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老年退变性损伤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2年7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14例老年退变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肩关节镜下行袖修复术治疗。术后2、4、6、8、12周,6、12个月定期门诊随访指导功能锻炼,此后每年随访一次。分别在术前和终末随访时采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atLosAngeles,UCLA)肩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术后均给予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7.4个月(6~36个月),手术前UCLA评分平均为(9.4±2.6)分,其中疼痛评分平均为(2.6±1.2)分,功能评分平均为(4.2±1.4)分,肩关节主动前屈评分平均为(2.6±1.4)分,前屈肌力评分平均为(2.8±0.6)分;手术后终末随访平均UCLA评分为(30.4±3.6)分,其中疼痛评分平均为(8.2±1.6)分,功能评分平均为(8.8士1.2)分,肩关节主动前屈评分平均(4.9±0.4)分,前屈肌力评分平均为(4.6±0.6)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本组优8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达85.7%。结论肩关节镜下手术创伤小、视野清晰、治疗全面、术后恢复快,且能最大程度地恢复肩关节的功能,是治疗老年退变性损伤的首选方式。

  • 标签: 老年 退变性肩袖损伤 肩关节镜 手术
  • 简介:目的关节镜下缝合桥技术结合肱骨大结节钻孔治疗老年退变性损伤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11月至2016年3月关节镜下缝合桥技术结合肱骨大结节钻孔治疗老年退行性损伤患者19例,男性8例,女性11例;年龄54~77岁,平均61岁;左7例,右肩12例。按照Cofield袖分类:其中小袖撕裂(小于1cm)2例、中袖撕裂(1~3cm)13例、大袖撕裂(3~5cm)4例、巨大袖撕裂0例。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3~12个月。采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atLosAngeles,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根据肩关节疼痛、功能、主动向前上举角度、肌力以及患者主观满意度进行术前及终末随访评分,本组优12例,良5例,可2例。结论采用缝合桥技术结合肱骨大结节钻孔治疗老年退变性损伤,避免了由于老年患者骨质疏松,固定时张力过高,内排锚钉的松动、脱出。内外排之间不占用袖解剖止点的骨面,结合肱骨大结节钻孔,促进袖修复作用、具有生物力学稳定、固定可靠、操作简单等特点,有利于袖修复同时修复大结节囊变。

  • 标签: 肩袖损伤 关节镜 缝合桥技术 大结节钻孔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颈椎间盘损伤相关脊髓损伤的临床特点、治疗选择和顶后。方法回顾1997年1月~2004年1月间收治的60岁以上有完整随访的82例患者资料,对其临床特点、治疗选择和顶后进行分析。结果老年颈椎间盘损伤相关的脊髓损伤伤后JOA评分较低,多合并颈椎不稳,并发症多。MRI图像上72%患者脊髓信号改变为2~4个节段,脊髓信号改变平面多于椎间盘损伤平面,且脊髓信号改变的平面高于椎间盘损伤的平面,非手术治疗3个月与手术治疗术后3个月的JOA改善率卡方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根据患者伤后至手术时间隔的不同分组计算术后JOA改善率并行卡方检验显示,伤后24h内手术效果最好,与其余各组比较P〈0.01,24h~2周组与2~12周组术后JOA改善率P〉0.05,12周以后组与其他各组比较术后JOA改善率P〈0.01。结论老年颈椎间盘损伤相关的脊髓损伤症状较重,脊髓损伤平面高于椎间盘损伤的平面,易并发呼吸衰竭。手术治疗效果相对较好,且手术治疗时间越早术后JOA改善率越高。

  • 标签: 老年人 颈椎 椎间盘 脊髓损伤
  • 作者: 刘春香
  • 学科: 医药卫生 > 骨科学
  • 创建时间:2022-10-11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9期
  • 机构:三台县建平镇中心卫生院,四川 绵阳 621000
  • 简介:在日常生活当中,有很多因素都会导致我们肩膀或颈部的疼痛,但很多人都认为颈疼痛不是什么大问题,进而受到疼痛的影响越来越大,甚至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自理能力。那么,对于颈疼痛,中医是怎么看的呢?如果使用针灸治疗,又会怎么治呢?

  • 标签: 肩颈痛;针灸
  • 简介:外伤造成锁关节脱位是肩部常见损伤之一,按Tossy分度,Ⅲ度损伤锁关节水平稳定和垂直稳定结构均已破坏,保守治疗达不到良好复位和稳定锁关节的目的。手术治疗对于稳定复位锁关节,保证远期良好功能十分重要。自2001年2月至2007年5月共收治TossyⅢ度新鲜锁关节脱位65例,采用喙锁间钢丝固定47例,其余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和双克氏针张力带钢丝袢固定锁关节治疗。

  • 标签: 新鲜肩锁关节脱位 喙锁间钢丝固定 钢丝固定治疗 克氏针张力带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 作者: 刘春香
  • 学科: 医药卫生 > 骨科学
  • 创建时间:2022-10-11
  • 出处:《健康世界》2022年第9期
  • 机构:三台县建平镇中心卫生院,四川 绵阳 621000
  • 简介:有很多人在生活当中会出现颈综合症的相关症状,这是一类因姿势不良而导致的颈疼痛难以活动的疾病,对于人们的正常生活质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那么,对于颈综合症这类疾病,我国传统中医的针灸有怎样的治疗方法呢?患者能否通过针灸的方式摆脱颈综合症的困扰呢?

  • 标签: 颈肩综合症;针灸疗法
  • 简介:锁关节脱位是肩部常见损伤之一.大部分为直接损伤所致.Allman把锁关节损伤分为3度,对于Ⅰ、Ⅱ度损伤,一般采用非手术治疗.Ⅱ度的锁关节完全性脱位是手术治疗的指征.完全性锁关节脱位手术修复的方法很多,但因内固定困难,常导致治疗失败.致使疗效差异大。作者总结1992年6月~1997年6月14例病例,将张力带原理应用于完全性锁关节脱位的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治疗失败 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 张力带钢丝 疗效 手术修复 常见
  • 简介:袖撕裂是发生在上肢反复的过顶运动和肩关节慢性病变引起的以疼痛和功能受限为主的疾病,袖撕裂是引起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1],其中袖撕裂大小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巨大袖撕裂的患者会出现持续疼痛和上肢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关节镜技术的飞速发展,镜下处理巨大损伤的技术日渐成熟,而且关节镜袖修复术有着最大限度保留三角肌在肩峰附着点,手术创伤小、视野广、对关节内干扰小,有利于术后关节功能的练习与康复等优点。

  • 标签: 肩袖撕裂 肩关节 镜下治疗 关节镜技术 肩部疼痛 上肢活动
  • 简介:目的探讨双Endobutton技术结合锁骨远端切除治疗锁关节脱位的临床价值。方法22例锁关节脱位患者,其中男16例,女6例;年龄24~81岁,平均58.2岁。所有患者均为单侧损伤。采用双Endobutton技术重建喙锁韧带(斜方韧带和锥形韧带)并结合锁骨远端切除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随访总结。结果本组2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16个月,平均9个月。X线片检查未见锁关节脱位。按Karlsson疗效评价标准评价,优20例,良2例,优良率为100%。结论双Endobutton技术结合锁骨远端切除治疗锁关节脱位的方法安全、疗效满意、术式先进、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肩锁关节脱位 双Endobutton技术 喙锁韧带 锁骨远端切除
  • 简介:目的分析下腰椎骨折的损伤特点,探讨改良胸腰椎损伤分类及损伤程度评分(thoracolumbarinjuryclassificationandseverityscore,TLICS)系统指导下腰椎骨折治疗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本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下腰椎骨折病例资料89例,按AO分型:A3.1型22例,A3.2型22例,A3.3型31例,B2.3型6例,C1.3型8例。用改良TLICS系统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确定治疗方案。对比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影像结果,观察植骨融合情况以及内固定是否存在弯曲、松动或断裂现象。采用Frankel分级标准评定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手术病例切口无感染。随访12~60个月,平均29.2个月;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现象。在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压缩比及椎管占位恢复方面,术后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与末次随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2例患者植骨融合良好,脊髓神经功能有Ⅰ~Ⅱ级的恢复。结论由于下腰椎具有完全不同的损伤特点,应根据损伤类型和程度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改良TLICS系统是指导下腰椎骨折治疗的较好方法。

  • 标签: 腰椎 脊柱骨折 内固定器 减压术 外科 骨移植
  • 简介:目的评价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颈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12年5月至2012年8月通过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仪(AGD-800)治疗颈肌筋膜疼痛综合征36例患者,每位患者都以痛点定位冲击点,每次治疗一个或多个冲击点(疼痛区域),每个冲击点次数2000次,治疗周期7d/次,连续治疗3次,分别为0、7、14d,治疗时间为5~10min,并随访记录治疗前、治疗后、7d、14d、21d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医生评价评分、患者反应评分及总体评分。结果36例患者中32例获得完全随访,均无不良事件发生。VAS评分随着时间延长、治疗次数增加逐渐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对治疗效果较满意,总有效率末次随访达到50%。结论冲击波技术无明显损伤、安全、简便、有一定的疗效,可作为颈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综合治疗中的一种辅助治疗,值得推广。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颈肩肌筋膜 疼痛综合征
  • 简介:即肩周炎发展到晚期使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所致,我们从1996年用改良小针刀剥、挑并局部封闭治疗8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5例,女3例,年龄45~66岁,左6例,右肩2例,病史均在半年以上,最长为2年,8例都发展至Ⅱ期(僵硬期),肩关节活动范围很小,屈伸,收展,旋转均在0°~20°之间。二、治疗方法与结果;作者采用自己改进的小针刀即将直径为1.2mm的针刀的刀锋改制成斜刃,钩状刃,

  • 标签: 小针刀 局部封闭治疗 肩周炎 内蒙古医学院 肩关节活动 功能锻炼
  • 简介: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是一种致残率很高的疾病,多年来对脊髓损伤的治疗一直困扰着临床医师.脊髓损伤后的病理生理机制非常复杂,人们对此认识并不全面和深入,为了寻求新的、有效的治疗,更透彻地阐明脊髓损伤所涉及的复杂机制,更有效地评估脊髓损伤后干预手段的效果,需要有可靠性高、重复性好的脊髓损伤模型.由于无法依靠临床开展系统的病理学研究,通过建立动物模型进行实验研究则显得尤为重要.许多学者对建立脊髓损伤的动物模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求能够提供用于比较的、重复性好的、可检测病理变化的动物模型.近年来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很多成果已经用于脊髓损伤后临床治疗中.本文就目前常用的脊髓损伤模型进行了回顾.

  • 标签: 脊髓损伤 动物模型 类型 挫伤型 吸除型
  • 简介:周围神经损伤无论平时和战时都很常见,尤其是腓总神经由于其解剖位置表浅、固定,临床上多见于膝部损伤.也较多见于帽窝内肿物压迫和体位不当压迫所致。本文探讨的是由于体位不当所致的胙总神经损伤.又称自体压迫性胙总神经损伤。我院近5年来共收治7例,报告如下。

  • 标签: 压迫 自体 体位不当 腓总神经损伤 常见 膝部损伤
  • 简介:目的评价克氏针内固定治疗Lisfranc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自2008年9月至2011年8月,根据中足三柱理论,应用足背小切口牵引复位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Lisfranc损伤16例。男12例,女4例;年龄22~66岁。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采用美国足踝骨科协会中足评分标准评分,平均为86.6分,其中优9例,良5例,一般1例,差1例。结论小切口克氏针内固定治疗Lisfranc损伤,手术创伤小,能够重建跖跗关节复合体的稳定性,为骨折和软组织愈合提供环境,利于早期功能锻炼。

  • 标签: 小切口 克氏针 内固定术 治疗 LISFRANC损伤
  • 简介:1997年我科收治颅脑损伤合并不同部位肢体骨折病人31例。一、临床资料本组31例,男性25例,女性6例,年龄16~50岁。致伤原因:车祸21例,煤块砸伤6例,棒伤4例。颅脑损伤病人按《黄家驷外科学》所提改良GCS分类标准分为,轻型11例,中型15例,...

  • 标签: 颅脑损伤 合并症 肢体骨折 骨折
  • 作者: 胡晓凤
  • 学科: 医药卫生 > 骨科学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健康世界》2019年12期
  • 机构: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四川成都610500
  • 简介:韧带损伤的情况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但是很多人在韧带损伤后并不知道怎么处理,影响后期恢复。那么,韧带损伤后,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呢?希望本文的分享对您有所帮助。

  • 标签: 韧带损伤;骨科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袢钢板治疗TossyⅢ型锁关节脱位及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袢钢板技术治疗TossyⅢ型锁关节脱位25例,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23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17例;年龄21~75岁,平均(37.12±13.21)岁。交通意外伤30例,摔伤16例,另2例为陈旧性锁关节脱位。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观察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术后锁关节疼痛较术前明显好转,肩关节功能评估时肩关节功能基本恢复至伤前活动能力。术后Constant-Muley评分,TossyⅢ型锁关节脱位组术后6个月总分平均为(93.8±1.9)分,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组术后12个月总分平均为(92.3±2.0)分。结论用带袢钢板治疗TossyⅢ型锁关节脱位及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近期及中期疗效较好。

  • 标签: 带袢钢板 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 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