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临床麻醉工作中,手工记录保存存在着记录繁杂、统计查询费时费力、保存困难。计算机存贮量大,查询方便,非常适用于麻醉科工作日常工作以及行政管理。但是,由于适合于麻醉科专用软件比较少,许多医院麻醉科仅仅是部分地应用了计算机,一方面计算机成了打字机,另一方面仍有许多工作靠手工来完成,使计算机功能不能充分利用。本文介绍我们采用几种常见软件协助完成科室无纸化日常临床、管理、教学工作体会。

  • 标签: 电子计算机 麻醉科 无纸化办公 应用
  • 简介:在正常情况下,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进行加温、湿和过滤。这些功能主要在鼻腔完成。成人鼻腔有两侧上、中、下三个鼻甲,曲折粘膜使表面积增加。由于鼻甲呈不规则形状,吸入气在鼻腔内产生湍流,大大增加了气体与粘膜表面接触机会。粘膜下丰富毛细血管和粘液分泌,使鼻腔具有了加温和湿功能。口腔和传导气道尽管也有同样功能,但由于不具备鼻腔特殊结构,加温和湿效果不好。在呼气过程中,

  • 标签: 湿化不足病人 毛细血管 粘液分泌 加温 湿化 水分丢失
  • 简介:1973年,Forbes发表文章评价不同相对湿度对插管后犬气道内粘液移动速度影响。将石松粉放入气管内,用支气管镜观察粉末运动情况。实验时间5小时,吸入气温度为37℃,相对湿度分别为100%,75%,50%和25%。实验开始15分钟后,37℃,相对湿度25%一组,粉末运动停止。20分钟后,相对湿度50%一组,粉末运动停止。相对湿度75%和100%

  • 标签: 湿化不足 病人 影响 麻醉
  • 简介:学科建设,科室管理是一个很大课题,内容丰富,如何能搞好科室管理,学科如何能发展,有众多因素。根据自己多年来在学科建设及管理方面的体会,结合我科情况作一综述如下。

  • 标签: 科学化管理 学科建设 科室管理
  • 简介:与机械通气有关防治措施1.热湿交换器尽管10多年前就已经证实呼吸机管路是细菌定居和播散重要场所,到目前依然没有找到很好解决办法。以往认为频繁更换呼吸机管路有可能降低VAP发生,但最近随机对照研究显示,与2天更换一次管路比较,一个病人更换一次管路VAP发生率并无明显增加。

  • 标签: VAP 非抗生素 防治 化治疗 呼吸机管路 集束
  • 简介:困难气道仍是目前麻醉医生最具挑战性工作。为了使麻醉专业学生能够更系统了解、熟悉和掌握有关困难气道内容,我们在教学中采用多元教学手段和方法.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学习相结合,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达到了较好建构困难气道知识教学效果。

  • 标签: 困难气道 多元化教学模式 教学实践
  • 简介:90年代早期,北京协和医院率先将“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analgesia,PCA)”这一技术引入中国。“急性疼痛服务(acutepainservice,APS)”,即通过引入一支由不同专业人员组成队伍专职于全院范围内所有急性疼痛治疗。尽管欧美等在该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但国内发展仍显滞后,北京协和医院自2004年4月正式开展APS至2005年4月间,共收治1050例患者,在此作一回顾。

  • 标签: 术后镇痛 急性疼痛服务
  • 简介:从20世纪70年代起,信息技术被逐步系统地应用于医疗卫生行业。信息架构下高效与广泛,可更好实现患者临床医疗信息收集和处理,帮助医生积累和挖掘临床知识,提供有效临床咨询、辅助诊疗及临床决策等,因此近年来,中国医疗信息建设在原有的医院管理信息建设基础上,也逐步加大了对临床信息系统关注力度。其中,与临床诊疗服务最为直接相关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显示出了较以往更为突出重要性。

  • 标签: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信息化建设 临床信息系统 医疗卫生行业 价值 监护
  • 简介:本文总结了中医院校麻醉科应用临床路径教学法培养中医专业学生情况,指出此教学法能克服中医专业学生麻醉科实习存在不足,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提高中医专业学生面对危重病综合判断.预测、应变能力。

  • 标签: 临床教学 临床路径 麻醉 中医专业
  • 简介:医学教育分三个阶段:(1)医学生教育:此阶段是医学生全面学习临床医学这门一级学科基本理论时期;(2)住院医师培养:是医学院毕业生全面学习临床某个二级学科(如麻醉学或内科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时期;(3)专科医师终身继续教育。我国医学生教育已和国际基本接轨。不仅我国每万人拥

  • 标签: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医学教育 继续教育
  • 简介:目的:探索可早期预测脓毒症预后临床指标。方法:前瞻性观察脓毒症病人期28天,分析与预后相关临床指标。结果:共观察42例,其中19例(45%)死亡,一些临床指标水平在死亡者与生存者间差别较大,其中包括血总胆红素、PH值、红细胞压积、氧合指数、动静脉血氧差(AVDO2)、四项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SIRS)指标积分和一些血流动力学指标等。结论:脓毒症时感染所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紊乱、酸中毒和缺氧状态影响病人生存,脓毒症发生初期一些临床指标水平有助于早期进行预后评估。

  • 标签: 脓毒症 临床指标水平 预后 红细胞 氧合指数
  • 简介:自从2003年全国范围爆发SARS后,危重病医学逐渐被人所认识,而作为危重病医学临床基地——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电日益被行政主管部门所重视和认可。为了促进危重病医学事业发展,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于2006年制定了《中国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可以预期,该指南以及相关规范制定和推广能使我国危重病事业走上一个正规、稳步快速发展期。现就ICU建设和管理现状以及值得改进之处略加阐述,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 标签: ICU建设 管理指南 危重病医学 行政主管部门 医学事业 中华医学会
  • 简介:近年来,实验研究发现新生儿受到伤害性刺激,可以影响到他们成年后痛感受能力。总结近年来临床和基础实验研究结果.对新生儿及动物生后接受强烈持续伤害性刺激可以导致痛感觉和相关生理功能异常研究进行系统综述,为进一步探索人类疼痛发育学提供了系统研究资料。

  • 标签: 疼痛刺激 经历 躯体感觉 发育 新生儿
  • 简介:目的:观察全麻手术期间血糖变化。方法:对51例手术病人,在咪唑安定、芬太尼、丙泊酚、琥珀胆碱静脉诱导气管内插管、吸入异氟醚和笑气及静注维库溴铵复合麻醉下手术,分别在病室内、麻醉前、术毕和拔管后抽取静脉血测定血糖。结果:术前药使57.89%病人血糖值有所下降,从6.21±1.8retool/L降至5.07±0.9mmol/L。病人进入手术室后,13例病人(34.21%)血糖升高,从5.20±1.06mmol/L升到6.39±1.61mmol/L.手术期间80%病人血糖升高,从5.30±1.01mmol/L升到6.63±1.52mmol/L,其中高於正常值者为48%。拔管后血糖变化呈两极分化趋势,血糖高於正常值者为34%,高於手术中血糖值者为26%(6.57±1.65mmol/LVS6.28±1.74mmol/L,高於麻醉前血糖值者为68%,6.16±1.21mmol/Lvs5.16±0.92mmol/L,有66%病人血糖低於术中水平,6.43±1.68mmol/LVS5.21±1.80mmol/L,其中12%病人血糖低於正常值,且有2例血糖降至危险水平(1.1mmol/L)。结论:由于病人对疾病和手术焦虑、疾病影响、手术刺激、术前镇静药和麻醉药影响,全麻手术期间血糖可出现明显变化.

  • 标签: 全身麻醉 手术 血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