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4 个结果
  • 简介:有极少的关于服用西地那非或其他PDE5抑制剂治疗ED的患者出现非动脉性缺血视神经病变的报道。本文中,GorkinL等使用全球临床试验和欧洲观察研究的安全性方面的数据资源评估非动脉性缺血视神经病变的发生率(IntJClinPract,2006,60(4):500~503)。从有超过13000名患者参加的临床试验数据和不少于每年35000患者的流行学调查结果,估算出使用西地那非后非动脉性缺血视神经病变的发病率约为每年100000患者非动脉性缺血视神经病变的发生率约为2.8例,与已报道的美国普通人群样本的估算值相似(为2.52例和11.8例/100000患者/年;年龄≥50岁)。这些数据并不能提示使用西地那非会提高非动脉性缺血视神经病变的发生率。

  • 标签: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西地那非 动脉性 发生率 临床试验数据 PDE5抑制剂
  • 简介: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该病导致的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下尿路症状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了负面影响[1]。目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resectionoftheprostate,TURP)是手术治疗BPH的“金标准”[2],然而术后可能会出现出血、疼痛、膀胱痉挛、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在TURP围手术期,BPH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抑郁、紧张、沮丧等心理问题[3]。减少或消除患者的心理问题,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在手术康复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循证护理是基于当前最好的研究证据、临床经验和患者的意愿而形成的临床决策[4]。本研究应用循证护理的理念,对TURP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循证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BPH患者 循证护理 心理护理 PROSTATE 良性前列腺增生
  • 简介:循证医学的概念是1992年加拿大的科学家首先提出来的,由于其科学性很强。因而迅速在世界医学界推广。循证医学的核心是“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获得的最佳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分析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制定出患者的治疗措施。”如果用这种观点检查现在医院的临床工作,可以发现很多问题。不仅是技术问题,关键是体制问题。

  • 标签: 循证医学 前列腺病 医学思想 门诊 世界医学 研究证据
  • 简介: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广泛开展,尿毒症患者的寿命逐渐延长,老年血液透析(HD)患者人数不断增加,尿毒症精神障碍是老年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严重影响了ESRD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我们自2004年1月-2007年1月共抢救治疗15例老年尿毒症精神障碍患者,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精神障碍患者 尿毒症脑病 抢救治疗 老年 血液净化技术 ESRD患者
  • 简介:患者1,男,66岁,因“发热、腹痛7天,意识模糊2天”急诊入院。患者3年前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行间断化疗及维持性腹膜透析治疗,病情缓解。7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腹痛、引流出腹透液混浊,在当地医院输注头孢吡肟2.0∥次,一日二次。3天后患者出现意识模糊、嗜睡,遂停用,转入我院。既往无癫痫及其它神经系统疾病史。体检:T38.5℃,P81次/分,BP150/85mmHg,R20次/分;

  • 标签: 腹膜透析治疗 头孢类抗生素 透析患者 慢性肾功能不全 脑病 多发性骨髓瘤
  • 简介: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在肾脏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方面的调控机制研究。方法:选取生后3~4周龄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I组)、二甲基乙二酰基甘氨酸(DMOG)处理组(IRI+DMOG组),每组6只。Sham组右侧肾脏切除,仅游离左侧肾动脉,但不钳夹;IRI组右侧肾切除,无创动脉夹夹闭左肾动脉45min,之后松开动脉夹,恢复肾脏血流(术前24h给予DMOG组等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IRI+DMOG组IRI术前24h给予腹腔内注射DMOG40mg/kg(用生理盐水溶解)。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肾组织的HIF-1α和NGAL蛋白表达水平,用RealTimePCR的方法检测Hmox-1和NGALmRNA的表达水平。检测各组的肾功能(BUN、Scr、CystatinC)、评价各组肾脏的形态学改变及肾小管间质损伤评分。TUNEL法检测各组肾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对各组结果的比较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结果:DMOG处理后的大鼠肾脏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时NGAL和HIF-1α的表达上调;并对大鼠肾脏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保护作用。结论:在肾脏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时,NGAL可能受HIF-1α调控发挥保护作用。

  • 标签: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 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肾脏
  • 简介:随着肾脏替代治疗技术的进步,近年来联机高通量血液透析滤过(On—linehigh—fluxhemodiafihration,high—fluxOl-HDF)亦在我国得到应用。该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各种大、中、小分子毒性物质的清除能力,减少和缓解了长期普通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的各种并发症。我们应用high—fluxOl-HDF对尿毒症患者进行治疗,在临床中观察到high—fluxOl—HDF对尿毒症(UE)治疗临床效果明显。现将近2年来我科应用high—fluxOl—HDF治疗的24例U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滤过 尿毒症患者 脑病治疗 临床研究 联机 FLUX
  • 简介:尿毒症患者属于细菌感染的高危人群,院内感染率特别高,在罹患感染时须考虑既无肾毒性同时对耐药菌株有较好疗效的抗菌素,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比较适合,且可一次性静脉推注,故常列为首选药。其副作用报道较少,我院于1992年8月-1999年12月有7例尿毒症患者在应用头孢曲松后表现为精神神经症状,兹报道如下。

  • 标签: 尿毒症 头孢曲松 药物性脑病 抗菌素 户枢神经 副作用
  • 简介:快速康复外科(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ERAS)是一种全新的外科理念,最早由丹麦Hvidovre大学医学院外科医生HenrikKehlet提出,其旨意是在围手术期联合采用麻醉、护理、外科的各种手段和方法,减轻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创伤和应激,减少并发症,加速患者康复。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 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 患者 护理 SURGERY 应用
  • 简介:闭合性肾损伤,除伤情严重者外,非手术治疗大部分能痊愈,且不留后遗症。本组对32例闭合性肾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发现,对此类病人除采取镇静、止痛、止血、抗感染及适当补充血容量等治疗措施外,护理上我们首先对病人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详细介绍住院环境,认真传授本的有关知识及实施治疗护理的必要性,

  • 标签: 非手术治疗 闭合性肾损伤 病人 护理 回顾性 痊愈
  • 简介: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及肾小管管周毛细血管(P1rC)密度的影响,探讨AngⅡ在肾小管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6只。A组给予AngⅡ(400ng·k^-1·min^-1)持续输注28d;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3mg·kg^-1·d^-1);C组为对照组,由生理盐水代替AngⅡ。每周末测量尾动脉收缩压、24h尿蛋白定量,于第28天处死动物。心脏采血后,测血肌酐(SCr),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留取肾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CD31和HIF-1α分布及表达。结果A组血压和尿蛋白较C组高(P〈0.01),B组血压和尿蛋白较A组低(P〈0.05)。各组C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P1、C密度较C组低(P〈0.05),B组较A组高(PG0.05)。A组HIF-1α表达较C组高(P〈0.05),B组较A组低(P〈0.01)。结论缺氧可能是AngⅡ引起肾小管损伤的机制之一。

  • 标签: 血管紧张素Ⅱ 低氧诱导因子1Α 毛细血管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钠肽(B-typenatriureticpeptide,BNP)及氨基末端钠肽前体(M-terminalpro-Btypenatriureticpeptide,NT-proBNP)在评价慢性肾衰竭患者心功能状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住院的慢性肾衰竭患者120例,测定患者血清肌酐、BNP、NT-proBNP浓度,按照我国改良的肾脏膳食改善试验(modificationofdietinrenaldisease,MDRD)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依据2003版肾脏预后质量倡议(KidneyDiseaseOutcomesQualityInitiative,K/DOOI)指南标准将120例患者分为慢性肾脏(chronickidneydisease,CKD)3、4、5(未透析)期三组进行比较;按照美国纽约心脏学会(NYHA)制定的心功能分级将患者分为NYHAⅠ、Ⅱ、Ⅲ、Ⅳ四组进行比较。比较同一肾功能水平下不同心功能水平患者BNP及NT-proBNP的浓度差异,同一心功能水平下不同肾功能水平患者BNP及NT-proBNP的浓度差异。结果同一肾功能分期血BNP及NT-proBNP浓度随着NYHA分级升高逐渐升高,各级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同一NYHA分级、不同CKD分期BNP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NYHA分级,NYHAⅠ、Ⅱ、Ⅲ级时CKD4期与CKD3期的NT-proBN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KD5期与CKD4期、CKD3期比较NT-proBNP浓度显著升高(P〈0.05);NYHAIV级时,NT-proBNP浓度在CKD3期、4期、5期的浓度分别为(25540.00±4537.30)μg/L、(25820.00±3636.18)μg/L、(26208.00±3920.68)μ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NP可作为CKD3、CKD4及CKD5(未透析)期患者判断心功能不全的诊断指标。NT-proBNP受肾功能影响较大,对CKD3及CKD4期患者在考虑肾功能的前提下可评价心功能状态,但对于CKD5期患者不建议使用。

  • 标签: 脑钠肽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慢性肾衰竭 心功能不全
  • 简介:IgA肾病(IgAnephropathy,IgAN)是当今世界上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肾脏和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发病。自1968年法国学者Berger和Hinglais首先报告该病以来,经过近40年的研究,对该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有了很大的进展,但其发病机制仍不很清楚,因此至今为止缺乏特效的治疗手段。如何控制IgAN的进展、提高疗效,一直是临床肾脏学工作者希望解决的科学问题。由于IgAN主要是异常的IgA在肾小球系膜沉积,导致系膜增殖、硬化、炎细胞浸润,部分患者表现为血清IgA增高和补体Q下降,临床上使用免疫调节剂取得一定的疗效,提示IgAN的发病与免疫异常有关。数十年来,人们在这一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本文就糖皮质激素治疗IgAN的临床试验研究综述如下。

  • 标签: 糖皮质激素治疗 IGA肾病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IGAN 循证 慢性肾衰竭
  • 简介:糖尿肾脏(diabetickidneydisease,DKD)是糖尿病重要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不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造成经济上的负担。DKD的综合治疗不仅可改善以白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的糖尿微血管病患者的预后,同时还可以减少与之紧密相关的心血管并发症。如果我们能够在糖尿发生的早期开始综合治疗,就能够有效预防或延缓糖尿并发症。即便在DKD早期,如果给予积极的综合治疗,使血糖、血压和血脂都达到目标,可使早、中期的DKD逆转。

  • 标签: 糖尿病并发症 综合治疗 肾脏病 心血管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主要表现
  • 简介: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衰竭患者得以维持生命的治疗方法之一。常规血液透析需应用肝素抗凝建立体外循环,但肝素在达到充分抗凝时也增加了出血的危险。对于一些合并出血(如消化道出血、脑出血、咯血等)及一些存在严重出血倾向、围手术期的病人一般不使用肝素抗凝,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是无肝素透析。无肝素透析的优点是无继发性出血,但易发生凝血[1]。虽然无肝素透析过程中有可能发生透析器或管路凝血而丢失一部分血液,但只要护理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凝血征象,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消除和减少凝血发生。我们通过对36例出血患者实施236例次无肝素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观察,采取了一系列的护理措施,使本组患者的血液透析能顺利完成,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无肝素血液透析 护理人员 临床观察 慢性肾衰竭患者 消化道出血 无肝素透析
  • 简介:目的研究黄芪当归合剂及阿托伐他汀对缺氧/复氧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选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设正常对照组、单纯缺氧复氧组、黄芪当归合剂组、阿托伐他汀组、黄芪当归合剂和阿托伐他汀联合用药组。检测活性氧的产生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RNA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核因子-kB。结果缺氧复氧组活性氧高于对照组,细胞间黏附分子-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及各自mRNA表达上调,黄芪当归合剂组、阿托伐他汀组均降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抑制炎性因子表达,黄芪当归合剂和阿托伐他汀联合用药组效果更加明显。结论黄芪当归合剂、阿托伐他汀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缺氧复氧性损伤有保护作用,联合用药效果显著,可能与通过抑制核因子-kB炎症通路减少细胞间黏附分子-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从而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 标签: 黄芪 当归 上皮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