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金乌通胶囊治疗膝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2006年5月至2009年6月我科收治120例膝关节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金乌通胶囊治疗组和双氯芬酸钠对照组。治疗组予以口服金乌通胶囊,1次3粒,1日3次;对照组予以口服双氯芬酸缓释片,75mg,1次1粒,每日1次。连续治疗4周。疗程结束后评定其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年龄和性别等一般资料及治疗前2组VA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均比治疗前有改善(均P<0.05),且治疗组疼痛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2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金乌通胶囊是治疗膝性关节炎的安全并且有效的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金乌骨通胶囊 骨性关节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骨髓取材成功,为诊断打好基础。方法;穿刺部位、进针角度、深度恰当。结论;骨髓穿刺术是血液病诊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每个血液医生及研究人员必须熟练正确掌握的基本功;骨髓取材的好坏直接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标签: 骨髓穿刺 混血 干抽 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脊柱结核一期手术治疗时围手术期护理难点要点。方法自2004年12月至2010年10月采用一期手术治疗胸、腰椎及腰骶段脊柱结核100例,男性75例,女性25例,年龄9~62岁,平均34.5岁。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自体+前路椎体钉内固定术式。记录术前、术后1个月内出现的并发症,并分析相关原因。结果均恢复良好。结论脊柱结核的一期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难点要点在于脊柱结核患者病程较长,围手术期并发症多。做好术前评估,术后护理妥当,将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脊柱结核 一期前路手术 病灶清除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不愈合的护理。方法收集2005年7月-2007年7月,我院应用ESW治疗不愈的资料。结果30例患者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 标签: 骨折 不愈合 体外冲击波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对43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护理的总结,包括基础护理,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的检测,亚低温的护理,人工冬眠的护理,气管切开的护理,呼吸机的应用等,认为高质量的护理可以降低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可以提高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漫性轴索损伤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为探讨颌骨折内固定手术的高效配合,保障手术的顺利和成功,对我院例各类颌骨折坚固内固定术从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整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护理,结果67例手术均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 标签: 颌骨骨折 坚固内固定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颌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176例颌骨折患者,采用钛板钛钉内固定术。结果176例患者均一期愈合,咬合关系均得到恢复或者明显改善。结论做好周密细致的术前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钛板钛钉 内固定 颌骨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前,磁共振已被广泛应用于膝关节的检查,对关节病变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被认为是无创的评价膝关节情况的有效检查。随着磁场强度、梯度场强及线圈设计的发展,为新的脉冲序列的研发提供了基础;磁共振对膝关节的检查从单纯的形态学图像向代谢成像和超微结构图像转变。本文主要综述半月板损伤的磁共振表现。

  • 标签: 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半月板损伤 膝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损伤的程度、部位,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结果28例患者,治愈27例、死亡1例。结论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应早期诊断,选择有效的手术方式,术后抗感染,支持营养疗效是肯定的。

  • 标签: 闭合性 十二指肠 腹膜刺激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物理因子对膝关节挫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制动和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日行微波治疗和骨质疏松治疗仪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物理因子治疗可以促进膝关节挫伤患者康复,减轻痛苦,值得提倡。

  • 标签: 物理因子 膝关节损伤 骨挫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991年8月~2009年8月12例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妇科9例;外科(肿瘤外科和普通外科)3例。子宫切除损伤4例;剖宫产术3例;宫颈癌淋巴清扫2例;腹腔肿瘤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1例;直肠癌手术2例。膀胱输尿管再植术9例;患侧肾切2例;线结松解术1例。结论熟练掌握局部解剖关系,制定防止输尿管损伤预案,早期诊断及时处理,避免更严重后果的发生。

  • 标签: 输尿管 损伤 医源性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室是医院无菌物品供应的重要科室,同是也承担着全院各科室再生物品的回收、清洁、包装灭菌等工作,供应室的工作人员在特殊的环境中从事特殊专业的群体,每天会接触到大量回收的污染器械、针头,其发生锐器伤的几率很高,而锐器伤导致医务人员主要感染三种血源性疾病HBV、HCV、HIV。所以工作人员要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在工作中做好职业防护,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尽量避免发生锐器伤,从而达到减少危害保护健康的目的。

  • 标签: 中心供应室 护士锐器伤 防护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高压脉冲冲洗复杂与关节,降低感染率。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9月18例选择高压脉冲冲洗在复杂与关节感染的手术患者。结果术后评估优15例,良3例。结论高压脉冲冲洗系统在复杂与关节感染的治疗中疗效确切,能有效控制感染,缩短手术时间及病程,且明显降低医疗费用,值得推广。

  • 标签: 高压脉冲 冲洗 复杂骨与关节 临床应用 降低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经确诊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并比较2组住院32天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救治成功率。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并发症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总结150例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采取的相应护理措施。认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早期,通过病情观察,呼吸机辅助呼吸,良好的气道管理等病情观察和护理措施,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预防并发症减少致残程度,降低死亡率。

  • 标签: 术后护理 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收治的60例气管切开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护理后除3例因颅脑损伤过重死亡,5例自动出院,3例因严重脑干损伤未拔管外,49例(占81%)安然度过急性期,最终拔除气管套管。仅有5例发生肺部感染,占8.3%。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叩背、吸痰,有效的气道湿化,防止肺部感染减少,呼吸道损伤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科全脑血管造影术后穿刺部位损伤的发生率、形成原因及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476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观察其穿刺部位有无血肿形成,分析血肿形成原因,总结有效护理措施。结果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为5.4%,发生血肿主要原因与操作不当、局部压迫止血时间不够和患者不能很好配合有关,发生血肿的病人经过有效护理血肿均能良好吸收。结论按照穿刺部位血肿的形成原因进行针对性护理能有效减少血肿的发生率,降低介入手术的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

  • 标签: 介入术 股动脉损伤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