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4-14
/ 2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张玉红张春云

张玉红张春云(山东省临朐县人民医院临朐2626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经确诊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并比较2组住院32天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救治成功率。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0-0281-01

重型颅脑损伤是颅脑外科常见急、重症病,此类病人常需要气管切开和机械通气、营养支持等,由于需要多系统监护,病人身上常置有多个管道,破坏原有的保护屏障;加之病人机体处于损伤应激状态,长期卧床,抵抗力低下,极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加速病人的死亡。为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通过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起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3例,对照组31例,其中男22例,女9例,年龄19~60岁,平均(37.3±8.3)岁;观察组32例,其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18~61岁,平均(28.1±8.3)岁。2组病例在性别、体重、病情程度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诊断标准:均经磁共振成像或头部CT证实结合临床表现GCS≤8分,符合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

1.3方法: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实施遵医嘱输液、止血、降颅压、抗生素皮试、生命体征观察、发现病情变化通知医生,做好术前准备等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除进行常规护理外,实施系统的有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3.1心理应激的干预:患者和亲属因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常表现紧张、焦虑恐惧、悲伤等心理问题,因此护理人员通过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介绍环境,疾病预后,日常生活及各道管管理要求等,给患者及家属良好的社会支持,增强医嘱依从性。

1.3.2预防脑疝:(1)保持室温20~22℃,湿度60~70%,减少探视陪伴人员保持环境安静。(2)绝对卧床,根据病情取平卧位头偏一侧,抬高床头15°~30°。(3)在颅脑损伤早期,不宜过多搬动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使用止呕剂,尽量减少吸痰次数,勿用力排便等避免颅内压增高的动作,躁动者用镇静剂。(4)维持输氧管通畅,充分吸氧3~5L。(5)根据医嘱正确使用脱水剂及利尿剂,严格掌握剂量和使用时间。(6)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及记录,及时处理颅内压增高问题,防止脑疝发生。

1.3.3预防应激性溃疡:遵医嘱应用抗酸剂减少胃内酸度,增加胃粘膜屏障作用。(2)伤后观察12h,病情无加重,可酌情进食。(3)有意识障碍不能进食者2~3d内禁食,予补液,每日液量1500~2000ml。一般伤后48h出现肠鸣音时开始鼻饲流质,以中和胃酸,提高胃肠粘膜屏障防御功能。(4)鼻饲前需观察胃液量、颜色及大便量、色泽、次数及时送检,一旦发现有消化道出血征象,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1.3.4防止电解质紊乱:(1)根据医嘱输液,保证患者机体营养供给,适当调节饮食。(2)准确记录24h出入量。若尿量平均每小时超过300~400ml,通知医师及时处理。(3)严格掌握利尿剂的使用指征,并注意观察利尿效果。(4)高热患者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及时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盐。(5)呕吐、腹泻、便血时暂禁食,以免加重病情。(6)脑脊液外漏者准确记录漏液量。(7)严密观察病情,特别是病后3~5d内,在原发病体征的基础上出现意识障碍加重,心率加快,球结膜水肿等应考虑低钠血症。血钠低于120mmol/L时静脉补钠与口服、鼻饲补钠相结合。

1.3.5预防肺部感染:(1)神志清醒的患者,教会其掌握正确排痰方法,协助翻身叩背。昏迷患者将头部抬高15°~30°,背部垫软枕,颈下略高,使颈部伸展拉直气道,以畅通呼吸道,有效防止误吸并能增加脑部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2)严格掌握吸痰指征及方法,进行有效吸痰。每次吸痰前后予高流量吸氧1min[1],以免发生低氧血症,并严格遵守无接触技术。(3)保持室内恒温、怛湿及空气新鲜,定时消毒。每日口腔护理2次,预防口腔感染。张口呼吸者口唇覆盖无菌生理盐水双层湿纱布,以保持吸入空气有一定的湿度。(4)气管切开患者用物一人一用一灭菌,每日更换敷料,套管外口覆盖湿生理盐水双层纱布,充分湿化气道防止管内干痂堵塞管道。(5)机械通气的患者应确保管道严格消毒灭菌,吸氧导管、湿化瓶每日更换。(6)对已并发肺炎患者应做痰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

1.3.6亚低温疗法:患者置于空调病房,以增加体表散热效果。给予冰帽或冰枕降低脑部温度,配合冬眠药物及适当剂量的肌肉松弛剂,用静脉泵泵入,根据病情调整速度。必要时于患者颈部、腹股沟等体表大动脉走向处放置冰块降温。患者体温应严格控制在32~35℃,以防患者体温过低发生寒颤。复温过程中要防止因升温过快而出现复温性休克、颅内压反跳、低钾血症等并发症。体温回升速度尽量控制在4~6h升高1℃。在进行亚低温治疗过程中遵循“早、快、慢”的原则。

1.3.7预防胃肠道感染:营养液配制要现配现用,以防营养液过期变质,患者用后引起呕吐、腹泻等,每次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容器餐具严格煮沸消毒,一具一用,鼻饲时使用一次性输液器每餐更换,确保输注系统各环节不被污染,防止交叉感染。

1.3.8预防泌尿道感染:常规采用双腔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每日用1∶10的碘伏稀释液清洗会阴区和尿管近段1~2次,并用手轻轻旋转尿管,以防止尿管与黏膜粘连。长期留置尿管者,每3周更换1次整个导尿系统[1],防止逆行感染。患者清醒后由家属协助责任护士训练排尿功能,促进膀胱功能恢复,必要时可用手轻轻按摩膀胱区协助患者排尿,如此反复,一般1~2d患者可自行排尿。

1.3.9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患者入院后尽早(24~48h内最好)给予留置胃管,第1、2天,给浓米汤,如患者无腹胀、腹泻等异常,逐渐增加骨头汤和米糊等富于营养的匀浆膳食或混合奶,混合奶配方为:牛奶500ml、豆浆400ml,糖90g、植物油10g、鸡蛋2个、食盐3g及适量的氯化钾(根椐实验室检查结果定量)混合后待用,此种混合奶1000ml含热量4602J(1,100cal)[2]。鼻饲液现配现用,温度以38~40℃为宜,150~200ml/次,4~6次/d,速度不宜太快,每天少食多餐。可用胃肠营养泵缓慢泵入。每次进食前抽取胃液观察颜色及食物消化情况,检测pH值,如pH<5时,适当应用制酸剂,出血时可经胃管注入止血药物。鼻饲前后用温开水30ml冲洗鼻饲管,以保持清洁通畅防止堵塞。

2结果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见表1。

表12组患者并发症比较例(%)

.

注:p<0.05。

3讨论

3.1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居全身各部位损伤首位[3]。若护理人员急救不及时,测生命体征不严密,观察病情不及时不仔细,就会延误诊断,错过抢救机会。因此护士不能单纯的、被动的执行医嘱,应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高度责任心,细心的观察病情,勤于思考分析,护理要有预见性。一旦发现并发症征象,及时通知医师及时处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救治成功率。

3.2预见性护理干预,在于护士需具有敏锐的观察力,高度的责任心,精确的分析判断,迅速地配合医生处理各种潜在可能的并发症。将护理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激发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陈艳,杨凤林.留置尿管患者的护理现状[J].华夏医学,2005,18(5):8722873

[2]徐和祥.急诊神经外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182

[3]莫丽君.颅脑损伤继发脑疝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当代护士,2004,11: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