μg/min、(122.8±12.1)μg/min、(121.2±11.3)μg/min和(119.2±11.7)μg/min,尿β2MG分别为(331.1±43.3)mg/L、(325.2±41.6)mg/L、(328.7±39.9)mg/L和(330.7±44.0)mg/L,4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周,替米沙坦组、α硫辛酸组及联合用药组UAER和尿β2-MG较治疗前均呈下降趋势(P<0.01),UAER分别为(52.2±6.1)μg/min、(40.2±5.0)μg/min和(22.6±3.8)μg/min,尿β2-MG分别为(231.2±18.7)mg/L、(206.2±19.8)mg/L和(171.7±15.8)mg/L;与对照组[(78.1±7.3)μg/min和(268.1±22.3)mg/L]比较,其他3组UAER和尿β2-MG的下降幅度更大(P<0.01);其中联合用药组下降幅度最大(P<0.05),α硫辛酸组下降幅度大于替米沙坦组(P<0.05).治疗期间,4组患者的血糖和血压控制良好,肾功能未出现明显异常,均未发生严重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α-硫辛酸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脏病是安全、有效的,能显著降低患者的UAER和尿β2-MG水平;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脏病 Α-硫辛酸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早期疗效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HIFU-2001型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对17例局限性前列腺癌进行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分别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瘤体内部及周边组织血流灌注信号特点,据此判定疗效.同时根据直肠指检、经直肠前列腺B超检查前列腺肿块大小、血清PSA等结果进行客观疗效判定.将两疗效判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HIFU治疗前,所有前列腺低回声结节均呈快速高增强.HIFU治疗后,超声造影显示治疗有效15例,其中无增强12例、少量低增强3例;无效2例,仍表现为快速高增强.客观疗效判定有效15例,血清PSA下降幅度均≥50%,其中2例前列腺结节体积缩小≥50%;无效2例,血清PSA、前列腺低回声结节大小体积均与治疗前水平相当.客观疗效判定结果与超声造影结果相符.结论超声造影能准确显示HIFU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消融范围及程度,是评价早期治疗效果的可靠方法.

  • 标签: 超声造影 高强度聚焦超声 局限性前列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