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2 个结果
  • 简介:1999年日本内镜专家小野裕之及後藤田桌志等人首先开发出一种先端带陶瓷绝缘头新型电刀(IT刀),可以一次性完整切除直径大于2cm早期癌病灶,切除深度包括黏膜全层、黏膜肌层及大部分黏膜下层,这一手术被称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良性肿瘤,其治疗效果与外科相近,又可避免开腹手术带来创伤并发症,已逐渐成为治疗消化道癌前病变一种标准微创治疗手段。

  • 标签: 侧向发育型肿瘤 ESD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NDOSCOPIC 消化道癌前病变 护理
  • 简介:背景:血清ESM-1HSP60水平对结直肠癌(CRC)诊断价值国内外已见报道,但两者联合检测应用价值尚无相关研究。目的:探讨血清ESM-1HSP60对CRC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3月唐山市人民医院CRC住院患者124例、健康体检者48例。以ELISA法测定ESM-1HSP60含量,评估两者诊断CRC价值,并探讨联合ESM-1与HSP60对CRC诊断效能。结果:CRC组血清ESM-1HSP60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CRC组血清ESM-1HSP60含量与TNM分期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病变部位无关(P>0.05)。ESM-1、HSP60诊断CRC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5、0.912,敏感性分别为93.55%、83.87%,特异性为72.92%、81.25%。ESM-1与HSP60并联实验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8.96%、59.25%,串联实验分别为78.46%、94.92%,两组AUC相比无明显差异(0.892对0.904,P>0.05)。结论:ESM-1HSP60诊断CRC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两者并联可作为CRC早期筛查方案,串联实验适用于CRC辅助诊断。

  • 标签: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 热休克蛋白质60 结直肠肿瘤 ROC曲线 诊断
  • 简介:胃癌是我国高发病率、高死亡率恶性肿瘤之一。晚期胃癌治疗采用以系统性化疗为主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仍不足5%。近年肿瘤免疫治疗取得了振奋人心进展,其中针对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PD-L1单克隆抗体已用治疗于包括胃癌在内多种肿瘤。本文就PD-1/PD-L1免疫治疗在胃癌中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胃肿瘤 免疫疗法 程序性死亡受体1
  • 简介:目的:探讨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认知、情绪行为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7.03-2018.03收治90例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认知、情绪行为护理干预,对比其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认知、焦虑以及抑郁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内科血液透析采用认知、情绪行为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认知 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 血液透析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MiR-384对HFFA诱导Hepa1-6细胞sirt3/FOXO1信号通路影响。方法取Hepa1-6细胞,加入OAPA储存液,使两者终浓度分别为1mmol/L0.5mmol/L,培养24h,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体外细胞模型。测定肝细胞内活性氧水平评估模型建立情况。分别以miR-384模拟物、miR-ctrl、miR-384抑制剂、miR-384抑制剂-ctrl、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rt3)或si-ctrl转染细胞48h。使用FCM测定各组细胞ROS水平,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sirt3、FOXO1及抗氧化蛋白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抗氧化蛋白过氧化氢酶(CAT)表达,采用专用试剂盒检测SODCAT活性。结果与正常组(0.66±0.01)比,miR-384模拟物组sisirt3组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显著升高[分别为(37.3±1.13)(10.4±0.36),P<0.01];与HFFA组(29.4±0.98)比,HFFA/miR-384抑制剂组细胞ROS水平显著降低[(12.8±0.41),P<0.01];与正常组(0.75±0.04)Hepa1-6细胞sirt3蛋白表达水平比,HFFA组显著降低[(0.23±0.01),P<0.01];与HFFA组比,HFFA/sirt3组显著增加[(0.83±0.03),P<0.01];与HFFA/sirt3组比,HFFA/sirt3/miR-384组显著降低[(0.46±0.02),P<0.01];与对照组比,miR-384模拟物组Hepa1-6细胞sirt3蛋白、Forkhead转录因子O亚家族(FOXO)成员FOXO1蛋白表达显著减少[分别为(0.2±0.01)(0.3±0.01),P<0.01],CATMnSOD表达显著增加[分别为(2.3±0.05)(2.4±0.06),P<0.01];与HFFA组比,HFFA/miR-384抑制剂组Hepa1-6细胞sirt3蛋白FOXO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分别为(0.5±0.02)(0.7±0.01),P<0.01],MnSODCAT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分别为(1.6±0.04)(2.0±0.03),P<0.01];与NAFLD组SOD(327±3.45)CAT(386±4.03)活性比,正常组SODCAT[分别为(425±5.49)(512±6.04),P<0.01]miR-384抑制剂组SODCAT活性[分别为(406±4.79)(447±5.38),P<0.01]显著升高。结论miR-384表达可导致HFFA诱导Hepa1-6细胞氧化损伤加重,部分可能是通过抑制sirt3/FOXO1途径实现

  • 标签: Hepa1-6细胞 miR-384 sirt3/FOXO1信号通路 活性氧
  • 简介:IgG4相关性疾病是一种可以累计全身多个器官慢性炎性伴纤维化疾病,我科收治了一例IgG4相关性疾病累及胰腺、胆道、肝脏淋巴结患者,在IgG4水平升高线索上,完善影像学检查,积极进行鉴别诊断,结合活检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积极早期地应用激素治疗并密切随访,我们明确了诊断并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 标签: IGG4相关性疾病 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肝内炎性假瘤
  • 简介:背景:XPO1(exportin1)是核质转运重要介质之一,在多种人类恶性肿瘤中表达增高,参与肿瘤发生、发展进程,是恶性肿瘤潜在治疗靶点。目的:探讨XPO1在人胰腺癌细胞中表达、定位以及XPO1抑制剂KPT-330对肿瘤细胞增殖凋亡影响。方法: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6株人胰腺癌细胞株2株人永生化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株中XPO1表达,选择XPO1表达量最高的人胰腺癌细胞株MIAPaCa-2进行后续实验。予MIAPaCa-2细胞不同浓度KPT-330(0.03、0.3、3μmol/L)或DMSO处理,免疫荧光实验检测XPO1在细胞中分布,CCK-8实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分析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检测XPO1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PARP表达变化。结果:XPO1主要聚集分布于MIAPaCa-2细胞核膜,经KPT-330处理后,XPO1核膜高聚现象消失。与DMSO组相比,KPT-330可抑制MIAPaCa-2细胞XPO1表达,并能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呈浓度依赖性。机制研究显示KPT-330可诱导MIAPaCa-2细胞发生细胞周期S期阻滞,上调cleaved-caspase-3、cleaved-PARP表达。结论:XPO1抑制剂KPT-330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周期分布、诱导细胞凋亡抑制人胰腺癌细胞增殖。

  • 标签: 胰腺肿瘤 核胞质转运蛋白质类 XPO1 抑制剂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探讨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与放射治疗疗效及预后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8例食管鳞癌患者胃镜活检标本中,MRP1在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表达差异。同时观察所有患者放疗近期疗效,随访患者2年生存率。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MRP1表达率为52.94%,高于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3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RP1高表达组患者放疗有效率为72.22%,低于MRP1低表达组患者9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两组患者2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65)。结论:MRP1在食管鳞癌表达水平与放疗敏感性相关,MRP1可能对食管鳞癌放疗疗效判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MRP1 食管鳞癌 放疗敏感性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sirt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对胃癌细胞发展影响以及对患者雨后影响。方法:选取24例胃癌患者,检测其体内胃癌组织中sirt1表达情况并统计。对24个患者对等分为两组,降低其中一组12名患者sirt1表达,记为A组,另外12名患者记为B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癌细胞发展情况并记录分析下调sirt1表达对癌症细胞影响。结果:B组患者体内癌细胞有明显扩散恶化,A组患者体内癌细胞得到一定程度抑制,基本没有任何扩散及发展。且A组患者中,有1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8.33%,B组中,有4例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33.33%。结论:sirt1表达对胃癌组织具有重要意义,下调sirt1表达有利于抑制胃癌细胞扩散,且sirt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与临床预后关系密切,可作为预测胃癌手术治疗患者预后标志物之一。

  • 标签: SIRT1 胃癌 预后
  • 简介:病例:患者女,62岁,因“腹泻4年,四肢无力2周,加重2d”于2017年3月15日收治入院。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泻,每日6~7次,为白色水样便或黄色稀便,伴腹胀,排气后腹胀可缓解,余无明显不适,当地医院诊断为“胃肠炎”,予以输液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患者症状未见缓解,遂自行服用中药治疗,配合长期饮食治疗(饮食单一、清淡),腹泻仍未见好转。入院前2周,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四肢乏力,但不影响正常生活,故未予重视,未接受治疗。入院前2d,患者四肢无力症状加重,无法站立、行走,双手无法持握,无心悸,无胸闷、气短,无呼吸困难,无恶心、呕吐,无神志不清、四肢抽搐等,遂就诊于我院急诊科。

  • 标签: 腹泻 实性假乳头状瘤 胰腺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小儿水痘患儿护理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1月90例水痘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水痘患儿家长满意度;体温正常时间、疱疹结痂住院时间;护理前后患儿精神状态;继发性感染、脑膜炎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水痘患儿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体温正常时间、疱疹结痂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精神状态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精神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继发性感染、脑膜炎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水痘护理应用效果确切,可改善患儿病情,使其更快康复出院,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家长满意度高。

  • 标签: 舒适护理 小儿水痘患儿 护理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护理中舒适护理应用价值对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5月我院9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基础干预,实验组予舒适护理干预。比较效果及消化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血液透析患者满意率、生理舒适水平、焦虑自评量表分数、SF-36简明健康量表评分、血液透析舒适程度、血液透析知识了解度、透析过程代谢紊乱、低血压等不良事件率方面相较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患者出现消化道溃疡及出血几率低于对照组,体现出明显优势,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护理干预结果确切,可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透析过程代谢紊乱、低血压发生,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护理 舒适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研究与分析全程无缝隙护理在手术护理应用价值及对患者消化系统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手术室收治患者1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基于此观察组采取全程无缝隙护理。比较两组应激反应、并发症以及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应激反应较对照组显著较轻,且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较对照组18.0%显著较低,且P<0.05。观察组患者消化系统较为良好,消化功能恢复速度较快,P<0.05。观察组满意度96.0%较对照组80.0%显著较高,且P<0.05。结论:全程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应用效果非常显著,即可显著减轻患者应激反应,并能减少其各种并发症,提高患者消化功能恢复速度,同时还能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全程无缝隙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了解对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个性化延续护理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诊治老年溃疡性结肠癌患者4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参照组,每组各23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采用个性化延续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之后各项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护理之后生活质量要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而且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都要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个性化延续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生活,并且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依从性,提高满意度,积极配合治疗。

  • 标签: 个性化延续护理 老年患者 溃疡性结肠炎 应用评价
  • 简介:目的分析血糖总胆固醇(TC)水平对肝衰竭(LF)患者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LF患者,根据入院时基线TC水平将患者分为TC≤1.0mmol/L组(n=8)、1.0mmol/L〈TC≤2.0mmol/L组(n=49)TC〉2.0mmol/L组(n=49);排除10例糖尿病患者后,将96例LF患者分为血糖正常组(n=60)、高血糖组(n=12)低血糖组(n=24);分别比较基线时患者血糖及TC状态与其生存率相关性.同时动态监测81例基线TC〉1.0mmol/L患者住院期间TC动态变化,分析其与LF预后关系.结果106例LF患者病因以慢性HBV感染为主,占66.0%;慢性肝衰竭(CLF)占46.2%;基线低血糖患者生存率为41.7%,显著低于血糖正常患者71.7%(P〈0.01);血清TC≤1.0mmol/L组、1.0mmol/L〈TC≤2.0mmol/L组TC〉2.0mmol/L患者生存率分别为12.5%、51.0%75.5%,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线TC越低,生存率越低(P均〈0.05);住院期间TC较基线呈下降趋势35例患者生存率为28.6%,显著低于呈上升趋势46例患者93.5%(P〈0.05).结论LF患者出现血糖降低、TC≤2.0mmol/L以及在住院期间TC较基线呈下降趋势是预后不良危险因素,特别是基线TC≤1.0mmol/L患者预后极差.

  • 标签: 肝衰竭 血糖 总胆固醇 预后
  • 简介:目的:综合评价护理干预对减轻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不适影响,为减轻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不适感提供护理干预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2000年11日~2018年2月30日国内对外公开发表文献,使用ReviewManager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选择不舒适,疼痛不良反应三个指标进行meta分析,选择危险度差值(RD)作为效应指标,对纳入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后,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结果:入选文献7篇,护理干预组与对照组疼痛,不舒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减少患者不舒适,疼痛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护理干预 甲状腺手术 舒适度 疼痛 系统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护理中整体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90例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随机将患者分组,对照组予护理常规操作,干预组予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满意率;住院接受治疗总时长、血压控制理想时间;护理前后舒张压、收缩压情况、自我管理水平;主动脉夹层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住院接受治疗总时长、血压控制理想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舒张压、收缩压情况、自我管理水平相似,P>0.05;护理后干预组舒张压、收缩压情况、自我管理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主动脉夹层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效果好,可改善舒张压、收缩压情况、自我管理水平,减少主动脉夹层治疗效果。

  • 标签: 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护理 整体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究甘草酸镁注射液联合序贯血液净化疗法对急性肝衰竭患者清蛋白(A1b)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11月我院62例急性肝衰竭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观察组于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基础上予以序贯血液净化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疗程结束后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A1b及PTA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87%,显著高于对照组61.29%(P〈0.05)。两组疗程结束后AST、ALT、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疗程结束后PTA、A1b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两组疗程结束后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22.58%,与对照组12.9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联合序贯血液净化疗法治疗急性肝衰竭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明显降低血清IL-6、TNF-α水平,效果更为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肝衰竭 序贯血液净化疗法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信号
  • 简介: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在胃肠手术患者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120例胃肠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率;结果: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达到94.6%优于对照组患者86.4%(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7.2%优于对照组患者83.2%(P<0.05);结论: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提高了胃肠手术患者临床恢复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可以进行推广。

  • 标签: 胃肠手术 人性化护理 满意度
  • 简介:目的:出院后延续治疗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胃肠功能生存质量影响探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9月骨科收治100例髋骨骨折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进行出院后延续治疗,对比患者生存质量相关指标。结果:干预组Singh指数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出院一个月、三个月后,干预组DPD/Cr水平优于对照组;干预组再骨折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干预组;干预组出院一个月、三个月、半年后,术后功能Harri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腹胀发生率明显偏低,同时首次排便时间比较早,差异对比P<0.05。结论:出院后延续治疗有助于降低临床并发症,改善患者胃肠功能,加速功能恢复,改善生存质量。

  • 标签: 延续治疗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 生存质量