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肺栓塞合并肺部感染的有效治疗方式。方法选择2015年4月1日来我院就诊的急性肺栓塞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例为研究对象,实施常规抗凝和溶栓治疗外,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实施抗感染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痰液样本中菌株消除情况。结果患者在治疗前,痰液样本中共分离出三种致病菌,分别为金黄色葡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氏不动杆菌。经治疗后,三种菌株消失,双侧肺感染消失。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肺栓塞合并感染疾病方面,除了传统抗凝和溶栓治疗外,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对于患者疾病预后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现实意义存在,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性肺栓塞 抗感染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参与感染患者的诊疗,探讨抗感染治疗的临床思维与方法。方法临床药师对1例血象极低的肺部感染老年患者,根据掌握的抗感染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与临床医生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对患者住院期间的生命体征和治疗效果进行全程的监控,重点针对病人的病原菌进行分析判断。结果病人在调整方案后,各项临床指标恢复正常,最终病人治疗痊愈出院。结论临床药师积极参与临床治疗全过程,使治疗更合理化,全面提高了抗感染治疗的水平。

  • 标签: 抗感染治疗 细菌 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感染辅助降低血黏度治疗细菌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于2014年7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细菌感染患者共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抗感染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辅助降低血粘度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抗感染辅助降低血黏度治疗细菌感染,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体征及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抗感染 降低血黏度 细菌感染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采用不同用药方法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分析。方法随机选择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86例,将患者按照治疗用药的不同分为采用常规药物与抗感染西药合用的方法治疗的对照组患者43例和在对照组用药方法基础上与中药方剂联合用药治疗的实验组患者43例。在进行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对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采用中药联合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较仅采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高,前者的肾小球滤过率也较后者有明显的提升。结论在对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采用中药与西药联合的方式进行抗感染治疗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 标签: 抗感染 急性肾小球肾炎 有效率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其急性加重常由于细菌感染导致。本文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抗感染治疗策略,为提高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抗感染 治疗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围手术期抗感染的用药。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行剖宫产手术产妇150例,将其双盲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产妇。实验组于术中剪断脐带后和术后6小时,分别给予静脉滴注1.5g头孢呋辛钠。对照组于术后给予一天两次静脉滴注1.5g头孢呋辛钠,并进行血常规检测,若三天内无异常及没有炎症反应发生,则仅给予抗生素口服。分析和比较两组产妇退热时间、炎症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产妇的退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产妇的炎症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P<0.05)。结论于围手术期给予行剖宫产手术孕妇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可有效缩短产妇术后退热时间,大大减少术后炎症的发生和并发症的发生,抗感染疗效良好。

  • 标签: 剖宫产 围手术期 抗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式引流技术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治疗抗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5月到2013年2月的14例大面积烧伤并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观察。结果14例中运用VSD治疗的7例治疗抗感染治疗效果显著,而未运用VSD治疗的7例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而7例运用VSD治疗的在运用VSD治疗期间比未运用VSD治疗期间抗感染治疗效果显著。结论VSD在大面积烧伤中有较好的抗感染效果。

  • 标签: 封闭式负压引流(VSD) 大面积烧伤 抗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肺泡灌洗联合抗感染治疗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按照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灌洗吸痰联合抗感染治疗,观察组采用肺泡灌洗联合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入住时间。结果采用肺泡灌洗联合抗感染治疗的观察组在治疗效果及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入住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采用肺泡灌洗联合抗感染治疗的效果远优于常规灌洗吸痰联合抗感染治疗,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 标签: 肺泡灌洗 抗感染 呼吸机相关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将探讨PCT、CR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住院的AECOPD患者及门诊稳定期患者,测定CRP、PCT等,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并对AECOPD患者根据指南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AECOPD组与稳定期COPD组PCT、C-RP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组抗感染治疗前后PCT、C-RP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CT、CRP水平的检测,在AECOPD的病情进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 PCT C-RP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目前使用的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应用,提高抗感染药物临床使用的合理性。方法笔者回顾性的调查了2014年6月份从我院出院的1007份病历中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在这1007份出院病例中使用抗感染药物率高达54.32%,抗感染药物收入占医院药品总收入的26.2%,以单联药物的使用居多数,其中有1.46%的抗感染药物使用指征不明;使用抗感染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为1.9%;在4.27%的医院感染发病率中,真菌感染占17.3%。结论加强对临床抗感染药物的督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感染类药物以免产生疗效不佳,或者导致耐药菌株产生,医院感染或者使病患的医药费上涨。

  • 标签: 抗感染药物 调查分析 合理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进行手术治疗的方法以及在手术后抗感染治疗的效果。方法这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08年2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100例,所有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和服从所有准则,并将患者随即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除了对患者进行统一手术治疗外,观察组还对手术后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所得的临床资料,并将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结果在治疗效果,并发症和抗感染等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具有本质上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及时的手术治疗以及在手术后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不但可以降低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还可以降低患者感染的概率,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手术治疗 术后抗感染 临床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联合抗感染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5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0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按随机性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氧疗,抗感染,祛痰等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气分析指标,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66.7%)(P<0.05);两组血液中PH值比较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试验组PaO2、PaCO2、PaO2/FiO2的水平均好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10.7±3.5)d,抗生素使用时间(14.1±4.3)d,住院时间(15.5±3.9)d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联合抗感染治疗重症肺炎具有良好疗效。

  • 标签: 重症肺炎 电子支气管镜 肺泡灌洗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门诊口服抗感染药的使用现状及趋势,促进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2013年使用口服抗感染药物的门诊处方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口服抗感染药销售金额、增长率和品种,并分析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Dc)、利用指数(DUI)和治疗平均天数(ATD)。结果门诊口服抗感染药销售金额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但抗感染药占总药物费用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头孢类和喹诺酮类药物处于销售金额和DDDs前2位,用药频度前十位品种中头孢氨苄及氧氟沙星DDDc处于前2位,所有药物使用品种和DUI应用较为合理,但ATD普遍低于药品说明书的规定日数。结论我院门诊口服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抗感染药物费用及占总药物费用比例逐年下降,抗感染药物利用分析为指导合理用药提供了详实的依据。

  • 标签: 门诊 口服抗感染药 利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感染药物的不良反应(ADR)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582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在病人性别、年龄及药品种类、合并用药、剂型、不良反应的具体表现等方面对抗感染药物ADR展开分析、研究。结果年龄、性别因素中以老年人、女性发生不良反应为多;剂型中,以静脉注射粉针剂的不良反应为最高,占到57%,明显高于其他剂型。结论抗感染药物的ADR同药品种类及剂型等多种因素相关,临床医师当予以高度关注,以促进用药安全。

  • 标签: 抗感染药物 不良反应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采用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65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别给予相应的抗感染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记录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并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经积极治疗后7天、14天、21天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1.5%、78.5%、95.4%;患者治疗期间共出现4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结论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根据经验型抗感染药物治疗能够提高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效果,同时安全性较高。

  • 标签: 社区获得性肺炎 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