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1.心血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肥胖.这些危险因素常同时发生在同一个体,其发病机制与胰岛素抵抗有关.1988年Reaven首先将其称为"X综合征",以后又有学者提出:有很多人腹型肥胖、糖耐量降低、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血压并存,将其称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1999年WHO采用了"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的概念,定义为:糖尿病、糖耐量降低或者胰岛素抵抗伴随以下两项异常:动脉血压升高、血浆甘油三酯升高、腹型肥胖、微量白蛋白尿.近年来,高尿酸血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纤溶/凝血异常等都被列入代谢综合征范畴.但WHO认为这些因素并非是确认代谢综合征的必须因素.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代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syndrome 高甘油三酯血症 危险因素
  • 简介:其实一切降糖药物的开发,无论从过去或现在,都在糖尿病治疗的历程中,从不同的侧面发挥着可观的作用,显示着自己的优势!早在10年前美国糖尿病学会就提出:糖尿病专业医生,“一定要把防治心血并发症作为糖尿病治疗的主题”!今从这个侧面,

  • 标签: 糖苷酶抑制剂 心血管疾病 治疗 美国糖尿病学会 心血管并发症 降糖药物
  • 简介:在所有与糖尿病相关的死亡中,约70%-80%与心血疾病相关。因此,在全面降糖的同时,关注降糖药物对心血系统的影响,不仅必要而且重要。DPP-4(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作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类全新药物,在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方面取得了很多新的突破,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抑制剂 治疗 2型糖尿病 降糖药物 二肽基肽酶Ⅳ
  • 简介:降压药是单药好还是联合用药好有些患者错误地认为单药服用简单,副作用少,可以根据血压高低随意增加药量,而多药联合副作用增加了还容易漏服,这些认识有一定片面性。第57届美国心脏病年会上专家认为:当收缩压在160毫米汞柱以上,或者是合并糖尿病、。肾血管损害、心脑血管病等高危因素的高血压患者.

  • 标签: 联合用药 心血管病 老年人 美国心脏病年会 高血压患者 合并糖尿病
  • 简介:循证医学研究是对大规模的患者长期地给予某种药物或疗法进行治疗,通过分析这些患者在数年或数十年后疾病的控制情况,和发生了多少有害的并发症或多少死亡率,来客观地评判这种药物或治疗的疗效。

  • 标签: 胰岛素治疗 医学研究 循证 控制情况 死亡率 并发症
  • 简介:1心理社会因素与糖尿病1.1心理社会因素在糖尿病发生中的作用流行病学和回顾性研究均发现,糖尿病的发生与生活事件应激有一定关系。急性应激可使正常人在饱餐后血糖反应峰值延迟。心理应激后糖尿病病人和正常人可出现短暂性血糖增高反应。有报道在地震(Kohnert等,1999)、重大火灾(Armenian等,1998)后糖尿病的发生率较灾前明显增加。Wales等(1995)对动物的研究表明:应激可使有糖尿病倾向的动物发生糖尿病。近几年,长期的和前瞻性研究逐渐增多,

  • 标签: 糖尿病病人 精神医学 心理社会因素 生活事件应激 血糖反应 流行病学
  • 简介:糖尿病患者发生微血管病变和大血管病变的风险显著高于非糖尿病者,减少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的风险不但依赖于控制高血糖,还依赖于控制其他心血疾病危险因素和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控制糖尿病除药物治疗外,还需要对血糖和其他心血危险因素进行监测,以了解控制是否达标,并根据控制目标调整治疗。

  • 标签: 非糖尿病者 微血管病变 大血管病变 心血管危险因素 不良生活方式 疾病危险因素
  • 简介:气温低,“糖友”烦恼多冬春季节,气温降低,来医院排队就诊的人也越来越多。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冬春季节尤其需要加强注意,因为这是心血疾病高发的时段。临床医学显示,当气温从17℃下降至O~C以下时,心肌梗死病死率从4.9%上升到6.9%。所以,寒流到来之际,“糖友”尤其需要保护好血管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 保护 冬春季节 气温低 临床医学
  • 简介:目的探讨和研究运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Tracking)对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大血管内皮功能进行评价。方法运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检测糖尿病观察组(以下称观察组)和正常对照组(以下称对照组),两组合计110例,主要对动脉弹性系数(Ep)和硬化值(β),以及顺应性(AC)进行测定,对颈、肱、股动脉血管弹性功能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观察组颈、肱、股动脉的Ep、β测值分别为(196.2±53.35)、(17.25±4.31),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颈、股动脉的AC测值均低于对照组,肱动脉AC测值虽比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的Ds和Dd以及IMT发现,观察组较对照组虽有增高趋势,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在临床中能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的血管内皮功能改变给予准确评价。

  • 标签: 2型糖尿病 内皮功能 多普勒 彩色 超声检查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 简介:1.冠以外国人名的体征、病名、试验、综合征、方法、手术等,人名可以译成汉语,但人名后不加"氏"字;也可以用外文,但人名后不加"′s"。例如:Babinski征,可以写成巴宾斯基征,不写成Babinski′s征,也不写成巴宾斯基氏征。若为单字名则仍保留"氏"字。例如:福氏杆菌。2.名词术语一般应用全称,若全称较长且反复使用,可以使用缩略语或简称,但在摘要和正文中第一次出现时,

  • 标签: 医学名词术语 巴宾斯基征 Babinski DNA RNA
  • 简介:1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Diabeticlower-extremityarteri-aldisease,DiabelLEAD),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其病情重,致残致死率高,严重影响着糖尿病患者生活和生存质量,是近来来人们致力于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1]。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从其发展过程看可从单纯动脉狭窄或闭塞开始,

  • 标签: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运动疗法 慢性并发症 生存质量 动脉狭窄 致死率
  • 简介:我今年70岁,患糖尿病9年,我长期熟读贵刊,坚持每天注射诺和灵30R,空腹血糖多控制在5.0mmol/L左右。按贵刊文章介绍服用“依苏”和“科素亚”,血压经常维持在120/70毫米汞柱,脉压差〉40,是否说明血管硬化程度很大?

  • 标签: 血管硬化程度 脉压差 诺和灵30R 空腹血糖 毫米汞柱 糖尿病
  • 简介: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及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对2013年4月—2014年4月来该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及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空腹血糖为(7.11±0.72)mmol/L、血红蛋白为(7.32±0.69)%,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循证护理及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 糖尿病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评价并分析循证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及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7年6-12月的88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常规组(44例)。观察组孕妇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常规组孕妇采用常规护理,对干预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数据统计,比较两组护理的治疗效果。结果①与常规组比较,观察组孕妇的血红蛋白水平,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h血糖水平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②观察组的妊高症,胎膜早破,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⑧观察组的早产,巨大儿,畸形儿,新生儿窒息和黄疽症发生的概率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的应用降低了妊娠期糖尿病引发的不良反应,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医院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干预 妊娠期糖尿病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